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灭绝人类基因组看人类进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蓉 李淑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36-336,共1页
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 bo),以表彰其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帕博从很小开始以及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期间就对埃及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研... 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 bo),以表彰其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帕博从很小开始以及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期间就对埃及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生期间额外参加了一项从木乃伊中分离DNA的项目。1986年帕博在乌普萨拉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ürich,Switzerland)Walter Schaffner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USA)Allan Wilson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研究古代DNA方面,帕博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对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他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古人类即丹尼索瓦人(Denisovan)。虽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已经灭绝,但是他们与当代智人基因交流后保留的基因序列对当今人类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帕博的开创性研究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古基因组学(paleogenomics),通过对已灭绝人类和现存人类的基因差异的研究从而探索人类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安德特人 人类进化 乌普萨拉大学 埃及学 博士后研究 苏黎世大学 开创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树桃李 秋获其实——庆祝《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35周年
2
作者 贾弘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共2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自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40年前,正当“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面向世界的大门“开放”之际,我们仿佛如梦初醒,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包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自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40年前,正当“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面向世界的大门“开放”之际,我们仿佛如梦初醒,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包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以及市场、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给西方带来的繁荣。我国的生化界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也充分认识到向发达国家学习、开展科学技术交流对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于是聚集在全国生物化学会,为迎接和适应国内科技发展和高校建设的需要,讨论创建《生物化学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科学技术交流 春树 八十年代 生物化学 经济腾飞 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血管内皮损伤与保护
3
作者 沈佳 简冬冬 +1 位作者 唐颢 简立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快速发展,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得以不断延长。然而,化疗产生的心血管毒副作用严重制约肿瘤治疗效果,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高危风险因素。其中,化疗相关血管内皮损伤(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可破坏... 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快速发展,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得以不断延长。然而,化疗产生的心血管毒副作用严重制约肿瘤治疗效果,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高危风险因素。其中,化疗相关血管内皮损伤(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可破坏血管稳态,是急性血管事件(血管痉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动脉瘤等心血管毒副反应的病理基础。探讨化疗相关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拟对化疗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和相关保护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HBP1通过负调控磷脂酶C-γ1基因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军梅 刘宇娟 +4 位作者 薛俊慧 曹正意 蒋卫 李慧 张晓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63,共9页
HMG盒转录因子1(HMG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HBP1)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具有双重转录因子活性,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16,p21或DNMT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是磷脂酶C... HMG盒转录因子1(HMG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HBP1)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具有双重转录因子活性,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16,p21或DNMT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是磷脂酶C家族的成员,在许多肿瘤细胞PLC-γ1表达升高,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PLC-γ1可能是HBP1的下游靶分子;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分别过表达和敲低HBP1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过表达HBP1,PLC-γ1 mRNA水平下调至49%,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下调至48%(P<0.01);反之,敲低HBP1,PLC-γ1 mRNA水平上调2倍,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上调2倍(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HBP1转录抑制PLC-γ1启动子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结果证实,细胞内HBP1与PLC-γ1启动子结合;细胞划痕实验48 h结果显示,HBP1组划痕面积改变率低于对照组约19%(P<0.05),“HBP1+PLC-γ1”组与HBP1组相比划痕面积改变率增加约17%(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发现,HBP1组与对照组相比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分别减少约90和68(P<0.01),“HBP1+PLC-γ1”组与HBP1组相比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分别增加约89和47(P<0.01),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BP1下调PLC-γ1表达抑制了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述所有结果表明,PLC-γ1是HBP1下游的靶基因,HBP1可以直接结合PLC-γ1基因的启动子,在转录水平抑制PLC-γ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该研究初步阐明了HBP1调控PLC-γ1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为确定宫颈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盒转录因子1 磷脂酶C-Γ1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深度巴豆酰化修饰组学分析揭示其在DNA同源重组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5
作者 梁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4-724,共1页
近年来,巴豆酰化修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的快车道上的一匹"黑马", 各类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自2011年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在组蛋白上发现巴豆酰化修饰起,围绕组蛋白巴豆酰化的产生、消除和识别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巴豆酰化修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的快车道上的一匹"黑马", 各类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自2011年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在组蛋白上发现巴豆酰化修饰起,围绕组蛋白巴豆酰化的产生、消除和识别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其在生殖发育、肿瘤发生、转录调控、能量代谢等各方面的作用也被相继揭示出来。新近研究表明,巴豆酰化修饰并不局限于发生在组蛋白上,巴豆酰化修饰同样也可以发生在非组蛋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组蛋白 转录调控 芝加哥大学 能量代谢 组学分析 生殖发育 DNA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