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4 位作者 陈汝青 张远秋 王丹丹 张淑红 陈耀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66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n=65)和对照组(n=65),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每周1次,每次120 min)。系统咨询组接受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常规咨询组接受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咨询。基线、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分别用CM S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 M CS)对3组学生进行评定。结果:185名大学生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系统咨询组60名、常规咨询组62名、对照组63名)。基线时,3组CMS和MMC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和常规咨询组的CMS总分上升,MMCS总分、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下降(均P<0.001),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的CMS总分均高于常规咨询组,MMCS总分和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低于常规咨询组(均P<0.001)。结论: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和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都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而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职业心理咨询 归因训练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2 位作者 王梅 吴建玲 莫湛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73,共9页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对两组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70例患者(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完成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透析前血清钙(Ca2+)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前血清尿素氮(BUN)、磷(PO34-)、钾(K+)水平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透析前的血清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干预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脑波同步化 脑-肠轴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师对使用微信的伦理边界与关系的行为和态度 被引量:5
3
作者 温旭 牟惊雷 +3 位作者 杨楠 颜笑 孙浩令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4,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微信使用方式的心理咨询师对微信的伦理边界和关系问题的行为和态度。方法:通过"问卷星"收集194名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组18人、私人微信组61人、在临床心理工作中不使用微信组115人),采用自编微信关系议题...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微信使用方式的心理咨询师对微信的伦理边界和关系问题的行为和态度。方法:通过"问卷星"收集194名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组18人、私人微信组61人、在临床心理工作中不使用微信组115人),采用自编微信关系议题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微信的边界设置、咨询过程中微信使用的伦理问题及微信其他功能导致的伦理问题3部分。结果:在微信边界设置上,使用工作微信的心理咨询师比另外两组心理咨询师更多的在朋友圈发布私人状态照片和视频(P<0.01)。在咨询过程中虽然有41%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及其相关活动中使用微信,但只有不到10%的心理咨询师使用工作微信,不使用微信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从微信其他功能突破边界的态度更为接纳(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咨询师使用微信面临的多重关系问题,使用工作微信的咨询师需要划清工作微信的边界,而使用私人微信的心理咨询师更需要提升在微信上的边界问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伦理边界 多重关系 态度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性常识测验的初步编制
4
作者 张丝艳 徐震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性常识测验。方法:参考国内外大学生性健康教材和性知识调查问卷,编制一份涵盖男女性生殖系统、性发育、个人性行为、人际性行为、少数性行为、性功能障碍、怀孕分娩、避孕和终止妊娠、性心理和性病艾滋病10...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性常识测验。方法:参考国内外大学生性健康教材和性知识调查问卷,编制一份涵盖男女性生殖系统、性发育、个人性行为、人际性行为、少数性行为、性功能障碍、怀孕分娩、避孕和终止妊娠、性心理和性病艾滋病10方面的性常识测验。对多个样本施测后,根据被试的反馈和每道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对题目进行删除、整合以及多次修改形成正式问卷,并检验此问卷的信效度。结果:大学生性常识测验包含36道题目,平均难度0.57±0.18,平均区分度0.30±0.05;包括男女性生殖系统、性发育、个人性行为、人际性行为、少数性行为、性功能障碍、怀孕分娩、避孕和终止妊娠、性心理、性病艾滋病10个方面的内容。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2,重测信度为0.733(P<0.001);对同一人群培训前均分25.7±4.1,培训后均分2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P<0.001)。结论:大学生性常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中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常识 大学生 测验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 被引量:59
5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5 位作者 张咏梅 卢巧云 王丹丹 尹玲 陈耀琦 邹晓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心理治疗组,n=121)。在产后6、12、18和24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EP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产后6、12、18、24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共213例患者(心理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心理治疗组的EPDS总分[(11.3±2.9)vs.(13.6±3.5)]、PSQI总分[(9.5±3.7)vs.(12.1±4.1)]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在研究的各阶段,两组的EPDS和PSQI总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治疗组的降分率高于对照组的同期降分率(均P<0.01)。干预后,与同一阶段的对照组相比,心理治疗组的入睡时间更短(P<0.01)、睡眠时间更长(P<0.05)、夜间觉醒次数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可以减轻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性家庭疗法 产后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疗效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1 位作者 梁燕萍 莫湛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8-542,553,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合并失眠的MH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合并失眠的MH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和干预2、4、6、8、10、12周(干预结束)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共98例患者(干预组51例,对照组47例)完成试验。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附加因子分,和PSQI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如,SCL-90总分(1.94±0.50)vs.(2.29±0.31);PSQI量表总分(12.63±2.27)vs.(16.40±2.16);均P<0.01]。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行为治疗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刺激控制疗法 失眠 睡眠质量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与情绪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福春 徐震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与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问卷(QLQ-CC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 名正在进行化学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与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问卷(QLQ-CC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 名正在进行化学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1)疗后的QLQ 量表总分及躯体、心理、社会和总体感觉分量表得分比疗中有显著提高(总分提高11%,P<0.05)。(2)疗后述情障碍者QLQ 的总分及躯体、心理分量表得分比无述情障碍者显著较低(总分低8%,P<0.05),而疗中两组则无明显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疗后QLQ 的躯体分与TAS-DIF 因子、肺癌临床分期、躯体化和抑郁显著相关(r=-0.37~0.61,P<0.05):QLQ 心理分与TAS-DDF 因子、肺癌临床分期、SCL-躯体化、SCL-抑郁和SCL-焦虑显著相关(r=-0.43~0.51,P<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AS-DIF 因子、肺癌临床分期是疗后QLQ 躯体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 分别为-3.13,-3.81,P<0.05):肺癌临床分期、SCL-抑郁是疗后QLQ 心理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 分别为-2.42,-2.84 P<0.05)。结论: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对肺癌患者疗后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状态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其中,不会识别情感、不会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会加重疗后躯体症状,而疗前抑郁则会增加疗后的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化疗期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临床分期 生活质量问卷 负性情绪 预测变量 QLQ 生物治疗 癌症患者 化学治疗 相关分析 功能状态 心理困扰 躯体症状 躯体感受 分量表 躯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焦虑程度与术中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倪诚 郭向阳 +5 位作者 张利萍 吴任刚 王军 李民 王云 吴长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焦虑程度与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何种焦虑评估系统更适合在围术期应用。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级,术前30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VAS焦虑评分法... 目的研究术前焦虑程度与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何种焦虑评估系统更适合在围术期应用。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级,术前30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VAS焦虑评分法评估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采用椎管内阻滞,至麻醉平面固定于T10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血浆浓度从1.5μg/ml开始,每30秒增加0.5μg/ml,至OAA/S评分达到2分时记为意识消失时点,记录BIS、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Cp1和Ce1)。继续丙泊酚TCI30min,维持BIS于50左右,每5分钟记录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并分别计算平均值(Cp2和Ce2)。结果状态焦虑(SAI)评分、特质焦虑(TAI)评分、Zung评分、VAS评分和Cp1、Ce1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或P<0.01),SAI评分、TAI评分、Zung评分和患者意识消失时的BIS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TAI评分和Cp2、Ce2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VAS评分和Ce2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SAI评分对Cp1、Ce1的贡献率分别为13.10%、11.76%,TAI评分对Cp2、Ce2的贡献率分别为15.05%、14.98%。SAI评分低、中度患者的Cp1和Ce1值低于重度患者,TAI评分低、中度患者的Cp2和Ce2低于重度患者。结论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丙泊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均存在中度相关性;STAI更适合在围术期应用,其中SAI评分适合预测诱导时的丙泊酚靶浓度,TAI评分适合预测麻醉维持过程中的丙泊酚靶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焦虑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视觉下人类大脑激活的功能核磁共振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佳佳 王飞 +1 位作者 洪炜 高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0-644,共5页
双眼视差在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双眼视差引起的立体视觉如何激活大脑皮层仍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设计了一组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ence Imaging,fMRI)实验来定位与立体视觉有关... 双眼视差在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双眼视差引起的立体视觉如何激活大脑皮层仍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设计了一组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ence Imaging,fMRI)实验来定位与立体视觉有关的大脑皮层,实验中使用改进的随机点立体图(Random D Stereogram,RDS)作为视觉刺激,采用块状实验设计并使用SPM8分析数据.结果如下:1)hV3A(V3辅助区上侧),LG(舌回)hMT/V5(第5视区上侧)LOS(枕外侧沟)以及VIPS(腹侧顶内沟)是主要激活区.2)背侧视觉通路激活强烈而腹侧视觉通路激活较少.由此推论:1)没有一个单独的区域或皮层可以完全解释立体视觉感知,立体视觉的形成是不同区域通力合作的结果.2)背侧视觉通路在处理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得到的激活区域与其他实验结果有些差异这里主要讨论大脑激活区域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比较这些结果,立体视觉的机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如果可以明确立体视觉正常者的激活区域,那么利用fMRI扫描来筛查弱视会更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大脑皮层激活 立体视觉 双眼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焦虑程度和术中镇静药需要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倪诚 张利萍 +5 位作者 李民 吴长毅 吴任刚 徐志鹏 赵艳 孟秀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焦虑程度和术中镇静药需要量的关系,以及何种焦虑评估系统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方法ASAⅠ级膝关节镜手术病人60例,术前30 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VAS)焦虑评分评估病人的术前焦... 目的研究术前焦虑程度和术中镇静药需要量的关系,以及何种焦虑评估系统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方法ASAⅠ级膝关节镜手术病人60例,术前30 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VAS)焦虑评分评估病人的术前焦虑程度,记录术前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功率(L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从1.5μg/ml起始,每30 s增加0.5μg/ml,至OAA/S评分达到4级为意识消失时点,记录丙泊酚用量、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丙泊酚靶控输注持续30 min,维持BIS值于50左右,记录麻醉中LF和LF/HF值和丙泊酚输注总量。结果病人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与状态焦虑(SAI)评分、特质焦虑(TAI)评分、Zung焦虑评分、LF和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362、0.285、0.315、0.274、0.411,P<0.05),病人意识消失时的BIS值与SAI评分、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305、-0.272,P<0.05),麻醉中丙泊酚的平均泵注速度与SAI评分、TAI评分和LF/HF之间符合直线相关(r=0.291、0.318、0.290,P<0.05),既往无手术史的病人的SAI评分、Zung焦虑评分和LF/HF高于有手术史的病人(P<0.05)。结论病人的术前焦虑程度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镇静药的用量均存在相关性,术前焦虑评估系统中,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心率变异性LF/HF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焦虑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心率变异性 丙泊酚 脑电双频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疗法合并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佩诚 王瑞儒 +7 位作者 尚志宏 王援朝 乌立新 隆春玲 施晓 邓柏庄 朱燕 张鸿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漂浮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均继续服用医嘱药物并听健康教育课 ;但其中一组增加漂浮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 ,漂浮组病人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有效率为 6 9%... 目的 :观察漂浮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均继续服用医嘱药物并听健康教育课 ;但其中一组增加漂浮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 ,漂浮组病人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有效率为 6 9%。而对照组有效率仅 14 %。精神症状明显改善 ,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所上升。结论 :漂浮疗法可作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漂浮疗法 药物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超 吴任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个体其强迫症状与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Vancouver强迫症状问卷(VOC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5-26)、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9名患者和54名正常个体进行测评。结...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个体其强迫症状与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Vancouver强迫症状问卷(VOC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5-26)、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9名患者和54名正常个体进行测评。结果:(1)强迫障碍(OCD)组、其他焦虑抑郁障碍(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VOCI总分(111.2±36.0、57.0±33.0、39.4±22.5,F=35.46,P<0.05)和自我不和谐分(57.9±11.7、51.4±12.1、36.8±8.8、F=47.33,P<0.0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OCD组和A/D组VOCI总分均与自我不和谐、描述情感的能力(TASDDF因子)、识别情感及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TASDIF因子)呈正相关(r=0.38~0.83,P<0.01);正常对照组VOCI总分与自我不和谐和TASDDF因子呈正相关,与幻想(TASDDR因子)呈负相关(r=-0.37~0.58,P<0.01)。(3)OCD组中自我不和谐、TASDIF因子是VOCI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4.58、2.24,P<0.01);A/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自我不和谐是VOCI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6.28、5.15,P<0.01)。结论:个体的自我不和谐对强迫症状的存在具有贡献,这种影响与个体是否患有神经症无关;其自我不和谐的水平一定时,强迫障碍个体识别情感及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越差,其强迫症状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 神经症 病例对照研究 自我不和谐 述情障碍 强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症患者思维控制方式的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秀玲 吴任钢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控制方式与失眠症的关系。方法:79名慢性失眠症患者和配对睡眠正常者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思维控制问卷和入睡前唤醒水平问卷。结果:1.慢性失眠症患者担心的思维控制方式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10.7±2.6/8.5... 目的:探讨思维控制方式与失眠症的关系。方法:79名慢性失眠症患者和配对睡眠正常者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思维控制问卷和入睡前唤醒水平问卷。结果:1.慢性失眠症患者担心的思维控制方式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10.7±2.6/8.5±2.9,t=5.08,P<0.01);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11.6±2.8/9.0±3.1,t=5.43,P<0.01);入睡前唤醒水平问卷的认知唤醒和重量唤醒因子得分均高于睡眠正常者(15.1±4.8/9.5±2.3,t=8.64;19.2±4.7/11.3±3.7,t=11.53,均P<0.01)。2.采用担心的思维控制方式与入睡前认知唤醒水平正相关(r=0.40,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和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越多,入睡时间越长(标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1和0.21)。结论:评估对于侵入性思维采用的思维控制方式对于失眠症患者入睡前的唤醒水平和入睡时间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病例对照研究 思维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疗法矫正人际关系中的无益行为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菲 胡佩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69-870,共2页
关键词 现实疗法 无益行为 人际关系 个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行为特征、述情障碍及应对方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丽卿 洪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行为特征、述情障碍以及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的方法,使用经修订的行为特征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施测,并与45例非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行为特征、述情障碍以及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的方法,使用经修订的行为特征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施测,并与45例非恶性肿瘤血液病患者和63名健康人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愤怒内泄因子分(14.2±2.8)和述情障碍总分(68.8±8.7)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15.2±2.1,73.3±8.5,P<0.05),乐观和社会支持分高于健康人(21.9±3.6/20.6±3.0,17.7±2.1/16.4±2.4,P<0.05),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分与非恶性肿瘤组及健康人差异无显著性,但幻想条目分高于健康人(1.3±1.0/0.9±1.0,P<0.05),其他有差异的条目分均低于非恶性肿瘤组或健康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93)、愤怒内泄(OR=0.77)和情绪控制(OR=1.05)三因子对急性白血病和非恶性肿瘤组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乐观(OR=1.15)、社会支持(OR=1.25)、积极应对(OR=0.90)对急性白血病和健康组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C型行为特征和述情障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幻想”和乐观可能是一种有心理适应意义的应对,在临床中应重视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病例对照研究 行为特征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评估问卷》的信度、效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菲 彭嘉琳 胡佩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 对《老年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评估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自制的《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评估问卷》 ,用心理测量学评估问卷的方法量化评估老人是否具有自己选择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由两位评估员间隔 2 4h分别独... 目的 对《老年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评估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自制的《老人选择卫生服务能力评估问卷》 ,用心理测量学评估问卷的方法量化评估老人是否具有自己选择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由两位评估员间隔 2 4h分别独立评估 ,对问卷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估其信度 ;用因子分析、与其他评估方法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经验评估测评结果分析来评估其效度。结果 该问卷两次复测得分的相关系数为 0 87,单向盲法由两位评测者分别评估得分相关系数为 0 89,内部一致性检验 ,问卷各部位的α系数均大于 0 87,整体α系数为 0 90 ;抽取 4个因子进行效度检验 ,贡献率累计为 6 7 4 6 % ;与MMSE相关系数为 0 76 ,与IADL相关系数为 0 2 8;问卷得分与经验评估相关系数为 0 4 8,诊断符合率为 73 3%。结论 问卷条目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和鉴别效度 ;问卷结构分布较为合理 ,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较好 ,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测验结果与相关测量工具和经验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该问卷可以作为评估老人是否具有选择提供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 卫生服务 老人 能力评估 效度 老年人 信度 得分 用心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