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卢汉 张建运 +4 位作者 杨榕 徐乐 李庆祥 郭玉兴 郭传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2-707,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lower 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GSCC)局部复发和生存的因素,以及不同骨侵犯深度是否是LGSCC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初诊为LGSC... 目的:分析影响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lower 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GSCC)局部复发和生存的因素,以及不同骨侵犯深度是否是LGSCC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初诊为LGSCC的患者104例,所有患者随访3年以上。通过术前影像资料(螺旋CT和曲面体层片)评判骨侵犯程度,分为未侵犯、侵犯骨皮质、侵犯骨髓腔及侵犯下颌管。按照肿瘤中心位置分为下颌骨前段(颏孔前区)和下颌骨后段(颏孔后区)侵犯两类。不同侵犯深度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COX回归探讨LGSCC预后影响因素的风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随访结果显示,104例LGSCC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2%。本组有34例(32.7%)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下颌骨前段和后段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2/16)和36.4%(32/8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N分期和局部复发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下颌骨侵犯程度越严重,下颌牙龈癌患者预后越差;N分期和局部复发是下颌牙龈癌的预后风险因素。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原发部位位于下颌骨后段的LGSCC可在疾病早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应采取更积极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下颌骨 肿瘤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