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析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民性
- 1
-
-
作者
张妙妙
张恂达
-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
北京大学新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1,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强调要注重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立场的继承与发扬,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蕴,明确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握人民性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导向,树立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思路,系统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体系,推动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青年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人民性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美国图书馆的争议图书解决机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久珍
崔汭
-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60,共6页
-
文摘
争议图书是图书馆基于个人或群体的反对而试图剔除或限制的图书。争议图书是美国图书馆馆藏建设和读者服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理解美国图书馆知识自由的窗口。文章分析争议图书现象产生的缘由,探讨美国图书馆争议图书的处理机制和启示。
-
关键词
美国图书馆
争议图书
解决机制
知识自由
未成年人服务
-
Keywords
American libraries
challenged books
solu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youth service
-
分类号
G259.71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图书馆:民众的守护者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久珍
-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2,共3页
-
文摘
灾难主题电影《后天》中有一个镜头:极寒来临时,人们跑进纽约公共图书馆烧书取暖,图书馆成为最后的避难地,带给人类以希望。这个镜头构成隐喻——作为“公民建筑”的图书馆在危机中成为庇护所,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守护公民,带领公民走出危机。这个隐喻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郑州图书馆(以下简称“郑图”)夜不闭馆,为读者及附近被困群众免费提供食宿获得社会广泛好评。郑图的暖心举动不仅是图书馆面对突发危机的有效应对,还体现出图书馆对城市公民生命的默默守护;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灾难面前更加显现出来,成为公民的“庇护所”。
-
关键词
纽约公共图书馆
庇护所
突发危机
现实生活
守护者
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效应对
被困群众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家国担当 信管情怀
- 4
-
-
作者
张久珍
-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看完毕业视频,我很感慨:青春真好,年轻真好!我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大学时光,那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满怀理想的阶段。为什么当初选择且现在依然热爱这个职业?看到同学们活泼可爱的笑脸,特别要说谢谢你们,是你们让老师们有劲头干下去。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光短暂,可谓转瞬即逝,刚才还在念叨"信息素养概论"课上一个个未脱稚嫩的脸庞,而今却都长成大孩子了。
-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老师
视频
-
分类号
G2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