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王浆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陆莉 林志彬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蜂王浆 (RJ)的成分较复杂 ,RJ(干重 )中以蛋白质含量最多 ,占 3 6.0 %~ 5 5 .0 % ,其次有糖类、氨基酸、核酸、多种脂肪酸、还含有固醇类、磷脂、糖脂类、多种维生素、酶类和多种无机元素等。研究表明 ,RJ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如降血压... 蜂王浆 (RJ)的成分较复杂 ,RJ(干重 )中以蛋白质含量最多 ,占 3 6.0 %~ 5 5 .0 % ,其次有糖类、氨基酸、核酸、多种脂肪酸、还含有固醇类、磷脂、糖脂类、多种维生素、酶类和多种无机元素等。研究表明 ,RJ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如降血压、抗疲劳、抗变态反应、抗菌、性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金晓琨 李卫东 +1 位作者 滕慧玲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8-791,共4页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BALB/c近交纯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表达的影响 ,提供其抗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药物对LPS(Lipopolysaccharides)...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BALB/c近交纯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表达的影响 ,提供其抗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药物对LPS(Lipopolysaccharides)刺激状态下腹腔巨噬细胞NF κBp6 5 (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s)核移位的影响 ;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药物对LPS刺激作用下的腹腔巨噬细胞IκB α降解的影响。结果 高、中剂量给药组与模型对照 (control)组间NF κBp6 5核移位和IκB α降解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青藤碱的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 5核移位和IκB α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腹腔巨噬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I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董妍君 李卫东 +4 位作者 屠呦呦 张慧娜 邹万忠 杨岚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ihydroqinghaosu ,DQHS)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 (LN)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对其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活化和NF κBp6 5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ihydroqinghaosu ,DQHS)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 (LN)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对其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活化和NF κBp6 5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分子机制。 方法 对低温冰冻肾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p6 5蛋白的表达 ;以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对NF κB的活化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 :模型对照组及DQHS(5mg·kg-1)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中多种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M)和补体 (C3 ,C1q)的荧光检测呈强阳性 ,DQHS高剂量 (12 5mg·kg-1)和中剂量 (2 5mg·kg-1)组除IgG和补体C3 呈微弱阳性外 ,IgA ,IgM和补体C1q均为阴性 ;与正常组相比较 ,BXSB小鼠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的活化及其p6 5蛋白的表达均增加 ,其中 p6 5蛋白表达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与模型组相比较 ,DQHS3个剂量 (12 5、2 5、5mg·kg-1)组BXSB小鼠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的活化及其p6 5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 p6 5蛋白表达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DQHS能抑制肾组织中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BXSB小鼠 狼疮肾炎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及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3 位作者 潘燕 王大奇 赵翠 王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nm,b=1.37899(17)nm,c=1.39806(19)nm;α=60.954(1)°,β=87.502(2)°,γ=65.970(1)°,V=2.0424(4)nm3,Dc=1.357 g/cm3,Z=2,F(000)=862,R1=0.0925,wR2=0.2668[I>2σ(I)],S=1.001.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1个末端氯原子配位,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扭曲指数τ=0.04(1).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1)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依据F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56 nm,说明配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 N'-双(4-氯苄基)-1 2-丙二胺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保护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敏 金晓琨 李卫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DQHS)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肝损伤模型;改良赖式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DQHS预给药对该模型小鼠血浆转氨酶和T...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qinghaosu,DQHS)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肝损伤模型;改良赖式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DQHS预给药对该模型小鼠血浆转氨酶和TNF-α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DQHS对ConA诱导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DQHS对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QHS 40μg.g-1给药组可降低ConA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浆转氨酶水平,各DQHS组均可降低该小鼠血浆TNF-α水平;DQHS 40μmol.L-1和100μmol.L-1处理组能抑制ConA诱导的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减少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结论DQHS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刀豆蛋白A 肝损伤 淋巴细胞 RAW264.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继红 李卫东 林志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本文探讨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异常和影响其凋亡的因素如凋亡基因和细胞因子等 ,并简要阐述了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转...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本文探讨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异常和影响其凋亡的因素如凋亡基因和细胞因子等 ,并简要阐述了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综述 细胞凋亡 滑膜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或6-(3-氯苯甲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3 位作者 潘燕 王大奇 王南南 王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74,共11页
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7-羟基-8-(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1)和7-羟基-6-(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的晶体同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a=1.21527(14)nm,b=1.01550(12)nm,c=1.5045(2)nm,... 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7-羟基-8-(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1)和7-羟基-6-(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的晶体同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a=1.21527(14)nm,b=1.01550(12)nm,c=1.5045(2)nm,β=112.377(2)°,V=1.7169(4)nm3,Dc=1.396 g/cm3,Z=4,F(000)=752,R1=0.0415,wR2=0.0981[I>2σ(I)],S=1.063;化合物2:a=2.0168(2)nm,b=0.76229(12)nm,c=2.25497(17)nm,β=123.987(6)°,V=0.8745(6)nm3,Dc=1.454 g/cm3,Z=8,F(000)=1296,R1=0.0604,wR2=0.1384[I>2σ(I)],S=0.948.抗菌实验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和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均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个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数据表明,化合物1(ΔH>0,ΔS>0,ΔG<0)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化合物2(ΔH<0,ΔS<0,ΔG<0)与BSA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相结合;BSA与化合物1和化合物2间的距离分别为2.59和2.38 nm,说明2个化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基-8-或-6-(3-氯苯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甲氨蝶呤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丽华 肖新宇 +2 位作者 曾惠瑯 林志彬 李卫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甲氨蝶呤(MTX)造成的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给小鼠连续2d、每天1次腹腔注射MTX模拟临床上化疗药物损伤肠黏膜屏障的模型,在注射MTX之前先给小鼠灌胃灵芝多糖7d,在最后一次注射MTX后的第3天取材。取空肠组...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甲氨蝶呤(MTX)造成的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给小鼠连续2d、每天1次腹腔注射MTX模拟临床上化疗药物损伤肠黏膜屏障的模型,在注射MTX之前先给小鼠灌胃灵芝多糖7d,在最后一次注射MTX后的第3天取材。取空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取肠匀浆上清检测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变化。结果:MTX模型组的小肠绒毛变短、融合、隐窝细胞消失,杯状细胞减少。电镜结果表明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为微绒毛紊乱、变短,有些有缺失,核膜和线粒体肿胀。灵芝多糖治疗组小鼠的形态学变化比MTX模型组要轻。MTX模型组T-SOD活性降低,MDA增高。灵芝多糖给药组可以提高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灵芝多糖给药组可以改善MTX所致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甲氨蝶呤 丙二醛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晋生 杨宝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病变以双肾多发性进行性充液囊泡为主要特征。囊泡损伤肾组织,引起肾功能改变,最终导致肾衰竭。除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尚无有效疗法延缓多囊肾病程进展。抑制囊泡液体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病变以双肾多发性进行性充液囊泡为主要特征。囊泡损伤肾组织,引起肾功能改变,最终导致肾衰竭。除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尚无有效疗法延缓多囊肾病程进展。抑制囊泡液体分泌,抗囊泡上皮细胞生长和减轻继发病变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多囊肾病治疗 多囊蛋白 抗细胞增殖 抑制囊液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加替沙星与加替沙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步秀云 章国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甲磺酸加替沙星(GATM)和加替沙星(GAT)是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新型制剂,对改变酸根的甲磺酸加替沙星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和加替沙星进行比较。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单剂量口服等克分子剂量(0.0497 ... 目的甲磺酸加替沙星(GATM)和加替沙星(GAT)是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新型制剂,对改变酸根的甲磺酸加替沙星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和加替沙星进行比较。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单剂量口服等克分子剂量(0.0497 mmol.kg-1)GATM和GAT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中GAT的含量,采用3p97程序软件计算二者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单次口服GATM(23.43 mg.kg-1)和GAT(20 mg.kg-1)后,二者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特征,药时曲线拟合为二房室模型,其中GATM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9.1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5.05 mg.L-1.h,血药峰浓度(Cm ax)4.41mg.L-1,达峰时间(Tm ax)0.5 h;而GAT的药代参数分别为:T12β10.70 h,AUC 13.84 mg.L-1.h,Cm ax4.25 mg.L-1,Tm ax0.5 h。结论在上述剂量条件下GATM与GAT的吸收(Tm ax、Cm ax、AUC)、分布(V/F)和消除(T12β、CL)参数差异未见显著性,二者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相似,药代动力学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替沙星 加替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早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之商榷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薇 李卫东 +1 位作者 滕慧玲 林志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在48 h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以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在炎性刺激下高糖作用的改变。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HUVEC,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48 h内高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在48 h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以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在炎性刺激下高糖作用的改变。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HUVEC,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48 h内高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cell ELISA)测定高糖作用下HUVEC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水平。脂多糖(LPS)与高糖联合刺激HUVEC后,比较其与只用LPS刺激情况下的ICAM-1的表达之间的差异。结果:25、45 mmol.L-1的葡萄糖在48 h内无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对其表达粘附分子的水平也无显著影响。但在LPS刺激条件下,高糖组HUVEC的增殖明显被抑制,ICAM-1水平也较正常糖浓度组显著增加。结论:在短期内高糖对HUVEC的增殖及粘附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在炎症刺激存在下,高糖显著抑制其增殖、增加粘附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对二乙基亚硝胺(DEN)所致肝癌组织中CYP450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滋晶 缪晓洁 +2 位作者 尹航 王昕 章国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2-1042,共1页
目的研究性激素(雌二醇与孕酮)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组织中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周1次ip给予DEN(50 mg·kg-1,×12周)制备大鼠肝癌模型,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法观察... 目的研究性激素(雌二醇与孕酮)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组织中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每周1次ip给予DEN(50 mg·kg-1,×12周)制备大鼠肝癌模型,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法观察石蜡包埋肝组织切片中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中甲胎蛋白(AFP)、CYP1A2,CYP2B1,YP2E1及CYP3A1共5种目的蛋白定性定位观察。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H-E染色切片相比,DEN刺激组的肝组织中可见典型的假小叶结构形成,肝癌细胞呈多核巨细胞和核分裂相。DEN+雌二醇(30 mg·kg-1,实验末周1 d×7 d,sc)组、DEN+孕酮(150 mg·kg-1,实验末周1 d×7 d,sc)组均可见更多假小叶及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形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EN组中肝癌发生标志物AFP呈棕色强阳性染色,而CYP1A2,CYP2B1,CYP2E1及CYP3A1阳性棕色染色程度均降低,5种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DEN+雌二醇组中4种CYP450同工酶染色程度较之DEN组略有增强;而DEN+孕酮组可见CYP3A1强阳性棕色染色。结论雌二醇可部分逆转DEN所致肝癌组织中4种CYP450同工酶表达减少,孕酮则显著增加DEN所抑制的CYP3A1表达,其确切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CYP450 DEN肝癌发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利尿药PU-48在生物样本中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13
作者 张志远 王昕 +4 位作者 逯颖媛 李璞 程海旭 杨宝学 章国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建立和确证以尿素通道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的噻吩并喹啉类新型利尿药3-甲氧基-6-氨基-噻吩并[2,3-b]喹啉-7-羧酸甲酯(PU-48)在生物样本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串联AB Sciex API ... 目的建立和确证以尿素通道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的噻吩并喹啉类新型利尿药3-甲氧基-6-氨基-噻吩并[2,3-b]喹啉-7-羧酸甲酯(PU-48)在生物样本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串联AB Sciex API 4000 QTRAP质谱仪,Inertsil ODS-4 C18色谱柱(100×2.1 mm,3μm)。流动相为0.05%的乙腈-水溶液,流速0.3 m L·min-1,梯度洗脱。使用醋酸甲地孕酮作为内标,PU-48和内标分别选择m/z 289.1→257.1和m/z 385.3→267.1作为定量的离子对。血浆样本使用乙酸乙酯进行液-液萃取,37℃下氮气吹干重溶,取5μL进样。结果在上述条件下,PU-48的保留时间为6.2 min,内标的保留时间为7.2 min,分离良好且不受内源性物质的干扰。血浆外加药物标准曲线范围0.1~1000 ng·m L-1,相关系数大于0.99,最低检测限(LOD)为0.05 ng·m L-1,定量下限(LLOQ)为0.1 ng·m L-1。大鼠血浆外加低、中、高三个浓度(0.2,10.0,500.0 ng·m L-1)质控点PU-48的日内及日间准确度(RE)分别为<12.95%及<-9.55%,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14%及<8.29%,绝对回收率在85.25~98.10%。4℃下放置96 h的准确度精密度分别为<8.12%和<6.07%。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的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符合《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3-甲氧基-6-氨基-噻吩并[2 3-b]喹啉-7-羧酸甲酯(PU-48) 利尿药 大鼠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