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构建与top-k节点挖掘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文国 王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0-2832,2844,共4页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挖掘出有影响力的top-k节点,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新产品或服务战略营销决策至关重要。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移动社会网络特点的信息传播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top-k节点挖掘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挖掘出有影响力的top-k节点,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新产品或服务战略营销决策至关重要。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移动社会网络特点的信息传播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top-k节点挖掘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定位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活跃节点,这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营销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型 移动社会网络 top-k节点挖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Means局部最优性的高效聚类算法 被引量:118
2
作者 雷小锋 谢昆青 +1 位作者 林帆 夏征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83-1692,共10页
K-Means聚类算法只能保证收敛到局部最优,从而导致聚类结果对初始代表点的选择非常敏感.许多研究工作都着力于降低这种敏感性.然而,K-Means的局部最优和结果敏感性却构成了K-MeanSCAN聚类算法的基础.K-MeanSCAN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多次采样... K-Means聚类算法只能保证收敛到局部最优,从而导致聚类结果对初始代表点的选择非常敏感.许多研究工作都着力于降低这种敏感性.然而,K-Means的局部最优和结果敏感性却构成了K-MeanSCAN聚类算法的基础.K-MeanSCAN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多次采样和K-Means预聚类以产生多组不同的聚类结果,来自不同聚类结果的子簇之间必然会存在交集.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这些交集构造出关于子簇的加权连通图,并根据连通性合并子簇.理论和实验证明,K-MeanScan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聚类结果的质量和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CAN 基于密度 K-MEANS 聚类: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和代码相关性的计算机病毒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维 张鹏涛 +1 位作者 谭营 何新贵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现有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利用病毒特征码来检测病毒,已经不能适应病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其无法检测出病毒的新变种与未知病毒.受自然免疫系统的启发,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利用计算机病毒代码相关性的计算机病毒特征提取方法.... 现有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利用病毒特征码来检测病毒,已经不能适应病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其无法检测出病毒的新变种与未知病毒.受自然免疫系统的启发,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利用计算机病毒代码相关性的计算机病毒特征提取方法.这种特征提取方法在底层提取出与病毒相关的字节模式,在相对更高的层面上记录这些字节模式之间的共同作用信息,之后利用阴性选择算法提取出计算机病毒检测基因库,实现了对训练集上合法程序的完美记忆,从而保证了该文方法的误判率处于极低的水平.计算机病毒检测基因库在个体层上存储病毒样本,一个样本中储存了若干个不定长的基因,充分利用了同一个样本的不同基因代码之间的相关性.为了尽可能少地丢失有效信息,这种方法在基因层上对基因进行匹配,在个体层上对可疑程序进行分析,最终由整个计算机病毒检测基因库做出分类决策.实验表明:此方法对未知病毒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4%,同时对合法程序的误判率保持在2%之内,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识别病毒伪装,检测出已知病毒的新变种,对未知病毒也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检测 人工免疫 特征提取 代码相关性 连续一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图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宏毅 王立威 陈瑜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76-2497,共22页
概率图模型作为一类有力的工具,能够简洁地表示复杂的概率分布,有效地(近似)计算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方便地学习概率模型中的参数和超参数.因此,它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形式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自动的概率推理的场合,例如计... 概率图模型作为一类有力的工具,能够简洁地表示复杂的概率分布,有效地(近似)计算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方便地学习概率模型中的参数和超参数.因此,它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形式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自动的概率推理的场合,例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回顾了有关概率图模型的表示、推理和学习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果,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在两种重要的概率模型中的应用.还回顾了在加速经典近似推理算法方面的新进展.最后讨论了相关方向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图模型 概率推理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定位的行为数据采集与地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柴彦威 赵莹 +1 位作者 马修军 张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共7页
微观个体行为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者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重要视角,而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是制约行为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定位服务为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与人口普查、交通调查等传统移动性数据... 微观个体行为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者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重要视角,而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是制约行为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定位服务为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与人口普查、交通调查等传统移动性数据获取方法的比较,基于移动定位的时空行为数据所具有特点包括:(1)采集个体位置和移动信息真实;(2)定位精度高、信号覆盖广;(3)可持续实时动态获取移动信息;(4)可减少行为数据编码过程的信息损失,适合大规模采集。详细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手机终端的移动定位技术原理,并通过微观个体行为分析和宏观城市动态空间规划的两个典型案例,实证基于移动定位的时空行为数据在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移动定位方法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但一些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仍没有解决,特别是个人的隐私保护和移动定位的地理尺度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移动定位数据的地理应用仍处在试验和探索阶段,新的数据获取协议、数据分析方法、地理时空模式提取方法等研究亟待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数据 个体行为 移动位置服务(LBS) 地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及方差梯度的指纹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樊冬进 孙冰 封举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2-747,共6页
指纹图像分割指从图像背景中分离出有用的指纹区域的过程.利用图像方差及其梯度的性质提出一种自适应指纹分割算法.首先将待分割的图像分为3×3的块,计算块方差及其梯度,并以两者的乘积作为块特征;然后使用一种自适应的方法设定阈... 指纹图像分割指从图像背景中分离出有用的指纹区域的过程.利用图像方差及其梯度的性质提出一种自适应指纹分割算法.首先将待分割的图像分为3×3的块,计算块方差及其梯度,并以两者的乘积作为块特征;然后使用一种自适应的方法设定阈值完成分割;最后利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结果.在FVC2002和FVC2004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算法快速有效,且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指纹图像分割 指纹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ML: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 被引量:7
7
作者 高韬 谢昆青 +1 位作者 马修军 陈冠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5-472,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SDML。根据SDML操作的对象以及挖掘过程的不同阶段 ,SDML语言可以分为视图操纵语言和模型操纵语言 ,分别负责对于数据挖掘视图和模型的操作。详细阐述了SDML的设计思想及其设计方案 ,针对空... 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SDML。根据SDML操作的对象以及挖掘过程的不同阶段 ,SDML语言可以分为视图操纵语言和模型操纵语言 ,分别负责对于数据挖掘视图和模型的操作。详细阐述了SDML的设计思想及其设计方案 ,针对空间泛化和空间关联这两个典型的空间数据挖掘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语言 数据挖掘视图 数据挖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or滤波器的快速实现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小光 封举富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6-461,共6页
本文提出了Gabor滤波器的两种快速实现方法.这两种方法首先把Gabor滤波器分解为多个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参数的一维高斯滤波器的组合,然后通过递归的方法分别实现这些高斯滤波器,从而实现Gabor滤波器.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Ga... 本文提出了Gabor滤波器的两种快速实现方法.这两种方法首先把Gabor滤波器分解为多个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参数的一维高斯滤波器的组合,然后通过递归的方法分别实现这些高斯滤波器,从而实现Gabor滤波器.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Gabor滤波器的快速实现方法,不论是计算复杂度还是计算精度,都比基于卷积的标准实现方法有着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滤波 高斯滤波器 非正交分解 递归滤波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kNN图的批量边删除聚类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雷小锋 陈皎 +1 位作者 毛善君 谢昆青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64-3785,共22页
建立邻接图上的批量边删除聚类算法通用框架,提出基于高斯平滑模型的批量边删除判定准则,定义了适于聚类的邻接图的一般性质,提出并证明在kNN图基础上引入随机因子构造的随机kNN图,可以增强顶点之间的局部连通性,使聚类结果不再强烈依... 建立邻接图上的批量边删除聚类算法通用框架,提出基于高斯平滑模型的批量边删除判定准则,定义了适于聚类的邻接图的一般性质,提出并证明在kNN图基础上引入随机因子构造的随机kNN图,可以增强顶点之间的局部连通性,使聚类结果不再强烈依赖于某条边或某些边的保留或删除.RkNNClus算法简洁高效,依赖参数少,无需指定类簇数目,模拟和真实数据上的实验均有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接图 批量边删除聚类 随机kNN图 边删除准则 局部高斯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瀚 刘重晋 +1 位作者 付翔 封举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0-2186,共7页
细节点在高分辨率掌纹匹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掌纹图像受到主线、褶皱线等的影响,提取出的细节点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对细节点进行质量评价并去除伪细节点,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质量评价方法.首... 细节点在高分辨率掌纹匹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掌纹图像受到主线、褶皱线等的影响,提取出的细节点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对细节点进行质量评价并去除伪细节点,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质量评价方法.首先使用了基于图像的Gabor卷积响应和复数滤波响应等的一系列特征,用来对细节点局部进行冗余描述;然后,把每个特征作为弱分类器,用AdaBoost算法进行多层训练,挑选出对真伪细节点判别效果最理想的特征;最后,把弱分类器加权线性组合的响应分数作为细节点质量的得分,筛选出得分在阈值以上的细节点作为真细节点.该方法的实验结果与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区分真伪细节点,对细节点的质量做出了更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细节点质量 Gabor卷积 复数滤波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判别分析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小光 封举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9-584,共6页
针对指纹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判别分析的自适应分割算法。对于给定的待分割图像,该算法从每个特征在该图像上整体的分布出发,构造出综合考虑各个特征的两类分类能力的分类器,然后利用该分类器对图像中的每个子块做出前... 针对指纹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判别分析的自适应分割算法。对于给定的待分割图像,该算法从每个特征在该图像上整体的分布出发,构造出综合考虑各个特征的两类分类能力的分类器,然后利用该分类器对图像中的每个子块做出前景或背景的判断。与已有的基于分类器的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从数据库中人工采集样本用以训练分类器,实现了图像级别的自适应分割。算法在FVC2004竞赛的公开数据库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分割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像分割 多特征判别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相位和图像质量评价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提取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重晋 王瀚 封举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针对主线、褶皱线及噪声等造成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相位和图像质量评价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提取算法。首先使用Gabor振幅相位模型对掌纹图像进行描述,并基于Gabor相位提出多尺度的细节点检测方法;然后... 针对主线、褶皱线及噪声等造成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相位和图像质量评价的高分辨率掌纹细节点提取算法。首先使用Gabor振幅相位模型对掌纹图像进行描述,并基于Gabor相位提出多尺度的细节点检测方法;然后利用提取细节点过程中的信息,设计基于傅里叶响应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基于Gabor振幅的质量评价方法;最后融合两种质量评价结果,并对检测到的细节点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高分辨率掌纹图像的细节点,并去除不可信细节点。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细节点提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细节点提取 图像质量评价 Gabor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类在线Boosting的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红文 封举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4-1199,共6页
针对在线Boosting算法难以在多类图像识别中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错误纠正输出编码(ECOC)的多类在线Boosting算法.该算法在计算弱分类器的错误率时借鉴ECOC的思想,引入了一个类别标签映射函数;然后给出了在该映射函数下训练样本的... 针对在线Boosting算法难以在多类图像识别中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错误纠正输出编码(ECOC)的多类在线Boosting算法.该算法在计算弱分类器的错误率时借鉴ECOC的思想,引入了一个类别标签映射函数;然后给出了在该映射函数下训练样本的权重及弱分类器的权重的计算与更新方法.通过在不同数据库上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文中算法是快速有效的,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多类 在线Boo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板的管理Web页面用户交互表单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明 李红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3-479,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Web页面上的用户交互表格的元数据模型 :模板模型。模板模型可以支持用户交互表格的集合语义 ,而且可以维护其层次结构。这种模型可能重用网页中的部分组件从而更容易的生成和维护网站页面中的大量用户交互表格。
关键词 元数据模型 用户交互 数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随机化隐私保护频繁模式挖掘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宇红 童云海 苏燕青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29-3944,共16页
已有的隐私保护频繁模式挖掘随机化方法不考虑隐私保护需求差异性,对所有个体运用统一的随机化参数,实施同等的保护,无法满足个体对隐私的偏好.提出基于分组随机化的隐私保护频繁模式挖掘方法(grouping-based randomization for privacy... 已有的隐私保护频繁模式挖掘随机化方法不考虑隐私保护需求差异性,对所有个体运用统一的随机化参数,实施同等的保护,无法满足个体对隐私的偏好.提出基于分组随机化的隐私保护频繁模式挖掘方法(grouping-based randomization for privacy preserving frequent pattern mining,简称GR-PPFM).该方法根据不同个体的隐私保护要求进行分组,为每一组数据设置不同的隐私保护级别和与之相适应的随机化参数.在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统一单参数随机化mask,分组多参数随机化GR-PPFM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隐私保护需求,还能在整体隐私保护度相同情况下提高挖掘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 随机化 个性化 隐私保护 频繁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查询采样的高维数据混合索引
16
作者 张军旗 周向东 施伯乐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54-2065,共12页
为了改进高维数据库查询的效率,通常需要根据数据分布来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然而,经典的分布模型难以解决实际应用中图像、视频等高维数据复杂的分布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查询采样进行数据分布估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 为了改进高维数据库查询的效率,通常需要根据数据分布来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然而,经典的分布模型难以解决实际应用中图像、视频等高维数据复杂的分布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查询采样进行数据分布估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最近邻查询的混合索引,即针对多媒体数据分布的不均匀性,自适应地对不同分布的数据使用不同的索引结构,建立统一的索引结构.为了实现混合索引,采用构造性方法:首先通过聚类分解分割数据并建立树状索引;然后使用查询采样算法,对数据实际分布进行估计;最后根据数据分布的特性,把稀疏数据从树状索引中剪裁出来,进行基于顺序扫描策略的索引,而分布比较密集的数据仍然保留在树状索引中.在4个真实的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索引方法明显优于iDistance,M-Tree等度量空间索引,在维数达到336时,查询效率仍高于顺序扫描.实验结果显示,该查询采样算法在采样数据量仅为N^(1/2)(N为数据量)的情况下即可获得满足索引需要的分布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邻查询 采样 高维索引 边缘数据 聚类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OC:一种面向结构鲁棒性的迭代聚类方法
17
作者 雷小锋 夏征义 谢昆青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3期263-267,共5页
聚类结果的有效性由结构有效性、算法有效性和先验知识有效性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忽略先验知识和假设结构的有效性孤立地提升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很可能产生无效的聚类结果.现有聚类方法通常只是简单地导出假设结构下最优的聚类结果,并交付... 聚类结果的有效性由结构有效性、算法有效性和先验知识有效性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忽略先验知识和假设结构的有效性孤立地提升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很可能产生无效的聚类结果.现有聚类方法通常只是简单地导出假设结构下最优的聚类结果,并交付用户,缺乏对聚类结果的自省能力.实际上,聚类方法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包括对训练数据拟合度和假设结构的迭代优化.基于上述的考虑,提出以聚类结构的鲁棒性作为聚类结果有效性的衡量指标,并将鲁棒性评估有机地整合到聚类算法的迭代优化过程中,提出一种面向结构鲁棒性的迭代聚类方法框架.此外,依托该框架下设计并实现了SROC聚类算法,通过对模拟数据和真实文档数据的聚类实验,例证了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鲁棒性 聚类 迭代优化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聋儿的计算机言语训练方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华东 吴玺宏 迟惠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450,共7页
将语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聋儿言语训练中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合聋儿使用的言语康复训练系统。根据聋儿言语训练的特点以及语音的声学特征和生理特征的关系 ,基于语音特征视觉反馈的训练方式 ,提出了目标训练法和对比训练法... 将语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聋儿言语训练中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合聋儿使用的言语康复训练系统。根据聋儿言语训练的特点以及语音的声学特征和生理特征的关系 ,基于语音特征视觉反馈的训练方式 ,提出了目标训练法和对比训练法。针对聋儿的发音异常和构音异常 ,设计了从基础训练、构音训练到清晰度训练的计算机言语辅助训练模块。该系统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了初步临床实验 ,在中班和大班聋儿的训练上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言语辅助训练系统 动态时间规整 自动发音评分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arest Pair的XML关键词检索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吉聪睿 邓志鸿 唐世渭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0-917,共8页
随着大量数据以XML格式保存,针对XML文档的关键词检索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检索和数据库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树的杜威编码为基础,分析并证明了XML关键词检索中核心概念SLCA(smallest lowest common ancestor)的两个重要性质,并在其基础... 随着大量数据以XML格式保存,针对XML文档的关键词检索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检索和数据库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树的杜威编码为基础,分析并证明了XML关键词检索中核心概念SLCA(smallest lowest common ancestor)的两个重要性质,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Nearest Pair算法.该算法采用二分迭代查找技术寻找最邻近点,将求解中间结果的次数降低了一个量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现有主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关键词检索 最小公共祖先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投影统计特征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伟 雷小锋 +2 位作者 宋丰泰 戴斌 谢昆青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281,302,共5页
通过抽取数字的轮廓和骨架来提取几何特征,可以有效地反映手写数字的细节,但手写数字的不规范性导致其识别率并不高。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可以克服这一缺点。首先提出了基于投影间隔比率和间隔变化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数字投影计算间隔的... 通过抽取数字的轮廓和骨架来提取几何特征,可以有效地反映手写数字的细节,但手写数字的不规范性导致其识别率并不高。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可以克服这一缺点。首先提出了基于投影间隔比率和间隔变化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数字投影计算间隔的像素数比率和变化趋势,并将其归一化作为特征向量。进一步通过旋转投影基准线,增加特征向量之间的正交性以减少信息冗余,基于这一思路提出旋转投影的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了旋转投影可以在相同特征数量的情况下达到更高的识别率,并给出了推荐参数。此外,通过旋转投影,直接解决了倾斜数字的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旋转投影 朴素贝叶斯 最小近邻法 手写数字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