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学生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方晨晨 李曼 +2 位作者 刘璐 王丹 谢阿娜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基于全国11所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培养单位的毕业生调查数据,从培养入口、培养过程和培养出口三个层面对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状况、就读体验和职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基于全国11所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培养单位的毕业生调查数据,从培养入口、培养过程和培养出口三个层面对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状况、就读体验和职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部分课程质量不高、毕业生科研能力发展欠佳、工作负担较重、职业满意度不高等挑战。为了提高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质量,要进一步从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丰富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课程质量、明确培养目标、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 医学教育 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83
2
作者 郭建如 王维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6,47,共9页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医学教育进行了重要改革,但我国医教改革关注点有所不同。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医教协同、供需平衡、培养创新、质量保障及...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医学教育进行了重要改革,但我国医教改革关注点有所不同。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医教协同、供需平衡、培养创新、质量保障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我国新发展阶段医学教育改革中,医教协同是前提和载体,供需平衡是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核心,质量保障则是关键,为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教育研究提供基本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曼 王维民 谢阿娜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共6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结合已有相关研究,聚焦于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制学位、课程整合、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若干问...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结合已有相关研究,聚焦于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制学位、课程整合、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认为医学教育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医学教育投入,建立以资源定规模的管理机制;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加强学制学位体系研究;客观理解医学教育改革,做好课程模式改革;逐步建立基础师资和临床师资相互融合的机制;守正创新,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 管理体制 医学教育规模 学制 课程模式 新医科 师资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是否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丛斌 方晨晨 祝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53,共10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了检验案例教学方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是否起到了真实的促进作用,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了检验案例教学方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是否起到了真实的促进作用,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使用和评价情况,以及案例教学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中使用较为普遍,研究生对案例教学质量的评价较高;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与没有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研究生相比,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研究生在公共服务意识及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等六种实践能力发展方面均有显著性提升,其中,案例教学对研究生决策能力的发展促进作用最大,对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作用最小;研究还证实案例教学的质量对研究生的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公共管理硕士 案例教学 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基于我国医学院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石泽华 李春青 吴红斌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96,共11页
高等院校的增值评价是改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2021年我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和临床医学本科生的水平测试成绩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效能进行了增值评价。研究发现,院校... 高等院校的增值评价是改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2021年我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和临床医学本科生的水平测试成绩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效能进行了增值评价。研究发现,院校质量本身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基于零模型和增值模型采用经验贝叶斯方法估计的高校效能的分析结果显示,代表传统结果评价的零模型与增值评价的模型估计出的高校效能仅存在中度相关。最后,通过联合多层线性模型的跨模块一致性分析表明,院校质量对学生不同模块的学业成就影响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增值评价的研究视角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医学院校 增值评价 学业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助教经历与教学能力增值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基于2023年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蔡芬 谢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9,共12页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博士生作为高校师资的后备军,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值得关注。对18664份学术型博士毕业生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第一,我国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增值明显不足,助教制度是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抓手,但在高校从...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博士生作为高校师资的后备军,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值得关注。对18664份学术型博士毕业生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第一,我国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增值明显不足,助教制度是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抓手,但在高校从教意向明确或获得高校教职的博士生中仍有六成以上未担任过助教。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生虽然更有可能担任助教,但其承担的多为发布课程通知、收发和批改作业等浅层次教学工作。第三,在各类助教工作内容中,组织讨论、给学生答疑和讲课等深层次助教工作能有效促进博士生教学能力增值,而批改作业则可能适得其反。据此建议纠正“重研轻教”的能力评价导向,充分发挥研究生助教制度的人才培养功能,加强对博士生助教的培训与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研究生助教 教学能力增值 学术职业发展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祝军 郭丛斌 方晨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70,共11页
通过对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MPA学位论文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是不同个体特征、院校特征、学习科研经历、论文选题来源和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学位论文... 通过对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MPA学位论文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是不同个体特征、院校特征、学习科研经历、论文选题来源和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来看,在导师指导方面,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在学习和科研经历方面,与其他群体相比,入学前具有科研经历、读研期间参与过导师课题、论文选题来自读研期间所参与研究课题、班级同学学习积极性越高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获得优秀评价的概率更大;在个体特征方面,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男性研究生、来自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获得优秀评价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MPA 学位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本科医学院校布局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于晨 侯建林 +2 位作者 王丹 谢阿娜 王维民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9,共6页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本科医学院校的布局,并对其区域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院校数量、院校水平利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院校地区、省份的分布,对区域GDP总量、区域人口与院校规模做相关性分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本科医学院校的布局,并对其区域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院校数量、院校水平利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院校地区、省份的分布,对区域GDP总量、区域人口与院校规模做相关性分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深入分析院校分布差异性。结果:我国开设医学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420所,且分布不均匀;院校水平不一,硕、博点分布不均衡。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院校硕、博研究生规模主要与该区域GDP总量高度相关,在校生总规模及本科生规模与该区域人口总数相关性更高。院校分布的差异主要源于地区内部,地区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结论:我国本科医学院校数量相对不足;院校水平不一,硕、博点分布不均;院校分布存在区域差异,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布局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视力健康状况会影响学业成绩吗——基于全国十省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4
9
作者 方晨晨 郭丛斌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184,共16页
基于全国疫情期间高中在线学习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模型,探究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发现,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会危害视力健康,作业时间较多、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较少均会导致学生近视。倾向得分匹配法发现... 基于全国疫情期间高中在线学习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模型,探究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发现,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会危害视力健康,作业时间较多、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较少均会导致学生近视。倾向得分匹配法发现,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多重中介模型显示,视力健康状况在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没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时间配置,尤其是作业时间、睡眠时间和运动时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可见,通过牺牲学生视力健康以提高学业成绩的方式并不可取,增加运动和睡眠时间则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并改善学生视力。因此,需要加强视力健康宣传力度,构建家校社联动预防机制;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系统;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合理安排学习和闲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健康 近视防控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实践经历对工程硕士就业质量的增值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丽娜 沈文钦 陈洪捷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以2021年“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中的2296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实习实践经历对工程硕士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经历对其就业落实和就业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 以2021年“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中的2296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实习实践经历对工程硕士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经历对其就业落实和就业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就业起薪作用不显著;实习时长对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实习成效中的“就业信息获得”“职业目标明确”对工程硕士的就业质量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研究从保障充分的实习实践时间,提升实习实践的项目质量,增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效能,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期望以此提升工程硕士的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实习实践经历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化阶段高校学生学业参与行为的家庭背景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璐 王维民 陈洪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38,共7页
文章利用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2万医学本科生样本数据,从医学学科证据的角度系统考察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父辈教育背景、父辈职业地位、家庭收入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学业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越好,尤其是父辈教育背... 文章利用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2万医学本科生样本数据,从医学学科证据的角度系统考察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父辈教育背景、父辈职业地位、家庭收入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学业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越好,尤其是父辈教育背景越好、父辈职业地位越高,大学生的学业参与行为越积极。这种影响在普通大学相对微弱且持续减小,但在一流大学始终较为显著。因此,当前应给予弱势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尤其是一流大学中的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家庭背景 大学生 学业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医疗的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刁宏宇 李思琦 刘玉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8-33,共6页
数字孪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将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数字孪生医疗模型,对模型初建时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数据现实性代表等数据伦理;模型运作过程中的算法黑箱、算法推荐等算法伦理;模... 数字孪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将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数字孪生医疗模型,对模型初建时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数据现实性代表等数据伦理;模型运作过程中的算法黑箱、算法推荐等算法伦理;模型应用时的医患关系、量化自我等医患伦理;模型发展时的数字鸿沟、医疗公平等社会伦理进行研究。并针对每一环节的伦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以期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进一步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医疗模型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