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合成方法制备的LiCoO_2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剑 其鲁 +1 位作者 柯克 晨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5-640,共6页
采用新合成方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CoO2。通过ICP鄄AES、XRD、SEM、电化学方法等测试分析了所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并与商品LiCoO2材料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别以国产MCMB和石墨作负极活性物质、合成的LiCoO2作... 采用新合成方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CoO2。通过ICP鄄AES、XRD、SEM、电化学方法等测试分析了所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并与商品LiCoO2材料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别以国产MCMB和石墨作负极活性物质、合成的LiCoO2作正极活性物质做成锂离子电池,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Co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于其它两种商品LiCoO2材料,其初始放电容量为155.0mAh·g-1,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95.3%,而且以此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也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计时电位分析结果还表明,合成的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了三次相转变过程,但相变过程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方法 LICOO2 正极材料 化学性能 锂离子 电池 碳酸锂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_yCo_(0.2)Ni_(0.8-y)O_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江卫军 其鲁 +2 位作者 柯克 王银杰 晨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80-1284,共5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0.2Ni0.8-yO2(y=0,0.001,0.005,0.01,0.03),采用XRD、SEM、ICP-AES、差分计时电位法和充放电循环等对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均...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0.2Ni0.8-yO2(y=0,0.001,0.005,0.01,0.03),采用XRD、SEM、ICP-AES、差分计时电位法和充放电循环等对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均为α-NaFeO2型的层状结构,产物无杂质相,产物的表面形貌规则,颗粒大小均匀。实验结果证明经过Al掺杂后的材料的放电电压平台有所提高,容量也有所上升。并且随着Al含量的增加,材料在电化学充放电过程的结构稳定性在上升,因此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还表明低含量Al元素的掺杂既提高了LiNi0.8Co0.2O2的放电容量,又提高了其循环可逆性,使材料的容量保持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LiAlyCo0.2Ni0.8-yO2 合成 电化学性能 AL掺杂 氧化钴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Mn_(1/3)Co_(1/3)O_2-zFz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闻雷 其鲁 +1 位作者 徐国祥 张敬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3-656,共4页
以共沉淀碳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层状LiN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差分计时电位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同时研究了F-掺杂对于材料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SEM分析表明,L... 以共沉淀碳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层状LiN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差分计时电位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同时研究了F-掺杂对于材料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SEM分析表明,LiNi1/3Mn1/3Co1/3O2产物基本为球形颗粒。F-掺杂后,粉末形状变得不规则。LiNi1/3Mn1/3Co1/3O2材料在2.5~4.4V电位区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2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3.2%。适量的F-掺杂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F-掺杂量z为0.1时,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Mn1/3Co1/3O2-zF2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Y_2O_3纳米粉及透明陶瓷 被引量:12
4
作者 闻雷 孙旭东 +1 位作者 其鲁 徐国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9-546,共8页
以Y(NO3)3溶液和NH3·H2O为原料,制备了Y2O3纳米粉体.先驱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为Y2(OH)5NO3·H2O.研究了pH值及滴加过程对先驱沉淀物形貌及Y2O3产物烧结性的影响.正向滴定,pH值较低时(pH=7.9),先驱沉淀物为片状结构;pH值较高时(... 以Y(NO3)3溶液和NH3·H2O为原料,制备了Y2O3纳米粉体.先驱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为Y2(OH)5NO3·H2O.研究了pH值及滴加过程对先驱沉淀物形貌及Y2O3产物烧结性的影响.正向滴定,pH值较低时(pH=7.9),先驱沉淀物为片状结构;pH值较高时(pH=10.0),先驱沉淀物片层状结构特性减轻,并且颗粒变的细小.反向滴加时,片层状结构特征消失,主要为块状晶粒.先驱沉淀物为片状结构时,得到的粉体活性较高.添加适量的(NH4)2SO4能够减轻Y2O3粉体的团聚,沉淀的同时控制pH值在9以下,所得到的粉体具有更好的烧结性能.采用得到的Y2O3纳米粉,不加入任何烧结助剂,经1700℃真空烧结4h得到了透明Y2O3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透明陶瓷 光学性能 纳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卫 田文怀 其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评述。对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已商品化材料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已商品化材料的技术改进方向。对新型材料5V高电压尖晶石锰酸锂、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xLi2MnO3·... 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评述。对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已商品化材料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已商品化材料的技术改进方向。对新型材料5V高电压尖晶石锰酸锂、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xLi2MnO3·(1-x)Li[Mn1/3Ni1/3Co1/3]O2}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钴酸锂 锰酸锂 磷酸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正极材料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剑 李林香 +1 位作者 其鲁 安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8-61,共4页
采用尖晶石LiMn2O4材料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极耳、极片、电解质溶液等。又采用新型正极材料LiMnxNiyCozO2开发出性能更优越的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可10C连续放电和8C快... 采用尖晶石LiMn2O4材料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极耳、极片、电解质溶液等。又采用新型正极材料LiMnxNiyCozO2开发出性能更优越的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可10C连续放电和8C快速充电,并具有优秀的循环性能和搁置性能。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为研制混合电动车(HEV)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高功率 18650型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华君 陈渊 +3 位作者 代克化 宋兆爽 马建伟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2-1926,共5页
阐述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树脂)基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过程.对复合膜中使用的无机TiO2纳米颗粒进行固体超强酸化处理,并进行颗粒表面酸强度H0测试、XRD晶体结构分析以及复合膜的电解液吸附率... 阐述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树脂)基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过程.对复合膜中使用的无机TiO2纳米颗粒进行固体超强酸化处理,并进行颗粒表面酸强度H0测试、XRD晶体结构分析以及复合膜的电解液吸附率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采用PE无纺布支撑体作为增强材料,以浸涂方法制备复合膜,并进一步组装为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表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 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 固体超强酸 无纺布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LiMn_(0.45)Ni_(0.45)Co_(0.1)O_2正极材料的反应条件 被引量:7
8
作者 代克化 王银杰 +2 位作者 冯华君 谢燕婷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7-1931,共5页
通过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Mn0.45Ni0.45Co0.1(OH)2,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重点研究了F-离子对产物形貌特征、振实密度的影响.利用前述产物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高密度的LiMn0.45Ni0.45Co0.1O2和LiMn0.45Ni0.45Co0.1... 通过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Mn0.45Ni0.45Co0.1(OH)2,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重点研究了F-离子对产物形貌特征、振实密度的影响.利用前述产物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高密度的LiMn0.45Ni0.45Co0.1O2和LiMn0.45Ni0.45Co0.1O1.96F0.04正极材料,并研究了F元素掺杂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淀体系中加入F-,可以改善产物的形貌特征和振实密度.SEM测试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形貌;XRD测试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无杂质相存在.在充放电电压区间为2.8-4.4V,电流密度为30mA·g-1时,LiMn0.45Ni0.45Co0.1O2和LiMn0.45Ni0.45Co0.1O1.96F0.04首次放电容量均为157mAh·g-1,经过5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2.6%和86.0%,F元素的掺杂可以明显改进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 LiMn0.5-xNi0.5-xCo2xO2 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的择优取向与LiCoO_2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比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永翀 徐兴军 +4 位作者 崔宏芝 代克化 宋兆爽 江卫军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48-195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平面反射和透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表明,目前商品LiCoO2样品XRD图谱的(104)和(003)衍射峰强度比(I(10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平面反射和透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表明,目前商品LiCoO2样品XRD图谱的(104)和(003)衍射峰强度比(I(104)/I(003))主要反映了LiCoO2晶体c轴方向的择优取向,而不是Li、Co原子的占位有序程度.I(104)/I(003)比值越小,晶体择优取向度越高.晶体无择优取向LiCoO2粉末材料的衍射峰强度比I(104)/I(003)应为95%左右.因此,不能用I(104)/I(003)的比值大小作为实际LiCoO2材料晶体内Li、Co原子排列是否有序的主要证据.澄清了长期有争议的关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O2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安平 其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共7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不断得到提高,容量更大、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厚度更薄、价格更低的锂离子电池将不断地被推向市场。作者分别对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当前应用及最新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及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应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用铝塑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德利 其鲁 +1 位作者 王印萍 安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2-66,共5页
研制成功了电动自行车用5·5Ah圆柱型铝塑膜锰酸锂电池,它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高低温特性。单体电池通过了GB/T18287—2000的安全试验,所有试验中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将单体电池放电到3·0V,然后搁置3个月,电池出现“气胀”... 研制成功了电动自行车用5·5Ah圆柱型铝塑膜锰酸锂电池,它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高低温特性。单体电池通过了GB/T18287—2000的安全试验,所有试验中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将单体电池放电到3·0V,然后搁置3个月,电池出现“气胀”,经过循环,“气胀”消失,电池性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0·8V/5Ah电池组1C,100%DOD循环500次,容量保持在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铝塑膜 电动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