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继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2,共7页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将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危害、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卫生政策议程的重要领域。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重大事故、灾害、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面临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关系,阐述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救援体系中所处地位、职责范围、扮演角色、发挥作用,目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 重大事故 突发事件 紧急医疗救援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儿童健康与儿童福利: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继同 郭岩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培育社会栋梁与社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议题。儿童生活状况反映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呈现高度分隔状态,儿童健康照顾缺乏儿童福利的理...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培育社会栋梁与社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议题。儿童生活状况反映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呈现高度分隔状态,儿童健康照顾缺乏儿童福利的理念与价值基础,儿童福利服务发展严重滞后,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重构整合性、全国性、普及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生活化的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照顾 妇幼保健 儿童福利服务 国家责任 现代儿童福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模式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转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2期11-19,共9页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计划生育政策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结构性、体制性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从社会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笔者从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世界人口变迁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重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框架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宏观的"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础"(social policy-based)的新型人口政策框架,以取代传统微观的"以计划生育为基础"(family plannjng-based)的人口政策,为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奠定制度化基础,旨在用现代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评价 政策后果 社会政策为基础的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困境与医学社会学的专业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9期75-81,共7页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困境的社会表现形式多样,困境的结构性成因错综复杂。如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整体社会质量,建立科学化、民主化与社...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困境的社会表现形式多样,困境的结构性成因错综复杂。如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整体社会质量,建立科学化、民主化与社会化的医药卫生决策模式,已成为转型期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医学模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医药卫生部门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社会化和病人广泛参与的医疗决策模式、改变病人的求医模式、提高健康照顾的公平性与平等性、改善公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不约而同”地聚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务社会工作等新型学科,医学社会学对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困境和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具有重大和多方面学科贡献,如何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医学社会学学科体系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部门改革 卫生改革困境 社会化决策模式 医学社会学 专业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病残预防制度发展规律对中国“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的涵义
5
作者 刘继同 左芙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7期97-104,共8页
本文从社会医学史、健康人口学和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发达国家病残预防历史经验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总结了世界病残预防模式演变规律。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全球卫生与全球公共卫生发展,及世界各国相互... 本文从社会医学史、健康人口学和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发达国家病残预防历史经验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总结了世界病残预防模式演变规律。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全球卫生与全球公共卫生发展,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提高的环境下,人类病残预防模式结构转型的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妇幼保健与食品安全,尤其是对病残预防、残疾人福利政策与早期干预服务模式的影响深远。中国病残预防实践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迫切呼唤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和"积极性"残障福利制度。如何遵循人类社会病残预防模式发展变化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加快中国残疾人工作的战略转型,建立中国"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已成为国家社会政策战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口学 健康危险因素 病残预防模式 残疾人福利 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与构建福利化和谐社会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1期99-108,共10页
本文采取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全面澄清公共财政框架等核心概念内涵,科学界定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特征与类型,分析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实践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从政府责任与财政职能角度界定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范围内... 本文采取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全面澄清公共财政框架等核心概念内涵,科学界定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特征与类型,分析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实践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从政府责任与财政职能角度界定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制度框架范围内容,探讨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基本途径与国家战略,为构建中国特色福利化和谐社会奠定公共财政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 政府职能 社会公共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需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6期98-109,共12页
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 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方法,从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框架视角比较三国卫生保健制度,以期描述三国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度变迁的过程轨迹、基本特征和方向,探索三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福利政策框架的结构性异同之处、共同性规律和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东亚福利模式和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功能、角色、地位、作用变化规律,为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比较政策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比较研究 健康照顾 公共卫生 东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