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蛋白水解酶在不同分子筛上的吸附固定(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平 邢国文 +1 位作者 李宣文 叶蕴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3-1118,共6页
系统研究了α-胰凝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嗜热杆菌蛋白酶4种蛋白水解酶在一系列分子筛上的吸附固定.所用分子筛载体包括微孔分子筛:HY、NaY、NH4Y、MCM-22、Hβ沸石,改性Y沸石:HDAY、HNH4DAY以及介孔分子筛MCM-41.结... 系统研究了α-胰凝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嗜热杆菌蛋白酶4种蛋白水解酶在一系列分子筛上的吸附固定.所用分子筛载体包括微孔分子筛:HY、NaY、NH4Y、MCM-22、Hβ沸石,改性Y沸石:HDAY、HNH4DAY以及介孔分子筛MCM-41.结果表明,不仅分子筛的结构与酶的性质对酶的固定化量与固定化酶的活性有重要影响,而且吸附固定化条件如缓冲液的pH值和酶的浓度等对酶的吸附固定化也有显著影响.在多数情况下,pH值为6时蛋白水解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固定化的量较高,随着pH值进一步升高吸附量降低.探讨了蛋白水解酶与不同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α-胰凝乳蛋白酶在Hβ沸石上吸附固定化量最高,而固定在MCM-22上的α-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最高,这显然与其吸附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固定化作用 蛋白水解酶 沸石 分子筛 多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环境与健康——放射化学一隅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立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从放射性、环境和健康出发,就放射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简单介绍了放射化学在我国核电发展和核技术应用中的作用以及我国放射化学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放射化学 放射性 健康 环境 核技术应用 核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甲苯中C_(60)^(6-)和C_(70)^(6-)的电化学检测
3
作者 张美芹 刘卉 +7 位作者 胡虎 谢书宝 静平 李美仙 甘良兵 朱志伟 寇元 邵元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730,共4页
采用铂微电极观察到了室温下(25±1)℃甲苯单一溶剂中C60和C70的六步单电子电化学还原过程.在甲苯中采用一般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溶解度差,电势窗口也不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Tetrahex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 采用铂微电极观察到了室温下(25±1)℃甲苯单一溶剂中C60和C70的六步单电子电化学还原过程.在甲苯中采用一般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溶解度差,电势窗口也不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Tetrahex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THA-Tf2N]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而可以作为这种非极性溶剂的理想支持电解质,并且该体系可以提供宽达3/3.7V(相对于二茂铁电对,Fe+/Fe)的电化学还原窗口,这是在室温下实现C660-和C760-的电化学检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甲苯 离子液体 室温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的分级变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铮 赖兵 +4 位作者 曹洁 李竹 瞿丽丽 曹傲能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45-1750,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动态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来自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Mj)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在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过程.研究表明,在pH7时,Mj HSP16.5在8mol·L-1尿素作用下不...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动态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来自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Mj)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在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过程.研究表明,在pH7时,Mj HSP16.5在8mol·L-1尿素作用下不会发生变性.在pH7条件下,盐酸胍对Mj HSP16.5的变性表现为一个分级过程,分别在2.0、3.0和6.0mol·L-1盐酸胍浓度附近,出现明显的结构变化;到7.0mol·L-1盐酸胍时,Mj HSP16.5才完全变性.降低溶液pH值将使Mj HSP16.5的变性变得更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热休克蛋白 MJ HSP16.5 蛋白质折叠 变性剂 分级变性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秋雨 张城皓 +5 位作者 曹可 陆永俊 王连才 张秀芹 马慧玲 翟茂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41-544,共4页
随着核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核安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针对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具有密度低、易成型等优点,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X射线、γ射线和中... 随着核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核安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针对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具有密度低、易成型等优点,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的特性和屏蔽机理,分别阐述了具有X射线、γ射线和中子防护功能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新型高分子基屏蔽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Γ射线 中子射线 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荧光微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家锐 杨飏 +1 位作者 阎云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91-2297,共7页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质.以Eu3+-Tb3+混合离子取代Eu3+,可以制备多色荧光微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荧光微囊 金属配位聚合物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亲水性探针分子在金电极上硫醇自组装跨膜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忠 沈丽 +4 位作者 谢书宝 何莎莉 静平 徐晓东 邵元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4,共5页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测定了不同亲水性氧化还原电对在硫醇修饰的金电极表面上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分别选择铁氰化钾[K3Fe(CN)6]和N,N,N′,N′-四甲基-1,4苯二胺(TMPD)作为氧化还原探针,根据得到的反馈曲线拟合出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测定了不同亲水性氧化还原电对在硫醇修饰的金电极表面上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分别选择铁氰化钾[K3Fe(CN)6]和N,N,N′,N′-四甲基-1,4苯二胺(TMPD)作为氧化还原探针,根据得到的反馈曲线拟合出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比较这些速率常数可以看出,修饰层对疏水性的TMPD分子显示出更好的穿透性.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解释TMPD的穿透过程,在TMPD电子隧穿的前后存在着单层膜和水溶液间的快速平衡,而隧穿作为决速步骤,其表观速率常数也比K3Fe(CN)6的大.通过计算得到TMPD的隧穿因子β为1.2/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 跨膜转移动力学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N N N′ N′-四甲基-1 4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在自组装结构调控与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安东 阎云 黄建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利用光照引发的光化学变化,作为一种通过宏观手段向微观系统提供能量和外加刺激的理想手段,在分子自组装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光化学变化可以实现对分子自组装结构从分子结构到微观结构,再到宏观性质的多层级调控。反之,通过其... 利用光照引发的光化学变化,作为一种通过宏观手段向微观系统提供能量和外加刺激的理想手段,在分子自组装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光化学变化可以实现对分子自组装结构从分子结构到微观结构,再到宏观性质的多层级调控。反之,通过其他手段调节聚集体的组装结构和分子排列,也可以控制改变聚集体的发光情况。此外,分子荧光探针为认识纳米尺度的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微观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研究自组装结构中不可取代的重要表征手段。本文就光化学手段对分子自组装结构的调控与探测,以及自组装结构对发光分子的光学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光化学 荧光探针 自组装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螺吡喃衍生物:离子传感和分子水平的信息处理(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颖若 张洪涛 +1 位作者 齐传民 郭雪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71-2479,共9页
为实现金属离子检测和分子水平的信息处理,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有功能配位基团的螺吡喃衍生物(SP1-SP4).研究发现:在没有UV光照的条件下,金属离子可以促进螺吡喃(SP2和SP4)开环并形成稳定可逆的络合物(MC-M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为实现金属离子检测和分子水平的信息处理,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有功能配位基团的螺吡喃衍生物(SP1-SP4).研究发现:在没有UV光照的条件下,金属离子可以促进螺吡喃(SP2和SP4)开环并形成稳定可逆的络合物(MC-M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在UV光照前加入不同的金属离子会引起SP2和SP4的光学性质的特征变化,因此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通过裸眼就能辨别金属离子的比色方法.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能够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锌离子.此外,基于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这类螺吡喃衍生物可以用于构建组合的逻辑门,执行分子水平的信息处理,从而展现了其在化学或环境传感和未来的分子计算机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吡喃 化学传感 逻辑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氧化三甲胺混合溶剂影响单壁碳纳米管内部水合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立江 高毅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20,共8页
尿素是早已被人们认识的蛋白质变性剂,而氧化三甲胺则是最常用的蛋白质结构保护剂。虽然多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实验中,但是它们是如何在蛋白质结构形成中起作用,特别是氧化三甲胺是如何在高浓度尿素环境中起到抑制尿素蛋白变性作用的... 尿素是早已被人们认识的蛋白质变性剂,而氧化三甲胺则是最常用的蛋白质结构保护剂。虽然多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实验中,但是它们是如何在蛋白质结构形成中起作用,特别是氧化三甲胺是如何在高浓度尿素环境中起到抑制尿素蛋白变性作用的分子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圆满解答。本文以单壁碳纳米管为模型疏水体系,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尿素/氧化三甲胺混合溶液中纳米管内部水合性质,结果表明氧化三甲胺更易与水分子和尿素分子形成较强相互作用从而稳定了水溶液结构,这一结果亦表明了氧化三甲胺可以通过间接机制抵消尿素分子对于碳纳米管内部水合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氧化三甲胺 碳纳米管 水合作用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解析分子体系的三维空间构型
11
作者 陈海龙 边红涛 郑俊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62,共23页
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凝聚态分子体系中分子的结构以及快速变化动力学过程的测量之中,并有望成为新一代解析分子体系微观结构及超快行为的常规手段。本文从两个主线出发,介绍如何利用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解析... 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凝聚态分子体系中分子的结构以及快速变化动力学过程的测量之中,并有望成为新一代解析分子体系微观结构及超快行为的常规手段。本文从两个主线出发,介绍如何利用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解析分子体系的三维空间构型。一方面通过测量分子内各个振动模式跃迁偶极矩间的夹角来获得分子体系内不同基团的相对空间取向,并最终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另一方面,通过详细解析分子间振动能量转移的机理,进而将实验中测得的振动能量转移速率转化为分子之间的距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振动光谱仪 超快光谱 二维红外光谱 分子构象 振动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链工程对两亲有机半导体热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李明亮 李硕 +1 位作者 王国治 郭雪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3,共8页
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两亲功能分子具有易加工、低成本和高性能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功能薄膜材料制备和细胞膜相关的仿生学研究中。于是课题基于侧链工程,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功能两亲分子Cn PA-BTBT (n=3–11),分子使用不同长度烷基链连... 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两亲功能分子具有易加工、低成本和高性能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功能薄膜材料制备和细胞膜相关的仿生学研究中。于是课题基于侧链工程,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功能两亲分子Cn PA-BTBT (n=3–11),分子使用不同长度烷基链连接疏水的半导体骨架和亲水的极性功能基团。使用基于示差扫描量热法的热力学研究分析不同长度烷基链的体积效应、奇偶性、柔性和其它烷基链特性对材料整体性能影响,并最终根据热力学测试结果,提出了一个三态分子模型。此工作为功能有机半导体材料设计、合成、优化以及目标性能材料的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两亲半导体材料 烷基链工程 热力学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辐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13
作者 胡杨 魏旭炎 +2 位作者 李久强 彭静 翟茂林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8-92,共15页
MXene/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将少层Ti_(3)C_(2)T_(x)与GO混合,通过γ射线辐照对GO进行还原和表面改性,同时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基团与Ti_(3)C_(2)T_(x)... MXene/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将少层Ti_(3)C_(2)T_(x)与GO混合,通过γ射线辐照对GO进行还原和表面改性,同时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基团与Ti_(3)C_(2)T_(x)表面含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组装制备了复合水凝胶(M/rGO)。吸收剂量75 kGy下制备的M/rGO-75复合水凝胶具有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将该水凝胶冻干并退火处理除去表面含氧官能团,进一步制备了新型复合气凝胶(H-M/rGO),该气凝胶保持了原有的网络结构。将制备的H-M/rG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所得到的超级电容器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可达119 F/g,明显优于GO与不含MXene的气凝胶超级电容器,此外还表现出了优秀的倍率性能、导电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备 MXene/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 自组装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Eu^(3+),Tb^(3+)硼酸铝磷光体的制备及荧光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建国 赵凤英 +3 位作者 郭宝生 李五聚 阮慎康 苏勉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9-41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于 Al2 O3-B2 O3体系中合成出了 Eu3+ ,Tb3+激活的 Al1 8B4O33磷光体。研究了磷光体的形成过程 ,探讨了烧结温度及激活剂浓度对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磷光体 硼酸铝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Ag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海龙 罗武林 +7 位作者 陈涛 田文宇 孙茂 黎春 朱地 刘冉冉 赵宇亮 刘春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以金红石相二氧化钛(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的乙二醇溶液反应,得到表面载Ag的二氧化钛纳米管(Ag/TNTs).利用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 以金红石相二氧化钛(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的乙二醇溶液反应,得到表面载Ag的二氧化钛纳米管(Ag/TNTs).利用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Ag/TNTs对甲基橙(MO)紫外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经Ag表面修饰后,纳米管的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并且Ag粒子能很好地分散在纳米管的外表面.Ag粒子的直径约为4nm,以单质Ag的形态存在.Ag/TNTs在可见光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结果表明,Ag/TNTs的光催化活性较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粉体和纯TNTs有着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 二氧化钛 AG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Ti离子复合掺杂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电池性能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震坡 刘文 +5 位作者 王悦 赵春松 张淑萍 陈继涛 周恒辉 张新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84-2090,共7页
在氮气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Mg、Ti离子复合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8Mg0.01)(Fe0.98Ti0.01)PO4/C,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循环对材料进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 在氮气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Mg、Ti离子复合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8Mg0.01)(Fe0.98Ti0.01)PO4/C,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循环对材料进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离子掺杂可显著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模拟电池在0.2C和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4.7和146.9mAh·g-1.以此复合掺杂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60Ah动力电池,其3C倍率放电容量仍保持为1C倍率放电容量的100%;低温0和-20℃测试条件下,动力电池放电容量分别保持为常温初始放电容量的89.7%和63.1%;在常温1C/1C充放电条件下,经过20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依然保持为初始放电容量的89%,显示出优良的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g、Ti离子复合掺杂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电池具有优良的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和储能电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复合掺杂 倍率性能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苯胺和螺(芴-9,9'-氧杂蒽)的星射形蓝光寡聚材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初增泽 王丹 +1 位作者 张超 邹德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0-2007,共8页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都在100℃以上,其中两种螺芴取代的寡聚物(TPA-SFX和TPA-SFXCz)的Tg分别达到141和127℃.光物理的研究发现, 在薄膜中,TPA-F具有很宽的双发射峰, 峰值为424和455nm;而TPA-SFX和TPA-SFXCz仍保持单一蓝光发射, 发射峰分别为434和442nm.这表明将三苯胺非平面结构和螺形取代基团相结合,能有效抑制在薄膜中聚集和激基缔合物的产生.电化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引入富电子的三苯胺核心结构,三者都具有-5.4 eV左右的较高的HOMO能级.通过旋涂法制备了结构为ITO(氧化铟锡)/PEDOT: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寡聚物/TPBI(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LiF/Al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测试结果表明,TPA-SFX的器件具有最好的光电性能. 以它为发光层,获得最大亮度为268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35 cd·A-1、色坐标为(0.17, 0.13)的蓝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苯胺: 螺(芴-9 9’-氧杂蒽): 星射形: 蓝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甲醇性和稳定性的纳米复合阴极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宁 朱春梅 +3 位作者 孙斌 施祖进 刘岩 王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63-2268,共6页
报导了一种由酞菁氧钛、铂金属纳米簇和氮杂化碳纳米角结构基元组装而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电化学催化剂(TiOPc-Pt/NSWCNH)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性能.在TiOPc-Pt/NSWCNH催化剂中,氮杂化碳纳米角堆积形成多孔导电网络,铂纳粒子均匀地分散于... 报导了一种由酞菁氧钛、铂金属纳米簇和氮杂化碳纳米角结构基元组装而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电化学催化剂(TiOPc-Pt/NSWCNH)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性能.在TiOPc-Pt/NSWCNH催化剂中,氮杂化碳纳米角堆积形成多孔导电网络,铂纳粒子均匀地分散于上述多孔导电网络中,部分铂纳粒子与TiOPc微晶直接接触.在甲醇存在的条件下,TiOPc-Pt/NSWCNH对氧还原反应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和优良的选择性与稳定性.在甲醇浓度为0.5mol·L-1的高氯酸水溶液中,TiOPc-Pt/NSWCNH催化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比商购Pt/C-JM催化剂提高了260mV,其质量活性和比活性(0.85V(参比电极为可逆氢电极(RHE)))分别为83.5A·g-1和0.294mA·cm-2,远高于Pt/C-JM催化剂.在含氧气氛下,于甲醇高氯酸水溶液中,对TiOPc-Pt/NSWCNH和TiOPc-Pt/C催化剂进行了循环伏安法加速老化实验研究(0.6-1.0V,15000个循环),结果表明TiOPc-Pt/NSWCNH具有更高的稳定性.TiOPc-Pt/NCNH催化剂的高耐醇性可能得益于由TiOPc微晶向Pt纳米粒子的电子转移,其高稳定性主要得益于氮杂化碳纳米角的高石墨化程度及纳米角堆积而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催化剂 氮杂化碳纳米角 酞菁 稳定性 耐醇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iO_2/LaF_3∶Ce,Tb复合结构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玮 赵光耀 +1 位作者 孙聆东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5-640,共6页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层厚度,可以改变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当SiO2层厚度增加到42 nm时,仍能观察到明显的LRET现象.这一距离远超过通常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范围,表明由长发光寿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与金纳米颗粒形成的给体-受体对可在更大的距离上实现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稀土纳米材料 金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mim][PF_6]和[C_4mim][NTf_2]离子液体辐射诱导的相行为及荧光行为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立永 彭静 +1 位作者 李久强 翟茂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987,共7页
离子液体因其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及优良的萃取性能被认为是萃取分离放射性核素的新一代绿色溶剂,而研究离子液体本身的辐射效应是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以60Co为辐射源,系统研究了γ辐照对两种常见的憎水性咪唑离子液体1-丁基-3-... 离子液体因其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及优良的萃取性能被认为是萃取分离放射性核素的新一代绿色溶剂,而研究离子液体本身的辐射效应是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以60Co为辐射源,系统研究了γ辐照对两种常见的憎水性咪唑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和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酰胺酸盐([C4mim][NTf2])的相行为及荧光行为的影响.在相行为方面,γ辐照使离子液体的结晶驰豫时间增加,导致其低温结晶延迟.在荧光行为方面,γ辐照后离子液体的荧光光谱保持原有的"红边效应(red edge effect)",但随吸收剂量增加,光谱整体发生红移(最大移动幅度达150nm).并且这种"红边效应"在辐照后离子液体的乙腈稀释剂中仍然存在,且随稀释倍数增加光谱整体发生蓝移.[C4mim][PF6]和[C4mim][NTf2]离子液体辐照后的这种相行为及荧光行为的变化可归因于辐照对其阴阳离子空间相关性(缔合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相行为 结晶 荧光行为 红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