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永祥 韩建民 林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牙本质粘结剂 酸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ident义齿清洁剂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袁慎坡 林红 +2 位作者 潘硕 娄丽丽 徐永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6-949,共4页
目的:以Polident为例,研究义齿清洁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热凝基托树脂分别制作20个圆片试样(50.0 mm×0.5 mm)、24个与义齿的粘接试样和40个矩形条状试样(34.0 mm×13.5 mm×1.3 mm)。将试样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以Polident为例,研究义齿清洁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热凝基托树脂分别制作20个圆片试样(50.0 mm×0.5 mm)、24个与义齿的粘接试样和40个矩形条状试样(34.0 mm×13.5 mm×1.3 mm)。将试样随机分为空白组、空气组、蒸馏水组和清洁剂组,4组试样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空白组试样不经任何处理;空气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空气中暴露放置8 h,共做30个循环;蒸馏水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蒸馏水中放置8 h,共做30个循环;Polident清洁剂组试样在人工唾液中浸泡16 h,在义齿清洁剂溶液中放置8 h,共做30个循环。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色稳定性、挠曲强度、与合成树脂牙的粘接性能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组试样经处理后,色稳定性及与义齿的粘结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组试样的挠曲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空白组与空气组、蒸馏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气组与Polident清洁剂组的挠曲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olident处理后,义齿基托树脂的机械性能与空白组相比有所改变,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清洁剂 义齿基托 复合树脂类 牙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与3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徽 程灿 +2 位作者 胡嘉 刘鹤 孙志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0-993,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与3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寻找可用于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的合适的可吸收粘接剂,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使用聚乳酸根管桩修复离体牙,用不同的粘接剂进行聚乳酸根管桩的粘接。按使用的粘接剂分为3组:氰... 目的:研究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与3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寻找可用于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的合适的可吸收粘接剂,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使用聚乳酸根管桩修复离体牙,用不同的粘接剂进行聚乳酸根管桩的粘接。按使用的粘接剂分为3组: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组、纤维蛋白粘接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将离体牙制成薄片试样并进行微推出试验,测试不同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将经过测试的薄片试样,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粘接破坏的方式,分为4种:桩-粘接剂界面破坏、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破坏、粘接剂的破坏和可吸收桩的破坏。结果:测得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为(16.83±6.97)MPa,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接强度为(12.10±5.09)MPa,这两组的粘接强度均高于纤维蛋白粘接剂的粘接强度(1.17±0.50)MPa,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接强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156。观察粘接破坏的方式,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组,桩-粘接剂界面破坏占25.0%,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破坏占16.7%,粘接剂的破坏占33.3%,可吸收桩的破坏占25.0%;在纤维蛋白粘接剂组,桩-粘接剂界面破坏占66.7%,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破坏占22.2%,粘接剂的破坏占11.1%;在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桩-粘接剂界面破坏占87.5%,粘接剂的破坏占12.5%。纤维蛋白粘接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以桩-粘接剂界面破坏为主,而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组,各种破坏方式的出现次数较为平均。结论:从粘接强度方面,纤维蛋白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低,难以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是可用于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的较好的可吸收粘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聚乳酸 根管桩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辨率设置与锥形束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晓艳 贾淑梅 +1 位作者 孙志辉 张祖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不同分辨率设置下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CBCT扫描参数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1颗离体单根前磨牙,分别在其舌面的根颈、根中和根尖部随机制备洞型,直径为1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不同分辨率设置下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CBCT扫描参数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1颗离体单根前磨牙,分别在其舌面的根颈、根中和根尖部随机制备洞型,直径为1 mm,深度分别为0. 1、0. 2和0. 3 mm,共153个位点(其中随机选择51个位点未制备洞型)用以模拟牙根外吸收的微小缺损。将离体牙置于人干下颌骨内,采用Pro Max 3D和DCT PRO型CBCT机分别对样本进行容积扫描;两名观察者评估图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得到曲线下面积(Az值),用于评估不同分辨率设置下该设备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结果:Pro Max 3D CBCT可提供高(high)、正常(normal)和低(low) 3种分辨率模式扫描,其Az值分别为0. 867、0. 703和0. 665(P <0. 05)。DCT PRO CBCT提供了两种分辨率参数设置,组合可得到4种曝光模式,分别为正常质量+正常分辨率(normal quality+normal resolution)、正常质量+高分辨率(normal quality+high resolution)、高质量+正常分辨率(high quality+normal resolution)和高质量+高分辨率(high quality+high resolution),其Az值分别为0. 527、0. 725、0. 743和0. 794(P <0. 05)。结论:分辨率设置可显著影响锥形束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后处理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锥形束CT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俞光岩 曹彤 +16 位作者 邹晓晖 张学慧 傅歆 彭双清 邓旭亮 李盛林 刘鹤 肖苒 欧阳宏伟 彭晖 陈晓 赵增明 王晓颖 方海琴 路璐 任玉兰 徐明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材料、生物制剂以及环境的质量和健康安全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际标准的健康安全评价检测方法以微生物、动物及其细胞作为载体,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人体心、肝等靶器官毒性及发...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材料、生物制剂以及环境的质量和健康安全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际标准的健康安全评价检测方法以微生物、动物及其细胞作为载体,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人体心、肝等靶器官毒性及发育毒性的准确率偏低,在技术层面严重制约了人类健康安全的评价和监控。如何建立准确反映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健康安全评价体系是关系国民健康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毒性试验 细胞分化 体外研究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牙胶充填系统携热头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 被引量:3
6
作者 渠薇 白伟 +1 位作者 梁宇红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4-837,共4页
目的:测量热牙胶充填系统携热头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为临床研究热损伤、观察温度升高对充填材料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双通道K型电偶温度计测量3种热牙胶充填系统的不同大小携热头和携热头不同部位(工作端尖端和距尖端2 mm、... 目的:测量热牙胶充填系统携热头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为临床研究热损伤、观察温度升高对充填材料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双通道K型电偶温度计测量3种热牙胶充填系统的不同大小携热头和携热头不同部位(工作端尖端和距尖端2 mm、5 mm、10 mm处)的实际温度(设置温度200℃),重复测量5次,比较不同充填系统、不同携热头大小、不同测量位点的实际工作温度和设置温度的差异,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结果:Bee Fill 40/0.03携热头尖端工作温度最高(198.7±7.7)℃,与设定温度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携热头工作温度均低于设定温度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e Fill 60/0.06携热头距尖端10 mm处温度最低(69.9±4.0)℃。所有携热头尖端(0 mm)及尖端2 mm处温度较高(112.1∽198.7℃,中位数140.8℃)。结论:大部分热牙胶充填系统的携热头实际工作温度低于设定温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根管充填材料 携热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ECAM02色貌模型的义齿基托树脂色差评价
7
作者 郭志敏 林红 +1 位作者 郑刚 白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仪器法评价义齿基托树脂色差的最佳色差公式。方法:使用SP62分光光度测色仪对老化时间不同的35个义齿基托树脂片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用CMC、DE2000、CAM02-LCD、CAM02-SCD、CAM020-UCS色差公式进行色差计算,将计算结... 目的:探讨采用仪器法评价义齿基托树脂色差的最佳色差公式。方法:使用SP62分光光度测色仪对老化时间不同的35个义齿基托树脂片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用CMC、DE2000、CAM02-LCD、CAM02-SCD、CAM020-UCS色差公式进行色差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视觉实验所得视觉色差ΔV进行比较,并用PF/3性能因子、STRESS值以及F检验对各公式进行检验,找出最适合计算义齿基托树脂色差的公式。结果:CMC、DE2000、CAM02-LCD、CAM02-SCD、CAM020-UCS的PF/3性能因子分别为22.448、22.220、22.840、21.760、22.049,STRESS值分别为0.205、0.228、0.260、0.192、0.240。结论:PF/3性能因子、STRESS值以及F检验所得结果的综合比较显示,各公式预测义齿基托树脂色差的准确性顺序为:CAM02-SCD最优,其次为CMC,DE2000和CAM02-UCS再次之,DE2000略优于CAM02-UCS,CAM02-LCD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基托 树脂黏固剂 色差评价 美学 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