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放射性粒子在骨介质中剂量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叶克强 黄明伟 +2 位作者 李君利 唐劲天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计算其在不同骨介质中的剂量分布,为进一步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剂量分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CNP4C软件(截面库DLC-200)建立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计... 目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计算其在不同骨介质中的剂量分布,为进一步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剂量分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CNP4C软件(截面库DLC-200)建立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计算其剂量率常数及在水介质中的径向剂量函数值,并与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2004年发布的TG43UI报告推荐值对比验证^(125)I模型。利用该模型,采用ICRU44报告推荐的成人不同骨介质的元素组成及密度编写MCNP材料卡,计算^(125)I模型在不同骨介质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应用MCNP4C软件建立的^(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的几何形态及规格符合AAPM的TG43UI要求。模拟得到了^(125)I模型剂量率常数Λ=0.977 78 c Gy/(h·U)及在水介质中的径向剂量函数值,并得出^(125)I模型在不同骨介质中的径向剂量分布。在同样的介质深度,^(125)I粒子的剂量沉积能力自骨皮质、骨松质、软骨、水、黄骨髓、红骨髓依次递减。在介质深度分别为0.01、0.1、1 cm处,^(125)I粒子在骨皮质中的剂量沉积分别是在水中的12.90倍、9.72倍、0.30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125)I放射性粒子模型可靠性好,可用于后续在骨介质中的模拟计算。^(125)I放射性粒子在不同的骨介质中的剂量分布不等同于水,能量主要沉积在骨介质表面,因此在制定靶区毗邻骨组织的^(125)I粒子植入计划时应考虑骨介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骨 辐射剂量 近距离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亚琼 叶欣 +3 位作者 柳登高 赵雅宁 谢晓艳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腺体伴发导管重度扩张,并有反复肿痛史。术前通过唾液腺造影、CT或B超测定导管扩张和狭窄情况。通过颊黏膜或口底切口将导管扩张段切开并与口腔黏膜缝合,形成改道口。术后定期复查,通过分析临床表现、造影表现及单腺体唾液流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前测量腮腺患者导管狭窄段长度5~12 mm,扩张段直径8~16 mm;下颌下腺患者导管闭锁段长度10~20 mm,扩张段直径6~8 mm。所有患者术后2周改道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78个月(中位数24个月)。8例腮腺患者中2例导管闭锁病例术后3个月导管再次闭锁,分别随访半年、6.5年临床症状消失,且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1例术后症状消失,但半年后复发,可自行按摩缓解;余5例患者临床症状及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分泌良好,造影显示导管扩张情况改善。3例下颌下腺患者症状消失,分泌良好;其中2例造影表现良好,1例造影表现有改善。9例管口通畅的患者进行了唾液流率测定,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患侧腺体分泌良好,酸刺激后分泌增加,但稍低于健侧。11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为优5例,良4例,差2例,总优良率82%(9/11)。结论: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对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重度扩张病例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下颌下腺 导管狭窄 导管扩张 导管改道术 唾液腺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