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有为政治哲学的人性论基础--以《孟子微》为中心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干春松
-
机构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哲学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解释学史”(12&zd10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认同’建构”(15@zh015)
-
文摘
儒家政治哲学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之上,这决定了秩序建构原理的不同方向。对德性修养与制度完善之间关系的探讨往往又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议题,因为它关涉到其中制度和心性的双重维度。自19世纪末起,儒家论域中的关注焦点是在经学体系内的古今之争,对人性论则用力甚少,但康有为却一直重视人性问题,通过《孟子微》,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人性论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由此展开对政治秩序的构想。其人性论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改制"和容纳西方的政治观念奠定新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提出适应未来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新人标准"。尽管康有为对人性论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给人造成缺乏形而上的维度之印象,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制度决定人性之倾向,从而导致他的理论逻辑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
-
关键词
康有为
儒家政治哲学
人性论
政治秩序
-
分类号
B25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本心”与“民本”——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实践指向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干春松
-
机构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哲学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
-
文摘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民本
实践
-
分类号
B24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