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特色“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以北京大学《冠军讲堂》为例
1
作者 牛建华 刘伟 钱俊伟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北京大学《冠军讲堂》为例,探析高校体育特色“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实践做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互动,教育环境与内容的场域化融合,教育方法在情境浸润中实现认同内化,教育目的在...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北京大学《冠军讲堂》为例,探析高校体育特色“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实践做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互动,教育环境与内容的场域化融合,教育方法在情境浸润中实现认同内化,教育目的在实践共同体中实现价值外拓。育人经验:聚焦以德为先,统领开放科学的价值取向;坚持教学相长,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鼓励多元参与,强化协同合作的组织保障;挖掘思政资源,构建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启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育人“大方向”;严格教育主体准入机制,构建育人“大师资”;嵌入数智技术赋能思政,凝聚育人“大平台”;加强体育思政资源建设,创新育人“大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 大思政课 北京大学 “冠军讲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引领大学体育教育数智化革新与转型:北京大学的创新实践探索 被引量:16
2
作者 郝光安 赫忠慧 +1 位作者 安钰峰 徐玉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如何抓住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关于新质生...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如何抓住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关于新质生产力与大学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仍显不足。以北京大学为典型案例,探讨其在体育教育数智化革新与转型中的实践探索。通过分析北京大学在数智化体育六大关键领域中的实践与成效,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在不同生态系统层次中推动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场景,包括:体育课堂教学智能监测、沉浸式学习情境、运动技术可视化测评、体育锻炼智能监测、体育与健康数据平台和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管理。针对现实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勾勒数智化时代大学体育教学的新范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学体育 数智化转型 北京大学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产业·对话——北京大学第8届中国体育产业高峰论坛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锐 张冰 王东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92,共8页
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体育产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在燕京学堂举行第8届中国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此次论坛以"休闲体育·健康中国"为主题,知名企业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有关实现"健... 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体育产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在燕京学堂举行第8届中国体育产业高峰论坛。此次论坛以"休闲体育·健康中国"为主题,知名企业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有关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发展体育产业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产业 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宁 蒋钦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体育历史和现状,研究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以期对两校和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两校不同的校风和传统体现出迥异的体育文化特点:北京大学体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浓厚,不严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体育历史和现状,研究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以期对两校和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两校不同的校风和传统体现出迥异的体育文化特点:北京大学体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浓厚,不严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没有形成一脉相承的体育传统和明确的精神传承;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强制性要求较多,学生在被迫接受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的益处。建议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坚持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加强高校校长对体育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比较体育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体育社团——山鹰社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重 刘铮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11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北京大学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发生了两次变化,分为3个阶段,呈现从专业性到群众性,尖端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趋势。山鹰社文化驱动力发展的3个阶段分别为:自我价值实现阶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北京大学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山鹰社发展的文化驱动力发生了两次变化,分为3个阶段,呈现从专业性到群众性,尖端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趋势。山鹰社文化驱动力发展的3个阶段分别为:自我价值实现阶段、回归理性探索转型阶段、多元发展文化传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北大山鹰社 文化驱动力 高校体育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期体育发展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蒋钦 李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0,共6页
通过回溯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的体育史,分别对蔡元培和周诒春、蒋梦麟和梅贻琦这两个时期的北大、清华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指出北京大学在早期的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传统,而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注重体育氛围... 通过回溯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的体育史,分别对蔡元培和周诒春、蒋梦麟和梅贻琦这两个时期的北大、清华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指出北京大学在早期的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传统,而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注重体育氛围的培育,形成了较为连续的体育传统。两所学校各自体育文化的形成受到相应的文化背景、教育思想、校园环境、经费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的北大 健康的北大——北京大学体育工作巡礼
7
作者 郝光安 李德昌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体育工作 开放式教学 教学改革 选修课 人事制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园开展健步走的影响因素和效果的实践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
8
作者 钱俊伟 关朝阳 刘传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共4页
健步走作为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运动,要求的技术门槛低,适宜广大人群参与的特点。然而在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起来,作者调查研究影响在大学校园开展健步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得出初步的结论:校园高知人群选择健步行走的健... 健步走作为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运动,要求的技术门槛低,适宜广大人群参与的特点。然而在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起来,作者调查研究影响在大学校园开展健步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得出初步的结论:校园高知人群选择健步行走的健身行为受到个人、团队、所在办公区和体育健身环境等影响;校园健步走的线路设计应该遵循流量控制、景观元素、距离、时间等因素;提炼人们选择健步走的金字塔层级模型:必要性、可行性、易行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研究还证明了在自然环境中的健心和部分健身效果优于人造地物环境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健步走路线图的科学设计流程和标准,从而达到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应用的多方收获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步走 校园 社会文化 影响因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历史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建华 钱俊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涵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 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涵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体育思想百年探索的传承与弘扬、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内涵的延续与拓展3个方面;历史逻辑包括体育救国、体育兴国、体育报国、体育强国4个阶段。基于此,提出实践逻辑: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促进城乡体育均衡发展,释放共富效应;注重体育文化创新传播,凝聚精神动力;助推体育生态绿色转型,构建共生关系;深入体育外交全球对话,推动治理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现代化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吴昊 曲宗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研究,认为西部地区体育教育还处于一种多类型、多层次,某些地区甚至处于无序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新课标的实施应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到位。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村学校体育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教育基础之上的安全教育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东敏 张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0,256,共3页
通过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利用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安全教育竞赛、军训中增加安全教育科目、院系之间举行生存技能比赛等课内外一体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提... 通过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利用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安全教育竞赛、军训中增加安全教育科目、院系之间举行生存技能比赛等课内外一体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面对危险和灾难时的自救能力,实现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上知和行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健康 大学 体育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东敏 陈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4,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入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健康状况、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运动活动场所、去医院看病是否方便等变量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数呈显著相关;... 采用文献资料法、入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健康状况、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运动活动场所、去医院看病是否方便等变量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数呈显著相关;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与儿女同住和照看孩子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不显著,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养老保险覆盖率高,持有优待证老年人可免费使用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及设施,这都有助于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育锻炼 北京市朝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再认识——基于2015年德国俱乐部发展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飞 张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德国体育俱乐部发展宗旨是为更多的人提供平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体育俱乐部运动项目更人性化、多元...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德国体育俱乐部发展宗旨是为更多的人提供平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体育俱乐部运动项目更人性化、多元化,能够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提供相应的体育锻炼指导。这些特点使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在社会安定、民族融合方面,发挥出了强大的社会功能;德国体育俱乐部在志愿者招募、培训等方面,也有着相对完备的体系。期望德国体育俱乐部的这些特质能够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 志愿者 发展报告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特征之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5,11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在其创设的不同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深层次的原因,概括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所具有的特征。
关键词 需求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及其思想源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昊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及思想源流进行整理与分析。认为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维新派的体育思想为其奠定基础,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受到重视并写入学校章程,逐渐制度化,对全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及思想源流进行整理与分析。认为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维新派的体育思想为其奠定基础,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受到重视并写入学校章程,逐渐制度化,对全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近代体育 京师大学堂 体育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现状、方向和路径 被引量:17
16
作者 钱俊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0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现状、方向,并提出路径。发展现状:体育地位逐渐提升,体育资源投入趋于稳定,竞技体育成绩稳步提升,学科建设不断趋于健全,数字成果逐渐趋于丰富。发展方向: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现状、方向,并提出路径。发展现状:体育地位逐渐提升,体育资源投入趋于稳定,竞技体育成绩稳步提升,学科建设不断趋于健全,数字成果逐渐趋于丰富。发展方向: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培育道德素养,培育文化素养,培育体育素养。发展路径:创新四全育人,大幅度大面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优化协调联动,切实发挥体育培育道德素养的作用;完善评估制度,健全体育培育文化素养的机制;推进数字化治理,构建体育素养培育的竞赛衔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池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正卿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5-I0006,共2页
大型体育赛事因其全球影响力而成为推广绿色环保理念的绝佳平台。通过利用新能源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体育赛事不仅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还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做法不仅提高了体育场馆可持续使用的... 大型体育赛事因其全球影响力而成为推广绿色环保理念的绝佳平台。通过利用新能源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体育赛事不仅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还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做法不仅提高了体育场馆可持续使用的综合效益,也为相关新能源产业链创造发展机会,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绿色环保理念 可再生能源技术 新能源电池 全球影响力 体育场馆 可持续使用 传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铁体育主题“皮肤”创意设计探析
18
作者 周正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31-I0032,共2页
为了举办第十九届亚运会,杭州将全民亚运的理念内化到了每个市民的心中,每一位市民也都尽了自己的一份热情和力量,体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活力与凝聚力。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承载着大量的人流。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展示举办亚... 为了举办第十九届亚运会,杭州将全民亚运的理念内化到了每个市民的心中,每一位市民也都尽了自己的一份热情和力量,体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活力与凝聚力。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承载着大量的人流。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展示举办亚运会的热情,杭州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创意设计,其中之一就是给地铁车厢添加体育主题的“皮肤”,使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亚运会的氛围,增强广大市民对亚运会的关注和参与感。在网络媒体的传播下,杭州地铁的创意设计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让亚运会更具吸引力,营造出了浓厚的亚运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会 参与感 创意设计 网络媒体 杭州地铁 城市形象 地铁车厢 设计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逻辑探赜、时代审思与行动进路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雅晰 郭庆 +1 位作者 关清文 刘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6,50,共8页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项中心任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并进行时代审思,据此提出行动进路。研究发现,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涵...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项中心任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并进行时代审思,据此提出行动进路。研究发现,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涵盖人的现代化激发学校体育的人本关怀、生产力变革引发学校体育的要素重构、文化的自省滋养学校体育的创新活力、全球化治理推动学校体育的身份构建4个方面;从人文主义的价值靶点亟待复归、新质生产力势能亟待释放、中华传统体育的传承效能亟待提振、中国学校体育的话语优势亟待培育4个维度对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进行时代审思。行动进路:坚守“中国式”立场,凝聚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价值导向;加速“中国式”转型,加快构建学校体育数字化育人生态;凸显“中国式”文化,筑牢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根基;凝练“中国式”经验,为世界提供学校体育现代化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式现代化 学校体育现代化 以人为本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的内涵特质、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静 仇军 +1 位作者 郝光安 袁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6,共8页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联大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深厚底蕴。从内涵上看,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的核心思想与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内核一致,具体可提炼为“刚毅不屈、合作无间、坚韧不拔、卓尔不...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联大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深厚底蕴。从内涵上看,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的核心思想与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内核一致,具体可提炼为“刚毅不屈、合作无间、坚韧不拔、卓尔不群”。从价值上看,弘扬西南联大体育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是赓续中华体育精神谱系、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内容。在传承上,可以通过建构西南联大体育精神资源体系、深化西南联大体育精神研究阐释、加大西南联大体育精神宣传教育、丰富西南联大体育精神传承实践方案等路径,让西南联大体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 马约翰 以体育人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