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原发性Sjgren综合征口腔真菌菌群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宁 闫志敏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口腔内真菌菌量,为探寻敏感、快速和准确的pSS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25... 目的:定量分析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口腔内真菌菌量,为探寻敏感、快速和准确的pSS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25名pSS患者(pSS组)和北京某社区25名无口干症状身体健康的居民(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唾液含漱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比较两组口腔各致病真菌数量。结果:口腔含漱液中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每克基因中拷贝数对数的均值pSS组分别为10.6±1.07和9.47±4.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0±3.82和5.24±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唾液中氟康唑敏感性菌总数量(12.21±0.82)较健康对照组(11.53±0.81)明显增多(P<0.01)。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pSS和健康对照组主要检出念珠菌,但pSS组口腔内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为pSS患者临床有针对性的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口腔黏膜 真菌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扫描数字化测量法在评估膜龈手术疗效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瑞 薛绯 +1 位作者 张勇 段晋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口腔扫描技术的数字化测量法在评价牙周膜龈手术疗效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本实验共纳入12名患者33颗因牙龈退缩接受过结缔组织移植相关膜龈手术的患牙。术前和术后6月通过口腔扫描获取数字化模型。2名检测者分别用探... 目的:评估基于口腔扫描技术的数字化测量法在评价牙周膜龈手术疗效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本实验共纳入12名患者33颗因牙龈退缩接受过结缔组织移植相关膜龈手术的患牙。术前和术后6月通过口腔扫描获取数字化模型。2名检测者分别用探针法和数字化法测量术前牙龈退缩高度(GRH)、牙龈退缩宽度(GRW)及术后牙龈高度增加(GHG),再利用数字化法测量术前牙根暴露面积(REA)和术后牙龈面积增加(GAG)。使用MedCalc软件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采用数字化法测量的各项参数在检测者内(ICCs≥0.935)及检测者间(ICCs≥0.930)均具有高一致性,且数字化法测量GRH、GRW和GHG的一致性高于临床法。2种测量方法间GRH的一致性最高(ICC=0.966),其次为GRW(ICC=0.852)和GHG(ICC=0.780)。结论:口扫数字化测量法是一种临床可行、无创且可靠的评价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测量信息全面、一致性高等优势,可应用于膜龈手术后的软组织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有效性 数字化测量 膜龈手术 口腔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用于年轻恒牙外伤部分牙髓切断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颖婷 李若竹 +2 位作者 窦桂丽 雷玥 夏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情况,评价iRoot BP Plus与氢氧化钙用于年轻恒牙外伤露髓后部分牙髓切断治疗3年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104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52颗,分别应用iRoot BP Plus(iRoot)和...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情况,评价iRoot BP Plus与氢氧化钙用于年轻恒牙外伤露髓后部分牙髓切断治疗3年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104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52颗,分别应用iRoot BP Plus(iRoot)和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作为盖髓剂进行部分牙髓切断术治疗。术后1、3、6、12、18、24、30、36个月复查,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观察牙根发育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CH组和iRoot组最终分别有44颗牙(失访8颗,失访率15.4%)和45颗牙(7颗失访,失访率13.5%)纳入本研究,采用符合方案分析方法的成功率分别为80%和87%,采用意向治疗方案分析方法的成功率分别为67%和7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劣效界值为-10%,疗效差异的95%CI为-8%~22%)。牙髓切断治疗牙的牙根继续发育,根管壁厚度与健康同名对照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oot组近冠1/3根管壁厚度比CH组略薄[(1.82±0.21)mm vs.(1.91±0.20)mm,P=0.047]。结论:iRoot BP Plus用于年轻恒牙外伤露髓后牙髓切断治疗可以有效保存活髓,且促进了牙根的继续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 牙折断 牙髓切断术 盖髓和去髓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乳磨牙与第一前磨牙异位埋伏阻生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战园 刘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牙阻生(impaction of teeth)是指超过了应该正常完全萌出的时间,牙仍在颌骨内未萌出或者仅部分萌出。阻生可以是一颗牙或者数颗牙受累,常对称性发生。牙阻生常见于恒牙列,最常累及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和上颌尖牙,乳牙列罕见。在乳牙... 牙阻生(impaction of teeth)是指超过了应该正常完全萌出的时间,牙仍在颌骨内未萌出或者仅部分萌出。阻生可以是一颗牙或者数颗牙受累,常对称性发生。牙阻生常见于恒牙列,最常累及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和上颌尖牙,乳牙列罕见。在乳牙阻生的报道中,多为下颌第二乳磨牙阻生,上颌第二乳磨牙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 第一乳磨牙 完全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Ⅱ类错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牙变化的对比
5
作者 赵健慧 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患者治疗前后牙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女性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患者各30例,两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前、后牙...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患者治疗前后牙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女性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患者各30例,两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前、后牙关系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上切牙均直立及伸长,少年组上磨牙前移并伸长,成人组则上磨牙仅前移而无伸长,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远中移动,但唇倾度均无明显变化,成人组下切牙垂直向压低多于少年组,少年组下磨牙的前移及伸长均多于成人组,治疗后成人组较少年组有更多的上、下平面顺时针旋转。结论:生长发育有利于骨性Ⅱ类均角患者深覆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Ⅱ类 牙 测颅法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流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蒙恩 丁云 +1 位作者 唐卫峰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溢出的情况,旨在验证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是否具有减小粘接剂流入深度的作用。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是传统边缘...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中粘接剂溢出的情况,旨在验证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是否具有减小粘接剂流入深度的作用。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是传统边缘及牙冠(模型一,常规组),另一个是具有基台边缘-牙冠平台转移结构的边缘及牙冠(模型二,平台转移组)。两个模型中基台的周围均包绕着牙龈组织,边缘均位于龈下1.5 mm。利用ANSYS 19.0软件对两个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两个模型中,相同量的粘接剂充填于牙冠内侧壁及基台之间的间隙内,牙冠在基台上方约0.6 mm时开始进行模拟粘接的过程。牙冠匀速下落,用时为0.1 s。观察0.025 s、0.05 s、0.075 s、0.1 s时粘接剂溢出的情况,并测量0.1 s时粘接剂没过边缘的深度。结果:在0 s、0.025 s、0.05 s时,两组模型中的粘接剂均在基台边缘以上。在0.075 s时,模型一中,牙龈被粘接剂挤压发生形变,与基台之间的间隙增加,粘接剂开始流入该间隙内;模型二中,由于牙冠颈部缩窄,粘接剂只受到来自牙龈和基台边缘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向上溢出。在0.1 s时,模型一中,粘接剂由于受重力和压力的作用继续流入深处,没过基台边缘深度为1 mm;模型二中,粘接剂延续0.075 s时的状态,继续向外溢出,没过基台边缘深度为0 mm。结论:在牙龈贴着基台的情况下,基台边缘-牙冠的平台转移结构在种植修复粘接固位中能有效减小粘接剂的流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台边缘-牙冠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牙修复体固位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真空压膜矫治器压低伸长磨牙的三维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凌苑 沈琳慧 +2 位作者 刘施瑶 吕汶諠 丁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11,共7页
目的:使用三维测量方法评价改良真空压膜矫治器压低伸长磨牙的治疗有效性。方法:测量组包括10颗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11颗伸长的上颌第二磨牙以及31颗伸长牙的邻牙。对照组包括12颗样本中非治疗侧的上颌磨牙。设计并制作改良真空压膜矫... 目的:使用三维测量方法评价改良真空压膜矫治器压低伸长磨牙的治疗有效性。方法:测量组包括10颗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11颗伸长的上颌第二磨牙以及31颗伸长牙的邻牙。对照组包括12颗样本中非治疗侧的上颌磨牙。设计并制作改良真空压膜矫治器,压低伸长磨牙,获取治疗前后的三维数字模型,重叠后进行三维测量。结果:伸长的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平均压低量分别为(1.29±0.26)mm(P<0.001)和(1.55±0.70)mm(P<0.001)。伸长牙压低前后在颊腭向及近远中向的位置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伸长牙邻牙治疗前后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真空压膜矫治器可有效压低伸长的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长磨牙 压低移动 可摘矫治器 三维数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萌出诱导矫治器在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雷玥 杨颖婷 雷海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6-768,F0003,共4页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指第一恒磨牙在萌出过程中萌出路径偏离正常位置,常表现为牙近中阻生,发生率为2%~6%,上颌较下颌常见[1-4]。异位萌出如未经及时治疗,可造成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严重者导致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而造...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指第一恒磨牙在萌出过程中萌出路径偏离正常位置,常表现为牙近中阻生,发生率为2%~6%,上颌较下颌常见[1-4]。异位萌出如未经及时治疗,可造成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严重者导致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而造成牙弓间隙丧失[5],也可能造成第二乳磨牙咬合面近远中向倾斜,远中部分早接触,使前牙开牙合[6],因此,对于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正器 第一恒磨牙 异位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