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自主性实验的尝试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杰 彭宜红 +1 位作者 屠静 邓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本文阐述了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开展自主性实验方面的有益尝试,并就自主性实验课的选项,内容设置,学时安排、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自主性实验 实验教学 实验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不是梦
2
作者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定义是在停止抗病毒治疗后至少24周,HBsAg<0.05 IU/mL,血清HBV DNA<10 IU/mL。这需要抑制HBV复制、降低病毒抗原产生,同时恢复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约30%~50%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经严格选择的慢性...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定义是在停止抗病毒治疗后至少24周,HBsAg<0.05 IU/mL,血清HBV DNA<10 IU/mL。这需要抑制HBV复制、降低病毒抗原产生,同时恢复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约30%~50%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经严格选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或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或经核苷(酸)类似物有限疗程治疗后HBsAg<100 IU/mL者,可获得功能性治愈。目前有40余种新的抗HBV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抑制HBV复制、降低病毒抗原,以及提高HBV感染免疫应答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理想治疗策略。但确定最佳的联合、用药时间、用药顺序和治疗期限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功能性治愈 完全治愈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被引量:8
3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 +12 位作者 崔富强 高志良 杜娟 方钟燎 李杰 林炳亮 刘志华 卢庆彬 饶慧瑛 沈立萍 吴疆 周乙华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1556,共6页
为了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发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本建议旨在科学地指导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升人群免疫屏... 为了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发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本建议旨在科学地指导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升人群免疫屏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被引量:347
4
作者 徐小元 丁惠国 +6 位作者 贾继东 魏来 段钟平 令狐恩强 刘玉兰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3-219,共17页
1概述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和保存条件下体外HCV RNA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长利 任芙蓉 +2 位作者 吕秋霜 刘景汉 庄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38-1243,共6页
对献血者或病人进行HCV核酸检测时,如果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不当,会造成病毒核酸降解,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不同抗凝剂、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HCV RNA病毒稳定性进行研究,以考察常规采供血过程中,... 对献血者或病人进行HCV核酸检测时,如果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不当,会造成病毒核酸降解,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不同抗凝剂、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HCV RNA病毒稳定性进行研究,以考察常规采供血过程中,标本采集及保存方式对NAT检测的影响。采集7例HCV RNA阳性献血者的血样,采用不同的抗凝剂、经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时间保存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HCV RNA病毒含量,考察HCV R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抗凝剂抗凝的全血于4℃保存48小时过程中,病毒含量下降至原滴度的42.7%;EDTA抗凝组各时间点的滴度均低于其它3组(分别相当于其它3组的67.6%-25.1%)。②ACD抗凝的全血在4、25和37℃保存48小时.病毒含量分剐下降到原滴度的53.8%、72.5%、29.8%。③ACD抗凝的全血离心分离出血浆,4℃或25℃继续保存7天,病毒含量分别下降至原滴度的70.9%和25.1%。④ACD抗凝的全血分离的血浆,反复冻融4次,病毒含量下降到原滴度的38.9%。结论:①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应该用无菌采血管采样;②在无菌采血管采样的前提下,核酸检测标本用未抗凝血、EDTA、ACD、CPDA抗凝血均可;③采集的全血应避免放置37℃以上,ACD抗凝全血在4℃、25℃保存48小时内、37℃保存14小时内,HCV RNA病毒仍较为稳定;④分离后的血浆应避免放置25℃以上,ACD抗凝全血分离后的血浆在4℃保存7天,25℃保存3天,HCV RNA病毒仍比较稳定;⑤血浆标本应避免多次冻融,但冻融3次的血浆HCV RNA病毒含量仍然较为稳定;⑥无菌采样对维持病毒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单纯的机械性溶血并不会明显导致病毒的降解;只要注意无菌的问题和有合适的核酸提取方法去除血红素,HCV RNA病毒实际上比以前认为的要稳定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RNA 病毒稳定性 保存条件 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被引量:231
6
作者 徐小元 丁惠国 +5 位作者 李文刚 贾继东 魏来 段钟平 令狐恩强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47-1863,共17页
1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为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 1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为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订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订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2009年和2012年进行了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肝肾综合征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川 武兴 +6 位作者 王崇 孔菲 尤丽丽 马平 李杰 牛俊奇 姜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Hep B)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的785对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Hep B)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的785对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产前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结果,对HBs Ag单阳性、HBs Ag与HBe 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制订不同剂量阻断方案,在出生后2 h内分别注射10μg或20μg Hep B联合100 IU HBIG,并于1、6月龄继续接种Hep B。对入组孕妇及婴儿进行长期随访,采集婴儿7和12月龄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HBV DVA的比较经对数转换后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探讨HBV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做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785例新生儿中,HBs Ag阳性但HBe Ag阴性的529名孕妇所生的新生婴儿无一感染,阻断成功率为100%;256例HBs Ag与HBe Ag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14例婴儿感染,阻断成功率为94.53%。母亲HBe Ag阳性、HBV DNA>108IU/ml与阻断失败密切相关(P<0.001)。本研究未发现母亲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等因素与阻断失败有关。探讨干预依从性时发现,首针疫苗未得到及时足量注射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感染。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HBV DNA>108IU/ml、首针疫苗未及时或未足量接种及男性婴儿更易发生HBV母婴传播。结论 HBs 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经过联合免疫后,可有效提高HBV母婴阻断成功率。母亲的感染状态、病毒载量和首针疫苗注射情况是影响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免疫接种 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翔 翟祥军 +15 位作者 朱凤才 许卫国 鲍倡俊 朱叶飞 卞倩 殷晓梅 彭红 朱立国 常宝龙 刘红建 刘黎静 张秋明 刘耀珍 李杰 庄辉 汪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 :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不同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HBV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有效经济的联合免疫阻断方法。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100 IU HBIG免疫组和200 IU HBIG免疫组,分别在出生1... 目的 :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不同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HBV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有效经济的联合免疫阻断方法。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100 IU HBIG免疫组和200 IU HBIG免疫组,分别在出生12 h内注射100 IU或200 IU HBIG,同时新生儿都按0、1、6的程序接种10μg乙肝疫苗,在婴儿7个月龄时观察HBV母婴阻断效果。结果:100 IU、200 IU组母婴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8.3%、98.0%,两组的阻断效果无明显差异,结合母亲HBV感染状态分析,两组的阻断效果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新生儿HBV母婴阻断中,100 IU HBIG或200 IU HBIG联合10μg乙肝疫苗的主被动联合免疫可获相似的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母婴阻断 联合免疫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UL30蛋白表达可抑制HSV-2复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冯海 张浩 +3 位作者 屠静 罗凌琪 周琦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5-1030,共6页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要求,选择编码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多聚酶催化亚单位的UL30(unique long 30,UL30)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并构建表达UL30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UL30.通过磷酸钙转染... 按照shRNA(small hairpin RNA)设计要求,选择编码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多聚酶催化亚单位的UL30(unique long 30,UL30)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并构建表达UL30序列特异性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的质粒载体pUL30.通过磷酸钙转染法将其转染入HEK(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细胞中,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对HSV-2 UL30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受染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终点滴定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病毒感染滴度(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结果表明,针对UL30基因的siRNA能有效抑制UL30蛋白表达,同时显著抑制受染细胞的CPE,降低上清液中病毒感染滴度.提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UL30基因特异性siRNA能有效阻断HSV-2在HEK293细胞内的复制,UL30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抗HSV-2复制的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UL30 TCI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婷 许强 +4 位作者 杨紫伟 蒋素贞 鲁凤民 陈香梅 庄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整合序列中基本核心区突变与乙肝病毒相关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lu-PCR和基于接头的LM-PCR方法扩增40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整合的HBV序列,PCR产物纯化后以ABI公司37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整合序列中基本核心区突变与乙肝病毒相关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lu-PCR和基于接头的LM-PCR方法扩增40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整合的HBV序列,PCR产物纯化后以ABI公司3700测序仪进行全自动测序,测序结果使用Pub Med BLAST软件和Bio Edi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65.0%的肝癌组织检测到整合HBV病毒序列(26/40),共检出37个不同的HBV整合序列。67.5%的癌旁组织中检测到整合HBV病毒(27/40),共检出68个不同的整合序列。平均每例肝癌组织中HBV整合序列检出数为1.42个,而癌旁组织为2.52个,癌组织低于癌旁组织。整合HBV序列发生A1762T/G1764A双突变在肝癌中的检出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感染相关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都检测到整合HBV序列,再次表明整合是肝癌发生中的一个早期事件;而肝癌组织中整合HBV序列有更高的A1762T/G1764A突变检出率,从一个新的侧面表明这些突变在病毒的致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 整合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丙肝病毒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佳 石爽 +1 位作者 庄辉 罗光湘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5-1036,共12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尚无疫苗预防HCV感染。长效聚乙二醇I型干扰素(pegIFN-α)和利巴韦林(RBV)联合应用是近十年来治疗丙肝的最佳药物,但仍有一半以上基因1型HCV感染者对该联合抗病毒治疗无效,并且IFN...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尚无疫苗预防HCV感染。长效聚乙二醇I型干扰素(pegIFN-α)和利巴韦林(RBV)联合应用是近十年来治疗丙肝的最佳药物,但仍有一半以上基因1型HCV感染者对该联合抗病毒治疗无效,并且IFN和RBV的毒副作用较大且疗程长达1年,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些年来,各制药公司相继研发出了多种HCV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有些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今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2种HCV蛋白酶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丙肝,其他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及RNA聚合酶抑制剂也均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因此,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研发出不依赖于IFN、高效、安全、疗程短及服用次数少的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物 NS3蛋白酶抑制剂 NS5A抑制剂 NS5B聚合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1-ERKs级联激活方式是调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的重要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婷 张浩 +3 位作者 彭宜红 朱萌 何晓燕 黄孝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及用死、活病毒攻击易感细胞,分别检测细胞ERK通路的激活和病毒复制的水平.结果表明,HSV2活病毒感染能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U0126则能有效地抑制该通路的活化以及病毒复制;而死病毒只能引起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单独敲降(knockdown)MEK1可抑制死、活病毒引发的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及活病毒引发的晚期时相激活,而敲降MEK2未见对病毒引起的该通路双相激活产生显著影响.提示HSV2复制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是基于MEK1-ERKs方式调控的,这种信号蛋白激活传递模式在HSV2整个复制周期中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室的前期报道:MEK1和MEK2亚型在病毒复制时发挥的作用不同.这对揭示MEK激酶功能的复杂性和ERK通路调控HSV2复制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MEK1 MEK2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细胞P21^(WAF1/CIP1)基因表达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琦 张浩 +4 位作者 王波 彭宜红 屠静 朱萌 徐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9-344,共6页
为了揭示细胞P21蛋白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复制中的作用,通过用HSV-2感染和感染前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P21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水平,... 为了揭示细胞P21蛋白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复制中的作用,通过用HSV-2感染和感染前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P21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水平,用终点滴定法测定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以及观察感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等3个方面,揭示细胞P21蛋白水平的变化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HSV-2在细胞内复制时可引起P21蛋白水平增高;而用特异性siRNA下调细胞P21基因表达时,可显著地抑制HSV-2gB蛋白水平,减少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病毒TCID50.提示P21蛋白对HSV-2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P21蛋白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军 李敏 +2 位作者 崔景荣 朱永红 王玉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2-512,I0001-I0003,I0006,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2所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分离自宁夏地区两家医院的4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2所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分离自宁夏地区两家医院的4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克隆测序分析其所产生ESBLs的基因型。结果45株菌株对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在64%以上。45株ESBLs菌株有41株产CTX-M型,其中CTX-M-14最多见,其次为CTX-M-28。结论宁夏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存在严重的耐药性,ESBLs基因型以CTX-M-14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型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1/2抑制剂U0126抑制肠道病毒71型的复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波 丁丽新 +7 位作者 邓娟 张浩 朱萌 易婷 刘静 徐萍 鲁凤民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8-545,共8页
为了揭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复制与宿主细胞Raf/MEK/ERK信号通路(简称ERK通路)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应用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疱疹液,通过易感细胞分离培养、RT-PCR及序列测定,以及Western印迹技术等方法,成功分离到E... 为了揭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复制与宿主细胞Raf/MEK/ERK信号通路(简称ERK通路)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应用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疱疹液,通过易感细胞分离培养、RT-PCR及序列测定,以及Western印迹技术等方法,成功分离到EV71临床株.进一步用该分离株感染易感细胞,通过观察宿主细胞p-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病毒特异性衣壳蛋白VP1水平、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以及感染细胞的CPE等指标,以期揭示ERK通路在EV71复制的作用.结果表明,EV71的复制可引起细胞ERK通路的活化;而用MEK1/2特异性的抑制剂U0126预先抑制ERK通路的活化,可显著地降低受染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的感染滴度(以TCID50表示)、受染细胞中EV71VP1蛋白水平、受染细胞中EV71核酸水平,以及受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提示ERK信号通路的活化对EV71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EV71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机制、寻找新型抗病毒靶标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 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衣壳蛋白V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阎玲 周劲松 +2 位作者 李丹 冯树异 王双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几种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糖原试验、PCR和透明窗试验分别对 81例STD门诊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以细胞培养作参比 ,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7 5 % ,特异... 目的 探讨几种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糖原试验、PCR和透明窗试验分别对 81例STD门诊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以细胞培养作参比 ,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7 5 % ,特异性为 98 6 % ;PCR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8 6 % ;透明窗试验敏感性为 75 0 % ,特异性 10 0 %。结论 四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 ,且糖原试验是一种快速、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糖原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培养 透明窗试验 泌尿生殖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士刚 吴笛 +3 位作者 邹检平 邢秀娟 鲁凤民 陈香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所致该基因表达抑制在我国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MSP)检测43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及6例对照食管上皮组织标本、食管鳞癌细胞系TE11和TE12中RASSF1A启动...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所致该基因表达抑制在我国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MSP)检测43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及6例对照食管上皮组织标本、食管鳞癌细胞系TE11和TE12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逆转录(RT)-PCR法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食管鳞癌细胞系中RASSF1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20.9%(9/43)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有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未发现该基因超甲基化改变。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和TNM分期无关(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12细胞RASSF1A启动子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不到RASSF1A mRNA。TE11细胞系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其有RASSF1A mRNA表达。5-Aza-CdR处理可使TE12重新表达RASSF1A mRNA。TE12细胞的β-微管蛋白水平比TE11细胞低87.8%。结论原发性食管鳞癌存在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该基因甲基化与年龄相关。RASSF1A在食管鳞癌细胞系表达抑制与其甲基化状态有关。RASSF1A表达缺失可能导致β-微管蛋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甲基化 RASSF1A Β-微管蛋白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对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长双 鲁凤民 +3 位作者 沈弢 郗园林 李军 张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HIV感染对有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中部地区,通过问卷及血液检查共获得133例HIV/HCV合并感染者、152例HCV单纯感染者和29例HIV单纯感染者,对3组患者均随访5a。结果:HIV/... 目的:观察HIV感染对有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中部地区,通过问卷及血液检查共获得133例HIV/HCV合并感染者、152例HCV单纯感染者和29例HIV单纯感染者,对3组患者均随访5a。结果:HIV/HCV合并感染组、HCV单纯感染组和HIV单纯感染组分别有26例(19.5%)、3例(2.0%)和7例(24.1%)死亡,3组间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41,P<0.001);以上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8.937、76.459和55.103a,经log-rank检验,χ2=35.046,P<0.001;3组中HIV/HCV合并感染组AST、ALP、GGT和总蛋白水平均为最高(F=4.451,11.509,9.285和4.810,P均<0.05);B超检查显示HIV/HCV合并感染组脂肪肝患病率及肝内光点增粗率最高(H=11.911和36.921,P均<0.05)。结论:HIV感染可促进肝功能异常,严重影响HCV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合并感染 HCV单纯感染 HIV单纯感染 有偿献血人群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技术演变及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凤民 王杰 +2 位作者 杨紫伟 李彤 庄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3-7,共5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类型包括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我国曾为乙肝的高流行区。为控制乙肝,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并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类型包括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我国曾为乙肝的高流行区。为控制乙肝,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并于2009~2011年开展对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1992~2009年,我国共有9200万人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免受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其中预防慢性HBV感染2400万人,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万人。然而,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仍约有9300万人,且每年新发HBV感染者达10万之多。全球每年乙肝相关死亡的病例中,近半数来自于中国。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乙肝及其相关疾病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抗 检测试剂 OBI 流行率 肝癌细胞 单阳性 HBC 感染状态 血清学 HBVDNA HBsAg 肝炎表面抗原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1对胃癌细胞系BCG823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岩岩 丁士刚 +4 位作者 鲁凤民 张婷 张静 刘琳娜 王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对胃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及增殖速度的影响。方法对BCG823、AGS、MNK45、NUGC3、PHM82五种胃癌细胞系的质粒转染效率进行测定,选择出转染效率高的细胞系;并用实时PCR(RT-PCR)测定胃癌细胞系中Trx1...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对胃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及增殖速度的影响。方法对BCG823、AGS、MNK45、NUGC3、PHM82五种胃癌细胞系的质粒转染效率进行测定,选择出转染效率高的细胞系;并用实时PCR(RT-PCR)测定胃癌细胞系中Trx1的表达水平,选择出表达较低的细胞系。将所构建的Trx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Trx1转染入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胃癌细胞系,使细胞中Trx1过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Trx1的胃癌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结果 BCG823、AGS两种细胞系的转染效率高,满足实验需要。BCG823的Trx1表达较AGS低[BCG823细胞系的ΔCT(Trx-GAPDH)=1.43,AGS细胞系的ΔCT(Trx-GAPDH)=1.10,ΔCT值与表达量成反比],选择BCG823作为实验对象。转染pcDNA3.1myc-His-Trx1的细胞Trx1表达升高(与内参蛋白的比值为0.45±0.02和0.26±0.03,n=3,t=9.127,P=0.000),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升高(转染带有Trx1质粒的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为28.54%,而转染了空载体者进入S期的比例为22.24%,χ2=104.759,P=0.000)。结论 Trx1表达水平上调可以促进胃癌细胞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1 重组载体 细胞周期 BCG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