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压吸附空分制氧和CO分离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佳平 唐伟 +1 位作者 耿云峰 谢有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21-124,126,共5页
介绍了近年研发成功对煤化工有重要意义的气体分离新技术。一是用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空分制氧。单套装置产氧规模可达10000 m3/h,纯度90%~95%,能耗0.33~0.35 kWh/m3O2,开停车快,操作弹性大,已建成20多套装置。... 介绍了近年研发成功对煤化工有重要意义的气体分离新技术。一是用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空分制氧。单套装置产氧规模可达10000 m3/h,纯度90%~95%,能耗0.33~0.35 kWh/m3O2,开停车快,操作弹性大,已建成20多套装置。在用氧量【20000 m3/h而又不需用高纯氧的场合,用变压吸附空分制氧生产成本和投资比深冷法低得多。二是用CO高效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分离CO,可从水煤气或半水煤气中分离出高质量的CO(纯度可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变压吸附 空分制氧 CO分离 煤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丙烯聚合时烷基铝对Ziegler-Natta催化剂定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明智 刘昆正 +3 位作者 丁春敏 李天益 杨菊秀 魏根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38-842,共5页
比较了在70,93℃时不同烷基铝及其浓度对MgCl2/DNBP/TiCl4-AIEt3/DCPDMS(DNBP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CPDMS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催化体系定向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MR,CRYSTAF,DSC及GPC等方法分析了93℃时由不同烷基铝及其浓度下得... 比较了在70,93℃时不同烷基铝及其浓度对MgCl2/DNBP/TiCl4-AIEt3/DCPDMS(DNBP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CPDMS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催化体系定向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MR,CRYSTAF,DSC及GPC等方法分析了93℃时由不同烷基铝及其浓度下得到的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不同,烷基铝浓度的变化对催化剂定向能力的影响也不同,高温时烷基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比较低温度时显著。高温时,三乙基铝浓度的增加将降低催化剂的定向能力,而三异丁基铝浓度的增加则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定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聚合 ZIEGLER-NATTA催化剂 等规度 结晶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PP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高建明 张晓红 +5 位作者 刘轶群 吕玉杰 黄帆 宋志海 乔金梁 魏根栓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5期27-31,共5页
用辐照法制备出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PP);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熔体强度、熔体拉伸粘度、熔垂等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辐照剂量、交联剂种类和浓度、辐照后PP的热处理条件等对制备高熔体强度PP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还制备出了发泡倍率为15倍以... 用辐照法制备出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PP);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熔体强度、熔体拉伸粘度、熔垂等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辐照剂量、交联剂种类和浓度、辐照后PP的热处理条件等对制备高熔体强度PP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还制备出了发泡倍率为15倍以上的发泡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溶体强度 PP 制备 研究 聚丙烯 辐照 发泡 热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在水平组件迁移的现场示踪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月娥 王志明 +6 位作者 刘春立 江洪 姜凌 李冰 李丹 姚来根 刘玉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水平组件中的迁移试验是核素在含水层迁移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地下研究设施 (URF)试验竖井中进行的水平组件试验的方法和结果。水平组件中装有示踪剂和在含水层采集的未扰动土壤 ,通过试... 在水平组件中的迁移试验是核素在含水层迁移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地下研究设施 (URF)试验竖井中进行的水平组件试验的方法和结果。水平组件中装有示踪剂和在含水层采集的未扰动土壤 ,通过试验竖井壁水平插入含水层 ,天然地下水通过与含水层介质紧密相连的一端流过组件 ,在接取样管的另一端接取水样 ;通过测量试验期间采集的水样和试验结束后切割的土壤样品中示踪剂的浓度 ,得到核素的迁移数据。试验结果表明 ,黄土对试验所用的90 Sr、2 3 7Np、2 3 8Pu和 2 41Am以及 Sr、Nd和 Ce都有较强或很强的吸附能力 ;核素迁移具有偏心现象 ;腐殖酸延缓了 90 Sr的迁移 ;3 H的迁移速度慢于 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组件 核素迁移 现场示踪试验 地下研究设施 偏心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塑共混中橡胶相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一种橡塑共混新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东为富 张师军 +5 位作者 刘轶群 张晓红 黄帆 高建明 魏根栓 乔金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橡塑共混的新方法。该方法从橡塑共混中橡胶相形态调控的理论研究结果出发 ,研制出的粒径及其分布可控的纳米级全硫化粉末橡胶 ,它极易在塑料中分散 。
关键词 弹性纳米粒子 橡塑共混 形态调控 增韧塑料 全硫化粉末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自法 张淑媛 +2 位作者 郑世军 张海涛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 ,2 ,5 -二 [4- ((S) - 3-甲基戊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 1,10 -癸二醇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 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 以对苯二甲酰氯 ,2 ,5 -二 [4- ((S) - 3-甲基戊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 1,10 -癸二醇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手性碳的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 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破碎焦锥织构或沙地织构。通过变温 X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 C(S*c )相。所有共聚物的熔点 (Tm)和液晶态清亮点 (Ti)随共聚物分子中 1,10 -癸二醇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共聚物有很高的旋光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型液晶共聚物 手性近晶C(S_(C)^(*))相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被引量:8
7
作者 范星河 谢晓峰 Yasuo Hatate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用溶剂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光仪对相分离和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电光性能作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升温速度和聚合物含量对 PDL C膜的相分离结构和响应电压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溶剂法 制备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液晶微粒 电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56
8
作者 吴长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丙烯聚合的Z ieg ler-Natta催化剂,特别是以1,3-二醚、琥珀酸酯及1,3-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丙烯聚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Basell公司的Spherizone工艺、Borealis公司的...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丙烯聚合的Z ieg ler-Natta催化剂,特别是以1,3-二醚、琥珀酸酯及1,3-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丙烯聚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Basell公司的Spherizone工艺、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和超临界技术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综述了聚丙烯新产品———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高流动共聚聚丙烯和高透明聚丙烯的开发情况。最后针对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催化剂 聚合工艺 给电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近晶C(S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世军 牛明军 +4 位作者 张淑媛 李自法 刘杰 徐云峰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1,共4页
以 2 ,5 -二 [4- ((S) -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 ,4,4′-二羟基 - ,α,ω-二苯氧丁烷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 C(Sc* )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 H... 以 2 ,5 -二 [4- ((S) -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 ,4,4′-二羟基 - ,α,ω-二苯氧丁烷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单体 ,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 C(Sc* )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 H- NMR和 MS等方法确证。共聚物通过 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共聚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纹影织构或破扇形织构。通过变温 X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 C相。所有共聚物的熔点 (Tm)和液晶态清亮点 (Ti)随共聚物中 2 ,5 -二 [4- ((S) -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用量改变呈规律性变化 ,液晶态温度范围较宽。共聚物均有很高的旋光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近晶C相 串型液晶共聚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气泡纯氧曝气技术处理工业废水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致泰 李世刚 +1 位作者 韩光瑶 谢有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6,共4页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外已有长足进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解决目前污水处理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取代现有的空气曝气活性污泥工艺不失为一个良...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外已有长足进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解决目前污水处理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取代现有的空气曝气活性污泥工艺不失为一个良策。论述了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优越性,比较了各种制氧方法和曝气方法,指出采用PU-8吸附剂变压吸附制氧和敞开式微气泡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尽快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纯氧曝气 变压吸附制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晶C(S_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Ⅱ)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淑媛 宁超峰 +3 位作者 郑世军 马治 李自法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含液晶基元的单体 2 ,5-二 (对异烷氧基苯甲酰氧基 ) -对苯二酚和不同结构的脂族二酰氯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基元垂直于分子主链的 S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 MS等方法确... 以含液晶基元的单体 2 ,5-二 (对异烷氧基苯甲酰氧基 ) -对苯二酚和不同结构的脂族二酰氯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基元垂直于分子主链的 S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 MS等方法确证。聚合物通过 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表征。研究发现 ,所有的聚合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破焦锥织构 ,通过变温 X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 SC相。所有聚合物的熔点和液晶态的清亮点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增大和柔性间隔段长度增加逐渐降低 ,液晶态温度范围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近晶C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12
作者 张淑媛 郭凯 +3 位作者 何可可 郑世军 李自法 周其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4-37,共4页
以2,5-二[4-((s)-烷氧基)苯甲酰氧基]氢醌和酯族二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HNMR和MS等方法确证。聚合物通过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 以2,5-二[4-((s)-烷氧基)苯甲酰氧基]氢醌和酯族二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HNMR和MS等方法确证。聚合物通过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表征。所有的聚合物加热到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纹影织构和沙地织构。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聚合物都有较高的旋光性。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Sc*)相。聚合物的熔融温度(Tm)和各向同性温度(Ti)随分子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手性近晶C相 串型 聚合物的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近晶C相液晶共聚酯的合成
13
作者 郑世军 何可可 +4 位作者 郭凯 张淑媛 李自法 周其凤 张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8-41,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2,5-二[4-((s)-2-甲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和乙二醇、一缩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共聚酯通过GPC、DSC、TG... 以对苯二甲酰氯,2,5-二[4-((s)-2-甲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和乙二醇、一缩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共聚酯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的焦锥织构,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共聚酯都有较高的旋光性。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相。所有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m)和各向同性温度(Ti)随共聚酯中不同柔性链段长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液晶态温度范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近晶C相 液晶共聚酯 设计与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自组与洗涤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瑶 赵国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各种自组结构。它们与表面活性剂结构及体系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自组结构 洗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