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生物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及科研伦理工作边界的认识和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国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基于现代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长期遭受动物福利权益主义势力羁绊影响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我国的相关现实情况,呼吁和建议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者、使用实验动物的科研工作者思考辨识我们的专业工作边界:第一,不组织不参与源于动物福利权益... 基于现代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长期遭受动物福利权益主义势力羁绊影响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我国的相关现实情况,呼吁和建议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者、使用实验动物的科研工作者思考辨识我们的专业工作边界:第一,不组织不参与源于动物福利权益主义倡导的所谓世界动物日或实验动物日活动;第二,不组织不参与源于日本特殊鬼神文化相关的所谓动物慰灵碑活动。这两种活动与生物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及科研伦理的专业内容无任何交集,本质上是反医学和反对实验动物科学的,更与中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第三,坚持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观,辨别动物福利权益主义观点主张,厘清与民间动物福利权益活动的界限,推进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及科研伦理工作科学化,支持我国生物医学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科学 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 专业边界 动物福利 动物权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囊泡调控机制与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依晴 郑铭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
线粒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重要作用,线粒体通过自身质量控制维持线粒体健康。线粒体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通过靶向到不同的细胞器,调控线粒体内氧化/受损蛋白的降解;激活免疫系统,发挥抗原呈递和杀灭细菌的功... 线粒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重要作用,线粒体通过自身质量控制维持线粒体健康。线粒体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通过靶向到不同的细胞器,调控线粒体内氧化/受损蛋白的降解;激活免疫系统,发挥抗原呈递和杀灭细菌的功能,从而维持线粒体以及细胞的稳态平衡。本文就线粒体囊泡的调控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囊泡 线粒体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卫生署与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导的实验动物管理体系的演变和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美国卫生署是负责联邦实验动物法规的行政部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实施该法规的专业部门并监管全美生物医学机构脊椎类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1961年NIH最早建立了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框架,在实践中改进。1990年代后发布著名的《IACUC... 美国卫生署是负责联邦实验动物法规的行政部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实施该法规的专业部门并监管全美生物医学机构脊椎类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1961年NIH最早建立了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框架,在实践中改进。1990年代后发布著名的《IACUC工作手册》和《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生物医学实验动物管理体系,被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普遍采纳借鉴。本文介绍NIH实验动物政策演变、管理体系、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IACUC的组成职责和工作运行机制,以期对我国实验动物行业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设施 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 美国卫生署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慧颖 姜长涛 +1 位作者 冯娟 王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3-1647,共5页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丹参酮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综述了其药代动力学规律和制剂评价,为全面了解丹参酮类化合物,并根据其特点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药效机制 药代动力学 制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辣椒素受体是调控下颌下腺分泌的新途径 被引量:9
5
作者 丛馨 张艳 +1 位作者 俞光岩 吴立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唾液对于维持摄食、消化、味觉、语言和保护口腔黏膜等口腔及消化道正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静息状态下,下颌下腺的分泌量占全唾液量的60%~65%。全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或局部疾病,如慢性下颌下腺炎... 唾液对于维持摄食、消化、味觉、语言和保护口腔黏膜等口腔及消化道正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静息状态下,下颌下腺的分泌量占全唾液量的60%~65%。全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或局部疾病,如慢性下颌下腺炎症和下颌下腺失神经损伤,以及某些治疗后的并发症如头颈部肿瘤行放射治疗等,可导致腺体的分泌功能受损,唾液的分泌量降低,影响进食和吞咽等功能,严重者继发猖獗龋和念珠菌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下颌下腺分泌的靶点,对防治下颌下腺功能低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亚型1 颌下腺 水通道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的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然 姚伟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9,共7页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多效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具有类似趋化因子的功能。自1966年被发现以来,MIF在人体内的功能,尤其是它在固有免疫、免疫细胞招募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有...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多效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具有类似趋化因子的功能。自1966年被发现以来,MIF在人体内的功能,尤其是它在固有免疫、免疫细胞招募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进展。虽然名字被称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但其实MIF还具有促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定向迁移,拮抗糖皮质激素,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其他促炎因子释放等功能。因此与多种具有炎症反应过程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病、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等相关。本文就MIF的分子通路、功能、相关疾病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自身免疫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相新新 赵晶 +1 位作者 李茵 张炜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1-346,共6页
脂肪干细胞是一类由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长期自我更新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形成多种终末细胞。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成果、介绍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影响脂肪干... 脂肪干细胞是一类由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长期自我更新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形成多种终末细胞。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脂肪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成果、介绍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影响脂肪干细胞成脂成骨定向分化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各种终末分化细胞之间"转分化"的作用条件,从而为寻找治疗肥胖的新靶点以及骨组织工程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冬娟 杨吉春 管又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这一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为人们...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这一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为人们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新近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如何对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潜在的新调控网络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为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在糖代谢中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戈阳 刘芬婷 +1 位作者 沈哲民 张炜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8,共5页
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通过在体内形成两种不同的复合体对机体生长、代谢产生调控作用。m TOR信号分子可对多种营养信号作出应答而成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 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通过在体内形成两种不同的复合体对机体生长、代谢产生调控作用。m TOR信号分子可对多种营养信号作出应答而成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能量感受分子m TOR与糖代谢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β细胞发育以及调控ghrelin、nesfatin-1等代谢调节激素的合成分泌等多种途径对糖代谢产生影响。本文就m TOR信号通路及其在糖代谢乃至于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真真 崔庆华 杨吉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8,共6页
PPARγ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型,在全身各组织均有表达。PPARγ已被证实广泛介入了机体脂肪组织的发育分化、全身糖脂代谢调控及抗炎反应等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后,血流重新恢复对组织器官造... PPARγ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型,在全身各组织均有表达。PPARγ已被证实广泛介入了机体脂肪组织的发育分化、全身糖脂代谢调控及抗炎反应等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后,血流重新恢复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常继发于创伤、外科手术及休克等过程。近年来,有研究显示PPARγ在多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保护作用。本文对PPARγ激活或抑制在多种常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要讨论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ChREBP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皓 刘畅 +2 位作者 管又飞 王春炅 李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在12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正常饮食运动组(ND-Ex),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运... 目的探讨肝脏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在12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正常饮食运动组(ND-Ex),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运动组(HFD-Ex)。高脂喂养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有氧运动采用无负重游泳。检测各组小鼠肝脏、血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含量,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肝中脂质沉积情况,肝脏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变化,肝脏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及血脂增加,肝甘油三酯增加并出现明显脂质沉积,血糖调节能力下降,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增加,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HFD组相比,HFD-Ex组小鼠血脂下降,肝甘油三酯含量减少、脂质沉积减轻,未出现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异常,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下降,Akt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预防作用,这可能与有氧运动抑制ChREBP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 CHREBP FAS SC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来源活性多肽与心血管保护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露露 姜长涛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共5页
心血管活性多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活性多肽对心血管系统的自稳态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中介素(IMD)、Apelin、胃饥饿素(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等。这些活性多肽组... 心血管活性多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活性多肽对心血管系统的自稳态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中介素(IMD)、Apelin、胃饥饿素(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等。这些活性多肽组织分布广泛,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合成和代谢过程迅速,分泌后以配体与受体作用形式,通过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调节心血管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例如,血管的舒缩和新生、心脏缺血损伤后糖脂代谢及心肌重塑过程等。本文将对我们所研究的中介素以及其它几种重要的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活性多肽及其在心血管发病中意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活性多肽 中介素 肠促胰高血糖素 胃饥饿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弓伊宁 李芙蓉 姚伟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1-294,共4页
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对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包括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酯化和水解以及胆固醇的外排,这些过程都受到严密的调控以维持巨噬细胞内脂质的稳态。若某些因素打破这个过程的平衡,导致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内蓄积,就可能会导致巨噬... 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对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包括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酯化和水解以及胆固醇的外排,这些过程都受到严密的调控以维持巨噬细胞内脂质的稳态。若某些因素打破这个过程的平衡,导致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内蓄积,就可能会导致巨噬细胞泡沫化,这也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重要事件。目前研究表明,许多物质对巨噬细胞脂质的代谢有调控作用。本文按照巨噬细胞对于胆固醇的摄取、酯化和排出这三个代谢过程,对近些年新发现的调节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分子作一综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发生发展和探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胆固醇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CD36 ACAT-1 ABC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疾病 被引量:13
14
作者 闫晗 向瑞 +1 位作者 杨吉春 迟毓婧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290-296,共7页
由于基因突变或维生素/叶酸缺乏、高热量饮食、肾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多组织(肝脏、肾脏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紊乱,可诱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 由于基因突变或维生素/叶酸缺乏、高热量饮食、肾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多组织(肝脏、肾脏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紊乱,可诱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复杂且需深入研究。本文旨在综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机制,以及目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现状,从而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信号传导与能量感知及能量稳态的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兴中 李自茹 +1 位作者 李茵 张炜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感知能量稳态的变化来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生长。在大鼠实验中,下丘脑内的mTOR与多种摄食相关的神经递质如神经肽Y(nerve...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感知能量稳态的变化来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生长。在大鼠实验中,下丘脑内的mTOR与多种摄食相关的神经递质如神经肽Y(nerve peptide Y,NPY)和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等共定位,在调节食物摄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如胃黏膜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ghrelin、nesfatin-1等胃肠激素也有共定位现象,mTOR活性的变化会导致ghrelin、nesfatin-1表达量的改变,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食物摄取。此外,mTOR信号参与机体的糖脂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mTOR信号在能量感知以及调节机体能量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能量感知 能量稳态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与重大临床疾病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君佩 陈真真 +1 位作者 崔庆华 杨吉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以往,人们对细胞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近年来在通过对蛋白编码基因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长、发... 以往,人们对细胞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近年来在通过对蛋白编码基因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人体基因组中约98%的基因转录组为非编码RNA,其中绝大部分为LncRNA,只有不足2%的编码基因最终经过转录翻译为蛋白质。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体中存在数万条LncRNA。目前,只有极少数LncRNA在细胞代谢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被初步揭示,绝大部分的LncRNA的功能完全未知。进一步深入研究LncRNA的生物学功能,有可能为阐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带来重大的突破,并提供独特的干预靶点。本综述简要讨论LncRNA与一些重大临床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重大临床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丰赫 叶菁菁 郑铭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多种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其在大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对肿瘤化疗具有增敏效应。近年发现,除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外,PDCD5在多种疾病的病理...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多种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其在大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对肿瘤化疗具有增敏效应。近年发现,除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外,PDCD5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PDCD5蛋白结构简单,无二硫键,其重组蛋白药物开发较便利,具较高的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近20年来PDCD5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可能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 凋亡 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脂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闫晗 杨吉春 迟毓婧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6期425-430,共6页
脂代谢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近年来,关于PI3K-Ak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肥胖、肿瘤代谢与免疫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与多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多个脂代谢器官以... 脂代谢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近年来,关于PI3K-Ak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肥胖、肿瘤代谢与免疫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与多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多个脂代谢器官以及多种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之间的重要联系,探讨其直接/间接参与脂质合成、转运、摄入与分解过程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状态下的信号转导调控,以期为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脂质稳态 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对水通道蛋白2穿梭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丁文 姚伟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作为肾脏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由胞浆穿梭至管腔侧顶端膜上以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肾脏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AQP2的穿梭主要有赖于血管加压素的调节及其自身的磷酸化水平。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作为肾脏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由胞浆穿梭至管腔侧顶端膜上以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肾脏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AQP2的穿梭主要有赖于血管加压素的调节及其自身的磷酸化水平。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骨架在AQP2穿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2 细胞骨架 微丝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线粒体通讯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阳坡 郑铭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在空间上受肌原纤维的严格限制,线粒体活动受限,线粒体运动、融合/分裂现象未直接观察到。线粒体吻合(kissing)和纳米通道(nanotunneling)是近期发现的两种心肌细胞线粒体间通讯方式。线粒体通过吻合和纳米通道进行缓... 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在空间上受肌原纤维的严格限制,线粒体活动受限,线粒体运动、融合/分裂现象未直接观察到。线粒体吻合(kissing)和纳米通道(nanotunneling)是近期发现的两种心肌细胞线粒体间通讯方式。线粒体通过吻合和纳米通道进行缓慢而持续的物质交换,使整个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成动态的连续网络;心肌细胞钙信号和兴奋收缩活动参与纳米小管的形成,而病理状态下心肌线粒体通讯速率发生改变。本文就心肌细胞线粒体通讯方式和调控以及病理改变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线粒体 吻合 纳米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