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洋 高岩 +1 位作者 陈学杰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DNA定量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共纳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OSCC和原位癌(tumor in situ,TIS)的患者46例,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上皮异常增生患者39例,疣状白斑伴基底细胞增生活跃1例,白斑单纯增生29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 83例,炎症5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以OSCC、TIS和上皮异常增生为阳性组,其他为阴性组,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79. 07%,特异度为81. 20%,准确度为80. 30%;诊断OSCC和TIS的灵敏度95. 65%,特异度81. 20%,诊断准确度为85. 28%;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时,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60. 00%,特异度81. 20%,诊断准确度为75. 8%。结论:DNA定量分析诊断操作微创,简便,可以作为OSCC及OPMDs的筛查方法以及OSCC术后随访的辅助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潜在恶性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口腔颌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磊 张建国 +1 位作者 俞光岩 高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8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诊治的11例MPNST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8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诊治的11例MPNST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局部渐进性增大的肿物为其主要症状,5例患者受累神经出现支配区域麻木或疼痛。11例患者经组织病理证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MA(5/11)、S-100(7/11)、p53(5/11)、Ki-67(11/11)和vimentin(11/11)呈阳性表达。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9.5%,平均生存时间为33.9个月。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彻底的手术切除是口腔颌面部MPNST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重要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外科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俞光岩 洪霞 +10 位作者 李巍 张严妍 高岩 陈艳 张祖燕 谢晓艳 栗占国 刘燕鹰 苏家增 朱文瑄 孙志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IgG4相关唾液腺炎(IgG4-related sialadenitis,IgG4-RS)是最近一些年才被认识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的一种,临床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唾液腺和(或)泪腺肿大,以往常误诊为肿瘤或慢性炎症行下颌下腺切除,导致唾液腺... IgG4相关唾液腺炎(IgG4-related sialadenitis,IgG4-RS)是最近一些年才被认识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的一种,临床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唾液腺和(或)泪腺肿大,以往常误诊为肿瘤或慢性炎症行下颌下腺切除,导致唾液腺功能器官的丧失[1-3]。近10年来,本课题组对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唾液腺炎 IgG4相关病 唾液腺 下颌下腺 腮腺 泪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蛋白在大鼠牙胚釉质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平 高学军 +1 位作者 高岩 贾弘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釉蛋白(enamelin,En)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生后第1,3,7,10,14天SD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大鼠出生后第1~14天釉蛋白在成釉... 目的:观察釉蛋白(enamelin,En)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生后第1,3,7,10,14天SD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大鼠出生后第1~14天釉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随细胞的分化、基质分泌而变化。釉蛋白在出生后第1天的成釉器前成釉细胞中表达为阴性,但在沿牙尖斜面的进入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阳性;在出生后3天的分泌期成釉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在刚分泌形成的釉牙本质界呈强阳性表达;在出生后第7天的分泌期成釉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在未矿化完全的釉质基质中为强阳性表达,且釉蛋白随矿化的程度不同而表达强弱不同;在出生后第10天的大鼠牙胚中釉蛋白仅在成熟期成釉细胞中有较弱的阳性表达,在矿化变薄的剩余釉质基质中仍有阳性表达;在出生后第14天的大鼠牙胚中,釉蛋白表达阴性。结论:釉蛋白由成釉细胞分泌,最初分布于釉牙本质界,位于发育中的釉质全层,随釉质成熟而逐渐减少,至釉质完全形成后而表达停止,提示釉蛋白在釉质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蛋白质类 牙胚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范蓉 张成飞 +2 位作者 高岩 李斌斌 王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这两个调控骨吸收的关键因子,在人类根尖肉芽肿(periapical granuloma,PG)和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RC...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这两个调控骨吸收的关键因子,在人类根尖肉芽肿(periapical granuloma,PG)和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RC)病损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小鼠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20例根尖肉芽肿和20例根尖囊肿组织中RANKL和OPG的表达。选择6例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牙齿的牙周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织中的RANKL蛋白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中的RANKL表达[(43.74±8.40)vs(15.47±2.59),(40.33±7.53)vs(15.47±2.59),均P=0.000],但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织之间的RANK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和对照组中的OPG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7.81±5.17,26.35±3.86和24.33±3.50,3组间的OP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织中的RANKL/OPG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上升[(1.59±0.26)vs(0.64±0.10),(1.54±0.24)vs(0.64±0.10),均P=0.000],但RANKL/OPG的比率在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NAKL和OPG均能表达于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RANKL可能与慢性根尖周炎骨吸收活动关系密切,同时RANKL和OPG可能在根尖周病的疾病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NF—KB 膜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PTCH2基因的突变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丽莉 李铁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检测伴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中是否存在PTCH2基因的异常。方法:收集15例NBCCS相关的KCOT患者的新鲜病变组织和外周血标本,提... 目的:检测伴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中是否存在PTCH2基因的异常。方法:收集15例NBCCS相关的KCOT患者的新鲜病变组织和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进行PTCH2的突变分析。结果:发现2例尚未报道的错义突变(c.323T>C,c.1319C>T),分别引起1个氨基酸的改变,另发现9处PTCH2的多态性位点,其中3处为尚未报道的新位点。结论:虽然在NBCCS患者中PTCH2突变不如PTCH1突变频发,但少数NBCCS相关的KCOT患者可发生PTCH2的胚系突变,其病理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牙源性囊肿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