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色素c在微-液/液界面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1
作者 静平 张美芹 +4 位作者 胡虎 谢书宝 詹东平 朱志伟 邵元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81-485,共5页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玻璃微米管尖端处形成的微-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选用四丁基铵四苯硼(TBAT-PB)、四丁基铵四氯代苯硼(TBATPBCl)以及四丁基铵四氟代苯硼(TBATPBF)三种不同的有机相支...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玻璃微米管尖端处形成的微-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选用四丁基铵四苯硼(TBAT-PB)、四丁基铵四氯代苯硼(TBATPBCl)以及四丁基铵四氟代苯硼(TBATPBF)三种不同的有机相支持电解质来研究Cyt c在W/DCE界面上的反应。在电势窗较窄的含TBATPB体系中只能够观察到吸附过程;在电势窗较宽的含TBATPBCl和TBATPBF的体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吸附与离子转移过程。当Cyt c浓度较低时,两种过程都可以观察到;当Cyt c浓度较高时,主要是吸附。文中对这些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L/L界面 细胞色素c(Cyt c) 吸附 离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在快速检测心肌梗死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覃晓丽 王茗涵 +1 位作者 董逸帆 邵元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7-1112,共6页
设计和发展简便、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手段以检测低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临床诊断迫切的需求。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可控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进行低浓度样品检测。该方法与生物传... 设计和发展简便、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手段以检测低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临床诊断迫切的需求。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可控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进行低浓度样品检测。该方法与生物传感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生物体液等复杂样品中极低含量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在快速检测心肌梗死标志物中近5年的进展,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探针和共反应物,以及多组分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等,并对其在心肌梗死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发光探针 阵列 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界面电化学及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顾菁 乔永辉 +5 位作者 朱新宇 阴笑弘 张欣 陈烨 朱志伟 邵元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液/液界面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与研究萃取和化学传感机理、相转移催化、药物释放、模拟生物膜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备受关注.文中结合作者课题组工作,介绍、综述该领域近十几年、尤其在液/液界面微观结构、电荷(离子与电子)转移反应及界面... 液/液界面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与研究萃取和化学传感机理、相转移催化、药物释放、模拟生物膜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备受关注.文中结合作者课题组工作,介绍、综述该领域近十几年、尤其在液/液界面微观结构、电荷(离子与电子)转移反应及界面功能化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界面 微观结构 电荷转移反应 界面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亲水性探针分子在金电极上硫醇自组装跨膜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忠 沈丽 +4 位作者 谢书宝 何莎莉 静平 徐晓东 邵元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4,共5页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测定了不同亲水性氧化还原电对在硫醇修饰的金电极表面上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分别选择铁氰化钾[K3Fe(CN)6]和N,N,N′,N′-四甲基-1,4苯二胺(TMPD)作为氧化还原探针,根据得到的反馈曲线拟合出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测定了不同亲水性氧化还原电对在硫醇修饰的金电极表面上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分别选择铁氰化钾[K3Fe(CN)6]和N,N,N′,N′-四甲基-1,4苯二胺(TMPD)作为氧化还原探针,根据得到的反馈曲线拟合出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比较这些速率常数可以看出,修饰层对疏水性的TMPD分子显示出更好的穿透性.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解释TMPD的穿透过程,在TMPD电子隧穿的前后存在着单层膜和水溶液间的快速平衡,而隧穿作为决速步骤,其表观速率常数也比K3Fe(CN)6的大.通过计算得到TMPD的隧穿因子β为1.2/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 跨膜转移动力学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N N N′ N′-四甲基-1 4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5
5
作者 韩晔华 霍飞凤 +2 位作者 杨悠悠 廖一平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直接影响到中药的国际化问题。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中药指纹图谱用于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着重就近几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气相色...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直接影响到中药的国际化问题。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中药指纹图谱用于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着重就近几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以及其他指纹图谱。最后就指纹图谱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共引用文献16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光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一丁 常翠兰 +3 位作者 郭启雷 曹红 白玉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发展了一种新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方法。通过前处理步骤成功实现了铝色淀中铝基质与色素的分离。利用石英毛细管柱(48.50 cm(有效长度40.00 cm)×50μm),分别针对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 发展了一种新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方法。通过前处理步骤成功实现了铝色淀中铝基质与色素的分离。利用石英毛细管柱(48.50 cm(有效长度40.00 cm)×50μm),分别针对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进行了电泳条件的优化,并得到最优分离结果。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对于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分别达0.26 mg / L 和0.27 mg / L,线性范围分别为0.53-1.3×10^2 mg / L 和0.54-1.4×10^2 mg / L,两种被分析物的测定重复性(RSD,n =6)分别为4.3%和5.7%,日间重复性( RSD,n =6)分别为5.6%和6.0%。经过更深入研究后,该方法可以发展为食品中相应色淀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柠檬黄 日落黄 色淀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犬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组成及马兜铃酸(Ⅰ)对其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聂洪港 刘冉冉 +2 位作者 杨悠悠 刘虎威 白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采用在线正反相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犬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组成及马兜铃酸(Ⅰ)对其影响。二维色谱的第一维用于分离不同种类脂质,第二维用于分离同类脂质的不同分子,进而利用高分辨质谱对脂质分子进行检测。该方法减少了... 采用在线正反相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犬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组成及马兜铃酸(Ⅰ)对其影响。二维色谱的第一维用于分离不同种类脂质,第二维用于分离同类脂质的不同分子,进而利用高分辨质谱对脂质分子进行检测。该方法减少了共流出,降低了电离抑制,提高了灵敏度与准确性。借助精确质荷比检索数据库、高分辨二级质谱和当量碳数与保留时间规律等方法检测了犬肾小管上皮细胞中13类脂质的1 416个脂质分子。选取11种外源性脂质标准品进行方法验证,方法的线性关系、检测限、重复性均满足检测要求。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犬肾小管上皮细胞暴露于马兜铃酸(Ⅰ)后的脂质变化情况,对改变含量2~4倍的15个脂质分子进行了鉴定。该实验结果可为马兜铃酸的毒理、病理研究和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并展现了二维液相色谱-质谱法在脂质组学研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 犬肾小管上皮细胞 马兜铃酸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一丁 徐姝婷 +1 位作者 白玉 刘虎威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1-699,共9页
目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与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联用主要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和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来实现... 目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与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联用主要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和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来实现样品的离子化,近期也出现了利用敞开式离子化、传感芯片直接电喷雾离子化等方法实现SPR-MS联用的报道。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以联用接口方法为核心,总结概述SPR-MS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质谱 联用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研究的某些新动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作为分析化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色谱研究一直是一个很活跃的领域。本文依据2014年12月上旬Analytical Chemistry新录用和在线发表的有关论文,讨论色谱研究领域几个新的发展动态 1色谱相关的基础研究 采用单分子光谱来研究色谱机理是... 作为分析化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色谱研究一直是一个很活跃的领域。本文依据2014年12月上旬Analytical Chemistry新录用和在线发表的有关论文,讨论色谱研究领域几个新的发展动态 1色谱相关的基础研究 采用单分子光谱来研究色谱机理是目前色谱理论研究的前沿之一,Kisley 和Landes 两位学者最近就此写了一篇很好的综述[1]。他们从单分子光谱的原理和仪器以及对所分析样品的要求出发,讨论了共聚焦显微镜、全内反射荧光成像分析等单分子光谱及其在色谱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所涉及的色谱方法包括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科学与单分子光谱结合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色谱过程,而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目前,参加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并不多,但随着单分子光谱的发展,色谱理论的研究会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理论 单分子光谱 共聚焦显微镜 离子交换色谱 分支学科 分析化学 基础研究 分析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灵敏敞开式质谱免疫分析用于血清及细胞表面的多蛋白同时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姝婷 马雯 +1 位作者 白玉 刘虎威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08,共1页
研究背景:膜蛋白或分泌蛋白作为疾病的临床检测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对其表达水平的准确、快速、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基于荧光或电化学的免疫测定方法,一定程度满足了高灵敏度及分析通量要求,但却存在谱带... 研究背景:膜蛋白或分泌蛋白作为疾病的临床检测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对其表达水平的准确、快速、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基于荧光或电化学的免疫测定方法,一定程度满足了高灵敏度及分析通量要求,但却存在谱带重叠、背景干扰严重、标记探针数量有限等瓶颈,限制其在少量样品中多目标同时检测中的应用。质谱具有高灵敏、高质量分辨率、定量准确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化 超灵敏 质谱检测 免疫分析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谦 郭忠先 +1 位作者 马莉 赖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4-167,共4页
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测定铜的新方法 ,基于在 0 .0 5~ 0 .0 9mol· L-1硫酸介质中和 2 .0× 1 0 -3 mol·L-1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 ,Cu( )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邻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用固定时间法在 50 2 nm处... 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测定铜的新方法 ,基于在 0 .0 5~ 0 .0 9mol· L-1硫酸介质中和 2 .0× 1 0 -3 mol·L-1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 ,Cu( )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邻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用固定时间法在 50 2 nm处监测催化反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2 8ng·ml-1,检出限( 3σ)为 0 .66ng· ml-1,摩尔吸光系数为 9.65× 1 0 5L· mol-1· cm-1。除 Fe( )外常见离子都不干扰测定。用 NH4 F掩蔽 Fe( ) ,方法直接应用于多种食品分析 ,结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萃取光度法相同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 4.4% ( n=6)。非催化反应和催化反应在 3.0~ 8.0 min内为假零级反应 ,活化能分别为 1 56.1和 1 0 3.8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邻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 食品分析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