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宛新华 周其凤 +2 位作者 张东 张勇 冯新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507-1512,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和清亮点越高;聚合使单体的液晶稳定性增加、液晶相温度范围变宽;侧链液晶基元的极性、刚性和空阻越大,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越高;酰胺基团无论是在分子的末端还是在连接部位,都使单体的熔点和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提高,但在分子末端时液晶相较稳定,作为中心桥键时不利于液晶相的稳定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型 液晶高分子 液晶基元 化学结构 立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小芳 范星河 +1 位作者 宛新华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简要介绍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模型理论,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设计、液晶相态、性质及基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设计和自组装性质等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超分子液晶态 刚柔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涂慧琳 于振宁 +2 位作者 宛新华 陈小芳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85-987,共3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2,5 bis(4′ alkyloxyphenyl)styrene(M n ) for mesogen jacket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s(MJLCPs), where p terphenyl subsituted by alkoxy groups at bo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2,5 bis(4′ alkyloxyphenyl)styrene(M n ) for mesogen jacket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s(MJLCPs), where p terphenyl subsituted by alkoxy groups at both ends was used as mesogenic unit.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the polar linkage groups, such as —COO— or —CONH— as employed in the previous reported MJLCPs, M n is believed to be polymerized easily by both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ionic polymerizati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M n was proved by 1H NMR, mass spectrometry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Their phase transition and liquid crystallinity were characterized by DSC and POM. Although M 1, M 2, M 3 and M 4 exhibited monotropic nematic mesophase, M 5 displayed enantiotropic nematic mesophase presumably because of its decreased mel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ll monomers were easily polymerized to moderat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bove T g, poly[2,5 bis(4′ alkoxyphenyl)styrene] showed a very stable mesophase. The formed birefrigence did not disappear until thermal decomposition started. Compared to other MJLCPs, the polymers reported here have much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设计 合成 对三联苯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世军 李磊 +3 位作者 张淑媛 牛明军 李自法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2,5-二羟基-1,4-苯撑双-(对烷氧基苯甲酸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均为向列...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2,5-二羟基-1,4-苯撑双-(对烷氧基苯甲酸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均为向列型热致液晶高分子。随单体结构改变,聚合物的熔点(Tm)和液晶态清亮点(Ti)均呈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 液晶基元 液晶高分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晶C(S_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Ⅱ)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媛 宁超峰 +3 位作者 郑世军 马治 李自法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含液晶基元的单体 2 ,5-二 (对异烷氧基苯甲酰氧基 ) -对苯二酚和不同结构的脂族二酰氯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基元垂直于分子主链的 S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 MS等方法确... 以含液晶基元的单体 2 ,5-二 (对异烷氧基苯甲酰氧基 ) -对苯二酚和不同结构的脂族二酰氯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基元垂直于分子主链的 SC相串型液晶高分子。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 MS等方法确证。聚合物通过 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表征。研究发现 ,所有的聚合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破焦锥织构 ,通过变温 X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 SC相。所有聚合物的熔点和液晶态的清亮点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增大和柔性间隔段长度增加逐渐降低 ,液晶态温度范围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近晶C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量和末端基长度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液晶性的影响
6
作者 涂慧琳 宛新华 +3 位作者 章斐 孙玲 陈小芳 周其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6,共2页
  用TEMPO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控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较窄、末端基长度不同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聚[2,5-双(4'-乙氧基苯氧羰基)苯乙烯](PEPCS),聚[2,5-双(4'-丙氧基苯氧羰基)苯乙烯](PPPCS),聚[2...   用TEMPO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控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较窄、末端基长度不同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聚[2,5-双(4'-乙氧基苯氧羰基)苯乙烯](PEPCS),聚[2,5-双(4'-丙氧基苯氧羰基)苯乙烯](PPPCS),聚[2,5-双(4'-丁氧基苯氧羰基)苯乙烯](PBPCS)(如表1所示)。   研究了分子量和液晶基元末端基长度对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子量与聚合物的液晶性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液晶性越强;(2)液晶基元末端烷氧基的长度对液晶性有很大影响,随着烷氧基的增长,具有相似分子量的PEPCS、PPPCS和PBPCS的液晶性逐渐降低。   首次发现非晶热致性液晶高分子在降温过程中液晶相结构被破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7
作者 张海良 于振宁 +1 位作者 宛新华 周其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11,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圆二色谱原位监测分子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宛新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聚集过程对轴手性分子的手性光学信号有着重要的影响。1,1-联二萘分子随着聚集体的形成,其圆二色(CD)信号会被湮灭,简称聚集湮灭圆二色效应(AACD)。基于此,唐本忠教授和秦安军教授课题组设计了锁环和未锁环的4种基于联二萘的聚合物。从... 聚集过程对轴手性分子的手性光学信号有着重要的影响。1,1-联二萘分子随着聚集体的形成,其圆二色(CD)信号会被湮灭,简称聚集湮灭圆二色效应(AACD)。基于此,唐本忠教授和秦安军教授课题组设计了锁环和未锁环的4种基于联二萘的聚合物。从其聚集过程中CD谱图的变化可知,对于未锁环的分子(P-1,P-2),2个萘环之间的夹角会逐渐增大。相反,对于锁环的分子(P-3,P-4),相应的夹角会逐渐减小。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也证实了聚集过程中这一构象变化。他们的工作为原位研究分子在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实时和定量的监测策略,这一手段将会在生命和健康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聚集 圆二色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钛中孔材料 被引量:46
9
作者 郑金玉 丘坤元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7-649,共3页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合成 中孔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引发体系引发MMA“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东奇 钦曙辉 丘坤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0-652,共3页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initiating system, i.e. DCDPS/FeCl 3/PPh 3, in which diethyl 2,3 dicyano 2,3 diphenyl succinate(DCDPS) is a hexa substituted etha...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initiating system, i.e. DCDPS/FeCl 3/PPh 3, in which diethyl 2,3 dicyano 2,3 diphenyl succinate(DCDPS) is a hexa substituted ethane thermal iniferter. 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belongs to a reverse ATRP process. The polymerization was closely controlled in bulk at 75 ℃,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with a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quite narrow polydispersity ( M w/ M n=1 20—1 29) was obtained. End group analysis by 1H NMR spectroscopy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PMMA is ω functionalized by a chlorine atom, which is also confirmed by the chain extension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uCl/bipy catalyst via a conventional ATRP process.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P 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引发体系引发MMA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东奇 钦曙辉 丘坤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6-868,共3页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initiation system, i. e. DCDPS/Fe(DC)3, in which diethyl 2,3-dicyano-2,3-diphenyl-succinate(DCDPS) is a hexa-substituted ethane thermal...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initiation system, i. e. DCDPS/Fe(DC)3, in which diethyl 2,3-dicyano-2,3-diphenyl-succinate(DCDPS) is a hexa-substituted ethane thermal iniferter and ferric tri(diethyldithiocarbamate)(Fe(DC)3) is a ligand-free catalyst. The polymeriz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in bulk at 95 ℃, PMMA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quite narrow polydispersities(Mw/Mn=1.20~1.29) were obtained. End group analysis by 1H NMR spectroscopy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PMMA is ω-functionalized by a DC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引发体系 2 3-二氰基-2 3-二苯基丁二酸二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和超支化聚酰胺-胺在我国油田化学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研刚 许泽军 +3 位作者 贾欣茹 李雁 李武松 刘聪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3-68,共6页
树枝状、超支化聚酰胺-胺及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支化度和独特拓扑结构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在原油处理中可作为破乳剂、絮凝剂、驱油剂和阻垢剂等。重点介绍了季铵盐化和嵌段聚醚前后的改性聚酰胺-胺在含油乳液破乳和絮凝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 树枝状、超支化聚酰胺-胺及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支化度和独特拓扑结构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在原油处理中可作为破乳剂、絮凝剂、驱油剂和阻垢剂等。重点介绍了季铵盐化和嵌段聚醚前后的改性聚酰胺-胺在含油乳液破乳和絮凝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简要阐述了该类聚酰胺-胺及衍生物作为破乳剂和絮凝剂的破乳机理,展望了可循环利用的含磁性体树枝状破乳剂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酰胺-胺 破乳剂 絮凝剂 阻垢剂 磁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β-二酮连接的含生色团丙烯酰类单体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的荧光行为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福胜 张昕 +4 位作者 陈广强 李子臣 李福绵 潘卉 高青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376,共3页
A β-diketone-bridged chromophore-containing acrylic monomer, 1-(4-dimethylaminophenyl)-4-methyl-4-pentene-1,3-diketone(DMPDK) and its saturated model compound, 1-(4-dimethyl aminophenyl)-1,3-butanedione(DMBDK) were s... A β-diketone-bridged chromophore-containing acrylic monomer, 1-(4-dimethylaminophenyl)-4-methyl-4-pentene-1,3-diketone(DMPDK) and its saturated model compound, 1-(4-dimethyl aminophenyl)-1,3-butanedione(DMBDK) 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DMPDK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DMBDK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DMPDK, a β-diketone-bridged acrylic monomer having chromophore moiety, also showed fluorescence structural self-quenching effect(SSQE). Photo-induced tautomerization of DMBDK in acetonitril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fluorescence method is capable of monitoring tautomerization of some fluorescent β-diket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色团 丙烯酰类单体 饱和模型化合物 Β-二酮 互变异构 荧光 紫外吸收 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环状低聚物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宛新华 曹郁 +2 位作者 章斐 孙玲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究了不同大小环的分布 ,发现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合成的 PTT环状低聚物主要由二、三、四、五和七聚体构成 ,其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多 ,没有发现环状六聚体的存在 .PTT环状低聚物的熔程为 92 .3~ 2 2 2 .6℃ ,熔融后是无色、透明的低粘度液体 .于 2 5 0℃将 PTT环状低聚物分别在辛酸亚锡、 1 -乙基 -3-氯四丁基锡氧烷、钛酸四丁酯和三氧化二锑催化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制备了特性粘数为0 .1 8~ 0 .4 9d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1 3-丙二酯) 环状低聚物 开环聚合反应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飞行时间质谱仪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性芳香醛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可可 张晓静 +5 位作者 李自法 张淑媛 郑世军 杨振华 郭凯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00-2004,共5页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烷氧基联苯酰氯为原料 ,采用爱因宏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 4-(4 -烷氧基联苯基 -4-羧基 )苯甲醛 .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证 .化合物的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旋...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烷氧基联苯酰氯为原料 ,采用爱因宏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 4-(4 -烷氧基联苯基 -4-羧基 )苯甲醛 .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证 .化合物的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 .结果表明 ,所有的化合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手性近晶 C相、近晶相、胆甾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 .含手性中心的化合物都有较高的旋光性 ,而且在合成反应中旋光性得到保持 .随着分子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 ,化合物 (除2 a和 4a外 )的熔点 (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 (Ti)呈规律性变化 ,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 -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 ,而向列相温度范围递减 ,至十二烷基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芳香醛化合物 液晶态 热致液晶 结构表征 液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黄色磷光吡嗪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国林 刘泽华 +3 位作者 郭海清 啜玉涛 甄常刮 邹德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7-400,388,共5页
利用 2 ,3 -二苯基吡嗪与水合三氯化铱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嗪铱的配合物 [Ir( dphp) 2 ( acac) ],通过元素分析 ,1 H NMR和 MS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 .利用该材料作为磷光染料制备了结构为 [... 利用 2 ,3 -二苯基吡嗪与水合三氯化铱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嗪铱的配合物 [Ir( dphp) 2 ( acac) ],通过元素分析 ,1 H NMR和 MS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 .利用该材料作为磷光染料制备了结构为 [ITO/ NPB( 3 0 nm) / NPB∶ 8%[Ir( dphp) 2 ( acac) ]( 2 5 nm) / PBD( 1 0 nm) /Alq3( 3 0 nm) / Mg∶ Ag(质量比 9∶ 1 ) ( 1 3 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了其电致发光光谱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在 3 93和 5 2 8nm处存在单重态 1 MLCT(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 )和三重态3MLCT的吸收峰 ;荧光光谱结果显示 ,在 5 8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 ;电致发光光谱显示 ,该器件的启动电压是3 .2 5 V,器件的最大亮度为 1 1 4 78cd/ m2 ,外量子效率为 1 3 .85 %,器件的流明效率为 1 5 .5 4lm/ W,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黄色磷光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苯并噻唑及吡唑啉环的聚烷基芴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华西 陈浩 +4 位作者 李瑛 蒋青 谢明贵 啜玉涛 邹德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7-1029,共3页
用苯并噻唑基吡唑啉与芴共聚,制备了两种新型的主链含苯并噻唑及吡唑啉环的聚烷基芴电致发光材料。目标聚合物玻璃化温度(Tg)为210和213℃。该聚合物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EDOT/polymer/BCP/Alq/Mg∶Ag的发光二极管起亮电压分别为和10.7... 用苯并噻唑基吡唑啉与芴共聚,制备了两种新型的主链含苯并噻唑及吡唑啉环的聚烷基芴电致发光材料。目标聚合物玻璃化温度(Tg)为210和213℃。该聚合物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EDOT/polymer/BCP/Alq/Mg∶Ag的发光二极管起亮电压分别为和10.7和10V,最大亮度为109和105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芴 苯并噻唑 吡唑啉 聚合物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烷基芴共聚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华西 陈浩 +4 位作者 李瑛 蒋青 谢明贵 啜玉涛 邹德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并与芴共聚,制备了两种新型的主链含苯并噻唑及吡唑啉环的聚烷基芴电致发光材料,通过红外和核磁对其进行了表征。目标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为143℃和117℃,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用... 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并与芴共聚,制备了两种新型的主链含苯并噻唑及吡唑啉环的聚烷基芴电致发光材料,通过红外和核磁对其进行了表征。目标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为143℃和117℃,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用该聚合物为发光层作的结构为ITO/PEDOT/po ly-m er/BCP/A lq/M g:A g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起亮电压分别为和9.8 V和11.5 V,最大亮度分别为107 cd/m2和65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芴 苯并噻唑 吡唑啉 聚合物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磷光喹喔啉铂(II)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林 啜玉涛 +1 位作者 郭海清 邹德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利用2,3-二苯基喹喔啉和氯亚铂酸钾(K2PtCl4)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喔啉铂的配合物(DPQ)Pt(acac),通过元素分析,1HNMR测定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是目标化合物.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材料作... 利用2,3-二苯基喹喔啉和氯亚铂酸钾(K2PtCl4)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喔啉铂的配合物(DPQ)Pt(acac),通过元素分析,1HNMR测定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是目标化合物.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材料作为磷光染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21nm)/NPB∶7%(DPQ)Pt(acac)(17.5nm)/BCP(7nm)/Alq3(21nm)/Mg∶Ag(10∶1)(120nm)/Ag(10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442和485nm处存在单重态1MLCT(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和三重态3MLCT的吸收峰;在632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该器件的启动电压是5.0V,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16cd·m-2,外量子效率为0.66%,流明效率为0.26lm·W-1,是一种红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喹喔啉铂(Ⅱ)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长度间隔基的含联苯基团的侧链液晶聚炔的荧光行为(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振强 张昕 +3 位作者 李子臣 陈尔强 LAM Jacky W. Y. 唐本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1-2285,共5页
对一系列具有不同长度间隔基的含联苯基团的侧链液晶聚炔的稳态荧光和荧光衰减行为进行了研究.为便于比较,选取其中一个单体作为模型化合物.稳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聚合物和单体均显示一个荧光发射,该荧光发射来源于聚合物侧链的联苯基团... 对一系列具有不同长度间隔基的含联苯基团的侧链液晶聚炔的稳态荧光和荧光衰减行为进行了研究.为便于比较,选取其中一个单体作为模型化合物.稳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聚合物和单体均显示一个荧光发射,该荧光发射来源于聚合物侧链的联苯基团.随着间隔基长度的减小,聚合物的荧光强度降低.荧光衰减结果表明单体的荧光衰减可以拟合为一个单指数衰减,而聚合物的荧光衰减拟合为三指数衰减.这种三指数衰减可能由溶液局部高浓度引起的猝灭和侧链联苯基团的旋转受阻所引起.溶剂效应表明,溶剂与联苯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溶剂极性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荧光 单取代聚炔 联苯 荧光寿命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