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好”的卫生政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继同 郭岩 +1 位作者 陈宁珊 钟东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和关键阶段,宏观、前瞻、科学的卫生政策指导与深厚社会关怀、社会健康理论支持已成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战略措施和战略议题。如何科学民主决策,如何创造性地制定优秀的卫生政策框架,是卫生改革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和关键阶段,宏观、前瞻、科学的卫生政策指导与深厚社会关怀、社会健康理论支持已成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战略措施和战略议题。如何科学民主决策,如何创造性地制定优秀的卫生政策框架,是卫生改革发展成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改革 卫生政策 决策模式 政策实施 优秀卫生政策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改革的宏观政策目标与对卫生改革动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继同 吴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共3页
目前,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宏观政策目标体系不清,卫生改革与国家总体改革动力源泉不相协调。为什么进行卫生改革,卫生改革为了什么,已成为国家医疗制度框架设计和卫生政策模式选择的首要战略议题,成为继续深化卫生改革和确保卫生... 目前,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宏观政策目标体系不清,卫生改革与国家总体改革动力源泉不相协调。为什么进行卫生改革,卫生改革为了什么,已成为国家医疗制度框架设计和卫生政策模式选择的首要战略议题,成为继续深化卫生改革和确保卫生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改革 国家改革 卫生政策目标 卫生改革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卫生财政补偿政策变迁及医院成本核算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缪建春 刘继同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8期1-2,共2页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医院监管机制、药品监管机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变迁的3个阶段,并从公立医院职能的角度,分析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在界定医院财政补偿与市场补偿领域的重要...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医院监管机制、药品监管机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变迁的3个阶段,并从公立医院职能的角度,分析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在界定医院财政补偿与市场补偿领域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卫生财政补偿 成本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继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2,共7页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用血的代价再次提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议题,如何预防为主和防患未然,加强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从预防、救援、护送转运到社区康复的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将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危害、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卫生政策议程的重要领域。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重大事故、灾害、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面临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关系,阐述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救援体系中所处地位、职责范围、扮演角色、发挥作用,目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 重大事故 突发事件 紧急医疗救援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照顾与国家责任:公共卫生研究典范转变与重构公共卫生政策框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继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共8页
2002年SARS疫情以后,中国似乎重新发现和回归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成为公共政策和卫生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公共卫生研究典范随之发生若干值得关注的结构转变,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关系成为理论政策研究的核心议题,实质与精髓是如何重构... 2002年SARS疫情以后,中国似乎重新发现和回归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成为公共政策和卫生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公共卫生研究典范随之发生若干值得关注的结构转变,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关系成为理论政策研究的核心议题,实质与精髓是如何重构现代公共卫生理论框架、政策框架与制度框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公共卫生 健康照顾 国家角色 理论框袈 政策框架 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社会化与社会健康化:大卫生与新公共卫生政策时代的来临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继同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人类需要已发生重大结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也转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并由个人卫生进入社会卫生的时代。健康社会化与社会健康化发展趋势的清晰可见,标志着个人健康向社会健康的战略转变...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人类需要已发生重大结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也转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并由个人卫生进入社会卫生的时代。健康社会化与社会健康化发展趋势的清晰可见,标志着个人健康向社会健康的战略转变,以及大卫生观念形成和新型公共卫生政策框架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社会学 医学模式 需要结构层次 大卫生观念 新型公共卫生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需要的基本特点与医疗卫生政策涵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继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2期68-69,共2页
健康需要是卫生政策框架设计与医疗服务体系运作的基础,但理论研究十分匮乏。本文简介健康需要理 论体系结构功能与基本特点,探讨健康需要基本特点的卫生政策涵义。
关键词 健康 卫生政策 医疗卫生 医疗服务体系 涵义 基本特点 简介 需要理论 理论研究 框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社会保险基金体系的历史变迁及其政策建议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继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0,共9页
通过文献回顾、政策分析和参与式研究等方法,从社会保险财政学、社会福利理论、福利政治学与制度质量理论等视角,首次将中国社会保险基金历史变迁划分为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78—2019年改革开放的41年两大历史发展阶段。其... 通过文献回顾、政策分析和参与式研究等方法,从社会保险财政学、社会福利理论、福利政治学与制度质量理论等视角,首次将中国社会保险基金历史变迁划分为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78—2019年改革开放的41年两大历史发展阶段。其中后一阶段又具体细分为1978—1997年、1998—2009年、2010—2019年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重点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显著的时代特征,总结了中国社会保险基金体系改革发展的六大历史经验与教训,聚焦了社会保险基金体系建设两个重大基础理论议题、六个重要政策法规议题,并根据现代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功能和发展客观规律,建议将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合并、减少、重组为全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全民健康保险两大基金体系,为“健康中国”“福利中国”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制度基础,为实现由“以社会保障体系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向“以社会服务体系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战略升级奠定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财政学 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疾病痛苦与公共政策议题:重塑公共卫生政策角色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继同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10期5-7,共3页
个人疾病是个人麻烦还是公共政策议题,是医疗服务和卫生政策设计时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个人疾病痛苦转变为公共卫生政策议题是世界历史和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质是国家职能角色的社会定位,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社会观取代个人主义... 个人疾病是个人麻烦还是公共政策议题,是医疗服务和卫生政策设计时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个人疾病痛苦转变为公共卫生政策议题是世界历史和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质是国家职能角色的社会定位,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社会观取代个人主义社会观,使卫生政策涵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疾病 公共政策议题 社会福利 社会公平 国家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框架的社会建构、体系性缺陷与制度质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继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本文以政治哲学、政府职能定位、现代化、社会福利、责任社会划分和制度建设质量理论为基础,简要划分1949-2015年间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与时代特征,重点关注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出台有关老年福利政策法规... 本文以政治哲学、政府职能定位、现代化、社会福利、责任社会划分和制度建设质量理论为基础,简要划分1949-2015年间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与时代特征,重点关注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出台有关老年福利政策法规框架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变迁轨迹,紧密围绕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基础理论政策议题,首次提出现代老年福利制度建设的10个"核心问题清单",分析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框架现存的结构性缺陷与体系性不足,总结概括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基本特点,旨在全面、客观描述中国老年福利政策历史演变若干总体性趋势,总结和提炼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形成和提出中国老年福利政策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若干基本理论政策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老年福利政策法规历史模式为典型个案,提出观察、衡量现代老年福利制度建设质量标准的议题,理论上力图建构中国现代老年福利制度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年福利政策 老年人 老年福利 制度质量 形式化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性原则的基本涵义与公平性卫生政策模式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继同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11期7-8,共2页
卫生公平已成为卫生改革、医疗制度创新和总体制度框架设计的重要议题。本文简要论述普及性原则基本涵义 。
关键词 普及性原则 基本涵义 医疗制度 公平性卫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继同 张大庆 詹思延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卫生基础设施体系是社会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人力资本、物质基础、信息系统和社会需要六大部分组成。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是广泛多样的,最重要的是重构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 卫生基础设施体系是社会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人力资本、物质基础、信息系统和社会需要六大部分组成。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是广泛多样的,最重要的是重构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健康状况奠定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基础设施体系 卫生基础设施体系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改革与发展及其制度框架设计应注意的十大战略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继同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6期3-4,共2页
本文简要论述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及其制度创新、制度框架设计应注意的十大关系,以期对卫生制度建设和政策框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卫生改革 发展战略 制度创新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现代社会福利哲学范式演变与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化原理
14
作者 刘继同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全球化社会、全球社会正义、全球化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和现代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现代政治哲学决定社会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社...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全球化社会、全球社会正义、全球化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和现代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现代政治哲学决定社会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社会哲学、社会福利哲学和政治哲学相互影响。世界现代主权国家社会福利哲学范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1500—1814年是欧洲现代制度文明孕育奠基、工业革命和国家革命时代,形成了现代政治哲学;1815—1914年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和现代社会结构体系形成期,由现代社会哲学主导;1915—1974年是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发展的黄金时代,现代社会福利哲学范式成为主流价值观;1975年至今是欧美局部国际化变为世界整体全球化时期,政治哲学与福利哲学一体化显著。1948年英国政府创建世界首个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范式,蒂特马斯福利哲学范式是其代表。中日韩三国具有各具本国特色的现代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范式,丰富了世界社会福利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现代政治哲学 现代社会哲学 现代社会福利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残障福利政策模式的战略转型与“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继同 左芙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元年 福利时代 残疾人福利 病残预防 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类型选择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继同 严俊 孔灵芝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7期41-43,共3页
日益严峻的精神心理问题,迫切需要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文章区分五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异同之处,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范围与现代医生人文关怀型社会工作角色 被引量:48
17
作者 刘继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101,共8页
2012年是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元年,2015年是"健康中国"与健康社会工作时代。如何发展中国特色医务、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现由医生个体人文修为,经过临床人文技能培养,战略升级为建设具有医学人文关怀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增强... 2012年是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元年,2015年是"健康中国"与健康社会工作时代。如何发展中国特色医务、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现由医生个体人文修为,经过临床人文技能培养,战略升级为建设具有医学人文关怀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增强卫生保健体系人文关怀和"去商品化"福利色彩,构建健康福祉中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本文旨在回答什么是社会工作与健康社会工作。说明由医院社工战略转型为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理由,解释为何中国社会亟需健康社会工作服务。阐明中国现代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范围内容与领域是什么。说明健康社会工作是现代卫生保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由,本文的重点问题是,医生如何在临床诊疗实务中内化医学专业精神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如何由看病治病的生理医生转为关爱帮助病人的社会医生等基本问题,目的是为中国临床医生个人人文修为提供健康社会工作基本知识,为临床医生人文技能专业训练提供专业帮助,为构建中国特色和人文关怀现代卫生保健体系奠定健康福祉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医务社工 健康社工 医学人文关怀 现代健康福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儿童健康与儿童福利: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继同 郭岩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培育社会栋梁与社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议题。儿童生活状况反映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呈现高度分隔状态,儿童健康照顾缺乏儿童福利的理...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培育社会栋梁与社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议题。儿童生活状况反映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呈现高度分隔状态,儿童健康照顾缺乏儿童福利的理念与价值基础,儿童福利服务发展严重滞后,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重构整合性、全国性、普及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生活化的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照顾 妇幼保健 儿童福利服务 国家责任 现代儿童福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结构层次与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构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继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本文首先解释了人类灵性需要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灵性生活重要的现实、理论、政策、专业、学科和全球性意义。其次探讨了普世性和客观性的人类灵性需要体系框架的内涵外延、主要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阐明了... 本文首先解释了人类灵性需要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灵性生活重要的现实、理论、政策、专业、学科和全球性意义。其次探讨了普世性和客观性的人类灵性需要体系框架的内涵外延、主要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阐明了人类灵性需要体系结构特征、地位角色和功能作用,尤其是人类灵性需要与精神健康、宗教信仰生活和心理学的区别联系等,旨在建构人类灵性关怀社会服务体系的专业价值观与思想理论基础。最后回到中国社会现实处境,尤其是在全球化处境、不同文化交融互建与多种文明共生,主体自觉、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背景下,简要讨论如何建立中国本土化与专业化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改善中国人灵性生活质量,提高中国人的健康福祉水平,建立健全全球性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谋求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精神文化和灵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性概念 人类灵性 灵性需要 灵性构成要素 灵性社会工作 灵性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被引量:70
20
作者 刘继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医疗、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规划等所有服务领域。在恢复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先领域、战略重点与介入...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医疗、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规划等所有服务领域。在恢复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先领域、战略重点与介入策略至关重要。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和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处境下,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先领域,改善医患关系是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和最佳介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患关系 优先领域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