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国际前列腺增生量表为实例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 ,利用信息函数从测量值中分离出测量误差 ,以其 3倍作为量表测量误差的上限。结果 获得了治疗前后每个受试者IPSS... 目的 探讨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国际前列腺增生量表为实例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 ,利用信息函数从测量值中分离出测量误差 ,以其 3倍作为量表测量误差的上限。结果 获得了治疗前后每个受试者IPSS总分的测量误差 ,以 1 5作为IPSS总分的最大测量误差。结论 项目反应理论是提取医学量表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 ,以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医学量表 测量误差 临床等效界值 反应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渊 周丽雅 +10 位作者 林三仁 丁士刚 顾芳 黄永辉 张莉 闫秀娥 孟灵梅 张静 姚炜 崔荣丽 何平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70-3472,共3页
目的调查性别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4月在我科行内镜检查证实为RE的患者263例,根据男女分组,进行中国版反流病问卷(RDQ)调查。对主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次要症状及伴随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男女患... 目的调查性别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4月在我科行内镜检查证实为RE的患者263例,根据男女分组,进行中国版反流病问卷(RDQ)调查。对主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次要症状及伴随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男女患者的RDQ积分与RE的严重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RE患者共263例,其中男性在例数上多于女性(165∶98),男性RDQ积分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RE患者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早饱和便秘的发生率均较男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胃灼热、胸痛、反酸、反食严重程度和频率积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男性RE患者与女性RE患者的RDQ积分及RE的严重程度均无直线相关性(r=-0.002,P=0.997;r=-0.1444,P=0.157)。结论 RE患者中,女性的RDQ积分高于男性,女性自觉症状较男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消化性 性别因素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易伟宁 康晓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用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0和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纵向调查的2251例数据,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资料两水平模型分析,其中水平2单位... 目的:用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0和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纵向调查的2251例数据,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资料两水平模型分析,其中水平2单位为不同老人,水平1单位为同一老人的不同测量。结果:1998年基线调查时男性平均认知水平高于女性(27.0±3.7/24.4±5.6,P<0.001);不同年龄组老人的平均认知水平各不相同(80-89岁:26.6±3.8,90~99岁:24.6±5.4,100~105岁:21.1±7.4,两两间均P<0.001),未念过书的老人的平均认知水平低于念过1~4年和5年及以上的老人(24.4±5.6/27.1±3.2、27.7±3.3,P<0.001);老人的既往职业、婚姻状况、生活习惯及性格特征也与其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两水平分析显示,所拟合的零模型存在水平2上的随机效应(x^2=355.6,P<0.001),把基线年龄分组、性别等指标代入模型后,发现除基线年龄外,女性、未念过书、务农或做家务、丧偶、遇到事情经常想不开、经常觉得孤独的老人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β=-0.7、-1.2、-0.6、-0.6、-0.9、-0.6),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经常饲养家禽,经常看电视,经常打牌玩麻将的老人的认知水平则相对较高(β=0.7、1.3、1.1、1.0)。结论: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变化存在个体差异,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个人生活习惯及性格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龄老人 认知功能 纵向研究 多水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陶庆梅 孙星河 +3 位作者 高乐 翟伟 梁伟 孙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4-1340,共7页
背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应用已有50年,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目前,我国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数量正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调查数据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反应发生率进... 背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应用已有50年,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目前,我国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数量正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调查数据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全面报道。目的系统评价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及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ails.gov,均从数据库最早收录时间检索至2016-11-01。中英文分别结合(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事件or不良反应or安全性)相关主题词和自由词进行检索。检索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囊袋感染、电池提前耗竭、电极脱位/移位、电极断裂、电极穿孔、电极阈值升高、膈肌刺激症状、皮肤破溃红肿、感知不良/过度、死亡等10种主要不良反应及其他,采用SPSS 16.0和Meta-analyst统计学软件进行率的Meta分析,根据随访时间、发表年份、起搏器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组死亡发生率最高,为6.6%〔95%CI(4.8%,8.9%)〕,其次为其他〔4.5%,95%CI(4.0%,5.2%)〕、皮肤破溃红肿〔3.6%,95%CI(1.8%,7.0%)〕和电极脱位/移位〔3.4%,95%CI(2.9%,4.0%)〕,再次为电极阈值升高〔2.9%,95%CI(1.9%,4.5%)〕、感知不良/过度〔2.6%,95%CI(1.8%,3.8%)〕、电池提前耗竭〔2.3%,95%CI(1.4%,4.0%)〕等。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5%CI(6.7%,8.4%)〕。结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死亡、皮肤破溃红肿、电极脱位/移位等,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tstrap再抽样方法的SAS程序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孙尚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Bootstrap再抽样方法 SAS程序 设计 医学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6
作者 杨旭 赵晓丽 +1 位作者 高永俊 陈大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研究表明,炎性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ty... 研究表明,炎性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tymorphisms,SNP)遗传标记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脑缺血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粘蛋白抗原在肠型胃癌自然史的表达规律及其标志物价值研究
7
作者 靳蕾 王润田 李津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18,共6页
目的:阐明两类酸性粘蛋白糖链抗原在肠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的表达规律,为肠型胃癌自然史研究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唾液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E2、6C10和硫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H5进行高发区胃癌和癌前疾病组织的LSAB法免... 目的:阐明两类酸性粘蛋白糖链抗原在肠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的表达规律,为肠型胃癌自然史研究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唾液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E2、6C10和硫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H5进行高发区胃癌和癌前疾病组织的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cAb5E2和McAb6C1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与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容物反应,在肠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与杯状细胞空泡反应,在胃癌组织与癌细胞胞浆反应。McAbAH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组织与间质组织反应,在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与腺上皮细胞胞浆反应。McAb5E2在肠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组织检测的阳性率: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40.0%,重度肠上皮化生组为63.0%,早期胃癌组为16.7%,进展期胃癌为42.0%。McAb6C10的阳性率与5E2类似。McAbAH5在异型增生组阳性率为9.8%,早期胃癌组为83.3%,进展期胃癌组为84.0%。结论:两类粘蛋白的三株单克隆抗体可以反映出肠型胃癌自然史中从肠上皮化生到癌,唾液酸化粘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而硫酸化粘蛋白抗原的表达逐渐上升的表达规律,这三株抗体可以做为肠型胃癌自然史研究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蛋白 胃癌 自然史 抗原 蛋白表达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