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伪影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原福松 孙玉春 +2 位作者 谢晓燕 王勇 吕培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9-992,共4页
目的:定量评价氧化锆等8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产生伪影的程度。方法: 针对下颌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分别制作氧化锆、玻璃陶瓷、聚合瓷、金铂合金、纯钛、金钯合金、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共8种全冠,用离体牙作对照,固... 目的:定量评价氧化锆等8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产生伪影的程度。方法: 针对下颌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分别制作氧化锆、玻璃陶瓷、聚合瓷、金铂合金、纯钛、金钯合金、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共8种全冠,用离体牙作对照,固定在光固化树脂固定板上。用锥形束CT扫描全冠及离体牙,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定量评价全冠周围伪影的条纹数量和最大径。结果: 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天然牙、玻璃陶瓷和聚合瓷无伪影,氧化锆和金属均产生条状伪影,条数为5~9条/全冠,左右和上下最大径分别为2.4~2.6 cm和2.2~2.7 cm。结论: 在锥形束CT二维断层图像中,氧化锆和金属全冠周围均会产生伪影,玻璃陶瓷、聚合瓷全冠和天然牙齿不产生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科材料 牙修复体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章锦花 潘洁 +1 位作者 孙志鹏 王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进行根管和桩道预备后制备为研究样本。将24个样本分为两组,每组12个。A组为对照组(无VRF组),根据根管内容物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和金钯桩组;B组为实验组(VRF组),亚组分组同上。VRF组使用统一方法制备为VRF模型,以专用根管钉使牙根发生颊舌向完全裂开后再粘接复位;对照组不进行模拟VRF的操作。钛桩和金钯桩根据根管预备情况个性制作,通过X线检查确认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所有样本均置于猪下颌骨牙槽窝中进行CBCT扫描,由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盲法判读,统计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金钯桩组中VRF的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83%、91.67%、87.50%、79.17%和45.83%,与空白组相比,纤维桩组(P>0.999)、牙胶尖组(P=0.500)和钛桩组(P=0.125)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金钯桩组中VRF诊断准确率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根管内容物在CBCT中的伪影对VRF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纤维桩、牙胶尖和钛桩的影响较小,而金钯桩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内容物 牙根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像参数下CBCT的成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军 马芮 +4 位作者 谢晓艳 姜丹 邓少纯 段瑶 毋育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估不同成像参数下CBCT的图像质量,分析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6台不同品牌CBCT扫描仪〔3D Accuitomo(Morita)、i-CAT(Kavo)、5G(NewTom)、Smart3D(北京朗视)、DCT Pro(Vatech)、VGi(... 目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估不同成像参数下CBCT的图像质量,分析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6台不同品牌CBCT扫描仪〔3D Accuitomo(Morita)、i-CAT(Kavo)、5G(NewTom)、Smart3D(北京朗视)、DCT Pro(Vatech)、VGi(NewTom)〕,在各个品牌的典型曝光条件下(电压和电流强度不同)扫描空间分辨率模体和高仿真头模,7位医师对拍摄的CB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打分,比较不同CBCT扫描仪的空间分辨率和对常见口腔解剖结构的可见性。客观评价指标采用各仪器所获的图像空间分辩率(LP/mm)。结果:7位医师的组内一致性和组间一致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观评价New Tom 5G为2分,i-CAT为5分,其余4个品牌匀为4分,客观评价i-CAT的LP/mm为1.8,Smart3D为2.0,其余4个品牌为1.0~1.7。在相同管电流条件下,不同管电压的图像主观质量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管电压条件下,不同管电流的图像主观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不同品牌之间的客观评价差异可能与电压、电流强度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质量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的三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刚 胡文杰 +1 位作者 曹洁 柳登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0-994,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的三维形态及相关解剖结构。方法:选取25名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共计150颗上颌前牙纳入研究... 目的:利用锥形束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的三维形态及相关解剖结构。方法:选取25名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共计150颗上颌前牙纳入研究,受试者男性11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24.5±1.6)岁,佩戴含有显影剂的硅橡胶印模拍摄软组织间接显影CBCT。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分析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的形态,包括SOG高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骨嵴顶的距离、CEJ处牙龈厚度、骨嵴顶下2 mm牙槽骨厚度等。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牙位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上颌前牙唇侧中央SOG高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3.54±0.67)mm、侧切牙为(3.48±0.81)mm、尖牙为(3.49±0.70)mm,各牙位SOG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唇侧中央CEJ水平牙龈平均厚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1.45±0.23)mm,侧切牙为(1.13±0.24)mm,尖牙为(1.14±0.22)mm,中切牙牙龈最厚,与侧切牙和尖牙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侧中央SOG与CEJ处牙龈厚度在所有牙位上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中,中切牙牙龈最厚,未发现上颌前牙区唇侧中央SOG高度与厚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龈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8层螺旋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晓艳 张祖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8-632,共5页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比较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评估CBCT诊断牙根表面微小缺损的能力,并探讨其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在40颗离体单根...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比较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评估CBCT诊断牙根表面微小缺损的能力,并探讨其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在40颗离体单根牙舌面的根颈、根中和根尖部随机制备洞型,直径为1 mm,深度分别为0.1 mm、0.2 mm、0.3 mm、0.4 mm,用以模拟牙根外吸收缺损。分别对样本进行容积扫描(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Accuito-mo 3DX型CBCT)和层厚0.625 mm的高分辨薄层扫描(美国GE公司生产BrightSpeed Edge型8层MSCT);两名研究者评估图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得到曲线下面积(Az值),用于评估两种设备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结果:CBCT和MSCT检测所有部位、所有大小缺损的Az值分别为0.921和0.770;检测根颈部缺损的Az值分别为0.885和0.752,根中部缺损的Az值分别为0.991和0.844,根尖部缺损的Az值分别为0.873和0.709;检测0.1 mm缺损的Az值分别为0.794和0.592,0.2 mm缺损的Az值分别为0.934和0.719,0.3 mm缺损的Az值分别是0.992和0.920,0.4 mm缺损的Az值分别为0.992和0.990。结论:体外条件下,Accuitomo 3DX型CBCT检测单根牙根舌面缺损的可靠性优于8层MSCT,检测小缺损的优势更明显;CBCT对深度大于0.2 mm缺损的检测能力明显优于深度0.1 mm的缺损,MSCT对深度大于0.3 mm缺损的检测能力明显优于深度小于0.2 mm的缺损;两种设备检测根中部缺损的可靠性均高于根颈部和根尖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保存治疗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俞光岩 苏家增 +2 位作者 柳登高 吴立玲 丛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45,共4页
下颌下腺系三大唾液腺之一,其分泌的唾液占静止性唾液总量的60%~65%,在人体维持吞咽、消化、味觉、语言等口腔器官的功能以及口腔黏膜保护和龋齿预防等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往口腔颌面外科多种疾病的传统治疗过程常常牺牲下颌下... 下颌下腺系三大唾液腺之一,其分泌的唾液占静止性唾液总量的60%~65%,在人体维持吞咽、消化、味觉、语言等口腔器官的功能以及口腔黏膜保护和龋齿预防等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往口腔颌面外科多种疾病的传统治疗过程常常牺牲下颌下腺,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口干及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探讨下颌下腺相关疾病治疗的新技术,有效保存作为功能器官的下颌下腺,对于预防口干及相关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相关唾液腺炎 下颌下腺结石 下颌下腺转位 部分下颌下腺切除术 颈淋巴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类新型慢性唾液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俞光岩 柳登高 +10 位作者 李巍 洪霞 张严妍 朱文瑄 张可夫 李潇 栗占国 刘燕鹰 陈艳 高岩 苏家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慢性唾液腺炎是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有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也有新近才被认识或者受到重视的慢性唾液腺炎,即新型慢性唾液腺炎;有唾液腺本身局部病变为主的疾病,也有唾液腺作为靶器官受损的全身... 慢性唾液腺炎是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有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也有新近才被认识或者受到重视的慢性唾液腺炎,即新型慢性唾液腺炎;有唾液腺本身局部病变为主的疾病,也有唾液腺作为靶器官受损的全身性疾病。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有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唾液腺结石伴发的唾液腺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唾液腺炎 ^(131)I相关唾液腺炎 嗜酸性唾液腺导管炎 唾液腺 下颌下腺 腮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前部颌弓形态对“All-on-4”种植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世赢 李刚 +1 位作者 冯海兰 潘韶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03,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anterior-posterior distance),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探究颌弓形态对"All-on-4"远中倾斜种植体临床设计的影...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anterior-posterior distance),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探究颌弓形态对"All-on-4"远中倾斜种植体临床设计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无牙颌患者的CBCT图像共7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9例,拟行"All-on-4"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在经颏孔并平行于牙合平面的平面上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测量由颏孔往近中方向7.5 mm的颌骨段所跨过的颌弓弧度,探究A-P距离与该弧度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测得可植入的颏孔间区种植体的A-P距离为(8.5±1.5)mm(最小为4.5 mm,最大为11.8 mm),其中≤7 mm者占12.2%(男性3例,女性6例),颌弓为方圆形;>7 mm、≤9 mm者占54.0%(男性20例,女性20例),颌弓为卵圆形;>9 mm者占33.8%(男性12例,女性13例),颌弓为尖圆形。测量患者颏孔前方7.5 mm颌弓段转角弧度,左、右两侧共测得148个数据,平均为15.9°±5.5°(最小为5.6°,最大为35.2°)。统计分析发现,A-P距离与转角弧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中下颌无牙颌患者的前部颌弓形态中,卵圆形所占百分比最多,尖圆形次之,方圆形最少。女性方圆形颌弓者多于男性,卵圆形和尖圆形颌弓与性别无明显相关。颌弓越方,A-P距离越小,颏孔前区颌弓弧度就越大,远中斜行种植体所需要的骨宽度就越大。下颌无牙颌患者的"All-on-4"种植固定修复采用远中斜行种植体,术前应评估颌弓形态,设计远中种植体的合理倾角,远中种植位点的骨宽度应在常规要求外留有余量。方圆形颌弓是"All-on-4"种植固定修复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无牙 牙种植 牙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相关唾液腺炎的炎症分级及内镜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潇 苏家增 +4 位作者 张严妍 张丽琪 张亚琼 柳登高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590,共5页
目的:结合唾液腺造影及内镜表现对131I相关唾液腺炎进行炎症分级,评估分析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唾液腺内镜检查与治疗的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唾液腺造影与... 目的:结合唾液腺造影及内镜表现对131I相关唾液腺炎进行炎症分级,评估分析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唾液腺内镜检查与治疗的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唾液腺造影与内镜表现的特点并进行炎症分级。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内镜下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灌洗、机械扩张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42例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7.4,症状为唾液腺区反复肿胀、疼痛或口干等。腮腺造影主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导管狭窄,部分病例分支导管未显影。唾液腺内镜主要表现为导管不同程度狭窄,可见分支导管闭锁。根据腮腺造影及内镜所见分为3级:(1)轻度炎症:主导管存在狭窄和扩张,但0.9 mm内镜可通过;(2)中度炎症:主导管存在一处重度狭窄,内镜不能直接通过;(3)重度炎症:主导管存在2处以上重度狭窄、弥漫性狭窄或导管闭锁。33例(65侧)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腮腺同时接受唾液腺造影与内镜检查,其中轻度炎症8侧,中度炎症23侧,重度炎症34侧。内镜治疗后经3~72个月随访,效果评价为显效22侧,缓解22侧,无效19侧,失访2侧,总有效率为69.8%。结论:131I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腮腺造影以及唾液腺内镜表现具有明确的特点,据此我们提出131I相关唾液腺炎炎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唾液腺内镜技术可以明显缓解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对于早期病变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内镜 唾液腺炎 碘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的实体体外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怡平 蔡志刚 +5 位作者 彭歆 张杰 孙志鹏 李巍 张雷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采用腺体实体体外检测法测量正常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探讨影响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可能的相关因素,并与CT容积重建法测量值做比较,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因口腔癌接受选择... 目的:采用腺体实体体外检测法测量正常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探讨影响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可能的相关因素,并与CT容积重建法测量值做比较,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因口腔癌接受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下颌下腺正常的患者,术前CT扫描图像通过CT容积重建法测量下颌下腺体积;术中颈淋巴结清扫标本离体后沿包膜完整游离下颌下腺,使用一体式无菌测量装置测量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两种测量方法所得下颌下腺体积的比较。参照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标准对受试者进行年龄分组,测量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正常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分析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共完成220例受试者正常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的腺体实体体外检测,下颌下腺平均质量为(11.69±2.45)g,平均体积为(11.55±2.41)cm3。CT容积重建法测得的下颌下腺体积为实体体外检测法所得体积的70%~82%,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76(P<0.05)。青年组、中年组、年轻老年及老年组中,男性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明显高于女性(P<0.05),青少年组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与身高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呈弱正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无关(P>0.05)。年轻老年及老年组女性的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腺体实体体外检测法可以精确检测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正常下颌下腺质量和体积的参考值。CT容积重建法测量的下颌下腺体积为腺体实体体外检测法的70%~82%,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趋势一致,拟合度好。下颌下腺的质量和体积与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体积 质量 CT容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