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8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放射化学教育与核工业发展--以北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春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我国核工业已经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放射化学高等教育为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受过系统训练的本科毕业生。这些人在我国核工业的各行各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学的放射化学本科生教育为例,探讨了我国放射化学... 我国核工业已经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放射化学高等教育为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受过系统训练的本科毕业生。这些人在我国核工业的各行各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学的放射化学本科生教育为例,探讨了我国放射化学高等教育与核工业发展的关系。为促进我国核事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北京大学一类的高等院校应重新担当起培养放射化学专门人才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化学教育 核工业发展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北海道大学新一代物质转换工程共同研究室(Peking University -Hokkaido UniversityJoint Lab.on Next Generation Process forMaterial Transformation)研究室及博士后招收介绍
2
作者 席振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TRANSFORMATION 研究室 转换工 北京大学 博士后工作 博士后研究人员 日本北海道 大学化学 Process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公元1747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正楷 陈福友 +3 位作者 郑公望 马军 金德秋 周锡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7-554,共8页
对北京大学未名湖底泥层做了2 10 Pb计年法和137Cs时标法定年以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厚度约 50cm的底泥层形成于公元 174 7— 1997年之间 ,湖泥中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和有机物含量记录了北京地区公元 174 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1... 对北京大学未名湖底泥层做了2 10 Pb计年法和137Cs时标法定年以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厚度约 50cm的底泥层形成于公元 174 7— 1997年之间 ,湖泥中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和有机物含量记录了北京地区公元 174 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186 6年以前冬季风盛行 ,气候比较寒冷干燥 ;1887年以后夏季风盛行 ,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其中 190 7— 192 6年是近 2 50年以来气候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 ;介于两者之间的 186 7— 1886年是气候急剧转型的时期 ,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名湖 气候变化 沉积物 氧碳同位素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放射化学——国家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卫士
4
作者 刘春立 朱奕 +3 位作者 陈宗元 郭治军 吴王锁 都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443,共10页
环境放射化学是放射化学与环境化学交叉融合而诞生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从关注环境放射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人们对环境放射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上主要核大国因研制核武器的需要而开展了大量的核活动,包括... 环境放射化学是放射化学与环境化学交叉融合而诞生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从关注环境放射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人们对环境放射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上主要核大国因研制核武器的需要而开展了大量的核活动,包括大量的地下和大气核试验,这些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了数量可观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与环境介质发生相互作用,最终通过呼吸系统以及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构成对人群健康的直接或潜在风险。本文简要介绍并讨论了环境放射化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环境放射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当前环境放射化学的研究热点和中国环境放射化学的现状、中国的环境放射化学在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环境放射化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以及中国环境放射化学面临的问题和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放射化学 核能安全可持续发展 卫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多孔材料的辐射化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月 吴翼茜 +4 位作者 王茜 姜帆 彭浩宇 彭静 翟茂林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0-396,共17页
以金属有机框架(MOF)和共价有机框架(COF)为代表的有机多孔材料,因其优异的结晶性、多孔性和稳定性,在吸附分离、非均相催化、能量存储、传感、光电转化、药物递送等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这类材料普遍具有规则有序的晶体结构和拓展的共... 以金属有机框架(MOF)和共价有机框架(COF)为代表的有机多孔材料,因其优异的结晶性、多孔性和稳定性,在吸附分离、非均相催化、能量存储、传感、光电转化、药物递送等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这类材料普遍具有规则有序的晶体结构和拓展的共轭结构,对电离辐射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有望作为吸附材料或者催化剂应用于辐射环境中。电离辐射技术具有穿透性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规模放大等特点,在材料制备和改性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并可作为一种新型供能方式,为催化体系构建新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多孔材料及其发展历史,重点综述了有机多孔材料的辐射合成、辐射改性及其在辐射催化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机多孔材料的辐射化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共价有机框架 辐射合成 辐射改性 辐射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肿瘤临床诊断新技术5分钟内快速判断肿瘤
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49-949,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肿瘤 临床诊断技术 快速诊断 红外光谱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肿瘤临床诊断新技术5分钟内快速判断肿瘤
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3-833,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肿瘤 临床诊断技术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土壤Hg污染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成杭新 庄广民 +7 位作者 赵传冬 杨柯 聂海峰 刘飞 黄宏库 范辉 阮启和 冯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45,共20页
城市土壤Hg异常/污染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北京市近1000km^2范围内的地表土壤、壤中气、大气干湿沉降,大气颗粒物、大气中的Hg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北京地表土壤Hg平均含量为0.41mg/kg,... 城市土壤Hg异常/污染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北京市近1000km^2范围内的地表土壤、壤中气、大气干湿沉降,大气颗粒物、大气中的Hg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北京地表土壤Hg平均含量为0.41mg/kg,大气干湿沉降物中的Hg平均含量为0.194mg/kg,壤中气Hg的平均含量为559.65ng/m^3,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g含量分别为0.59和0.67ng/m^3,大气中的Hg平均含量为3.13ng/m^3。北京市自2000年起实现了由燃煤转变为燃气的减排措施,导致干湿沉降物中的Hg沉降通量显著减少,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g的沉降通量1.837mg·m^-2·a^-1,北京市城区(近1000km2)Hg全年沉降为1837kg,空气中总Hg浓度由1998年的8.3~24.7ng/m^3下降到2006年的3.13ng/m^3,大气颗粒物中Hg含量由2003年的1.18ng/m^3下降到2006年的0.59ng/m^3(PM10)和0.67ng/m^3(PM2.5),表明北京市煤改气减排措施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土壤中Hg的存在形式研究,发现土壤中有硫化物(辰砂)及各种Hg盐(HgCl2)的含Hg矿物,Hg也可以各种吸附方式或壤中气方式存在。研究证实北京壤中气Hg与大气Hg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131,R=0.267,p〈O.01),表明壤中气Hg是大气Hg的重要来源之一。利用2005年地表土壤总Hg与Hg释放速率的线性方程估算,土壤Hg平均释放速率为102.42ng·m^-2·h^-1,2005年土壤释放进大气的Hg通量为936.70kg。在查明土壤中存在大量辰砂矿物的同时,还分布有大量具有高温熔融特征的金属微球粒和玻璃质微球粒,证明燃煤和冶金烟尘是地表土壤Hg的主要来源。土壤中Hg、S、pH和辰砂颗粒浓度在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表明,碱性条件下,土壤中高含量的S和Hg是辰砂形成的重要原因。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北京市I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面积为176km^2,II级为808km^2,III级为24km^2,超III为36km^2。III级、超III级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城南(长安街为界)大气Hg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城北,在北四、北五环之间的部分地区,大气颗粒Hg的环境质量为III级或超III级。在地表土壤Hg含量较高的中心城区,居民每天因呼吸摄入的Hg高达364ng,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每年实现10%节能减排的目标,对北京市未来50年土壤Hg含量的时空演变趋势预测,预测2050年北京因干湿沉降带来的Hg输入量为16.03k,地表土壤释放Hg的输出量为37.36kg,明显大于Hg的输入通量,土壤Hg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预测到2040年III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区域将完全消失,到2060年以I级土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Hg异常 成因来源 输入输出通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宛新华 周其凤 +2 位作者 张东 张勇 冯新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507-1512,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和清亮点越高;聚合使单体的液晶稳定性增加、液晶相温度范围变宽;侧链液晶基元的极性、刚性和空阻越大,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越高;酰胺基团无论是在分子的末端还是在连接部位,都使单体的熔点和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提高,但在分子末端时液晶相较稳定,作为中心桥键时不利于液晶相的稳定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型 液晶高分子 液晶基元 化学结构 立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力显微镜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力滴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会新 李春增 +3 位作者 王俊梅 张浩力 徐筱杰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关键词 化学力显微镜 粘滞力 力滴定 自组装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王大庆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8,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展望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该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 主客体化学 位置分离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工程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筱杰 唐有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晶体工程是实现分子到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
关键词 晶体工程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堆积 分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磁性的量子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杰 陈志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53-760,共8页
本文概述了研究分子磁性的量子化学方法和研究进展。首先介绍分子磁性研究中的量子化学原理和所使用计算方法,总结了有代表性的自由基、自由基-金属配合物、桥联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等分子磁性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研究分子磁性的量子化... 本文概述了研究分子磁性的量子化学方法和研究进展。首先介绍分子磁性研究中的量子化学原理和所使用计算方法,总结了有代表性的自由基、自由基-金属配合物、桥联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等分子磁性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研究分子磁性的量子化学方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分子磁性 量子化学 自由基 自由基-金属配合物 桥联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长胜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相图、微观结构,相分离的统计热力学、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等方面阐释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相关进展。对于生物分子相分离的重要功能体系进行了列举和归纳,收集了相分离研究的模式体系,探讨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生物功能同物理化学机制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调控机制和调控分子的设计方法,并对生物分子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 液态聚集体 天然无序蛋白质 多价作用 分子聚集的计算模拟 相分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片化学中的电负性与硬度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志达 徐光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295,共13页
在巨正则系综的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把Par等人提出的原子与分子体系的电负性与硬度的定义应用到分子片化学中,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最新发展的DFT-LDA/NL方法计算了一些过渡金属羰基分子片的E(N)—ΔN能量曲线。结果... 在巨正则系综的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把Par等人提出的原子与分子体系的电负性与硬度的定义应用到分子片化学中,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最新发展的DFT-LDA/NL方法计算了一些过渡金属羰基分子片的E(N)—ΔN能量曲线。结果表明,分子片的能量函数E(N)是凸函数。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在整数电荷处出现导数不连续。因此有限差分近似被应用于分子片的电负性与硬度的具体计算。通过对典型化合物的计算表明,有限差分法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与Pearson的实验值接近。应用DFT-LDA/NL计算的电负性与硬度,解释了HMn(CO)5,[HFe(CO)5]+,H2Fe(CO)4和HCo(CO)4的相对酸性;分析了[Mn(CO)5]-与Cr(CO)5,Co(CO)-4与Fe(CO)5之间的分子片取代反应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可以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定义的电负性与硬度,从理论上来表征分子片的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片化学 密度泛函 电负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金属光致发光助力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获取表界面分子的本征化学信息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82,共2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具有单分子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的分子指纹信息,在表面科学和分析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拉曼光谱研究中除了利用谱峰频率外,还利用不同谱峰间的相对强度,以获得吸附分子的吸附构象、分子与金属界面电荷...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具有单分子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的分子指纹信息,在表面科学和分析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拉曼光谱研究中除了利用谱峰频率外,还利用不同谱峰间的相对强度,以获得吸附分子的吸附构象、分子与金属界面电荷转移、材料局域化学性质等多种重要物理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金属界面 化学信息 单分子 表面等离激元 光致发光 检测灵敏度 本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仪器实验室的管理特色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文章介绍了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仪器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在仪器管理、实验室管理、经费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 仪器实验室 管理特色 自助式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高分子的分子工程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其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3-101,共9页
在国家教委科技委主持召开的1991年材料化学讨论会上,北京大学唐有祺教授又一次强调了分子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分子工程学学科的建议。按照唐教授的建议,分子工程当泛指: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对... 在国家教委科技委主持召开的1991年材料化学讨论会上,北京大学唐有祺教授又一次强调了分子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分子工程学学科的建议。按照唐教授的建议,分子工程当泛指: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对于液晶分子的设计,这种需要当然首指液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分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脱氧脲苷的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对接
19
作者 孙命 李维忠 +5 位作者 郁铭 王瑾玲 缪方明 IBasnak TAHamor RTWalker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34-837,共4页
substituted 6 aza 2’ deoxyuridines are inhibitors of herps simplex virius type 1 thymidine kinase (HSV 1 TK). In this paper, the semiempirical self consistent field PM3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for two typic... substituted 6 aza 2’ deoxyuridines are inhibitors of herps simplex virius type 1 thymidine kinase (HSV 1 TK). In this paper, the semiempirical self consistent field PM3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for two typical HSV 1 TK inhibitors: compound (I) and (II)(to see Fig.1). Their active sites have been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studies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orrelative analysis. The molecular docking between the two inhibitors and HSV 1 TK active center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major binding forces between the two inhibitors and enzyme arise from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lipophilic 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 result may be used for rational molecular design of new and more potent HSV 1 TK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脲苷 胸腺激酶抑制剂 设计 分子对接 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力显微镜对ω-巯基正十一胺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力滴定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傅强 张华 +1 位作者 何会新 刘忠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38-1741,共4页
采用化学力显微术 ( CFM)研究了一种长链氨基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力滴定性质 ,考察了表面基团性质不同的力探针对力滴定的影响 ;测定了金包覆的 Si3N经— OH和— NH2 基功能化的金样品之间的粘滞力 ,得到了作为溶液 p H值函数的粘滞力曲线 ... 采用化学力显微术 ( CFM)研究了一种长链氨基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力滴定性质 ,考察了表面基团性质不同的力探针对力滴定的影响 ;测定了金包覆的 Si3N经— OH和— NH2 基功能化的金样品之间的粘滞力 ,得到了作为溶液 p H值函数的粘滞力曲线 (力滴定曲线 ) .结果表明 ,— NH2 和— OH基功能化的表面 p K1 / 2分别为 8.4和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M ω-巯基正十二胺 自组装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