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综合征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邢海霞 王琳 +2 位作者 乔迪 刘畅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933,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Sjogren’s syndrome,SS)干燥综合征相关口腔疾病治疗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科进行口腔诊疗的部分SS患者,分析其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对本研究纳... 目的:深入了解(Sjogren’s syndrome,SS)干燥综合征相关口腔疾病治疗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科进行口腔诊疗的部分SS患者,分析其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对本研究纳入的SS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腮腺区检查、口腔黏膜检查、牙列检查、牙体检查、牙周检查、静态唾液流率、念珠菌感染情况及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按顺序给予患者氟化物治疗、抗真菌治疗、根管治疗、直接充填修复、间接修复治疗,并记录治疗情况。结果:共纳入9例SS患者,其中4例原发性SS患者(primary SS,pSS),5例继发性SS患者(secondary SS,sSS),平均年龄(49.2±16.2)岁,平均口干病程5年,静态唾液流率均<1 mL/10 min。8例患者唾液念珠菌培养阳性(>200个/mL),1例患者唾液念珠菌培养阴性。治疗前9例患者平均龋失补牙数(decay,missing,filling teeth,DMFT)(24.8±4.2)个,平均龋失补牙面数(decay,missing,filling tooth surfaces,DMFS)(59.2±21.9)个,平均切端龋(2.5±1.3)个,平均冠修复体(4.5±3.6)个。9例SS患者均局部应用了氟化物治疗,其中8例念珠菌感染者进行了抗真菌治疗。9例SS患者中6例患者人均3.2个全冠修复体由于继发龋而拆除。修复治疗阶段,1例SS患者仅充填修复治疗,1例SS患者进行了全口咬合重建治疗,其余7例患者均进行直接充填联合固定修复治疗。9例SS患者中3例患者进行了种植义齿修复。结论:SS口腔疾病的治疗需要序列进行,应先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再控制感染,然后进行口腔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口腔疾病 龋病 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硬组织修复材料仿生设计制备和临床转化
2
作者 赵菡 卫彦 +15 位作者 张学慧 杨小平 蔡晴 宁成云 徐明明 刘雯雯 黄颖 何颖 郭亚茹 江圣杰 白云洋 吴宇佳 郭雨思 郑晓娜 李文静 邓旭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形态和功能破坏,而牙齿缺失常造成牙槽骨吸收低平,不利于后续修复。临床上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以牙本质小管封闭为主,其效果不佳且易复发;材料充填是牙体缺损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现有材料与牙齿力学性能匹配差,界面结合不足,修复体寿命短;而牙槽骨低平的垂直骨增量则是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牙齿微观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的深入解析,缺少对牙槽骨再生微环境的深入认识,导致材料设计忽视了从微观结构功能仿生到宏观效果实现的协同考量。因此,发展牙齿/颌骨结构与功能高度仿生的修复材料新技术与临床新策略是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材料 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电学微环境 骨充填材料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章锦花 潘洁 +1 位作者 孙志鹏 王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进行根管和桩道预备后制备为研究样本。将24个样本分为两组,每组12个。A组为对照组(无VRF组),根据根管内容物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和金钯桩组;B组为实验组(VRF组),亚组分组同上。VRF组使用统一方法制备为VRF模型,以专用根管钉使牙根发生颊舌向完全裂开后再粘接复位;对照组不进行模拟VRF的操作。钛桩和金钯桩根据根管预备情况个性制作,通过X线检查确认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所有样本均置于猪下颌骨牙槽窝中进行CBCT扫描,由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盲法判读,统计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金钯桩组中VRF的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83%、91.67%、87.50%、79.17%和45.83%,与空白组相比,纤维桩组(P>0.999)、牙胶尖组(P=0.500)和钛桩组(P=0.125)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金钯桩组中VRF诊断准确率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根管内容物在CBCT中的伪影对VRF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纤维桩、牙胶尖和钛桩的影响较小,而金钯桩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内容物 牙根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获取液体干扰表面三维数据精度评价
4
作者 徐昕恺 赵建江 +7 位作者 田素坤 刘中宁 赵晓一 赵晓波 江腾飞 陈晓军 马超 孙玉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定量评价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intraoral 3D scanners,IOS)获取的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精度,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度数据。方法:选择《YY/T 1818—2022牙科学口腔数字印模仪》中标准模型作... 目的:定量评价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intraoral 3D scanners,IOS)获取的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精度,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度数据。方法:选择《YY/T 1818—2022牙科学口腔数字印模仪》中标准模型作为扫描对象,利用ATOS Q 12M得到三维扫描数据,作为扫描正确度评价的真值。基于现有扫描仪结构,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扫描方案,以解决液体导致IOS精度下降的问题。设计新型扫描头,并集成扫描系统与压缩气流系统,实现口内三维扫描仪在液体干扰表面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以常规标准扫描方式作为对照组,探究扫描镜头遮挡、气流、液体介质、新型扫描头对扫描过程及精度的影响,并设置4组实验,且每组扫描15次,以评价基于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IOS获取液体干扰表面的精度数据。选用Elite和Primescan两款扫描仪作为精度数值的参考。结果:在正确度和精密度两方面评价中,被液体干扰表面的扫描精度显著下降[正确度:18.5(6.5)vs.38.0(6.7),P<0.05;精密度:19.1(8.5)vs.31.7(15.0),P<0.05];使用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新型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扫描精度显著提升[正确度:22.3(7.6)vs.38.0(6.7),P<0.05;精密度:25.8(9.6)vs.31.7(15.0),P<0.05]。结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扫描头可以辅助提高IOS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三维扫描仪 压缩气流系统 精度 液体干扰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杨源源 张珊珊 +2 位作者 俞光岩 杨辉俊 杨宏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39,共6页
目的:分析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对于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评估,其中15... 目的:分析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对于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评估,其中15例行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部分切除组),18例行常规下颌下腺切除术(全切除组),比较两组术后唾液分泌、口干程度、面颈部容貌、神经损伤、肿瘤复发情况,并分析部分切除组健侧和患侧腺体体积、唾液流率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复发。部分切除组及全切除组术后静息全唾液流率分别为(2.15±1.10)g/5 min及(1.35±0.97)g/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8,P=0.035),口干症状部分切除组较全切除组轻(Z=-2.244,P=0.025);在部分切除组中,同一患者健侧和患侧下颌下腺静息唾液流率分别为(1.18±0.40)g/5 min及(0.92±0.40)g/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P=0.014),而当患侧腺体剩余80%以上时,健侧和患侧静息唾液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80),单位体积腺体唾液流率健侧和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P=0.989),剩余腺体的体积与唾液流率呈正相关(r=0.750,P=0.012)。部分切除组术后容貌满意度略高于全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在根治良性肿瘤的同时保留腺体分泌功能,并发症更少,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 部分腺体切除术 功能性唾液腺外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生长与成骨分化的不同孔径生物支架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胡轶博 吕伟佳 +1 位作者 夏炜 刘亦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应用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相同孔隙率、不同孔径的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PMS)螺旋形(Gyroid)多孔支架模型,模拟体内微环境,通过比较不同孔径支架的流体流速、壁面剪切应力、渗透率等相关参数变... 目的:应用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相同孔隙率、不同孔径的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PMS)螺旋形(Gyroid)多孔支架模型,模拟体内微环境,通过比较不同孔径支架的流体流速、壁面剪切应力、渗透率等相关参数变化,分析不同孔径的多孔支架对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利用nTopology软件建立3组孔径的Gyroid多孔支架模型,支架尺寸为10 mm×10 mm×10 mm,孔径大小分别为400、600、800μm,内部结构为各向同性。利用ANSYS 2022R1软件划分为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网格总数300+万。设定边界条件,流场域入口速度分别为0.01、0.1、1 mm/s,出口压力为0 Pa。根据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流体流经支架时的压力、流速、壁面剪切应力,根据达西定律(Darcy’s law)计算渗透率,使用ANSYS 2022R1软件中的Static structural模块对上述3种孔径支架的结构模型进行抗压强度分析。结果:当入口流速分别为0.01、0.1、1 mm/s时,壁面剪切应力与流体流速呈线性关系,流速增加会导致壁面剪切应力增大。在0.1 mm/s流速下,当流体流经孔径为400、600、800μm的3组支架时,压力呈梯度分布并逐渐减小,入口端压力依次为0.272、0.083、0.079 Pa;平均流速依次为0.093、0.078、0.070 mm/s;平均壁面剪切应力依次为2.955、1.343、1.706 mPa;渗透率依次为0.54×10^(-8)、1.80×10^(-8)、1.89×10^(-8)m^(2)。计算3组支架内部最适合细胞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壁面剪切应力范围所在区域占比,其中600μm孔径支架该剪切应力范围内的内表面面积占比最大(27.65%),其次是800μm孔径支架(17.30%),400μm孔径支架占比最小(1.95%)。400、600和800μm孔径支架的抗压强度依次为23、26、34 MPa。结论:3组孔径的Gyroid支架在压应力作用下,应力分布均匀;600和800μm孔径的Gyroid支架渗透率明显高于400μm组,600μm孔径的支架平均壁面剪切应力最小,且内部适合细胞生长与成骨分化的壁面区域占比最大,可能更适合于细胞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支架 孔径 有限元分析 流体力学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法和间接法数字印模制作的高嵌体适合性评价的体外研究
7
作者 钱锟 刘亦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索体外环境下,基于直接法及间接法数字印模技术制作的氧化锆及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高嵌体的适合性。方法:36牙位树脂人工牙48颗,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2颗,体外完成人工牙标准近中牙合远中高嵌体牙体预备,显微镜下检查... 目的:探索体外环境下,基于直接法及间接法数字印模技术制作的氧化锆及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高嵌体的适合性。方法:36牙位树脂人工牙48颗,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2颗,体外完成人工牙标准近中牙合远中高嵌体牙体预备,显微镜下检查预备质量。仿头模固定于牙科治疗椅,将标准人工牙列模型固定于仿头模内。将A、B组树脂人工牙依次置于人工牙列内相应位置,口内扫描仪获取36牙位数字印模。成品托盘,聚醚硅橡胶制取C、D组树脂牙列印模,灌注石膏模型,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C、D组石膏模型。4组均使用数字化设计软件完成高嵌体设计,送加工部门完成高嵌体制作(A、C组使用氧化锆材料,B、D组使用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材料),使用三维配准方法评价高嵌体边缘间隙及内部间隙。结果:基于间接法数字印模技术制作的高嵌体的边缘间隙及内部间隙均小于直接法数字印模组(P<0.05),各处理组远中边缘间隙值最大(P<0.05),不同制作材料对高嵌体边缘及内部适合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基于间接法数字印模技术制作的高嵌体的边缘适合性及内部适合性均优于直接法,氧化锆及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两种修复材料对高嵌体适合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印模技术 牙瓷料 氧化锆 二硅酸锂 高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园 栾庆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05—2010年对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检查、血生化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05—2010年对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检查、血生化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测量,共有830人纳入研究。根据2007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牙周病学会制定的定义将牙周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组,测量了3个部位的CIMT: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CA-IMT)和颈动脉分叉(carotid burfication intima-media thickness,CB-IMT),对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糖尿病等进行校正后,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牙周炎和不同部位CIMT的相关性。采用另一种牙周炎分类方法(AL≥3 mm的位点百分比<10%为轻度牙周炎,AL≥3 mm位点百分比在10%~30%为中度牙周炎,AL≥3 mm位点百分比≥30%为重度牙周炎),研究不同牙周炎分类方法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结果:中重度牙周炎组CCA-IMT、ICA-IMT、CB-IMT及平均CIMT都比轻度牙周炎组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ICA-IMT增厚的风险增加1.230倍(95%CI:1.058~1.452,P=0.031)。采用第二种牙周炎分类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中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CB-IMT增厚风险增加1.297倍(95%CI:1.117~1.753,P=0.011),重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CB-IMT增厚风险增加1.771倍(95%CI:1.176~3.503,P=0.042)。结论:在该人群中,牙周炎和CIMT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牙周炎分类方法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流行病学研究 牙周附着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恒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
9
作者 赵晓一 刘畅 +1 位作者 钱锟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料作为盖髓剂,一次法完成牙髓切断术。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青少年组(11~20岁)25例,平均年龄(15.88±2.19)岁;中年组(21~50岁)27例,平均年龄(34.59±8.67)岁;老年组(51~83岁)25例,平均年龄(63.84±7.40)岁。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钙化桥形成、钙化桥厚度,以及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率为85.71%(66/77),其中青少年组随访率为88.00%(22/25),中年组随访率为85.19%(23/27),老年组随访率为84.00%(21/25)。3组病例1年复查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45%(21/22)、91.30%(21/23)、95.24%(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成功病例中,钙化桥出现率青少年组12例(57.14%,12/21),中年组8例(38.10%,8/21),老年组3例(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P=0.020<0.05)。3组间钙化桥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4,P=0.020<0.05)。钙化桥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516,P<0.05)。3组间PCI变化(ΔPCI)分别为0.67±0.58、0.43±0.51、0.2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40<0.05)。结论:老年患者龋源性露髓牙髓切断术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牙髓切断术后钙化桥的发生率以及牙髓钙化的加速程度与年龄相关;青少年组更易形成钙化桥,同时也出现更明显的根管钙化加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年龄 成熟恒牙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的4年临床随访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美辰 许桐楷 +2 位作者 安伟 刘中宁 姜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对比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体在不同性别、不同牙位、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上的4年临床成功率,探讨与全冠对比这种修复方式的优劣及更细化的适应证。方法:对2016—2019年由同一位术者诊治的共102位患者的124颗患牙进行前磨牙及... 目的:对比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体在不同性别、不同牙位、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上的4年临床成功率,探讨与全冠对比这种修复方式的优劣及更细化的适应证。方法:对2016—2019年由同一位术者诊治的共102位患者的124颗患牙进行前磨牙及磨牙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高嵌体或者[牙合]贴面修复,其中活髓牙43颗,根管治疗牙81颗,咬合面修复体厚度为1.5 mm。在修复4年后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修复体生存率、修复体失败原因、患者满意率,比较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之间、修复牙位之间的修复体生存率。结果:活髓牙和剩余牙体组织较多的根管治疗牙修复4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0.0%,平均生存率为91.9%。活髓牙的生存率高于根管治疗牙,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位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败原因有修复体崩瓷或折裂、修复体脱落、基牙劈裂、邻接触点下方继发龋,以及邻接触点松弛导致食物嵌塞等。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1.5%。结论:玻璃陶瓷高嵌体和[牙合]贴面的4年生存率低于全冠修复体,并发症多于单冠修复体,应根据基牙牙髓活力和牙体组织剩余量来慎重选择其适应证,牙体组织剩余过少时最好选择桩核冠来进行修复,应保证修复体充分强度和厚度,预防食物嵌塞的发生,由于基牙预备量少,有对牙髓和牙周组织刺激小等优点,可推荐为试用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牙合]贴面 后牙 生存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调节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媛 顾航 +3 位作者 肖涵 赵笠君 汤祎熳 葛雯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定量、茜素红S矿化结节染色及定量,检测实验组(敲低组和过表达组)及对照组在成骨诱导下hASCs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裸鼠异位成骨实验评价USP42在hASCs体内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敲低组USP4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诱导7 d后,敲低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成骨诱导14 d后,敲低组茜素红S染色显著深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浅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ALP、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X和COL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敲低组类骨组织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敲低USP42显著促进hASCs的体内外成骨向分化,过表达USP42显著抑制hASCs的体内成骨向分化,USP42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类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化 骨和骨组织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锥形束CT牙齿分割及牙位标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薄士仕 高承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0,共6页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体素数据的牙齿实例分割和牙位标定。方法:本文所提出的牙齿算法包含三个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架构以Resnet为基础模块,首先对CBCT图像进行降采样,然后...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体素数据的牙齿实例分割和牙位标定。方法:本文所提出的牙齿算法包含三个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架构以Resnet为基础模块,首先对CBCT图像进行降采样,然后确定一个包含CBCT图像中所有牙齿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通过训练模型,ROI利用一个双分支“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网络,预测输入数据中每个体素所对应的相关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后实现牙齿的实例分割。牙位标定则通过另一个多类别分割任务设计的U-Net模型实现。随后,在原始空间分辨率下,训练了一个用于精细分割的U-Net网络,得到牙齿的高分辨率分割结果。本实验收集了59例带有简单冠修复体及种植体的CBCT数据进行人工标注作为数据库,对牙齿算法的预测结果使用实例Dice相似系数(instance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IDSC)用来评估牙齿分割结果,使用平均Dice相似系数(the average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ADSC)评估牙齿分割及牙位标定的共同结果并进行评定。结果:量化指标显示,IDSC为89.35%,ADSC为84.74%。剔除了带有修复体伪影的数据后生成了有43例样本的数据库,训练网络得到了更优良的性能,IDSC为90.34%,ADSC为87.88%。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牙齿算法不仅可以清晰地分割出CBCT中牙齿的形态,而且可以对牙齿的分类进行准确的编号。结论:该牙齿算法不仅可以成功实现三维图像的牙齿及修复体分割,还可以准确标定所有恒牙的牙位,具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锥形束CT 牙齿实例分割 牙位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聚合物对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仿生矿化的影响
13
作者 陈晓颖 张一 +2 位作者 李雨柯 唐琳 刘玉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对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体外仿生矿化的影响,并基于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指标评价各组SIS矿化支架。方法:将冷冻干燥法制备而成的SIS支架分别浸泡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对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体外仿生矿化的影响,并基于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指标评价各组SIS矿化支架。方法:将冷冻干燥法制备而成的SIS支架分别浸泡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含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的矿化液和同时含PAA和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的矿化液中持续2周,隔天换液,依次得到SBF@SIS、PAA@SIS、PAA/PASP@SIS支架,以未矿化的SIS支架为对照组,评价上述支架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SEM)下各组支架均呈适宜孔径的三维多孔结构,各组矿化支架均可见晶体附着,其中以PAA/PASP@SIS支架晶体沉积更为规则,同时可见胶原纤维增粗。能谱分析显示,3组矿化支架均可见钙、磷元素的特征峰,以PAA/PASP@SIS支架峰值最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3组矿化支架均实现了羟基磷灰石与SIS结合;各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3组矿化支架压缩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以PAA/PASP@SIS支架压缩强度最优;各组支架均能有效吸附蛋白,以PAA/PASP@SIS组吸附能力最佳。CCK-8细胞增殖实验(周期为1、3、5、7、9 d)中,PAA/PASP@SIS组展现出最佳的促细胞增殖能力。结论:经同时含PAA和PASP的矿化液制备的PAA/PASP@SIS支架与其他矿化支架相比具有更优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骨组织工程应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 仿生矿化 组织工程 骨和骨组织 小肠黏膜下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折断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彦红 张博 +3 位作者 刘亦洪 秦飞 李华芳 郑玉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对比纯钛与钴铬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折断失败率,分析两种金属支架的断裂方式和原因,以及缺陷的产生在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追踪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式RPD共3... 目的:对比纯钛与钴铬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折断失败率,分析两种金属支架的断裂方式和原因,以及缺陷的产生在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追踪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式RPD共30 618件,分别统计18个月的临床折断失败率。收集断裂的金属支架,分析断裂原因,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微观形貌,分析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化学成分变化。结果:纯钛支架的折断失败率为1.75%,钴铬合金为0.57%。分析可能的折断原因涉及到临床牙体预备、支架设计和支架制作缺陷。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的断裂方式均呈现韧性断裂特征,裂隙缺陷存在于断裂后的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内部,气孔发现于纯钛支架的断裂面。结论:纯钛支架的临床折断失败率高于钴铬合金支架,原因与铸造过程产生的缺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局部 可摘 铬合金 牙折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一致性的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广瀛 李巍然 +1 位作者 耿直 许天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医师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的一致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4年7月至2008年8月之间治疗完成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806个病例中,以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随机抽取48个病例,将其治疗后模... 目的:研究正畸医师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的一致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4年7月至2008年8月之间治疗完成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806个病例中,以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随机抽取48个病例,将其治疗后模型、头颅侧位片和面像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随机临床试验。仍以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将48个病例随机分为4组,请12位正畸专家依据所给治疗后的各项临床资料或者多项资料的组合,对每组12个病例依据治疗结果满意度高低进行排序判断。结果:本试验共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1 584对,Spearman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565 3±0.239 9。不同组别的疗效评价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治疗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时,医师的一致性最高(P<0.001),其余5项实验项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疗效满意度较好和较差的样本时,医师之间的一致性明显高于疗效满意度中等组(P<0.05)。疗程在2.5年以上的样本得分的一致性高于疗程介于1.5年至2.5年之间的样本(P<0.05)。不同安氏分类、不同年龄段和拔牙或不拔牙的样本得分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之间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呈现中度的一致性,各项因素中,样本的组别、实验项目、疗效满意度水平和疗程是影响医师主观评价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样本的安氏分类、年龄和是否拔牙对医师主观评价的一致性无统计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治疗结果 统计学 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宇 刘晓强 +2 位作者 陈立 周建锋 谭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对照组,无处理;喷砂组,用Al2O3颗粒对氧化锆试件表面均匀喷砂;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紫外线消毒箱中...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对照组,无处理;喷砂组,用Al2O3颗粒对氧化锆试件表面均匀喷砂;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紫外线消毒箱中的紫外灯下方10 mm处照射48 h;低温等离子处理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舱式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处理30 s。分组处理后观察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测量表面接触角及剪切粘接强度。结果: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无明显改变,喷砂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喷砂组、UV照射组和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接触角分别为48.8°±2.6°、27.1°±3.6°和32.0°±3.3°,较对照组接触角(64.1°±2.0°)明显减小。喷砂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4.82±2.01)MPa大于对照组(9.41±1.0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V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0.02±0.64)MPa大于对照组(9.41±1.07)MP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处理后其剪切粘接强度(18.34±3.05)MPa大于对照组(9.41±1.07)MPa、喷砂处理组(14.82±2.01)MPa和UV处理组(10.02±0.64)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结果显示UV及低温等离子处理使氧化锆试件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碳元素含量减少,碳/氧比值减小。结论: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均可在不改变氧化锆表面形态的基础上显著改善其表面的亲水性;UV照射后氧化锆与树脂的剪切粘接强度虽无明显提高,但试件断裂模式由粘接断裂向混合断裂转变;低温等离子处理能显著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树脂水门汀 紫外线 等离子 剪切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恒牙牙髓切断后牙髓钙化的X线片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雍颹 钱锟 +3 位作者 朱文昊 赵晓一 刘畅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硅酸钙类材料进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钙化桥形成和髓腔钙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对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其纳入病例43例随...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硅酸钙类材料进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钙化桥形成和髓腔钙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对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其纳入病例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生物陶瓷类膏状材料iRoot BP(iRoot组,n=22)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术后1年、2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X线根尖片钙化桥形成指数(dentin bridge index,DBI)和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对患者、评价者均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失访7例(iRoot组4例,MTA组3例),iRoot组有1例在1年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两组患者2年随访时的治愈率均为100%。钙化桥形成比例术后1年为38.9%,术后2年为55.6%。根管影像部分甚至是完全消失的比例术前为5.6%,术后1年和2年则分别为38.9%和55.6%,经秩和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钙化桥形成和牙髓钙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DBI和PCI评分呈现与术前持平(DBI占比44.4%、PCI占比25%)或逐渐增长(DBI占比55.6%,PCI占比75%)的趋势。经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检验,发现年龄与术前牙髓钙化指数(PCI0)正相关(P<0.05),但与术后1年和2年的钙化桥指数(DBI1、DBI2)、牙髓钙化指数(PCI1,PCI2)极其变化程度(DBI2 vs.DBI1、PCI1 vs.PCI0、PCI2 vs.PCI0)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MTA和iRoot进行成年恒牙牙髓切断后,2年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部分病例根管系统有钙化加重的趋势,此趋势的发展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成年恒牙 生物陶瓷材料 钙化桥 牙髓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风牙龈色板模拟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量牙齿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立 杨旭 +3 位作者 谭建国 周建锋 杜阳 王芳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色准确性的影响。方法:用松风牙龈色板模拟不同颜色牙龈,将VITA Classical比色片固定于牙龈色板,在自制测色暗盒中用分光光度计Crystaleye测量比色片及牙龈色板色度值,分析比色片的部...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色准确性的影响。方法:用松风牙龈色板模拟不同颜色牙龈,将VITA Classical比色片固定于牙龈色板,在自制测色暗盒中用分光光度计Crystaleye测量比色片及牙龈色板色度值,分析比色片的部位和牙龈色板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比色片颜色测量的影响。牙龈色差值及对应的比色板色差值之间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颈、中、切三部分的色差值范围分别为1.01~2.26、0.93~1.27和1.67~2.97,颈部各组间的色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及切端各组差别不明显。牙龈色板颜色、部位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色差值都有影响(P<0.001)。牙龈色差与比色片颈、中、切三部分色差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646、0.386和0.217(P<0.001)。结论: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色的影响主要在比色片颈部,颈部的色度值随着牙龈背景的改变而有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牙修复体 美学 牙科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颖君 欧阳翔英 +2 位作者 王宇光 吕培军 安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 目的:探讨维生素K依赖的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和迁移,也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过表达和敲低Gas6基因后,用1 mg/L P.g-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3 h和24 h,利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以及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表达。过表达或敲低Gas6基因后,细胞划痕实验检验内皮细胞迁移的生物学功能表型的变化。结果:P.g-LPS刺激3 h后,敲低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Gas6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81%±0%、47%±3%、76%±3%和26%±6%,P<0.01);P.g-LPS刺激24 h后,敲低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E-selectin、ICAM-1、IL-8和MCP-1上调的倍数分别是2.06±0.07、1.99±0.11、3.14±0.15和1.84±0.03),过表达组的黏附因子及趋化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selectin、ICAM-1、IL-8和MCP-1分别下降29%±1%、62%±3%、69%±1%和41%±2%),实验组与对照组黏附分子及趋化分子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Gas6组细胞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增强,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弱,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下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ICAM-1、E-selectin、IL-8和MCP-1表达作用增强,上调Gas6基因后,P.g-LPS促进ICAM-1、E-selectin、IL-8和MCP-1表达作用减弱,各细胞因子表达量与Gas6表达趋势相反,提示Gas6在内皮细胞炎症状态下的黏附过程中可能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牙龈卟琳单胞菌脂多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基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永胜 刘云松 +4 位作者 葛雯姝 张晓 马桂娥 曾百进 倪永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口腔颌面部及全身骨组织缺损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对的困境。造成骨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外伤等,然而治疗骨缺损的方法却十分有限,以往主要应用自体骨移植或人工骨替代材料,但是,自体骨移植取材受限并且会增... 口腔颌面部及全身骨组织缺损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对的困境。造成骨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外伤等,然而治疗骨缺损的方法却十分有限,以往主要应用自体骨移植或人工骨替代材料,但是,自体骨移植取材受限并且会增加手术创伤,人工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并且成骨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干细胞 骨和骨组织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