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肌纤维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筝 王衎 +5 位作者 张建运 王彦瑾 王亮 蔡志刚 单小峰 张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总结头颈部肌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22 例头颈部肌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组织切片进行HE 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22 例头颈部肌纤维瘤病例男女各11 例,中位年龄6. 5 岁,多见于下颌骨( 7 例)、下颌牙龈( 5 例)... 目的:总结头颈部肌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22 例头颈部肌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组织切片进行HE 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22 例头颈部肌纤维瘤病例男女各11 例,中位年龄6. 5 岁,多见于下颌骨( 7 例)、下颌牙龈( 5 例)。影像学表现为近肌组织密度的占位性病变。光镜下可见双相表现,免疫组化: Vimentin(+),SMA(+),Calponin(+),Desmin(-),Caldesmon(-)。平均随访时间21 个月,3例术后复发,局部切除( n = 14)和扩大切除( n = 8)与肿瘤复发率无显著相关性( P = 0. 15)。结论:头颈部肌纤维瘤好发于儿童,局部病灶切除或颌骨病灶刮治手术预后好。免疫组化染色对肌纤维瘤病理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瘤 头颈部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电图预测腮腺肿瘤患者的面神经受侵状态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敏 陈艳 +2 位作者 康艳凤 彭歆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面神经电图预测腮腺肿瘤患者面神经受侵状态的可行性。方法:53例腮腺原发性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5例。两组间肿瘤部位及大小相近,术前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为Ⅰ级。所有患者行双侧面神经... 目的:探讨术前面神经电图预测腮腺肿瘤患者面神经受侵状态的可行性。方法:53例腮腺原发性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5例。两组间肿瘤部位及大小相近,术前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为Ⅰ级。所有患者行双侧面神经电图检查,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同一患者两侧耳前、耳后刺激时的波幅和潜伏时,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平均为20.0 m A,10.7%患者患侧耳后刺激时面神经的Ⅰ或Ⅱ支无反应波引出,患侧耳后刺激面神经电图的波幅较健侧下降(P<0.05)。恶性肿瘤患者,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平均为24.5m A,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01)。36.0%患者患侧耳后刺激时多条面神经分支神经电图无反应波引出,其比例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28)。患侧面神经耳后刺激时神经电图的波幅与健侧相比明显降低或无反应波(P<0.05),潜伏时较健侧延长(P<0.05)。面神经电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面神经受侵时,诱发面神经最大动作电位的刺激电流强度增高,耳后刺激时面神经电图的波幅较健侧降低,恶性肿瘤患者无反应波引出者的比例增高。无面瘫症状的腮腺肿瘤患者,术前面神经电图检查有助于预测面神经受侵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面神经 神经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