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基于网络的病理学实验室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首批医学病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试点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宫恩聪 高子芬 +4 位作者 周宇菲 邵宏权 李凡彩 曾思恩 姚铁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7-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病理学网络课程的试点经验.试点教学由课堂讲授、实验室实习与网络课程学习三方面构成;将传统病理学实验室改造为开放性基于网络的现代化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将标本与切片观察、病历讨论和网上学习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考试模... 本文介绍了病理学网络课程的试点经验.试点教学由课堂讲授、实验室实习与网络课程学习三方面构成;将传统病理学实验室改造为开放性基于网络的现代化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将标本与切片观察、病历讨论和网上学习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加强平常学习的考查,每章考试成绩的总和占总成绩的50%;提供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练习和网上考试等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学习空间.经过一个学期在桂林医学院331名医疗98级学生的试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试点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网络课程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TFE3易位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2
作者 谷瑀晴 刘从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起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女性生殖系统PEComa约占非特指性PEComa的1/4。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低,需密切结合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起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女性生殖系统PEComa约占非特指性PEComa的1/4。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低,需密切结合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才能获得准确诊断。该文对1例伴有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易位的女性生殖系统PEComa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病理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预后,以加深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TFE3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部皮肤原位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思夏 柳剑英 +4 位作者 苏静 梅放 高菲 郑杰 廖松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外耳皮肤原位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耳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外耳皮肤原位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耳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 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0例外耳c SCC患者男女比为4∶1,平均年龄66.9岁,中位年龄71岁。23例耳廓c SCC,7例外耳道c SCC。镜检:22例(73.3%)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 SCC);8例(26.7%)为原位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SCCIS),其中2例可疑浸润。浸润癌中,19例为混合型c SCC,伴一种或多种特殊组织学亚型,其中10例伴棘层松解;8例伴梭形细胞区域;3例伴透明细胞区域;2例伴淋巴上皮瘤样癌特点;7例伴角化棘皮瘤样特点;1例与毛囊相关。外耳c SCC的首次活检确诊率约80.1%,外耳道c SCC的确诊率仅为57.1%。切缘阳性病例的局部复发率为66.7%(2/3),切缘阴性者局部复发率为10%(2/20)。20例随访病例中,2例(10%)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5%)肺转移,5例(25%)死亡。结论外耳c SCC的组织学形态多样,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确诊需密切联系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外耳c SCC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直径≥2 cm、浸润软骨、累及颅骨、分期较晚和切缘阳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鳞状细胞癌 病理学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高发疾病的病理性矿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若晨 鲁安怀 +2 位作者 柳剑英 王长秋 张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人体很多疾病病灶中都有矿物晶体沉淀,这些矿物与通过地球化学作用生成的矿物在成分、结构和产状上有很大差异。病理性矿物的矿化过程必然有人体有机组织和成分的参与,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含有丰富的能反映人体环境及周围环... 人体很多疾病病灶中都有矿物晶体沉淀,这些矿物与通过地球化学作用生成的矿物在成分、结构和产状上有很大差异。病理性矿物的矿化过程必然有人体有机组织和成分的参与,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含有丰富的能反映人体环境及周围环境变化影响人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具体蕴藏在矿物外部微形貌、内部微结构、化学组成和成因、产状等方面。本文总结了一些高发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病理性矿物的分布和特征,综述了矿物与疾病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矿物 肿瘤 心血管疾病 关节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在人体病理性矿化灶中分布的地球化学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孟繁露 王长秋 +3 位作者 李艳 鲁安怀 梅放 柳剑英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9-796,共8页
Z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Zn在人体病理性矿化灶中的分布尚不明确。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和成像技术,对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炎症、卵巢浆液癌、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 Z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Zn在人体病理性矿化灶中的分布尚不明确。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和成像技术,对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炎症、卵巢浆液癌、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等病灶中的矿化物共28例中的元素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Zn与Ca在矿化灶中的分布总体一致,部分区域此消彼长,与Sr-Ca关系相似,提示Zn进入(碳)羟磷灰石晶格占据Ca的位置。此外,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中矿化灶的Ca/Zn(摩尔浓度)值有显著差异(P<0.01),乳腺癌矿化灶中Zn元素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同步辐射 乳腺癌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几种典型病理性钙化物中碳羟磷灰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岩 李艳 +5 位作者 鲁安怀 王长秋 梅放 柳剑英 杨重庆 李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915,共7页
选取人体心脏瓣膜、动脉、甲状腺、卵巢和乳腺5大类典型病理性钙化共38例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红外光谱表征,重点探讨了样品内碳羟磷灰石(CHA)中CO2-3含量及CO2-3的取代类型特征。研究发现,这5类典型病理性钙化产物均以碳羟磷灰石为主要物相... 选取人体心脏瓣膜、动脉、甲状腺、卵巢和乳腺5大类典型病理性钙化共38例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红外光谱表征,重点探讨了样品内碳羟磷灰石(CHA)中CO2-3含量及CO2-3的取代类型特征。研究发现,这5类典型病理性钙化产物均以碳羟磷灰石为主要物相,相同部位钙化物中的CO2-3含量基本保持一致,但不同部位钙化物中的CO2-3平均含量差别较明显,甲状腺、乳腺中CO2-3平均含量最低,为6.2%,相比CO2-3平均含量最高的心脏瓣膜,相差3.3%。5类样品含有的碳羟磷灰石均以B型取代(CO2-3取代PO3-4)为主,伴随有少量A型取代(CO2-3取代OH-),钙化物中的CO2-3含量与B/A取代比值的正向联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钙化 红外光谱 碳羟磷灰石 碳酸根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砂粒体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文雯 王长秋 +3 位作者 鲁安怀 张波 柳剑英 梅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砂粒体矿化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其矿物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分析有望对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辅助信息。本文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同心层状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傅立叶... 砂粒体矿化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其矿物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分析有望对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辅助信息。本文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同心层状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原位和分离处理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了观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砂粒体是由纳米尺寸的粒状、短柱状碳羟磷灰石及一些无定形低Ca/P(原子分数,下同)的磷酸钙矿物混合组成,砂粒体的同心层状构造具有微胶粒成因的特征,是结构和成分不同的直接反映,砂粒体中Ca、P及Ca/P的分布具有从外向内逐渐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砂粒体 同心层状构造 磷酸钙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乳腺疾病矿化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长秋 赵文雯 +3 位作者 鲁安怀 熊翠娥 梅放 柳剑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8,共10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红外光谱对乳腺恶性肿瘤、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炎症四类医学病理诊断中常见并且矿化多发的乳腺疾病进行了矿化灶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乳腺矿化形成位置、结构以及钙化性状的... 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红外光谱对乳腺恶性肿瘤、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炎症四类医学病理诊断中常见并且矿化多发的乳腺疾病进行了矿化灶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乳腺矿化形成位置、结构以及钙化性状的综合比较表明,乳腺浸润性癌和原位癌中导管内陈旧性坏死易发生矿化;在乳腺纤维腺瘤中胶原纤维上会形成大量类似砂粒体的矿化小体;乳腺增生症中矿化灶位于粗大的胶原纤维之间,胶原纤维上沉淀大量矿化小球,矿化灶内部呈纤维状结构,束状构造,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部分钙化灶Ca/P(原子分数)比高于磷酸钙系列矿物的理论比值,说明存在磷酸钙以外的其他钙盐,如草酸钙沉积;脂肪坏死组织中的矿化灶无特殊发生位置,矿化灶内部呈粗纤维结构。不同类型乳腺疾病中矿化灶形态存在较大差异。胶原纤维、上皮细胞与矿化作用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特征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增生症 乳腺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中砂粒体矿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若晨 王长秋 +2 位作者 鲁安怀 柳剑英 张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53,共10页
砂粒体矿化是脑膜瘤中常见的矿化类型,对其形成机理和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该研究选取人脑膜瘤中的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和... 砂粒体矿化是脑膜瘤中常见的矿化类型,对其形成机理和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该研究选取人脑膜瘤中的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脑膜瘤中砂粒体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的初期为沉淀在胶原纤维上的矿化小球,成分为磷酸八钙;矿化小球不断生长聚集,并逐步水解为碳羟磷灰石晶体,矿化的不断发展致使胶原纤维也发生矿化。砂粒体的同心层状构造是由螺旋状排列的矿化胶原纤维及沉淀在其上的矿化颗粒组成的集合体,而不是多数研究中所述:砂粒体是以坏死细胞残骸为中心由内至外的同心层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砂粒体 矿化作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乳腺癌矿化的同步辐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繁露 李源 +3 位作者 李艳 王长秋 鲁安怀 梅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7-962,共6页
同步辐射具有常规光源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可用于微量生物矿化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成分研究。本文利用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粉末衍射(SR-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和X射线三维成像,对人体乳腺... 同步辐射具有常规光源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可用于微量生物矿化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成分研究。本文利用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粉末衍射(SR-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和X射线三维成像,对人体乳腺癌矿化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乳腺癌矿化的主要矿物物相为碳羟磷灰石,含有Sr、Zn等微量元素,其中砂粒体矿化具有独特的分层结构。研究结果为乳腺癌的病理研究和诊断提供了矿物学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荧光 成像 肿瘤 钙化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炎症及增生症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翠娥 王长秋 +3 位作者 鲁安怀 李艳 梅放 柳剑英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选取9例乳腺炎症、7例乳腺增生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微区X射线衍射(μ-XRD)等矿物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形貌观察、分离后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特征及其组成成分和形成... 选取9例乳腺炎症、7例乳腺增生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微区X射线衍射(μ-XRD)等矿物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形貌观察、分离后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特征及其组成成分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炎症病灶中的钙化主要类型是脂肪坏死后的钙化,其发生和死亡的脂肪细胞和周围病变后期修复性Ⅲ型胶原有直接关系。增生症中的钙化主要有发生在扩张的导管内和在束状深度交联胶原中的坏死型钙化,扩张的导管边缘处Ⅳ型胶原和大片变性Ⅲ型胶原为钙化提供了成核位点,继而参与无机矿物的形成过程,最后形成较为致密的钙化。乳腺炎症和增生症中的钙化的主要成分均为碳羟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症 乳腺增生症 钙化 碳羟磷灰石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卵巢癌中砂粒体矿化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长秋 杨若晨 +2 位作者 鲁安怀 柳剑英 张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2,共6页
以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体矿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能谱、X射线粉晶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原位和分离处理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 以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体矿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能谱、X射线粉晶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原位和分离处理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卵巢浆液性癌中砂粒体具同心层状结构,矿化物质由纳米尺寸水草酸钙石和碳羟磷灰石两种物相组成,前者沉积在砂粒体内部,结晶度相对较高,后者沉积在砂粒体外层,结晶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砂粒体 碳羟磷灰石 水草酸钙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纤维腺瘤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翠娥 王长秋 +5 位作者 鲁安怀 李艳 梅放 柳剑英 朱梅倩 张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3-718,共6页
选取8例乳腺纤维腺瘤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和分离后形貌、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 选取8例乳腺纤维腺瘤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和分离后形貌、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特征,初步探讨了钙化的组成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钙化是由病变后期玻璃样变性胶原中的羟基和羧基为钙化提供了成核位点,伴随病情发展最后形成OM下可见的以羟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坏死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钙化 羟磷灰石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卵巢肿瘤中砂粒体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繁露 王长秋 +3 位作者 李艳 鲁安怀 梅放 柳剑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砂粒体是病理诊断中常见的钙化形式,与肿瘤关系密切。选取具有砂粒体矿化物的6例卵巢浆液癌和2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样品,采用POM、ESEM、EDX、TEM、μ-SRXRD和μ-SRXRF等研究方法,对原位和分离处理后的砂粒体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 砂粒体是病理诊断中常见的钙化形式,与肿瘤关系密切。选取具有砂粒体矿化物的6例卵巢浆液癌和2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样品,采用POM、ESEM、EDX、TEM、μ-SRXRD和μ-SRXRF等研究方法,对原位和分离处理后的砂粒体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卵巢肿瘤中的砂粒体由粒状和短柱状矿物分层集合而成,其形成与胶原纤维关系密切。卵巢浆液癌和畸胎瘤中的砂粒体最大直径分别为35μm、70μm,主要矿物成分分别为碳羟磷灰石Ca5[PO4,CO3]3(OH)、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砂粒体中还含有Na、Mg、Zn、Fe、Sr、Cu等微量元素,Zn可替代Ca进入矿物晶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粒体 矿化 卵巢浆液癌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和单克隆抗体方法从人粪便及肿瘤组织中检测大肠癌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琦珍 牛刚 +2 位作者 高立永 高子芬 谭焕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34-738,共5页
目的 :检测大肠癌病人粪便中脱落细胞与肿瘤组织细胞的DNA ,对比两者K ras基因序列和突变位点的变化 ,为临床非介入性的、简便的大肠癌诊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和提纯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脱落细胞的DNA ,用PCR (Polymerasecha... 目的 :检测大肠癌病人粪便中脱落细胞与肿瘤组织细胞的DNA ,对比两者K ras基因序列和突变位点的变化 ,为临床非介入性的、简便的大肠癌诊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和提纯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脱落细胞的DNA ,用PCR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法扩增K ras基因 ,克隆K ras基因PCR产物并进行DNA序列的测定。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相应抗原的表达 :采用ELISA法 ,用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对大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同一病人的大肠癌组织细胞与粪便中的脱落细胞的K ras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 ,并检测到 1例K ras基因点突变。K ras基因突变与否与大肠癌病理类型和大肠癌单克隆抗体检测大便样品中脱落细胞的癌抗原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以大肠癌分子发病机理为基础的非介入性检测粪便中K ras突变是可行的 ,有望成为正常人群大肠癌筛查以及诊断的新方法之一 ,可以为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及监测大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大肠癌单克隆抗体 粪便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与EB病毒、p53、p21^(ras)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依群 刘淑云 +2 位作者 李宁 李敏 高子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EB病毒 (EBV)感染 p5 3、p2 1ras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细胞 p5 3、p2 1ras基因的表达及EBV寡核苷酸探针 (EBER)原位杂交。结果 :19例肠道NHL好发部位于小肠下段和结... 目的 :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EB病毒 (EBV)感染 p5 3、p2 1ras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细胞 p5 3、p2 1ras基因的表达及EBV寡核苷酸探针 (EBER)原位杂交。结果 :19例肠道NHL好发部位于小肠下段和结肠 ,以单发瘤结节多见 ,常伴有表面溃疡形成。经免疫组化证实 3例为T细胞淋巴瘤 (15 79% ) ,16例为B细胞淋巴瘤(84 2 1% )。依WHO分类 ,T细胞淋巴瘤为外周T细胞性 (2 / 19例 )和T/NK细胞性 (1/ 19例 )。B细胞淋巴瘤为弥漫性大细胞性 (4/ 19例 )、边缘区B细胞性 (11/ 19例 )和小淋巴细胞性 (1/ 19例 )。EBV EBER原位杂交 3/ 19例有阳性表达 ,均为T细胞淋巴瘤 ,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 30 %~ 80 %。B细胞淋巴瘤未见阳性。p5 3的表达共有 12例 ,占全部病例的 6 3 16 % ,11例有 p2 1ras的表达 ,为 5 7 9%。有 8例同时检出 p5 3和 p2 1ras的表达。结论 :肠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发 ,并以惰性为多见。如为T细胞性淋巴瘤 ,提示多是侵袭性 ,且T细胞淋巴瘤与EBV相关性较高 ,而B细胞淋巴瘤无相关性。p5 3的表达与EB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而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肠肿瘤 癌基因 人疱疹病毒4型 相关性 EB病毒 P53 P21^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共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群丽 钟延丰 +2 位作者 王盛兰 郑丹枫 刘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VSC4.1大鼠神经细胞与RSC96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将VSC4.1神经细胞与RSC96施万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改善培养...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VSC4.1大鼠神经细胞与RSC96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将VSC4.1神经细胞与RSC96施万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改善培养条件,使之共同生长。经相差显微镜观察,确定共培养的两种细胞可发生相互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单独培养的神经细胞、施万细胞及共培养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IGF-1的影响:实验分为共培养对照组和IGF-1组(20 ng/ml)。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单独培养的神经细胞及施万细胞均可见不同的分化状态,其超微结构各异。透射电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F-1组中细胞表面绒毛状或指状突起明显增多且联系紧密。扫描电镜结果:对照组与IGF-1组中均可见RSC96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可称之为成髓的施万细胞)。对照组中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比较平滑,绒毛样突起不明显。IGF-1组的细胞表面不再光滑,神经细胞和未成髓的施万细胞表面呈明显的绒毛样突起,而包裹轴突的成髓施万细胞表面主要呈片层状突起。结论 IGF-1可引起VSC4.1神经细胞和RSC96施万细胞超微结构及表面形态的改变。这或许是引起其功能改变的外在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VSC41神经细胞 RSC96施万细胞 共培养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变伴发生物矿化的类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放 柳剑英 +5 位作者 张燕 王长秋 鲁安怀 赵文雯 熊翠娥 张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4-712,共9页
乳腺病变伴发生物矿化的类型多样、机制复杂。本试验对手术切除或粗针穿刺获得的乳腺脂肪坏死标本5例、乳腺增生症8例、乳腺纤维腺瘤7例及乳腺浸润性癌或原位癌6例分别进行常规HE(苏木素-伊红)染色、普鲁士蓝、茜素红S、Masson三色特殊... 乳腺病变伴发生物矿化的类型多样、机制复杂。本试验对手术切除或粗针穿刺获得的乳腺脂肪坏死标本5例、乳腺增生症8例、乳腺纤维腺瘤7例及乳腺浸润性癌或原位癌6例分别进行常规HE(苏木素-伊红)染色、普鲁士蓝、茜素红S、Masson三色特殊染色及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各种病变伴发矿化的常规病理学改变及无机、有机成分的差异。染色结果显示各种矿化物的主要无机成分均为钙盐。脂肪坏死和纤维腺瘤伴发的矿化均与Ⅲ型胶原有关,乳腺增生症伴发的矿化与Ⅳ型胶原有关,而乳腺导管原位癌矿化与上述两种胶原的关系不大。根据形态可将乳腺病变伴发的生物矿化分为坏死相关性矿化及非坏死相关性矿化。前者又可分为肿瘤性坏死相关性矿化和非肿瘤性坏死相关性矿化。非坏死相关性矿化可分为上皮相关性矿化及间质相关性矿化。乳腺病变类型不同,其伴发矿化的机制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脂肪坏死 乳腺增生症 纤维腺瘤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旁巨型矿化灶矿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若晨 王长秋 +4 位作者 柳剑英 鲁安怀 张波 顾建文 马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7-601,共5页
脑膜瘤旁复发性巨大矿化灶是罕见的病例,对其中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复发病因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本文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等方法,对该矿化灶样品的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 脑膜瘤旁复发性巨大矿化灶是罕见的病例,对其中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复发病因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本文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等方法,对该矿化灶样品的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化灶的矿物颗粒大小统计值约为4.3nm,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笔者推测可能还含有少量不定形的磷酸钙系列其他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矿化 纳米矿物 碳酸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室管膜母细胞瘤尸检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璐 裴斐 +3 位作者 张燕 由江峰 谢志刚 钟延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室管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经尸检诊断的先天性室管膜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以及DNA倍体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孕中经B超发现的颅内肿瘤,经尸检确定位于左颞... 目的探讨先天性室管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经尸检诊断的先天性室管膜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以及DNA倍体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孕中经B超发现的颅内肿瘤,经尸检确定位于左颞叶近侧脑室后角处,直径约3.5 cm。肿瘤细胞胞核致密浓染,胞质少,密集成团形成具有复层细胞和近腔处活跃核分裂特征的菊形团。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vim entin阳性,GFAP少数阳性。结论室管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神经上皮胚胎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室管膜母细胞瘤"菊形团结构。肿瘤主要位于幕上,好发于婴幼儿,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先天性 室管膜母细胞瘤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