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用于北京市PM_(2.5)中铅及其同位素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曦 王小燕 +4 位作者 刘洋 张经华 刘景秀 闫赖赖 王京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518,共4页
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所采集的24份北京市PM2.5样品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的铅;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上述各分量中铅的浓度及同位素比值。采用GBW09133考察... 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所采集的24份北京市PM2.5样品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的铅;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上述各分量中铅的浓度及同位素比值。采用GBW09133考察铅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并用SRM 981标准铅试剂校正质量歧视效应和仪器漂移。结果表明,采用ICP-MS分析大气PM2.5中不同形态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数据准确可靠。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中水溶态、脂溶态和不溶态3个分量铅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20.69%,0.32%和78.99%;相应的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7Pb的均值分别为1.1526,1.1374和1.2193;其中水溶态和不溶态铅的同位素比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位素比值的比对结果提示,北京市成人血铅可能源于北京市大气PM2.5中水溶态铅而非不溶态铅,故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态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化学形态分析 铅同位素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城市成人膳食和血液中重金属差异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闫赖赖 欧阳荔 +4 位作者 解清 刘庆芬 诸洪达 武权 王京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成都、镇江、太原、天津4城市的成人膳食和血液中主要重金属的差异以及相关性。方法:用ICP-MS、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膳食和血液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重金属元素在城市间的差异以及血液与膳食中重金属的关系进行了... 目的:研究成都、镇江、太原、天津4城市的成人膳食和血液中主要重金属的差异以及相关性。方法:用ICP-MS、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膳食和血液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重金属元素在城市间的差异以及血液与膳食中重金属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4城市的成人膳食和血液中重金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都、镇江的膳食重金属含量高于太原、天津,但血液中的重金属含量成都、太原高于天津、镇江;血液中Cd、As分别与膳食中Cd、As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除膳食中Hg与As的比值外,4城市成人血液、膳食中重金属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与膳食间的多数重金属元素比值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城市成人膳食、血液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差异;膳食是血液中Cd、As重要来源,而血液中Cu、Hg、Pb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重金属比值可能是反映血液和膳食中重金属间关系,以及环境污染状况的更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血液 膳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现场检测方法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盛月 刘景秀 +2 位作者 雷连娣 张桃英 王京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2期63-66,共4页
参照国标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法》,对现场残留农药测定仪的仪器精密度以及检出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该仪器对各种农药的最小检测浓度。发现该仪器对部分农药。如敌敌畏、呋喃丹、... 参照国标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法》,对现场残留农药测定仪的仪器精密度以及检出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该仪器对各种农药的最小检测浓度。发现该仪器对部分农药。如敌敌畏、呋喃丹、速灭威以及残杀威有很好的检出灵敏度,但对甲胺磷的检出灵敏度最差;同时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规范实验操作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农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农药残留 现场检测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染毒对大鼠血液及排泄物中18种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多见 吴晶 +2 位作者 刘雅琼 欧阳荔 王京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铅暴露对大鼠体内铅及其他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受试组,采用醋酸铅溶液隔天灌胃染毒,连续染毒5次后收集大鼠全血、尿液与粪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 目的:探讨消化道铅暴露对大鼠体内铅及其他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受试组,采用醋酸铅溶液隔天灌胃染毒,连续染毒5次后收集大鼠全血、尿液与粪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测定样品中铅及1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染毒后大鼠体重及各脏体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含量、尿铅及粪铅总量均随着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但尿铅总量在高剂量组不再升高。大鼠全血中钠、镁、钾、锶、锑、铊、铋元素含量,尿液中钾、铁、锑含量,粪便中钙、铁、锌、铜、铊、铋及稀土元素含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可能通过竞争共同转运载体而影响二价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铜、锶)的代谢,同时可引起轻稀土元素及有毒元素铊、铋的排出,并改变机体内锑、钠、钾元素水平,但未观察到铅对大鼠体内钼、镉元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稀土元素 血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染毒大鼠血液中铅与其他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赖赖 刘丽萍 +2 位作者 牛刚 翁智辉 王京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95-299,共5页
研究了铅染毒大鼠血液中铅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选取75只健康的4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25组,各组染毒剂量均不相同。在实验开始的第40、80、120天,分别从各组中随机选取1只大鼠,乙醚麻醉后取股动脉血。用电感... 研究了铅染毒大鼠血液中铅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选取75只健康的4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25组,各组染毒剂量均不相同。在实验开始的第40、80、120天,分别从各组中随机选取1只大鼠,乙醚麻醉后取股动脉血。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血中的24种元素含量,并对铅与其他元素做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染毒周期,染毒剂量与血铅浓度的关系各有不同。血铅浓度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染毒剂量在5~70mg·kg-1时,80天染毒组的血铅浓度反而高于120天染毒组;血铅与其他元素含量的相关性随染毒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相关性 铅染毒大鼠 血铅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和股骨铅蓄积多元素综合指标探讨
6
作者 闫赖赖 王京宇 +3 位作者 刘丽萍 牛刚 王晓霞 欧阳荔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血液中多元素与肾铅、股骨铅关系的分析,探讨能够准确反映肾脏、股骨铅蓄积的综合指标。方法:选取健康的4周龄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25组,采取大剂量范围,小浓度间隔的染毒方法。实验开始后,于第40、80、120天分别从各组... 目的:通过对血液中多元素与肾铅、股骨铅关系的分析,探讨能够准确反映肾脏、股骨铅蓄积的综合指标。方法:选取健康的4周龄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25组,采取大剂量范围,小浓度间隔的染毒方法。实验开始后,于第40、80、120天分别从各组随机选取1只大鼠,经乙醚麻醉后股动脉取血,并收集肾脏、股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元素含量。结果:血铅、肾铅、股骨铅浓度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但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血铅浓度与肾铅、股骨铅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随染毒周期而变化;血液中其他元素的浓度或浓度比值与肾铅、股骨铅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且相关系数均高于单一元素与肾铅、股骨铅间的相关系数。结论:单一血铅指标在反映脏器铅蓄积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元素综合指标则有可能成为估算脏器铅蓄积水平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综合指标 铅蓄积 肾脏 股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