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课研讨式教学实际问题探讨——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毛新宇 王志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大学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需要关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提出了实验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法的指导原则,包括课堂以学生为主,以讨论的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其次关注了教学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教师不要过多地介入,鼓... 在大学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需要关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提出了实验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法的指导原则,包括课堂以学生为主,以讨论的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其次关注了教学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教师不要过多地介入,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适当地变革课程的内容,使之更适合研讨式教学等;然后,从尊重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和大局掌控能力等方面,建议代课教师注重自身的提高以适应课程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为例,具体给出了研讨式实验课程的授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 实验教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系统中的抗多址干扰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肖磊 梁庆林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2000年第2期316-324,共9页
在DS/CDMA通信系统中,共用一个频带的多用户信号会产生多址干扰(MAI)。传统的检测器使用单用户检测策略,无法抗拒MAI,本文综述并分析了许多重要的抗MAI技术。
关键词 多址干扰 直接序列 码分多址系统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技术用于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3
作者 徐大勇 梁庆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81-688,共8页
在分析传统的固定步长功率控制算法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技术进行CD-MA功率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并对比了不同模糊集合划分情况下的性能以及模糊参数的优选方法。指出在分集路径数目为3的情况下,采用5模糊集划分的... 在分析传统的固定步长功率控制算法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技术进行CD-MA功率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并对比了不同模糊集合划分情况下的性能以及模糊参数的优选方法。指出在分集路径数目为3的情况下,采用5模糊集划分的控制系统比传统算法的精度提高了0.6~1.1dB。此外,还讨论了在控制量字长受限的情况下,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功率控制 码分多址 CDMA系统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激光通信信道特性及系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舒首衡 陈乐 +2 位作者 郑铮 李铮 胡薇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临近空间飞行技术的发展使临近空间激光通信的实现成为了可能。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特点独特,故信道特性的不同成为临近空间激光通信与一般空间激光通信之间的重要差异之处,因此信道分析是临近空间激光通信的理论研究中的关键内容... 临近空间飞行技术的发展使临近空间激光通信的实现成为了可能。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特点独特,故信道特性的不同成为临近空间激光通信与一般空间激光通信之间的重要差异之处,因此信道分析是临近空间激光通信的理论研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分析临近空间激光信道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应用信道衰减和湍流模型,探讨斜程信道随天顶角的变化规律。同时应用光束数值仿真方法模拟临近空间激光信道及通信系统性能,讨论了天顶角变化时衰减和湍流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提出对临近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可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激光通信 衰减 湍流 信道模型 天顶角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AD技术实现复杂目标FDTD方法几何-电磁建模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明之 刘友健 +1 位作者 王长清 徐承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133,共3页
FDTD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数值方法,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CAD技术的介入使FDTD方法向实用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本文介绍如何使用CAD软件,基于复杂目标的设计图、剖面线图等描述方式,生成提供给FDTD计算程序使用的... FDTD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数值方法,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CAD技术的介入使FDTD方法向实用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本文介绍如何使用CAD软件,基于复杂目标的设计图、剖面线图等描述方式,生成提供给FDTD计算程序使用的目标的几何-电磁参量描述文件.本文借助该方法计算了一种飞机在谐振区的R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 CAD 雷达散射截面 电磁散射 复杂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图像测量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建民 浦昭邦 +1 位作者 晏磊 杨学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并对新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比对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测量机 绝对码 亚像素细分 自动调焦 瞄准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纳电子器件的关键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士敏 申自勇 +2 位作者 赵兴钰 薛增泉 吴全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接触是纳电子器件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我们以由 6个金原子构成的Au6原子线簇为核心工作区的原型纳电子器件为例 ,利用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它的电流 电压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Au6原子线簇与两端电极的接触由弱到强 ,整个纳电子器件的... 接触是纳电子器件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我们以由 6个金原子构成的Au6原子线簇为核心工作区的原型纳电子器件为例 ,利用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它的电流 电压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Au6原子线簇与两端电极的接触由弱到强 ,整个纳电子器件的电学特性发生了由以共振隧穿为主要特征的分子导电到量子化电导的巨大变化。因此 ,接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纳电子器件的电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原子 GREEN函数 量子化 共振隧穿 接触 电学特性 分子 纳电子器件 电压特性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自适应OFDM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振东 潘申富 +1 位作者 史海洋 梁庆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0-843,共4页
自适应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系统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地分配各个子载波发送的比特和功率 ,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 ,它比传统的OFDM系统有更好的误比特性能。将自适应OFDM系统与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 自适应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系统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地分配各个子载波发送的比特和功率 ,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 ,它比传统的OFDM系统有更好的误比特性能。将自适应OFDM系统与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技术相结合 ,并充分利用发送端知道信道信息的条件 ,提出了一种多天线自适应OFDM系统 ,仿真结果表明 ,该系统与没有采用自适应算法的多天线OFDM系统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OFDM MIMO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MEO卫星通信系统发展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斗 项海格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简述了LEO/MEO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的LEO/MEO卫星通信系统 ,如Iridium、Globalstar、ICO、Teledesic、Skybridge系统。还从星座、频率、星上处理及星际链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讨论了LEO/MEO卫星通信... 本文简述了LEO/MEO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的LEO/MEO卫星通信系统 ,如Iridium、Globalstar、ICO、Teledesic、Skybridge系统。还从星座、频率、星上处理及星际链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讨论了LEO/MEO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MEO 发展趋势 宽带通信 卫星通信 低轨道卫星 中轨道卫星 频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电子器件呼唤真空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建昌 侯士敏 +1 位作者 张兆祥 薛增泉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1-426,共6页
纳米电子器件是微电子器件发展的下一代 ,现有微电子器件的主要材料是极纯的硅、锗和镓砷等晶体半导体。纳米电子器件有可能是以有机或有机 /无机复合晶体薄膜为主要材料 ,要求纯度更高 ,结构更完善。真空制备的清洁环境 ,有希望加工组... 纳米电子器件是微电子器件发展的下一代 ,现有微电子器件的主要材料是极纯的硅、锗和镓砷等晶体半导体。纳米电子器件有可能是以有机或有机 /无机复合晶体薄膜为主要材料 ,要求纯度更高 ,结构更完善。真空制备的清洁环境 ,有希望加工组装出纳米电子器件所要求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化学 纳米电子学 有机薄膜 微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长年 唐镇松 刘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4,60,共3页
介绍了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现今网络时代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要求。
关键词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网络化 降水量 数据传输 水位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组合式先验信息的MMSE Turbo均衡(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磊 程海川 +2 位作者 程宇新 蒋伟 项海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3-775,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MMSE turbo均衡的性能,提出一种新型均衡器组合式先验信息。该均衡器以MAP译码器的完整输出外信息和MAP译码器的部分先验信息之和作为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任何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采用组合式先验信息的MMSE t... 为了进一步提高MMSE turbo均衡的性能,提出一种新型均衡器组合式先验信息。该均衡器以MAP译码器的完整输出外信息和MAP译码器的部分先验信息之和作为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任何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采用组合式先验信息的MMSE turbo均衡性能明显好于传统MMSE turbo均衡,并且十分接近MAP turbo均衡的性能(MAP turbo均衡是最小误帧率和最小误码率意义下的最佳均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均衡 迭代接收 MMSE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可修复系统的MTBF和MTTR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爱民 刘有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2,共3页
在可修复系统中,可用性作为一种可靠性测度,其指标可用度是基本的;然而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却又往往难以得知.本文首次提供了计算一般系统的MTBF和MTYR的有效公式,此系统具有负... 在可修复系统中,可用性作为一种可靠性测度,其指标可用度是基本的;然而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却又往往难以得知.本文首次提供了计算一般系统的MTBF和MTYR的有效公式,此系统具有负指数分布失效和修复时间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F 平均修复时间 通信网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与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建云 姚永熙 唐镇松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对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将其分为初始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网络发展期等3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终端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新近... 本文对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将其分为初始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网络发展期等3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终端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新近发展;探讨作为测报重要支撑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报 传感器 遥测终端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团束(ICB)技术制备有机薄膜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增泉 刘惟敏 +5 位作者 赵兴钰 高鸿钧 徐宇红 竺长新 马自力 庞世瑾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20-325,共6页
为了将有机薄膜用于半导体或集成器件中,本文研究了用离子团束方法制备聚乙饰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具有相当好的结晶特性,其菱形晶片边长尺寸为2—20μm,通常是(001)面平行于基底... 为了将有机薄膜用于半导体或集成器件中,本文研究了用离子团束方法制备聚乙饰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具有相当好的结晶特性,其菱形晶片边长尺寸为2—20μm,通常是(001)面平行于基底表面。用离子团束技术制备的聚乙烯薄膜表面是比较平整、均匀的,杂质和缺陷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 ICB 扫描隧道显微镜 结晶特性 聚乙烯薄膜 透射电子显微镜 薄膜晶体 集成器件 有机单分子膜 加速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通信网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佰成 吴德明 +1 位作者 徐安士 王楚 《电信科学》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对全光网的概念和关键技术做了简要说明,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全光网络,最后对各个网络的技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全光通信网 波长路由 光分插复用 光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致沉积手控生长碳纳米线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鸣生 王晶云 +1 位作者 陈清 彭练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用电子束致沉积(EBID)来制备各种纳米尺寸的结构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器件构建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对于聚焦离子束(FIB),它具有对样品损伤小和所得结构尺寸更小等优点。此前,电子束致沉积的工作大多数在扫描电镜中完成,而在透射电... 用电子束致沉积(EBID)来制备各种纳米尺寸的结构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器件构建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对于聚焦离子束(FIB),它具有对样品损伤小和所得结构尺寸更小等优点。此前,电子束致沉积的工作大多数在扫描电镜中完成,而在透射电镜中沉积直到近两年才发展起来。本文尝试在普通热发射透射电镜中,手动控制生长碳纳米线、点等结构。对碳纳米线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电子束斑的大小、形状和辐照时间对沉积物形状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最后对电子束致沉积可控生长无定型碳纳米线可能的应用作了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纳米线 聚焦离子束 发射 器件 沉积 FIB 透射电镜 损伤 辐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电离技术在土壤中气相金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吉望西 陈瓞延 马万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采用电热原子化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ETALRI-TOFMS)首次实现了对土壤中气相金地质样品的超痕量测量,用中子活化技术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测量结果一致。样品的绝对检出限达到10-13g。
关键词 超痕量测量 土壤 共振电离 气相金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校验码编码系统混合ARQ协议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英健 项海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 (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 (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 ,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 (RB 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 ,...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 (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 (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 ,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 (RB 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 ,在考虑反向信道重传请求消息信息比特功率的条件下 ,混合ARQ方案的总体性能超过RB HARQ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校验码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中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宇新 项海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9-1653,共5页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冗余递增策略的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相比,该系统在保证较高的数据通过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ARQ 冗余递增 自适应调制 通过率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