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神经损伤后未受损神经芽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浩程 王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在外周神经发生神经病理性损伤后,一些未受损的神经纤维,如脊髓后角处的有髓纤维以及多处的交感神经,将在一些神经修复信号的作用下芽生并形成一些异常的突触连接和相关结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不同种类未受损神经芽生的... 在外周神经发生神经病理性损伤后,一些未受损的神经纤维,如脊髓后角处的有髓纤维以及多处的交感神经,将在一些神经修复信号的作用下芽生并形成一些异常的突触连接和相关结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不同种类未受损神经芽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是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主要对三种类型的神经纤维:脊髓后角处的A类纤维、背根神经节处的交感神经纤维以及皮肤处的交感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损伤后发生芽生的现象、芽生的机制以及芽生现象与疼痛的关联展开综述,同时对未受损神经纤维芽生阻滞相关的镇痛治疗方法及疗效展开讨论。对未受损神经芽生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又一思路,即:通过及时干预来抑制未受损纤维的错误生长或促进其正确生长,进而防止异常结构出现,从而预防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上交感神经阻滞镇痛疗法的治疗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后角 背根神经节 神经芽生 神经阻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