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教学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健康传播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史宇晖 施正丽 +5 位作者 任子扬 纪颖 张旭熙 皮鑫 孙昕霙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分析实践教学方法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健康传播能力中的作用,为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思路。方法采用全面调查方法,以选修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交流课程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8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践教学。课... 目的分析实践教学方法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健康传播能力中的作用,为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思路。方法采用全面调查方法,以选修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交流课程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8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结束后,采用聚敛式混合方法研究设计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对改进实践教学的建议及健康传播能力培养的建议等方面。结果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价平均分为(9.29±1.15)分,学生对实践教学对基本理论掌握的实用性平均评分为(8.86±1.65)分,对今后从事健康传播相关工作的可能性平均评分为(7.36±2.67)分。学生对改进实践教学建议的内容分析显示,课程设置、教师讲授、学生参与3个核心范畴的条目数及占比分别为29条(49.2%)、23条(39.0%)和7条(11.8%)。学生对健康传播能力培养建议的内容分析显示,增强专业知识及技能、健康传播材料制作、应用领域3个核心范畴的条目数及占比分别为63条(79.8%)、8条(10.1%)和8条(10.1%)。结论实践教学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健康传播能力中收获好评,未来可通过延长实践课时、增强互动与案例分析、传授健康传播材料制作技巧、增加多领域健康传播应用实践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以增强公共卫生硕士的健康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健康传播 公共卫生硕士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相关信息质量监管的三方博弈及仿真分析
2
作者 王宇 袁睿 +1 位作者 李书鹏 常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公众与医药产业联盟的三方博弈模型,揭示健康信息质量监管的动态机制,探索通过奖惩策略优化信息传播环境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整合各主体的策略空间、支付函数及... 目的: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公众与医药产业联盟的三方博弈模型,揭示健康信息质量监管的动态机制,探索通过奖惩策略优化信息传播环境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整合各主体的策略空间、支付函数及参数定义,其中,医药产业联盟策略包括发布高质量或低质量信息(α),公众策略涵盖理性分析或被动响应(β),政府策略涉及监管执行或不作为(γ)。量化关键参数(如经济收益I_(yy)、监管成本C zf、惩罚F_(yy)和激励P_(yy))以反映现实情境。通过推导复制动态方程和Jacobian矩阵分析均衡点稳定性,并利用MATLAB 2016a进行仿真验证,模拟不同初始条件(如I_(yy)=100,150,200;P_(yy)=0,20,35;F_(yy)=0,10,20)下的演化过程。开展敏感性分析,考察关键参数对系统演化的影响,通过50次迭代模拟以观察收敛规律。结果:研究发现:(1)公众理性辨别能力(β)显著影响医药产业联盟的策略选择,仿真表明,当信息获取收益(I qz)提高时,公众认知成本(C qz)降低,β从0.4增至0.8,推动高质量信息概率(α)稳定至1;(2)政府监管强度(γ)与低质量信息的社会危害呈正相关,当满足F_(yy)+P_(yy)>I_(yy)时,投机行为减少,系统收敛至均衡(α=1);(3)系统存在双稳定均衡:高质量均衡(α=1,β=1,γ=0)下监管成本降低,低质量均衡(α=0,β=0,γ=1)则伴随社会风险提升,相图揭示了路径依赖性,若初始α<0.5,系统将趋向低质量均衡,除非实施动态惩罚(F_(yy)>20)和激励(P_(yy)>30)。结论:研究提出“激励-约束”协同治理框架,建议通过分类监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及动态惩戒制度优化监管效能。未来需引入情绪效用函数,探讨非理性决策对系统演化的影响,以完善健康信息传播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信息 质量监管 三方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分课堂”和案例教学模式的专业型公共卫生硕士计划设计能力培养研究
3
作者 纪颖 李智婧 +4 位作者 高誉阳 史宇晖 孙昕霙 皮鑫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0-683,691,共5页
目的评价“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联合模式在提升专业型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研究生健康干预计划设计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2023学年和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选修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联合模式在提升专业型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研究生健康干预计划设计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2023学年和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选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的所有MPH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对课程进行改革,采用历史对照单盲试验设计、描述性分析等方法比较MPH研究生健康干预计划设计能力提升效果。结果基于课程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对健康行为和传播理论价值的思考、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实践训练以及逻辑实践训练3项改革重点。MPH研究生健康干预计划设计能力提升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健康干预项目计划书总分为(89.35±3.59)分,高于对照组;评价方案、背景与需求评估、干预策略、行为理论或传播理论维度得分分别为(26.95±0.64)分、(26.90±1.37)分、(26.30±1.60)分、(9.20±0.92)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联合模式在提升MPH学生健康干预项目设计的整体质量,尤其是评价方案设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可认为该教学模式对于提升MPH研究生健康干预计划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对分课堂 专业型公共卫生硕士 健康教育 计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评估
4
作者 孙昕霙 李璐彤 +3 位作者 史宇晖 陈平 皮鑫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4-686,696,共4页
目的分析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可行性,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2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参加2022—2023学年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全体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可行性,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2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参加2022—2023学年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全体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阶段混合方法研究设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一般统计学描述分析定量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定性资料。结果经与专家沟通,共同设定了每节课程的思政融入点和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共调查了94名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定量结果显示,学生对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内容设计评分为(8.02±2.46)分,互动性评分为(8.81±1.87)分,实用性评分为(7.43±2.74)分。定性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建议未来进一步增加案例教学、互动性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采用多种健康传播技术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传播领域的应用等途径,将课程思政更多融入实践教学。结论学生对课程思政整体评价较高,建立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融合教学体系被学生认可。未来应继续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融合教学体系,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公共卫生传播 预防医学专业 本科生 混合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学生对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丽颖 王宗斌 +4 位作者 张欣 叶墨 孙昕霙 常春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意愿、途径及其所在院校的健康教育和服务环境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与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校两个年级7...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意愿、途径及其所在院校的健康教育和服务环境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与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校两个年级7个专业的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2份,有效回收率为63.2%。其中男生286人(45.5%),女生343人(54.5%)。87.5%的被调查学生希望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其中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P<0.05)。但仅有23.1%(145/632)学生主动了解过艾滋病相关知识。主动了解知识的同学中,81.4%(118/145)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但实际上71.7%(60/145)的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得的。64.3%的学生知道学校开展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仅46.1%感到满意。超过70%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艾滋病服务不了解。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更好满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服务的需求,应进一步改善学校提供的艾滋病服务内容和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力,并注重提高学生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艾滋病 知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及优化策略
6
作者 张旭熙 王婕 +5 位作者 袁思妍 孙昕霙 纪颖 皮鑫 常春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基于学生视角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医学教育中开展高质量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改进思路。方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选修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交流课程的全体硕士研究生作... 目的基于学生视角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医学教育中开展高质量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改进思路。方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选修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交流课程的全体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敛式混合方法研究收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及建议。采用一般统计学描述分析定量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定性资料。结果共纳入28名硕士研究生。定量结果显示,学生的思政感受得分为(9.11±1.29)分,喜爱程度得分为(9.18±1.16)分。其中,学生对于培养专业精神维度的现场教学、社会责任意识维度的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责任和爱国主义教育维度的公共卫生成就3种具体设计的喜爱程度较高,得分分别为(9.71±0.60)分、(9.43±0.79)分、(9.39±0.83)分。定性结果显示,未来应从创新形式与内容、增加多媒体学习、融入新时代思政和增强情感体验等4个方面进行优化。结论学生对课程思政整体评价较高,建议进一步结合时事分析、多元互动、数字化技术等形式探索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公共卫生 研究生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与晚年危险因素、社会心理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林郁婷 王华丽 +5 位作者 纪颖 田宇 巩俐彤 张明明 陈子砚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市老年人晚年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现状。方法于2023年5—6月在北京市开展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抽取社区和养老院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SPSS27.0软件对不同认...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市老年人晚年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现状。方法于2023年5—6月在北京市开展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抽取社区和养老院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SPSS27.0软件对不同认知功能水平的老年人群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索认知功能的关联因素。认知功能采用我国香港及内地学者共同开发的一款简易认知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老年人349名,平均年龄(73.0±10.5)岁,大部分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认知功能总分的平均值为(24.3±1.6)分。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往往较低(β=-0.90,95%CI:-1.37~-0.43),体育活动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的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更高(β=0.38,95%CI:0.00~0.76;β=0.77,95%CI:0.23~1.31)。结论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认知健康干预,并强调老年人定期进行记忆检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晚年关联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传播学绪论课程思政案例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张旭熙 袁思妍 +3 位作者 孙昕霙 史宇晖 皮鑫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基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公共卫生传播学绪论课程思政案例的评价,评估思政教育效果、总结经验并提出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将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全体本... 目的基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公共卫生传播学绪论课程思政案例的评价,评估思政教育效果、总结经验并提出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于2023年9—12月,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将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公共卫生传播学课程的全体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敛式混合方法研究评价其绪论课程思政案例的效果。采用一般统计学描述分析定量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定性资料。结果共纳入66名本科生。定量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案例满意度得分为(7.66±2.31)分。其中,学生对于“五禽戏”“健康传播发展史”“预防医学专业学长的《生命时报》研究”3个案例的满意度得分较高,分别为(7.89±2.60)分、(7.88±2.57)分、(7.77±2.46)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结果显示,学生的思政体验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认知3个维度。结论学生对公共卫生传播学绪论思政案例整体评价良好,其建议优质思政案例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要有实践温度,通过内容与方法的有效联动,更好地实现价值内化的教育目标。因此,未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案例设计时,应针对课程实际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公共卫生传播学 本科生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欣 娜荷芽 +7 位作者 叶墨 王梦楠 魏少明 孙亚慧 张复兵 孙昕霙 常春 史宇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8,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分别为1 800人和3 001人。调...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分别为1 800人和3 001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结果:与2006年相比较,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分有所下降[(12.78±1.95)vs.(11.90±2.56),t=12.91,P<0.05],各题知晓率均有所下降。除安全套使用信念外,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2006年。与2006年相比,2016年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金钱(物品)交易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6.53%(16/245)vs.17.65%(33/187),χ~2=13.003,P<0.001],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4.13%(10/242)vs.15.43%(29/188),χ~2=16.356,P<0.001]。与2006年相比,2016年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变为网络(41.15%)。2016年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男性(OR=0.713)、安全套购买自我效能(OR=0.876)、大学前未接受过性教育(OR=0.752)、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OR=1.135)、安全套使用信念(OR=1.775)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OR=1.136)。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已发生改变,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在当前大学生特点上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责任,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行为 安全套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素养与老年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曾庆奇 常春 +5 位作者 蒋莹 袁雁飞 温秀芹 孙亚慧 田丁 王潇怀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9期771-776,共6页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索健康素养与老年居民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对北京、宁波和厦门3城市的194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索健康素养与老年居民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对北京、宁波和厦门3城市的194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结果 46.94%的调查对象建立了健康档案,41.35%能够利用健康教育服务。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健康素养与低健康素养者相比更倾向于建立健康档案(OR=1.573,95%CI:1.209~2.047)、接受健康教育(OR=1.308,95%CI:1.029~1.662)、接种流感疫苗(OR=1.691,95%CI:1.349~2.12)、参加免费体检(OR=1.544,95%CI:1.197~1.991)和生活方式指导(OR=2.401,95%CI:1.884~3.061)。结论健康素养水平可能影响到老年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建议开展更多旨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活动,并减少低健康素养者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困难,进而增加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老年居民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社会学习理论分析电影中危害健康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墨 王天星 +11 位作者 马秋月 史薇 陈思 郭铭烟 王宇晴 赵艾 王昱 王燕玲 常春 钮文异 吴涛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方面初步探究电影中的危害健康行为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自制电子问卷和小组访谈了解大学生人群对电影中危害健康行为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 目的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方面初步探究电影中的危害健康行为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自制电子问卷和小组访谈了解大学生人群对电影中危害健康行为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2015年国内票房前7位电影中危害健康行为的镜头记录出现次数及镜头时长。结果通过电子问卷共获得90份有效调查问卷,总分为(12.38±3.10)分,其中注意过程(2.30±0.87)和明星榜样效应(2.71±1.19)的得分较高。小组访谈的结果显示电影中的危害健康行为及明星的榜样效应对大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意向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次调查中选择的7部影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吸烟、暴力、性行为等危害健康行为的镜头。结论目前上映电影中普遍存在危害健康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电影中危害健康行为镜头的出现,以减少对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危害健康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对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温秀芹 韩琤琤 +4 位作者 刘菊红 赵洁 常春 曾庆奇 郑韵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25-4029,4033,共6页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对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前534例、干预后413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团队式个...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对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前534例、干预后413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团队式个体化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健康素养、基本医疗服务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153例(28.7%)患者具备基本健康素养,381例(71.3%)为低健康素养;干预后147例(35.6%)患者具备基本健康素养,266例(64.4%)为低健康素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干预前(χ2=5.185,P<0.05)。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首选医疗机构、两周就诊、签约全科医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1年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参加社区免费体检、接种流感疫苗、接受生活方式指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糖尿病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可增加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促进其健康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健康素养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北京城乡居民限盐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娟 廖逸星 +5 位作者 李卓婷 田野 杨帅帅 吐达洪 何朝 孙昕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居民限盐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限盐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测量人口统计学特征、限盐行为、高血压知识、感知到的高血压易感性、感知到的高血压严重性、限盐益处、限盐主观障碍...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居民限盐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限盐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测量人口统计学特征、限盐行为、高血压知识、感知到的高血压易感性、感知到的高血压严重性、限盐益处、限盐主观障碍、限盐客观障碍、自我效能、提示因素。对北京市西城区和顺义区的799名居民(城区396人,农村403人)做问卷调查、盐摄入量跟踪和24小时尿钠(24-hour urinary sodium,24HUNa)测定。结果:城乡居民分别有54.0%(214/396)和26.3%(106/403)经常或每天使用限盐勺,分别有27.5%(109/396)和12.4%(50/403)正确使用限盐勺。城乡居民的日均盐摄入量分别为(5.85±4.17)g和(7.74±4.67)g,24HUNa分别为(113.70±72.57)mmoL和(212.18±105.01)mmoL。客观障碍是农村居民(OR=0.92;95%CI:0.88-0.96;P<0.01)和城区居民(OR=0.87;95%CI:0.83-0.91;P<0.01)限盐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村居民感知到的客观障碍明显多于城区居民,农村居民限盐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是否拥有限盐勺(OR=2.18;95%CI:1.04-4.57;P=0.04)。结论:有必要对现有限盐勺进行改良,并大力提高限盐勺发放率,推广限盐勺使用方法,尤其要将农村居民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膳食 限钠 LOGISTIC模型 健康信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3
14
作者 胡康 朱小柔 +5 位作者 张幸 吴士艳 王冯彬 何朝 李征 孙昕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4-308,316,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评价针对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内的596名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干预组299人,对照组297人。干预组进行2次健康教育和...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评价针对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内的596名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干预组299人,对照组297人。干预组进行2次健康教育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则常规护理。干预前后使用包含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的调查问卷。结果干预6个月后,完成随访的患者为518人,其中干预组262人,对照组256人,2组患者均为随机性失访。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从(6.41±1.81)分提高到(7.15±1.41)分(配对t=6.486,P<0.001);而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从(6.37±1.89)分提高到(6.83±1.58)分(配对t=4.162,P<0.001)。2组患者的基线得分(t=0.247,P=0.805)以及得分差值(t=1.750,P=0.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终末得分趋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16)。多因素协方差分析发现,基线服药依从性得分(β=0.336,P<0.001)、分组(β=0.264,P=0.032)、文化程度(β=-0.459,P=0.037)是影响终末服药依从性得分的因素。即控制其他因素后,干预组患者的终末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干预有效果。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 干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158家企业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迎春 何丽华 +4 位作者 王建新 岳朋朋 俞文兰 宋文质 王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5-587,共3页
关键词 暂居者和移居者 职业卫生 危险因素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管理学与健康管理师——人群健康领域的一个新学科、卫生行业的新职业 被引量:49
16
作者 王培玉 刘爱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1,共5页
21世纪以来,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并出现加速趋势,疾病负担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时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糖尿病为2.6%,但近2~3年全国,以及北京、上海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至30%以上,糖... 21世纪以来,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并出现加速趋势,疾病负担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时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糖尿病为2.6%,但近2~3年全国,以及北京、上海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至30%以上,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至10%左右,其上升速度超过了同期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增长速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另一方面说明公共卫生部门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得不好、不够。慢性病一旦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馨 申洋 +3 位作者 王增武 陈祚 朱曼路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 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地位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关联。结果:在可改变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重指数、低盐饮食、体育锻炼)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51.3%、67.9%、14.0%、31.2%;可定量评估的心血管健康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72.9%、81.6%、27.3%。研究人群中,有全部7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者仅占0.6%。调整个体和企业水平因素后,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相比,高中(OR=1.18,95%CI:1.08~1.29)、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1.52,95%CI:1.37~1.6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蓝领相比,白领职工(OR=1.18;95%CI:1.08~1.2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在企业职工中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且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理想心血管健康 社会经济地位 职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健康教育中大众媒体的应用进展及建议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史宇晖 冯文猛 +1 位作者 常春 葛延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中媒介方式众多,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不同媒介方式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大众传媒中...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中媒介方式众多,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不同媒介方式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大众传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提高大众传媒的健康传播效果和发挥其在"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健康教育 健康素养 健康信息素养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沼气建设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建国 李景明 +8 位作者 安家璈 胡永华 张刚 孙晓航 孙风英 白雪涛 钮文异 李莉 杜维靖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1期822-82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已建和未建沼气用户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评估沼气池人畜粪便厌氧无害化的效果,研究农村沼气建设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江西、贵州、河北和陕西四省对已建和未建沼气户1619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家庭环境卫生... 目的通过比较已建和未建沼气用户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评估沼气池人畜粪便厌氧无害化的效果,研究农村沼气建设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江西、贵州、河北和陕西四省对已建和未建沼气户1619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家庭环境卫生状况与健康状况;采用改良加藤式(Kato-Kats)直接显微镜法和滤膜培养法分别检测沼液、沼渣混合液样本中的蛔虫、钩虫、鞭虫、蛲虫、血吸虫等寄生虫卵,并按照GB7959-87《粪便无害化标准》进行卫生效果评估。结果已建沼气户的居室、厨房、饮水水源、厕所和庭院等环境卫生状况“好”的百分率分别达到37.48%、35.24%、51.20%、38.30%和71.67%(P<0.01);沼气户调查对象及其家人在过去1年内回答患6种常见传染病的百分率均低于未建沼气户;所检测的426个样本中,达到GB7593-87寄生虫卵灭活的无害化卫生标准的样本为96.08%。结论农村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有效途径,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可有效杀灭寄生虫卵,能有效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建设 公共卫生 疾病预防控制 健康教育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玲 赵芳红 +1 位作者 常春 申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3-986,99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公共卫生从业相关素养调查问卷》及《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2886名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了解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公共卫生从业相关素养调查问卷》及《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2886名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的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比例为22.70%(655/2886),外地户籍者(21.04%,452/2148)、年龄≥45岁者(8.19%,23/28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9.11%,71/779)、食品相关行业者(20.77%,168/80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者(16.00%,24/150)5类人群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参照,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OR值分别为1.820(95%CI:1.338~2.474)和4.801(95%CI:3.514~6.560);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从业人员,以25岁以下者为参照,45~54岁年龄段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的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0.414(95%CI:0.229~0.747)。结论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建议重点针对外地户籍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和年龄较大者开展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从业人员 健康信息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