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1
作者 张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卫生 卫生标准 体系建设 北京大学 科技攻关项目 研究所 学校 委员会 标准体系 挂靠单位 研究工作 研究报告 卫生部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被引量:166
2
作者 季成叶 胡佩瑾 何忠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大城市儿童青少年1979至2005年的生长长期趋势,为制定宏观干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来自16个省/直辖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分析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结果:26年来男、女平均身高增幅... 目的:分析中国大城市儿童青少年1979至2005年的生长长期趋势,为制定宏观干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来自16个省/直辖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分析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结果:26年来男、女平均身高增幅为6.5和4.7cm,体重增幅为8.9和5.2kg。男、女增速均以1985至1995年期间最快,身高分别达每10年增加3.8和3.0cm;体重分别达每10年增加4.7和3.1kg;该长期趋势迄今仍保持强劲。青春期发育年龄持续提前,身高生长突增峰值(女12岁和男14岁分别达每10年3.3和2.4cm)不断增长,对长期趋势贡献最大。男、女成年身高分别增长3.2和2.1cm,增幅为每10年1.2和0.8cm。近20年来BMI分布曲线加速右移,提示儿童肥胖流行增势迅猛。结论:我国正出现儿童期生长加速、青春期提前、成年身高增长和身体比例变化等迅猛的全方位生长长期趋势。不仅应看到该趋势对提高我国儿童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还应高度关注该趋势在引发成年期慢性疾病(尤其如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疾病危险)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 身高 体重 青春期发育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0至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亚钦 李辉 季成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坐高腿长比)的生长变化规律,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及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城市正常汉族儿童... 目的分析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坐高腿长比)的生长变化规律,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及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城市正常汉族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调查地区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市的城区及乡村。身高(<3岁以身长表示)和坐高(<3岁以顶臀长表示)均为现场测量获得。按照气候、环境等因素将调查城市分为北部(北京、哈尔滨和西安)、中部(上海、南京和武汉)和南部(广州、福州和昆明)3个地区。探讨身体比例的自然生长规律;分析身体比例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以1985年上述两项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参照,分析身体比例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①身体比例呈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的趋势,男性在12~13岁、女性在10~11岁时身体比例降至最低,随后略微回升,17岁以后基本稳定。②身体比例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城乡,11岁前男女差别甚微,11岁后女性略高于男性,在13岁时差别幅度最大。身体比例的城乡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性别,6~7岁前城乡差别不大,之后乡村略高于城区,12~13岁后城乡基本无差异。身体比例地区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城乡和性别,北、中和南部3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比例曲线几乎重合。③2005年身体比例在7~12岁较1985年出现小幅下降,儿童早期和青春后期身体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随年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身体比例在青春期前性别差别不明显,青春期后女性略高于男性;身体比例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别,未呈现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坐高 腿长 身体比例 坐高腿长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天麒 董彬 +4 位作者 张文静 高迪思 董彦会 马军 马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5岁汉族儿童和青少年119 462名,测量身高、体重,测量50 m、耐力跑成绩并调查睡眠时间。计算体重指数(bo...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5岁汉族儿童和青少年119 462名,测量身高、体重,测量50 m、耐力跑成绩并调查睡眠时间。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对50 m、耐力跑成绩及睡眠情况进行判定。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睡眠情况组间优秀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结果:9~15岁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67%,其中,女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26%,高于男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09%,χ2=80.99,P<0.001);城市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41%,高于农村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3.93%,χ2=128.48,P<0.001)。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略高(χ250 m=10.10,P50 m<0.01;χ2耐力跑=21.76,P耐力跑<0.001)。控制性别、城乡、学段、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成绩优秀率较高(OR50 m=1.14,95%CI50 m=1.05~1.23,P50 m<0.01;OR耐力跑=1.21,95%CI耐力跑=1.11~1.31,P耐力跑<0.001)。分性别进行讨论,男生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01),女生不同睡眠情况组50 m及耐力跑成绩优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睡眠不足组(P均<0.01),农村地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1),50 m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学段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学段睡眠不足组(P小学耐力<0.001,其余P均<0.05)。BMI正常和超重组中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高于睡眠不足组(P<0.05)。各BMI组别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BMI组睡眠不足的儿童青少年(P营养不良<0.01,P正常<0.01,P超重<0.05,P肥胖<0.05)。将睡眠时间分层进行分析,睡眠时间<7 h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低于睡眠时间较长的其余各组(P均<0.01),其中睡眠时间≥9 h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最高(P<0.001);睡眠时间≥9 h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不同睡眠时间分层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的优秀率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有所上升,睡眠不足情况严峻;睡眠时间充足的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略好,应继续改善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提高学生运动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睡眠 速度 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对肥胖危险因素知晓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付连国 王海俊 +5 位作者 阳益德 李晓卉 王烁 孟祥坤 王政和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对肥胖危险因素知晓现状,为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中小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对饮食、运动等肥胖危险因素的知晓情...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对肥胖危险因素知晓现状,为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中小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对饮食、运动等肥胖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儿童青少年肥胖危险因素的整体知晓率为74.1%(504/680),男生与女生[71.2%(247/347) vs.77.2%(257/333)]、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73.5%(202/275)vs.74.6%(302/405)]、外周型肥胖与非外周型肥胖[74.3%(185/249)vs.74.0%(319/4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与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9%(272/332) vs.66.7%(232/348),P〈0.05]。中学生会增加对肥胖危险因素不知晓的风险(OR=2.23,95%CI:1.56~3.20,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对肥胖危险因素整体知晓率不高,尤其中学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危险因素 认知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流动人口校外青少年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迎华 丁素琴 王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流动人口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9月至10月对260名14~20岁的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校外青少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心理社会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性观念趋于开放,却没有使... 目的:探讨北京流动人口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9月至10月对260名14~20岁的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校外青少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心理社会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性观念趋于开放,却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意识。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与家庭幸福、父母融洽、工作稳定、知识、生活技能以及心理社会能力中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同理能力成正相关。青少年的生活技能与母亲文化程度高,对家庭富裕程度满意,工作稳定,知识得分高,社会责任感强,人际关系好呈正相关。预防艾滋病能力与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工作稳定、知识、生活技能和心理社会能力中的情绪控制、同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呈正相关。结论:校外青少年是感染艾滋病的脆弱人群,把个人层面干预和社会结构层面干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降低他们的脆弱性。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心理社会能力是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居住流动性 青少年 心理学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中对体格指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馨月 陈天娇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索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学生肥胖进行干预是否有效。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城市小学、乡村小学、城市中学和乡村中学各4所,共16所学校7~18岁学生共得到有效样本3175人,每层4... 目的:探索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学生肥胖进行干预是否有效。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城市小学、乡村小学、城市中学和乡村中学各4所,共16所学校7~18岁学生共得到有效样本3175人,每层4所学校各选取2所学校共1661人,另2所学校作对照组,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为期3个月的肥胖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改善等,干预内容涉及肥胖相关知识、健康饮食与运动等。检测干预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结果:干预可以整体改善超重肥胖( OR=1.12,P〈0.05),降低腰围、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等中心性肥胖指标(adjusted difference=0.63、0.02,P〈0.05);女生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52、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18,P〈0.05),男生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73、0.01,P〈0.05),女生效果优于男生;城市地区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1, P〈0.05),乡村地区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1.05、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43, P〈0.05),乡村效果优于城市;小学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21, P〈0.05),中学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2,P〈0.05),小学效果优于中学;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超重肥胖学生的超重肥胖率(χ2=11.01,P〈0.01)。结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生态模式干预方法短期内可改善腰围、WHR等中心性肥胖指标,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干预手段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腹型 早期干预(教育) 学生 腰围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双生子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度估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天娇 季成叶 +4 位作者 逄增昌 杨业鹏 王伟 李红娟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并探讨其中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 :选择 5~ 18岁同性别双生子 2 96对 ,平均年龄 (12 4± 3 5 )岁 ,其中同卵双生子(MZ) 2 2 3对 ,异...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并探讨其中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 :选择 5~ 18岁同性别双生子 2 96对 ,平均年龄 (12 4± 3 5 )岁 ,其中同卵双生子(MZ) 2 2 3对 ,异卵双生子 (DZ) 73对。在DNA卵性鉴定基础上 ,应用Mx软件模型拟合分别计算BMI调整前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index ,HOMAIR)和 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 cellfunctionindex ,HBCI)的遗传度 ,并检验年龄和性别对于模型的作用。结果 :HOMAIR与年龄、性别和BMI相关 ,HBCI与年龄相关 ,遗传分析HOMAIR、HBCI的模型为ACE ,BMI调整前后HOMAIR男女生遗传度不同 ,HB CI无明显变化。调整后HOMAIR、HBCI遗传度分别为 0 .2 5、0 .2 4。结论 :儿童青少年人群中HOMAIR、HBCI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环境因素的影响似乎更大 ;BMI是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年龄和性别对遗传度的影响可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人体质量指数 双生研究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与干预现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超 马迎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11期867-869,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危险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治论坛”在北京举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近视 近视眼 专家 屈光不正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视力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的健康教育
11
作者 宋逸 马军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8期605-606,共2页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儿童 青少年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流行现状及趋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107
12
作者 董彦会 王政和 +4 位作者 杨招庚 王西婕 陈妍君 邹志勇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2,共9页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3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按照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3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按照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456-2014),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性别、分年龄、分地区和省市自治区以及年份进行分析,西藏自治区为藏族学生,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均为汉族学生。结果: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0%,其中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分别为0.8%、3.7%、5.5%,较2005和201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下降了5.0和2.6个百分点,其中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分别下降1.0、1.8、2.2个百分点和0.4、1.1、1.2个百分点;2014年7~18岁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11.1%vs.8.9%),乡村高于城市(11.0%vs.9.1%),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4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5%、9.0%、9.1%、11.5%,东、中、西部分别为9.0%、9.2%和11.7%;我国学生营养不良主要以轻度消瘦为主,汉族和藏族学生的生长迟缓检出在营养不良中仅占到8.0%和7.5%;2005年至2014年的3次调查中,中国7~18岁汉族和藏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逐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年至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男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多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省市自治区营养不良检出率较低;与2005年和2010年相比,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出现下降,且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的地区逐渐减少,检出率较低的地区逐渐增多。结论:2005年至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总体检出率仍然较高,以消瘦型营养不良为主,生长迟缓检出率低,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消瘦 儿童青少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模式与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孟杰 马奇 +11 位作者 陈曼曼 马涛 王鑫鑫 刘婕妤 张奕 陈力 蒋家诺 袁雯 郭桐君 董彦会 马军 星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模式与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2012年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项目收集...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模式与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2012年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项目收集的数据,选择其中体格测量及血生化指标数据完整的10176名7~17岁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长模式与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6.56%,其中男生为7.18%,女生为5.97%。迟缓性生长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正常性生长组的1.42倍(95%CI:1.19~1.69),追赶性生长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正常性生长组的0.66倍(95%CI:0.53~0.82);经性别、年龄等因素校正后,迟缓性生长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为正常性生长组的1.25倍(95%CI:1.02~1.52),追赶性生长组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与正常性生长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62~1.01);分层分析显示,不同生长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在7~12岁年龄组、城市和汉族学生群体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生长模式与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关联,迟缓性生长儿童青少年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于正常性生长组,提示应当注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时纠正其迟缓性生长,预防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模式 儿童 青少年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童年期目睹暴力经历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晶琦 梁艺怀 +4 位作者 Michael P.DunneM 马玉霞 程亚杰 吴春眉 陈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儿童期目睹暴力的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目睹暴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528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41.7%的学生16岁前曾至少1次目睹他人的激烈打斗的暴力场面。其患病率男生50.0%明显高于女生31....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儿童期目睹暴力的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目睹暴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528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41.7%的学生16岁前曾至少1次目睹他人的激烈打斗的暴力场面。其患病率男生50.0%明显高于女生31.4%(χ2=18.67)。童年期目睹暴力经历与父母亲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16岁前居住在农村与非农村等无明显关联。结论:我国儿童期目睹暴力问题常见。急需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减少目睹暴力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目睹暴力 回顾性研究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流动青少年性观念与性行为的定性调查 被引量:19
15
作者 朱广荣 季成叶 +1 位作者 宋逸 张兵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5期333-335,共3页
关键词 流动青少年 性观念 定性调查 艾滋病 婚前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与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务——国际理念与中国探索——关于青少年友好服务内涵与发展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玉坤 余小鸣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青年友好服务(youth—friendly services)和青少年友好服务(adolescent friendly services),皆可称为“亲青”服务,是新近十多年国际上逐渐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一个创新性医疗保健干预。所有人平等地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是国际公... 青年友好服务(youth—friendly services)和青少年友好服务(adolescent friendly services),皆可称为“亲青”服务,是新近十多年国际上逐渐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一个创新性医疗保健干预。所有人平等地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是国际公认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青年人的这一权利在世界各地远未成为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内涵 青年人 青少年 国际 生殖健康 中国 基本权利 医疗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 被引量:89
17
作者 季成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 :根据 2 0余年来我国青少年生长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趋势 ,结合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改善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系统分析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结合现场和实验室研究 ,制定各项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结果 :我国青... 目的 :根据 2 0余年来我国青少年生长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趋势 ,结合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改善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系统分析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结合现场和实验室研究 ,制定各项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结果 :我国青少年生长水平大幅提高 ,各营养问题检出率显著下降 ,但同时出现肥胖者大量增加、运动素质停滞下降、生长长期趋势后劲不足等问题。结论 :应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和提倡文明营养为核心 ,建立符合国情的生长和营养评价标准体系 ,将改善学生营养的工作重点逐步移向促进智力发展、改善低体重、基本控制营养不良和贫血发生 ;同时注意生长长期趋势的“双刃剑”作用 ,着重作好青少年肥胖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营养调查 营养状况 儿童营养障碍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与艾滋病 被引量:60
18
作者 马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8,共4页
青春期是一个奇妙的变化时期,是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进程,也是开始尝试包括性和毒品等各种危险行为的时期,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根据联合国的定义,青少年(adolescent)是指年龄在10-24岁的人群,青年人群(young peopl... 青春期是一个奇妙的变化时期,是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进程,也是开始尝试包括性和毒品等各种危险行为的时期,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根据联合国的定义,青少年(adolescent)是指年龄在10-24岁的人群,青年人群(young people)是15-24岁的人群。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艾滋病高发于10-20岁,一旦感染也更加难以干预,其原因涵盖生理、社会、心理和法律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少年 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 被引量:81
19
作者 季成叶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 危险行为 预防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00年期间中国高身材青少年增长趋势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季成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按马丁身高分类 ,分析 1985— 2 0 0 0年期间我国高身材青少年的分布变化 ,计算各性别 年龄组内各身高段构成比。结果表明 ,2 0 0 0年时 17~ 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马丁 7段以上高身材者分别为 8.9%、4 .0 %、7.1%和 3.6 % ,较 1... 按马丁身高分类 ,分析 1985— 2 0 0 0年期间我国高身材青少年的分布变化 ,计算各性别 年龄组内各身高段构成比。结果表明 ,2 0 0 0年时 17~ 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马丁 7段以上高身材者分别为 8.9%、4 .0 %、7.1%和 3.6 % ,较 1985年增加 2~ 3倍。提示 :我国高身材青少年比率的迅猛增长 ,对选拔优秀少年运动员有利 ,但应同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帮助他们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青少年 身高 地区 差异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