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医学专业本科生“疼痛医学”选修课
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疼痛医学”选修课程是2013年9月成立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的战略任务之一。在韩济生院士的领导下,宋学军、冯艺、蔡捷老师等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医学部疼痛医学选修课共12讲于2015年3月2... 为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疼痛医学”选修课程是2013年9月成立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的战略任务之一。在韩济生院士的领导下,宋学军、冯艺、蔡捷老师等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医学部疼痛医学选修课共12讲于2015年3月2日开课、5月15日如期结束。授课教9币是来自北大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及其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的12位国内外一流的疼痛医学基础和临床专家。听课学生主要是医学部一至三年级本科生90余人,还有来自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和青年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专业本科生 疼痛医学 选修课程 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中心 附属医院 马里兰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 被引量:24
2
作者 冯艺(译) 许军军(译) +6 位作者 林夏清(译) 吴莹(审校)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ug S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版本也没有收录此类诊断。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新分类。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是指在组织损伤后发生、发展或加剧,并且在愈合后持续存在(即手术或组织创伤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新分类区分了在外科手术的可控过程中所产生的组织创伤和意外创伤或伤害形式,包含了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新分类为在初始组织创伤恢复后仍然存在,并且需要特殊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疼痛提供了诊断编码。ICD-11新增的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编码将有望促进对这些疼痛状态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使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能够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并有助于促进对此类疼痛综合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术后疼痛 创伤后疼痛 损伤 创伤 外科 开胸手术 疝切开修补术 乳房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 关节成形术 挥鞭伤 烧伤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被引量:15
3
作者 毛鹏(编译) 林夏清(编译) +8 位作者 李怡帆(编译) 吴莹(编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Perrota S Cohenb M Barkec 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326,共4页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指源自肌肉骨骼系统(如骨骼、关节等)的慢性疼痛,包括了最常见的一组慢性疼痛。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主要以解剖学部位为分类依据,过度聚焦在肌肉骨骼疾病或局部损伤,而没有考虑到疼痛的潜在机制。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指源自肌肉骨骼系统(如骨骼、关节等)的慢性疼痛,包括了最常见的一组慢性疼痛。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主要以解剖学部位为分类依据,过度聚焦在肌肉骨骼疾病或局部损伤,而没有考虑到疼痛的潜在机制。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引入了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概念,并整合了生物医学与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本身是一种疾病,而非特定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则是由其他潜在疾病所引起的症状,源于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肌肉骨骼持续性伤害感受,或与躯体深部病变有关。其中后者常由炎症、神经系统结构变化,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力学结果引起。新分类旨在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多模式疼痛管理的施行,并通过更准确的流行病学分析,促进疼痛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脊椎病 ICD-11 分类 评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28
4
作者 杜涛(编译) 袁文茜(编译) +12 位作者 曹伯旭(编译) 胡永生(编译) 卢光(编译) 李俊驰(编译) 赵序利(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olz J Finnerup NB Attal 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1-485,共5页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列出了慢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痛性多发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痛性神经根病变。同时也列出了慢性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脊髓或脑损伤后疼痛、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该分类中未明确提及的疾病类型将在ICD-11的其他分类中列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高,受到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但ICD-10对其定义或不充分,或有所缺失。IASP特别工作组提供了简要的疾病类型定义,以用于临床诊断,并向WHO提交了这些定义的详细内容。世界上约10%的人群经历过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现有的治疗方式却无法有效缓解其中大部分人的疼痛。在ICD-11中,专家们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了精细分类,这对于应对相关疼痛治疗中的挑战和满足公共健康需求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诊断 分类 ICD-11 W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问题、焦虑及压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肌筋膜疼痛发病的风险指标 被引量:27
5
作者 雷杰 刘木清 傅开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2-696,共5页
目的:调查睡眠及心理问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是否可能与TMD发病有关。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s-21,DASS-21)评估患者抑... 目的:调查睡眠及心理问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是否可能与TMD发病有关。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s-21,DASS-21)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压力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纳入连续就诊的755名TMD初诊患者(男性:172名,女性:583名),年龄11~82岁,平均年龄(29.99±13.60)岁。收集患者TMD临床检查各项数据及临床统计信息,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诊断标准(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RDC/TMD),755名TMD患者共分为7组,包括肌筋膜疼组、关节盘移位组、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组、肌筋膜疼痛+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关节盘移位+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以及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将TMD患者又分为伴有(n=181)和不伴有肌筋膜疼痛(n=574)两组,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有肌筋膜疼痛患者,其中度以上睡眠问题、抑郁、焦虑以及压力的患病率(27.1%、28.7%、60.8%及32.0%)显著高于不伴有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及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的患者(11.1%、10.1%、27.4%及11.0%),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睡眠问题[(OR=1.74),具体包括主观睡眠质量(OR=1.69)和睡眠障碍(OR=1.63)两项睡眠因子]、焦虑(OR=3.14)及压力(OR=2.15)与TMD肌筋膜疼痛的发病有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D患者常常主诉有睡眠及心理问题,与关节盘移位或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相比,肌筋膜疼痛患者更为严重;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焦虑及压力与TMD肌筋膜疼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障碍 睡眠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杰 傅开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9-292,共4页
发生在口面部的疼痛很常见.调查1016名参加健康保健的人群,发现近6个月内有口面疼痛症状的达12%[1].对45711个美国家庭的调查发现,这些人群中近22%在近6个月内至少经历过5种口面疼痛中的1种疼痛症状.最常见的口面疼痛是牙痛,近12.2%... 发生在口面部的疼痛很常见.调查1016名参加健康保健的人群,发现近6个月内有口面疼痛症状的达12%[1].对45711个美国家庭的调查发现,这些人群中近22%在近6个月内至少经历过5种口面疼痛中的1种疼痛症状.最常见的口面疼痛是牙痛,近12.2%;颞下颌关节疼痛5.3%[2].2002年调查资料,5%美国成人有颞下颌关节疼痛(女性6%,男性3%)[3].国内缺乏相关的调查报告.王艺等对北京市29个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住宅区普通人群进行抽样抽查,共1006人,既往有过颞下颌关节相关的口面痛8.6%,其中慢性疼痛4.2%[4].目前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疼痛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口面疼痛[5].本文就TMD疼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做一介绍,希望引起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症状 临床医师 颞下颌关节疼痛 调查资料 口面疼痛 普通人群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信号外周神经转导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38
7
作者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7,共6页
外周伤害性刺激如炎症、损伤等经由初级感觉神经元加工变成电化学信号传递到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再经过脊髓背角的精细加工整合上传到高级中枢相关脑区,最终形成痛觉。本文主要阐述初级感觉神经元对炎症、损伤等致痛刺激在其外周末梢... 外周伤害性刺激如炎症、损伤等经由初级感觉神经元加工变成电化学信号传递到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再经过脊髓背角的精细加工整合上传到高级中枢相关脑区,最终形成痛觉。本文主要阐述初级感觉神经元对炎症、损伤等致痛刺激在其外周末梢的感受、转导、换能以及在神经干上的传导和神经元胞体的整合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复杂的分子生物学作用程序。在初级感觉神经元水平深刻理解疼痛信号的分子机制,对寻找精准有效的治疗慢性疼痛的分子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敏化 分子标志物 离子通道 膜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疼痛学会新版疼痛定义修订简析 被引量:190
8
作者 宋学军 樊碧发 +3 位作者 万有 张达颖 吕岩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1-644,共4页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Pain)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版疼痛定义英文原文为:"Pain: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or resembling that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Pain)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版疼痛定义英文原文为:"Pain: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or resembling that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中文定义译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本文对疼痛的新定义及六条附加说明进行翻译,并重点讨论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疼痛学会 英文原文 组织损伤 情感体验 新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分类目录和定义 被引量:83
9
作者 曹伯旭(译) 林夏清(译) +5 位作者 吴莹(译) 袁文茜(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共7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8年重新修订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1)。慢性疼痛首次作为独立的疾病列入分类目录,这是国际疼痛医学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随后,国际疼痛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8年重新修订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1)。慢性疼痛首次作为独立的疾病列入分类目录,这是国际疼痛医学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随后,国际疼痛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组织专家学者对疼痛的定义和慢性疼痛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解读,有关系列研究论文和简报陆续发表在WHO官方网站[1]和IASP官方杂志《PAIN》上[2]。本刊在2018和2020年曾分别刊登了ICD-11慢性疼痛分类[3]和新版疼痛定义修订简析[4]。考虑到有关内容的完整性和部分更新,本刊自2021年第1期开始,将分篇系列介绍ICD-11慢性疼痛分类目录、定义及其七大类主要慢性疼痛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目录 慢性疼痛 国际疾病分类 官方网站 I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小梅(编译) 袁文茜(编译) +6 位作者 曹伯旭(编译) 宋昱(编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Bennett MI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现代肿瘤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让许多癌症病人能够长期生存。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可以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能力。除癌症本身可引起疼痛外,癌症的治疗也可导致慢性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 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现代肿瘤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让许多癌症病人能够长期生存。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可以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能力。除癌症本身可引起疼痛外,癌症的治疗也可导致慢性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首次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hronic cancer-related pain,CCRP)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本文将介绍ICD-11分类中新添加的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内容。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是指由原发癌症本身或肿瘤转移所致的疼痛(慢性癌性疼痛)或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这类疼痛须与由共病引起的疼痛相鉴别。WHO和其他学术组织已经详细阐明了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管理方案,但是癌症病人和癌症幸存者长期慢性疼痛的治疗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挑战,这些病人可能同时存在由癌症、癌症治疗和其他不相关因素引起的疼痛。本文通过介绍ICD-11中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的分类,帮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的疼痛治疗计划并促进针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慢性疼痛 ICD-11 癌症 放疗 化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生元(编译) 何绵旺(编译) +14 位作者 袁文茜(编译) 曹伯旭(编译) 袁慧娟(编译) 江姣锦(编译) 别智(编译) 那伟楠(编译) 赵赫(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Benoliela R Svenssonb P Stefan Evers S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7,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标准(ICHD-3,ICD-11的神经系统疾病章节)。ICHD-3将头痛分为三大类:原发性头痛(特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包括颅神经痛)。头痛或口面部疼痛在3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有一半以上的天数发作,每天持续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诊断为慢性头痛或慢性口面部疼痛。慢性原发性头痛和慢性原发性口面部疼痛属于慢性原发性疼痛综合征,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描述,本文仅涉及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ICHD-3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次级分类中增加了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和慢性牙痛的疾病分类,以及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口面部疼痛和头痛兴趣小组的贡献。本文描述的ICD-11编码将与基础疾病的编码联合使用,以识别需要疼痛管理的病人。此外,这些编码将提高此类疾病在疾病统计中的可见性,并促进对其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ICHD-3 WHO 慢性继发性头痛 慢性口面部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面部疼痛 牙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疼痛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岩(译) 周华成(译) +6 位作者 林夏清(译) 吴莹(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Nicholas M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介绍ICD-11(国际疾病分类-11)中有关慢性原发性疼痛(Chronic primary pain,CPP)的诊断标准。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伴有显著的情绪情感异常或功能障碍,且排除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时,可诊断为慢性原发性疼痛。与所有疼痛一样,... 本文介绍ICD-11(国际疾病分类-11)中有关慢性原发性疼痛(Chronic primary pain,CPP)的诊断标准。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伴有显著的情绪情感异常或功能障碍,且排除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时,可诊断为慢性原发性疼痛。与所有疼痛一样,本文为理解慢性原发性疼痛设定了一个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整合模式,认为慢性原发性疼痛的各亚型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与DSM-5和ICD-10的观点不同,ICD-11对慢性原发性疼痛的诊断不具有确定的生物或心理诱因,但需排除其他诊断。若有明确的原发疾病,并且疼痛是该疾病的继发症状,则诊断为慢性继发性疼痛。本文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对全科医疗和专业疼痛管理皆适用的诊断分类,以便改进个体化治疗计划,同时对每个诊断分类提供更加准确的描述,为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分类 慢性疼痛 慢性原发性疼痛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慢性弥漫性疼痛 纤维肌痛 头痛 口面部疼痛 内脏痛 肌肉骨骼疼痛 特发性疼痛(Idiopathic pain) 功能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雪婷 缪林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90-896,共7页
糖尿病性疼痛是糖尿病中晚期的一个常见、长期、严重的并发症,给病患带来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严重损害病人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病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糖尿病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认识尚不清楚,且已知的有价值... 糖尿病性疼痛是糖尿病中晚期的一个常见、长期、严重的并发症,给病患带来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严重损害病人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病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糖尿病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认识尚不清楚,且已知的有价值的临床前研究成果尚未实现成功转化,因而造成临床对于糖尿病性疼痛的治疗药物繁多,但疗效却不尽如人意。本文简要总结和讨论糖尿病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临床药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疼痛 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的脊髓机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崔东 李泽华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41-647,共7页
伤害性信息经初级感觉神经元加工转化为电化学信号传递到脊髓背角,再经进一步加工整合上传到脊髓上高级中枢最终形成痛觉。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仍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理论挑战和亟待攻克的临床顽症。本文简述慢性疼... 伤害性信息经初级感觉神经元加工转化为电化学信号传递到脊髓背角,再经进一步加工整合上传到脊髓上高级中枢最终形成痛觉。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仍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理论挑战和亟待攻克的临床顽症。本文简述慢性疼痛的脊髓中枢机制并结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简述有关研究新进展。深刻认识和理解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是临床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治疗、不断探索更好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和方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脊髓背角 中枢敏化 神经递质 受体 离子通道 信号通路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疼痛学会荣誉会员、前顾问William D.Willis辞世
15
作者 Jin Mo Chung Susan M.Carlton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威廉·达瑞·威利斯(昵称“比尔”)(WilliamDarrellWillis),哲学博士和医学博士,走过了长期、卓越的科学研究生涯,于2015年9月15日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一岁。比尔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他曾经指导和训练过的人以及他的同事们... 威廉·达瑞·威利斯(昵称“比尔”)(WilliamDarrellWillis),哲学博士和医学博士,走过了长期、卓越的科学研究生涯,于2015年9月15日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一岁。比尔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他曾经指导和训练过的人以及他的同事们,他们因为认识比尔而成为更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和更完美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 荣誉会员 科学工作者 学会 疼痛 国际 医学博士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永生 曹伯旭 +10 位作者 赵倬翎 杜涛 袁文茜 宋学军 刘小立 万有 樊碧发 韩济生 Aziz Q Giamberardino MA Barke 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in, CSVP)是指继发于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疾病或潜在疾病所产生的慢性疼痛,可因持续性的炎症、血管机制或机械因素所致,疼痛强度的变化不一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完全一致。并且潜在疾病治愈后,慢性内脏痛可持续存在。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新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化诊断过程,并有助于更准确地收集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此外,新的分类能够促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个体化治疗,并激励相关科学研究。必须区分慢性继发性内脏痛与慢性原发性内脏痛,因为他们各自为独立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慢性内脏痛 慢性盆腔痛 慢性腹痛 慢性胸痛 慢性继发性疼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