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揭牌仪式暨“全国医学人文教育”论坛综述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蓉 陈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955-960,共6页
2019年3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揭牌仪式暨“全国医学人文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大礼堂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等院校及机构的约300名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和师生代表出席,分享了各单位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共... 2019年3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揭牌仪式暨“全国医学人文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大礼堂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等院校及机构的约300名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和师生代表出席,分享了各单位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为健康中国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 论坛 学院 综述 专家学者 高等院校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更名经纬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835-836,共2页
欢迎大家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医学人文学院的揭牌仪式,与我们共同探讨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之道与未来愿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作为医学人文学院的首任院长,在这个值得庆贺与铭记的重要时刻,我最难... 欢迎大家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医学人文学院的揭牌仪式,与我们共同探讨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之道与未来愿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作为医学人文学院的首任院长,在这个值得庆贺与铭记的重要时刻,我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些为北大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前辈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医药卫生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锦帆 尹梅 +13 位作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学科建设 学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学化视角下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左拉的开创性贡献
4
作者 唐文佩 周洵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2,共6页
20世纪70年代,当代医学批评思潮的先驱人物欧文·肯尼斯·左拉提出“社会的医学化”概念,系统揭示了现代医学如何超越传统的诊疗功能,日益成为规训偏常行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控制机制。左拉的研究在医学化理论的发展中发挥... 20世纪70年代,当代医学批评思潮的先驱人物欧文·肯尼斯·左拉提出“社会的医学化”概念,系统揭示了现代医学如何超越传统的诊疗功能,日益成为规训偏常行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控制机制。左拉的研究在医学化理论的发展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继承了托马斯·萨斯对精神病学的批评传统,同时将研究视野拓展至整个医学体系,特别关注医学化可能带来的社会政治负面影响。他提示人们警惕过度依赖医学可能掩盖深层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并揭示现代医学对个体自主权的潜在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肯尼斯·左拉 社会的医学化 医学批评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师生互动的类型、特征及其强化策略——基于P大学通识教育情境的观察与讨论
5
作者 李腾子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行动主体,师生互动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国内某大学部分师生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课堂教学持续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特定教育情境后基于其认知结构和主观态度,他们对于所处教育情境...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行动主体,师生互动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国内某大学部分师生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课堂教学持续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特定教育情境后基于其认知结构和主观态度,他们对于所处教育情境作出差异化情境定义,出现了群体内部分化,采取了不同学习行为,逐渐发展出“互动缺失—无连通、弱互动—弱连通、强互动—强连通”三种基本的师生互动状态和关系类型。进一步观察发现,师生互动越强,师生关系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为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可在当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层面逐级设定大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内生学习动力,及时回应学生呼吁,重塑学生认知结构,建立多维度师生互动支持网络,以实现师生强互动和关系强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高校教学 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港生命教育对医学生生命观培养的启示
6
作者 张懿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7-542,F0003,共7页
中国香港生命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推行以来,形成了自身的实施特点、宗旨目标、理念架构、内容策略等独特的生命教育样貌。回顾中国香港生命教育的缘起背景,梳理其发展历程,概括其实施举措,能够为内地医学生生命观培养带来有益的现实启示... 中国香港生命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推行以来,形成了自身的实施特点、宗旨目标、理念架构、内容策略等独特的生命教育样貌。回顾中国香港生命教育的缘起背景,梳理其发展历程,概括其实施举措,能够为内地医学生生命观培养带来有益的现实启示和经验借鉴:一是拓展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教学法,多措并举以实现最佳的生命教育效果;二是形塑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优质文化,润物无声地达到以文化人的目标;三是打造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多元合作模式,凝聚多渠道、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于未来优秀医学工作者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生命教育 医学生 生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北医生化 致敬医学先驱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泉秀 张嘉诺 甄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2024年是颇为中国生化人值得记忆的一年。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建院70周年、刘思职院士诞辰120周年、童坦君院士诞辰90周年,而且即将迎来的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在这... 2024年是颇为中国生化人值得记忆的一年。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建院70周年、刘思职院士诞辰120周年、童坦君院士诞辰90周年,而且即将迎来的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在这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撰写此文,缅怀离我们而去的中国生物化学的老前辈。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科学贡献永不消失,他们的科学精神永存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物化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阈下的文学与医学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瑞玲 魏继红 +2 位作者 马旭 胡志兰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7期46-49,63,共5页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文学与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涉医话题,如医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生死教育、医生形象、疾病叙事等,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临床想象力、语言和非语言...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文学与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涉医话题,如医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生死教育、医生形象、疾病叙事等,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临床想象力、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反思能力、疾病体验能力等。经过逐步调整和完善,形成了模块化教学、研讨班形式、反思性写作、全球竞争力提升和教学促科研等特色,并反思了遇到的挑战,展望了未来发展空间,以期为更多的文学与医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与医学 叙事医学 涉医话题 反思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评估对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冲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大庆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845-848,共4页
我国的医学人文学科已走过了半个世纪发展历程,但是目前在学科设置、学科评价、学术资源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最突出的是医学人文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基金等涉及学科与学术发展的根本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厘清,尤... 我国的医学人文学科已走过了半个世纪发展历程,但是目前在学科设置、学科评价、学术资源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最突出的是医学人文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基金等涉及学科与学术发展的根本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厘清,尤其是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学科评价中,并没有医学人文学科的位置,由此导致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应该将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到创新学科模式,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高度加以重视,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疗卫生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学科 学科评估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老年人医养结合的难点与对策:机构的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广宽 熊冰雪 +1 位作者 程洁 杨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中国老年群体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通过医养结合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医养结合的发展形势,通过对北京三种主要的医养结合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从组织机构的视角总... 中国老年群体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通过医养结合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医养结合的发展形势,通过对北京三种主要的医养结合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从组织机构的视角总结不同模式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建议进一步统筹协调京津冀医养结合政策,加快长期照护险落地,加强养老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强化对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监管,大力发展科技养老、智慧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赤脚医生》中的医学人文关怀和叙事医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莉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残雪的小说《赤脚医生》中构建了一个不同于历史现实中的赤脚医生群体和他们的行医环境,是新东方主义下对这一职业的浪漫投射,更是对理想医疗实践的想象和刻画。在这个世界中,赤脚医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与患者和环境和谐共生,共同... 残雪的小说《赤脚医生》中构建了一个不同于历史现实中的赤脚医生群体和他们的行医环境,是新东方主义下对这一职业的浪漫投射,更是对理想医疗实践的想象和刻画。在这个世界中,赤脚医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与患者和环境和谐共生,共同创造了美好、有意义的生活。小说体现了残雪的自然观,利用北京大学叙事医学团队的叙事医学基本概念模型对小说进行解读,揭示书中赤脚医生们的医疗哲学和医疗行为体现出的自然的医学观,与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脚医生 医学人文 叙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健康我做主”:宏观叙事医学视域下医患交流患者争取权力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6-1324,共9页
近年来,中国医患冲突问题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从本质上改进医患交流质量刻不容缓。从广义叙事医学视角出发,结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探究,聚焦患者的主体性,致力于探讨医院情境医患交流过程中患者是否以及如何通过话语... 近年来,中国医患冲突问题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从本质上改进医患交流质量刻不容缓。从广义叙事医学视角出发,结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探究,聚焦患者的主体性,致力于探讨医院情境医患交流过程中患者是否以及如何通过话语来展开权力协商。采用交际民族志方法对辅助生殖医学领域内的医患交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田野笔记医患会话录音材料。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患者在交流中采纳了七类言语行为来“争取权力”:“寻求诊疗建议”“寻求医疗信息”“确认行动指导”“提供信息”“参与决策”“建立关系”以及“维护隐私权”。每一类言语行为都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医院特定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关注医患交流中的患者视角,丰富对患者主体性的考察,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的交流模式的具体化补充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患交流 以患者为中心 权力 言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短期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海南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彭权明 张洋博 +4 位作者 张彦春 龙天音 赵斌 郭伟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7期41-45,共5页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归纳出课程本身存在的样本量、课程时间、量表等多种局限性;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未来叙事医学课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叙事医学教育 短期叙事医学课程 叙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在日本的落地与临床实践模式探究
14
作者 王鑫 黄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在全球医学实践中,叙事医学在提高医生沟通能力、使医生更关注患者个体经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日本引入叙事医学。日本医学界在翻译出版西方叙事医学书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叙事医学与本国临床实... 在全球医学实践中,叙事医学在提高医生沟通能力、使医生更关注患者个体经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日本引入叙事医学。日本医学界在翻译出版西方叙事医学书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叙事医学与本国临床实践的结合,提出了符合日本医疗特点的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理论与模式,特别是在糖尿病、护理与养老领域成果卓著。以这三个领域为案例,分析日本叙事医学临床落地实践模式,以期为中国蓬勃兴起的叙事医学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日本模式 临床实践 糖尿病 护理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家影像志的建构与意义——以近30年医学家专题节目为例
15
作者 杨丽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3,共4页
医学家是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医史人物研究更注重行迹的状绘与分析,记录与传播,于是,医学家影像志的呈现更趋活跃。聚焦当代电视节目中的医学家自述与专访,从人物影像叙事与电视编创艺术的二元角度建构当代医学史的全新内涵,以30年... 医学家是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医史人物研究更注重行迹的状绘与分析,记录与传播,于是,医学家影像志的呈现更趋活跃。聚焦当代电视节目中的医学家自述与专访,从人物影像叙事与电视编创艺术的二元角度建构当代医学史的全新内涵,以30年来医学家专题节目为素材,开掘著名医学家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技术与人文,理性与德行的双重风姿,揭示“医者厚道”职业价值,透过社会沟通,引领公众正确理解医学、医院、医生。促进医患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人物研究 影像志 传记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参与者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海洪(翻译) 杨阳(翻译) +9 位作者 丛亚丽(审定) 乔杰(审校) 姚克(审校) 赵明杰(审校) 翟晓梅(审校) 刘俊荣(审校) 王海波(审校) 黄宇光(审校) 陈蕾(审校)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17,23,共4页
1.世界医学会(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制定《赫尔辛基宣言》作为涉及人类参与者(包括利用可识别身份的人体材料或数据)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的一项声明。《宣言》应整体阅读,其每一个构成段落在应用时应考虑所有其他有关的段... 1.世界医学会(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制定《赫尔辛基宣言》作为涉及人类参与者(包括利用可识别身份的人体材料或数据)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的一项声明。《宣言》应整体阅读,其每一个构成段落在应用时应考虑所有其他有关的段落。2.尽管《宣言》是由医生采纳的,但世界医学会确信,所有参与医学研究的个人、团队和机构都应遵守这些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对尊重和保护所有研究参与者,包括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医学会 医学研究伦理 《赫尔辛基宣言》 整体阅读 健康志愿者 参与者 《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叙事医学的人文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以《温暖的医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佯洋 徐丁丁 +1 位作者 王子梅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叙事医学强调叙事能力的养成从而为医学人文的落地和人文医学的实践提供路径。《温暖的医学》基于叙事医学理论,设计了覆盖“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两层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实际医疗场景中... 叙事医学强调叙事能力的养成从而为医学人文的落地和人文医学的实践提供路径。《温暖的医学》基于叙事医学理论,设计了覆盖“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两层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实际医疗场景中锻炼医学生运用叙事医学理念和工具,围绕“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开展观察和反思,并做出回应和行动。实践教学提升了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理解,促进了医疗关系中主体间性的建立及全人医学诊疗思维的形成。该课程的设计和建构在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方面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2024版修订述评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海洪 丛亚丽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23,共6页
2024年10月19日,世界医学会第75届全体大会通过了最新修订版《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参与者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以下简称《宣言》)。此次修订工作组由19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会代表组成,历时30个月。从参与修订工作亲历者的视角,对... 2024年10月19日,世界医学会第75届全体大会通过了最新修订版《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参与者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以下简称《宣言》)。此次修订工作组由19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会代表组成,历时30个月。从参与修订工作亲历者的视角,对《宣言》的修订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及其相关伦理考虑进行介绍,包括从“受试者”修改为“参与者”,从“脆弱人群”到“脆弱性”,责任主体扩展,从“知情同意”到“自由和充分的知情同意”等,讨论《宣言》修订的亮点和有待继续推进的工作,以期为国内同行更好地理解《宣言》最新伦理要求、强化研究参与者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辛基宣言》 研究参与者 脆弱性 自由和充分的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疼痛医学学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海婷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共3页
结合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及学科建设要求,回顾中国疼痛医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疼痛医学需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疼痛医学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标准和规范,重视疼痛相关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加强专业... 结合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及学科建设要求,回顾中国疼痛医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疼痛医学需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疼痛医学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标准和规范,重视疼痛相关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审思前沿热点问题,增进多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疼痛医学学科体系,为民除痛,高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医学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史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理论探索——评《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启满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8-71,共4页
张大庆教授新著《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一书汇集了其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凡六编,集中展现了张大庆... 张大庆教授新著《直面病痛: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一书汇集了其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凡六编,集中展现了张大庆教授立足当代中国的时代语境,以“直面病痛”的人文关怀对医学史研究相关主题的思考与探索,也反映出张大庆教授面向未来,关注现代医学困境的学术志趣。阅读此书,有助于读者把握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的前沿与难题,理解和反思现代医学的本质、目的、限度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近现代史 思想史 编史学 社会文化史 中外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