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爱珍 王维民 +1 位作者 李红 杨晓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2-134,共3页
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例,探讨了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晨 李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全面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我国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和国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医学... 全面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我国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和国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职业精神 研究现状 国外经验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被引量:4
3
作者 辛兵 王维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9-61,共3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结合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在医学教育中贯彻科学教育发展观,统筹医学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树立医学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意识,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建立和实施中国医学教育认证制度等促进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教育发展观 高等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校医学生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晨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3,共3页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内21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配合个案访谈,发现在校医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多数集中在医学人文知识相关内容,最为关注医患沟通技巧与创新能力,以期提高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形式更倾向采用传...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内21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配合个案访谈,发现在校医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多数集中在医学人文知识相关内容,最为关注医患沟通技巧与创新能力,以期提高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形式更倾向采用传统讲座和新媒体平台结合的方式;对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评价比较肯定,并对开展教育的途径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医学院校需根据医学的特殊性及医学生的需求,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素质教育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性”教育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5
作者 刘红燕 辛兵 +2 位作者 李红 方爱珍 张志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21,共3页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质上就是保持、发扬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本文结合医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当前加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如何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质上就是保持、发扬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本文结合医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当前加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如何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形式、内容和机制,整体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和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性教育 学生党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建林 罗友晖 +3 位作者 刘东明 闫明辉 周丹丹 王维民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转化学习是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意欲取得的理想成果。转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认知的转化,其过程通常包括经历迷惘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实现观念转化等三个主要阶段。促进转化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人... 转化学习是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意欲取得的理想成果。转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认知的转化,其过程通常包括经历迷惘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实现观念转化等三个主要阶段。促进转化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人亲自参与并激发批判性反思的学习经历。转化学习理论已经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中,为相关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应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学习 医学教育 批判性反思 临床医学教育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学院校入学考试解析及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建林 罗友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8-72,共5页
美国医学院校招生考试是一个标准化、由多项选择题构成且基于计算机的考试,侧重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基础概念的考查,对于考生应该具备的批判性分析和推理技能、科学探究和推理技能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该项考... 美国医学院校招生考试是一个标准化、由多项选择题构成且基于计算机的考试,侧重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基础概念的考查,对于考生应该具备的批判性分析和推理技能、科学探究和推理技能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该项考试的成绩为比较和选择申请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途径和客观的依据。与此同时,有关机构建议对医学院校申请者进行全面评价,以避免因过度依赖医学院校招生考试成绩而对被录取医学生的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借鉴美国相关经验,我国应设置适合医学生选拔的标准化考试,并通过面试等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医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美国 医学院校入学考试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宇晖 陈磊 +2 位作者 房洪军 孙玮 常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对河南、吉林两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地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评价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及参加意愿的作用。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在干预前进行需求评估,然后按照循证决策... 目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对河南、吉林两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地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评价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及参加意愿的作用。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在干预前进行需求评估,然后按照循证决策原理,对河南、吉林省干预县农民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预活动,对照县不进行干预,并进行干预后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县、对照县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两干预县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识得分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达到29.0%和37.8%,感知疾病威胁和感知参加新农合障碍的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而感知参加新农合益处得分则得到提高。同时,两县农村居民的参加新农合意愿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可行,在提高农民合作医疗认知的基础上,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农村卫生 初级卫生保健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不同阶段长学制医学生对职业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韩侨宇 李章来 +3 位作者 冉姗姗 胡梦雨 马利加 于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八年制医学生32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对患者的态度、对职业的认知、自身利益与患者利益的权衡、对医德与医术的看法、从医的价值观及职业精神培养相关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今...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八年制医学生32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对患者的态度、对职业的认知、自身利益与患者利益的权衡、对医德与医术的看法、从医的价值观及职业精神培养相关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今后的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职业精神教育应分阶段进行,应加强在第二、三阶段的职业精神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学制 医学生 不同阶段 职业认知 职业精神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侯淑肖 谢阿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975,共5页
本文结合护理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对近年来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改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新时代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展望,以期为促进国内护理学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本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杨昕昱 张云静 +6 位作者 周虎子威 巩泉泉 王鑫宇 张骁彧 李志霞 李仕明 王胜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1,共9页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表疾病发病情况,研究对象的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的海拔高度从公开资料网站中获取(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legal/)。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17±10.48)岁,其中男性占比95.33%(10612名),中位随访时间为1.53年,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海拔分别为(1954.77±940.64)和(4535.09±232.71)m。计算按不同基线特征分组的眼表疾病的发病率。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眼表疾病发病的差异变量;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眼表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内眼表疾病发病率为9.27%(1032例),其中结膜炎和角膜炎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58%(733例)和1.80%(200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户籍所在地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 m,发病风险降低15%[风险比(HR)(95%CI):0.85(0.80~0.91),P<0.001];工作环境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发病风险升高4%[HR(95%CI):1.04(1.01~1.07),P=0.006]。可闻及肺干啰音[HR(95%CI):1.53(1.12~2.09),P=0.007]、心脏杂音[HR(95%CI):4.44(1.43~13.83),P=0.010]和血氧饱和度降低[HR(95%CI):1.09(1.02~1.16),P=0.007]为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原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不容忽视。高海拔工作环境、低海拔户籍所在地、肺干啰音、心脏杂音和低血氧饱和度是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角膜炎 发病率 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 眼表疾病 高原作业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英 李君 +4 位作者 冯艺 李水清 李烨 汪偌宁 姜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室,疼痛医学是以诊断和治疗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平台学科。目前我国尚在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疼痛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系统、规范地开展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在调研各附属医... 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室,疼痛医学是以诊断和治疗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平台学科。目前我国尚在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疼痛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系统、规范地开展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在调研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疼痛科现状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培训方案和考核方案,以及对于疼痛学科设置思考等内容,为建立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医学 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一流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廖凯举 由由 +1 位作者 谢阿娜 王维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产品的最终质量。对美国3所一流大学的医学博士(MD)课程体系研究后发现:美国MD课程体系可分为临床见习前、临床见习、临床见习后3个阶段,分别侧重于基础核心...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产品的最终质量。对美国3所一流大学的医学博士(MD)课程体系研究后发现:美国MD课程体系可分为临床见习前、临床见习、临床见习后3个阶段,分别侧重于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导向课程。基础核心课程是基于"器官-系统"的模块化整合课程;临床见习的前后衔接功能及纵向整合见习得到重视与发展;临床见习后课程侧重于临床能力和学术经验的进一步拓展。美国MD课程体系有弹性,为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医学博士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别住院医师对医教协同政策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英 李烨 +2 位作者 汪偌宁 崔爽 姜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1-786,共6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特征培训对象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医教协同政策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在培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临床专业学...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特征培训对象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医教协同政策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在培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调查,以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特征培训对象对培训政策的认知。结果:1544名调查对象认同度最高的3项依次为“专硕参加住培”(3.93±0.918分)、“按应届生同等对待”(3.86±0.951分)、“住培必要性”(3.76±1.046);而对于专培的必要性和医教协同政策的认同度较住培稍低。不同身份、学历、培训年限和培训专业的培训对象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医师对培训必要性等政策认同度中等,对住培的认同度高于专培,随培训年限递增。不同身份培训对象更认同自身获益的政策,提示要针对不同群体完善医教协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教协同 认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单独或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入院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成 张钰琪 +3 位作者 唐迅 高培 魏晨璐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既往对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效果是否优于阿司匹林单独用药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利用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的资料,在大样本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入院的... 目的:既往对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效果是否优于阿司匹林单独用药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利用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的资料,在大样本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从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提取主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患者的首条入院记录作为本研究的基线,根据患者的基线用药情况分为阿司匹林单独用药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组。随访患者用药后是否因为主要结局事件再次入院,主要结局事件包括:(1)缺血性脑卒中复发;(2)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3)心肌梗死;(4)消化道出血。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生存情况,并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的差异。为控制混杂因素对基线的影响,对患者的基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进行1∶1配对,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结果:从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27 695人,其中联合用药组4 047人,单独用药组23 648人。由于患者的基线特征不均衡可比,所以用倾向评分进行1∶1配比,配比后两组各有4 046人。调整了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及伴随疾病情况和合并用药情况后,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组间的主要结局事件的HR值为0.91(0.82-1.01,P=0.0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协变量中性别HR=1.36(1.20-1.55,P〈0.05),伴随糖尿病HR=1.36(1.20-1.54,P〈0.05)、血脂异常HR=1.13(1.00-1.27,P=0.05)、心脏病HR=1.39(1.22-1.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HR=1.05(0.95-1.17,P〉0.05)不增加再入院风险。结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患者再次入院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合并症的患者首次发病后在防治复发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患者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42
16
作者 杨英 郑丽云 姜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1-856,共6页
2013年3月,笔者一行赴澳大利亚进行学习和考察,了解了澳大利亚健全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和规范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其全民医疗保健体系是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的保障,而全科医学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医学专科,是全民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石,全科医... 2013年3月,笔者一行赴澳大利亚进行学习和考察,了解了澳大利亚健全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和规范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其全民医疗保健体系是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的保障,而全科医学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医学专科,是全民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石,全科医生在当地医疗保健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学院(RACGP)负责对澳大利亚全科医学培训项目(AGPT)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全科医生临床、教学和科研均有高标准要求,这些要求和严格的RACGP会员资格考试保证了全科医生培训质量。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和全科医生激励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安心在基层工作;加强基层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全科医生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全科医生 培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本科毕业考试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马俊红 杨晓征 续岩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为检验改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试中应用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统计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试成绩,分析OSCE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考生对OSCE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本... 为检验改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试中应用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统计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试成绩,分析OSCE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考生对OSCE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本次OSCE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71,与专业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61(P=0.000),总体难度0.81,区分度0.21;71.43%的学生认为OSCE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自身的临床技能水平。因此,改良OSCE考核结果可靠、有效,可用于本科毕业考试中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毕业考试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配置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苏彬彬 杜鹃 +4 位作者 贾金忠 王媛媛 景正伟 张驰 王志锋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61,共6页
目的:从数量、结构和配置公平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国护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并探讨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描述... 目的:从数量、结构和配置公平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国护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并探讨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描述性分析中国2010年和2015年注册护士的数量、学历、职称、年龄等基本情况及其变化,采用基尼系数评价中国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及地理面积的配置公平性。结果:2010—2015年,中国护理人员的数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并且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从配置公平性角度看,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低于0. 2,公平性好;按地理面积配置基尼系数接近0.6,处于高度不公平状态。结论:中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仍存在人才梯队不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建议扩大培养规模,加强护理教育,改善护理效率合理配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护士 人力资源 配置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德:教师、学生工作者和医生的共同品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 曹长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5-137,共3页
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已延伸成为医学院校教师、学生工作者和医生的共同品质。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师德观,对大学生课堂以外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师德与医德互为补... 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已延伸成为医学院校教师、学生工作者和医生的共同品质。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师德观,对大学生课堂以外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师德与医德互为补充,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 教师 学生工作者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及挑战
20
作者 罗友晖 刘晓萌 侯建林 《医学与哲学》 2025年第16期47-51,共5页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和特点包括:“5+3+X”模式与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接轨,实现了院校教育到职业发展路径的无缝衔接;八年制模式突破传统分段式培养的壁垒,提高了培养效率;“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术型博士”模式...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和特点包括:“5+3+X”模式与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接轨,实现了院校教育到职业发展路径的无缝衔接;八年制模式突破传统分段式培养的壁垒,提高了培养效率;“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术型博士”模式通过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并重机制,培养既精医术又擅科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关系、时间成本与培养效果的关系、一贯制培养与跨学科培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路径 医学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