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粘接剂对金属、陶瓷材料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伟 林红 郑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6-338,共3页
50多年来,粘接剂经历了7代的发展,新型的一步法粘接剂对前一代粘接剂进行了改进,将酸蚀剂、预处理剂、粘接剂、脱敏剂合为一体,成为单瓶产品,操作更简单,从而使技术敏感性大大降低,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以往文献中有关一步法粘... 50多年来,粘接剂经历了7代的发展,新型的一步法粘接剂对前一代粘接剂进行了改进,将酸蚀剂、预处理剂、粘接剂、脱敏剂合为一体,成为单瓶产品,操作更简单,从而使技术敏感性大大降低,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以往文献中有关一步法粘接剂粘接强度的报道多为与牙釉质、牙本质的粘接。从文献报道中可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牙本质粘接剂 金属 牙瓷料 牙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封闭剂X线阻射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智广 渠薇 +2 位作者 白伟 姜岚 梁宇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67,共3页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核心在于控制感染和杜绝再感染,其中根管充填是杜绝再感染的主要手段。临床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是牙胶和根管封闭剂,根管封闭剂的主要作用是充填牙胶无法达到的根管不规则区域和侧副支根管等结构。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根管充填 根管封闭剂 X线阻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拌板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菁颖 李莉 +3 位作者 周倩妹 丁瑞宇 尚冉 白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4-96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调拌工具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纸板、玻璃调拌板和硅胶调拌板对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待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测试。实验按照调拌板材料不同分为... 目的:研究不同调拌工具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纸板、玻璃调拌板和硅胶调拌板对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待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测试。实验按照调拌板材料不同分为纸板组、硅胶板组、玻璃板组3大组,其中纸板组按照纸张厚度不同又分为纸20页组、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板组按照邵氏硬度分为硅胶40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结果:(1)抗压强度:①ChemFil Superior玻璃离子材料(CF):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纸20页组和纸60页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7、0.036);②而至富士IX GP玻璃离子材料(IX):纸20页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Glaslonomer FX-Ⅱ玻璃离子材料(FX):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纸20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硬度:①CF:硅胶40组平均硬度最高,与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玻璃板组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01、0.032、0.008、0.016);②I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表面粗糙度:①CF: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40页组和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27),与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采用硅胶40调拌板调拌玻璃离子可以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 调拌板 表面粗糙度 表面硬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金属铸造修复体内部缺陷的X射线像质计评价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媛 郑刚 林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3-968,共6页
目的:为了在患者安装修复体前,有效检测出修复体内部存在的缺陷,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牙科专用像质计。方法:应用X射线像质计评价法,对127例金属铸造修复体咬合面的近似厚度和修复体的内部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测量咬合面厚度的传统卡规... 目的:为了在患者安装修复体前,有效检测出修复体内部存在的缺陷,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牙科专用像质计。方法:应用X射线像质计评价法,对127例金属铸造修复体咬合面的近似厚度和修复体的内部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测量咬合面厚度的传统卡规法比较测量值的准确性。结果:在127例金属铸造修复体中,金属铸造冠/桥共26个病例,其中9例咬合面厚度小于0.7 mm,最薄处厚度仅为0.2 mm;牙科专用像质计测得值与传统卡规测得值基本一致。56个金属烤瓷铸造冠/桥中2例金属内冠厚度小于0.3 mm。45个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金属铸造基托厚度均大于1.0 mm,未发现过薄现象。发现1例纯钛可摘局部义齿的卡环影像不均匀,内部存在气孔缺陷。结论:使用牙科专用像质计评价金属铸造修复体的X射线底片时,可以避免因成像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视觉误差,因此可以在发现修复体咬合面缺陷的同时,通过比较推算咬合面缺陷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修复体 牙科铸造技术 放射摄影术 牙科 数字 像质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拌纸板厚度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倩妹 丁瑞宇 +2 位作者 李莉 白伟 胡菁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调拌纸板厚度变化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采用60、40、20、1张纸的纸板(P60、P40、P20、P1)对3种不同的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在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组别... 目的:探讨调拌纸板厚度变化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采用60、40、20、1张纸的纸板(P60、P40、P20、P1)对3种不同的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在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组别材料断面气泡形成情况。结果:(1)抗压强度:(1)ChemFil Superior玻璃离子材料(CF):P1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P40、P6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32);(2)而至富士IX GP玻璃离子材料(IX):P1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P40、P6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8);(3)Glaslonomer FX-Ⅱ玻璃离子材料(FX):P1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P20、P40、P6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40、0.04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材料均显示出随着调拌纸板厚度的下降,玻璃离子抗压强度逐渐升高,纸板厚度与玻璃离子抗压强度成高度线性负相关,CF、IX、FX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0.989、-0.892。(2)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种材料均显示P1组气泡最少。结论:采用1张纸的纸板调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气泡最少,并可以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 纸板 抗压强度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传统成像与数字成像对牙科复合树脂X射线阻射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媛 林红 张铁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5-1001,共7页
目的:分别采用传统胶片成像和数字成像测试牙科复合树脂材料的X射线阻射性,对比3种不同成像方式对X射线阻射性的影响。方法:将临床常用的14种牙科复合树脂,分别制备成厚度为1.0 mm,直径15 mm的圆片。对同一个圆片试样,分别采用传统胶片... 目的:分别采用传统胶片成像和数字成像测试牙科复合树脂材料的X射线阻射性,对比3种不同成像方式对X射线阻射性的影响。方法:将临床常用的14种牙科复合树脂,分别制备成厚度为1.0 mm,直径15 mm的圆片。对同一个圆片试样,分别采用传统胶片成像(使用E速胶片)、数字成像(荧光成像板)和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口内X射线传感器,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管电压65 kV,电流7 mA,距离300 mm,照射时间0.25 s),以楔状阶梯铝板作为参照物拍摄X线片。对于传统胶片成像获得的胶片,使用光密度计测量试样和楔状阶梯铝板各阶梯图像的光密度。对于数字成像获得的数字图像,输出到Adobe Photoshop灰度分析软件,分析试样和楔状阶梯铝板各阶梯图像的平均灰度值。分别绘出楔状阶梯铝板各台阶的光密度/灰度值与其厚度相对应的曲线,并根据试样的实际测量厚度的光密度/灰度值,计算等效铝板厚度,以此评价牙科复合树脂材料的X射线阻射性。结果:同一个试样片,传统胶片成像和其他两种数字成像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14种复合树脂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数字成像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均大于传统胶片成像测得值。两种数字成像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也有差异,且多数复合树脂用CCD口内X射线传感器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大于荧光成像板测得值。同一样品,采用同一成像方式拍照,3次曝光获得的等效铝板厚度不同,其中荧光成像板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标准差最大,而CCD口内X射线传感器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标准差最小。14种复合树脂间,Tetric N-Ceram复合树脂和Te-Econom Plus复合树脂用传统胶片成像、荧光成像板拍照获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值显著大于其他树脂。结论:基于临床意义设计的3种传感器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值会根据传感器种类不同而改变,CCD口内X射线传感器测得值,荧光成像板测得值>传统胶片成像测得值,并且即使使用同一传感器,多次曝光获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值也不同,其中荧光成像板测得的等效铝板厚度值标准差大于传统胶片成像和CCD口内X射线传感器测得值。在评价复合树脂的X射线阻射性时,3种传感器都可以检测复合树脂的X射线阻射性,但无论采用何种传感器,等效铝板厚度值均应符合ISO 4049:2019标准的规定,该树脂才可以判定为合格产品,材料才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阻射性 复合树脂 数字成像 传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时间对成熟恒牙和年轻恒牙应用通用型粘接剂时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源 刘鹤 孙志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应用通用型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SBU),比较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成熟恒牙与年轻恒牙牙本质粘接的粘接强度,探讨其应用于年轻恒牙的效果。方法收集成熟恒牙与年轻恒牙各10颗,去除面釉质层,平行于牙体长轴将牙齿切为3块,获得成... 目的应用通用型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SBU),比较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成熟恒牙与年轻恒牙牙本质粘接的粘接强度,探讨其应用于年轻恒牙的效果。方法收集成熟恒牙与年轻恒牙各10颗,去除面釉质层,平行于牙体长轴将牙齿切为3块,获得成熟恒牙30块,年轻恒牙30块,各随机分为3组,自凝树脂包埋,分别采用通用型粘接剂SBU处理10、20、30 s,粘接后采用万能试验机检测其微剪切粘接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粘接断面,确定断裂模式。另取成熟恒牙与年轻恒牙各2颗,同样方法分组,荧光素0.1%Rhodamine B溶解于SBU粘接剂中,分别处理10、20、30 s,粘接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各组粘接面树脂突的微观形态。结果成熟恒牙:20 s组及30 s组微剪切强度最大,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10 s组(P<0.05)。年轻恒牙:10 s组及20 s组微剪切强度最大,显著高于30 s组(P<0.05)。年轻恒牙10 s组微剪切强度高于成熟恒牙10 s组(P<0.05),与成熟恒牙20 s组(材料说明书推荐时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恒牙20 s组与年轻恒牙20 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熟恒牙30 s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年轻恒牙30 s组(P<0.05)。各组主要的断裂模式均为粘接材料断裂,极少数为混合断裂,未观察到树脂断裂模式。CLSM观察可见,成熟恒牙处理10 s后,牙本质表层处形成极少极短的树脂突;处理20 s,树脂突数量及长度显著增加;处理30 s,树脂突长度相对20 s有所减短。年轻恒牙在不同处理时间下,3组牙本质表层树脂突变化情况与成熟恒牙大致相同,但年轻恒牙处理10 s组较成熟恒牙处理10 s组树脂突数量及长度均有增加。结论临床使用SBU时,年轻恒牙可适当缩短粘接剂处理时间,而成熟恒牙的处理时间不低于2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成熟恒牙 粘接强度 通用型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田诗雨 白伟 梁宇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新鲜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成、无牙根折裂的单根下前磨牙,单根管、根管弯曲度小于10°、距根尖5 mm处根管颊舌径与近远中径之比小于2,初锉≤15#。离体牙截冠后... 目的:观察不同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新鲜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成、无牙根折裂的单根下前磨牙,单根管、根管弯曲度小于10°、距根尖5 mm处根管颊舌径与近远中径之比小于2,初锉≤15#。离体牙截冠后,保留13 mm牙根,按重量以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6组(n=10),根管预备至不同主锉号数:A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B组,40#主锉组;C组,45#主锉组;D组,50#主锉组;E组,55#主锉组;F组,60#主锉组。预备采用不锈钢手用K锉,以步退法进行预备,步退4号,每次步退1 mm,预备锥度为0.05,预备过程中冲洗液采用蒸馏水。将牙根用义齿基托树脂包埋,制作试件,使用万能试验机垂直加载,直至牙根折裂,记录抗压载荷(N)和折裂的类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Tukey检验比较各实验组牙根抗压载荷,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牙根折裂类型。结果:根管预备后,5个预备实验组平均抗压载荷均明显低于未经根管预备的空白对照组,其中50#主锉组[(1 027±128)N]、55#主锉组[(994±150)N]、60#主锉组[(983±166)N]的平均抗压载荷降低明显,与空白对照组[(1 444±155)N]、40#主锉组[(1 339±131)N]、45#主锉组[(1 287±144)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件折裂类型分析显示各实验组无明显差别,发生于颊舌向折裂的最高(55%),近远中向折裂率为13%,复合折裂率为32%。结论:根尖预备大于50#后,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抗折强度 双尖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