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 被引量:172
1
作者 李君 冯艺 +20 位作者 韩济生 樊碧发 王家双 魏星 刘慧 银燕 吴大胜 刘娜 宫小文 金毅 刘红军 张达颖 章勇 林建 槐洪波 傅志俭 赵序利 杜冬萍 徐永明 阎龙涛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制定并验证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方法:1.制定中文版SF-MPQ-2:经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得出初步中文版SF-MPQ-2,再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的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SF... 目的:制定并验证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方法:1.制定中文版SF-MPQ-2:经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得出初步中文版SF-MPQ-2,再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的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SF-MPQ-2:共10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随机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SF-MPQ-2。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包括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中文版SF-MPQ-2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SF-MPQ-2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均大于0.7)和结构效度好(共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631%;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相应的公共因子中都大于0.40;除1个条目外其他各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40)。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SF-MPQ-2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的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量表 MPQ MPQ-2 SF-MPQ-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成人疼痛行为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53
2
作者 陈杰 吴晓英 +11 位作者 战颖 何苗 冯艺 王惠琴 卢苇 刘高明 徐波 何昕 刘敏君 石磊 么莉 张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成人客观疼痛评估的成人疼痛行为量表(Adult Pain Behavioral Scale,APBS)。方法:在文献回顾和现有的客观疼痛评估工具的基础上拟定条目池,通过专家评定形成APBS。采用APBS和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 目的:建立适用于成人客观疼痛评估的成人疼痛行为量表(Adult Pain Behavioral Scale,APBS)。方法:在文献回顾和现有的客观疼痛评估工具的基础上拟定条目池,通过专家评定形成APBS。采用APBS和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对77例插管患者和143例非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完成APBS的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和内部一致性的评价。然后20名ICU护士对另外5例气管插管和5例非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完成评定者间信度评价。结果:经过2轮专家评定后,形成了包含5个条目的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3-1.0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3。在气管插管患者和非气管插管患者中,APBS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均提取到1个公因子,特征根分别为2.847和2.583,其中解释方差变异量分别为56.936%和51.668%,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60)和效标关联效度(APBS与NR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和0.794);有疼痛刺激时患者的APBS评分比无疼痛刺激时均明显升高(P<0.001)。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706和0.733,评定者间信度分别为0.872-0.983和0.842-0.979。结论:中文版成人疼痛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成人患者的客观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疼痛行为量表 疼痛评估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志愿者清醒时疼痛程度与镇痛伤害感受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琦 安海燕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镇痛伤害感受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是否可用于清醒受试者急性疼痛的客观评价,研究ANI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为预实验,受试者共40人,采用随机双盲...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镇痛伤害感受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是否可用于清醒受试者急性疼痛的客观评价,研究ANI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为预实验,受试者共40人,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对照试验,用冷痛模型对受试者右前臂尺侧皮肤进行冷痛刺激,记录疼痛时ANI与VAS数值。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ANI与VAS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健康受试者中ANI与VAS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7。结论:尽管ANI与VAS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目前ANI并不能取代VAS准确评估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镇痛伤害感受指数 视觉模拟评分法 清醒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用于术后患者镇痛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何苗 冯艺 +1 位作者 陈杰 张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8-313,共6页
目的:探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82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远程管理组39例,传统管理组43例;远程管理组采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进行术后... 目的:探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82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远程管理组39例,传统管理组43例;远程管理组采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进行术后PCIA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镇痛管理,传统管理组采用传统PCIA镇痛管理;两组镇痛药物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μg/ml);传统管理组术后常规每日床旁随访患者,患者出现疼痛强度评分≥4分时,由护士通知麻醉科会诊,再由研究者补救镇痛;远程管理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远程监控PCIA泵按压次数及疼痛评分,研究者根据监控结果主动到床旁评估患者疼痛强度并补救镇痛.结果: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与PCIA泵的数据记录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966~1;与传统管理组相比,远程管理组患者术后第二日24 h平均疼痛评分较低(2.4±0.7 vs 3.0±1.0,P<0.01),术后第一日3 PM和术后第二日9AM活动时疼痛评分较低(3.0±1.5 vs 3.8±1.7,P<0.05; 3.0±1.0 vs 3.7±1.7,P<0.05);远程管理组患者和医务人员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管理组.结论: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用于术后镇痛管理,安全可行,能改善镇痛效果,有助于为患者实施个体化镇痛管理,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肺叶切除术 术后疼痛 镇痛管理 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结肠炎性内脏痛中MAPK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吗啡治疗效果
5
作者 鞠辉 冯艺 +3 位作者 周静 崔志荣 高志峰 王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MAPK通路在急性结肠炎性内脏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一,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组(结肠内注射6%醋酸0.5 ml)和制模对照组(结肠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和结肠炎症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内MAPK... 目的:探讨MAPK通路在急性结肠炎性内脏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一,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组(结肠内注射6%醋酸0.5 ml)和制模对照组(结肠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和结肠炎症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内MAPK通路蛋白表达.实验二,将大鼠分为吗啡预治疗组(制模前皮下注射吗啡5 mg/kg)和溶剂(生理盐水)对照组,所有大鼠同前制模,观察终点同实验一.结果:急性结肠炎可引起L5~S1脊髓内pERK、pJNK显著升高,在C2~4脊髓内无明显变化;p38蛋白无明显变化;吗啡预治疗可明显减轻内脏疼痛程度,降低结肠炎症分级,降低L5~S1脊髓内pERK和pJNK的表达,升高C2~4脊髓内pERK的表达.结论:MAPK通路通过ERK和JNK的激活介导急性结肠炎性疼痛,吗啡治疗作用也与这两个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肠炎 内脏痛 炎性痛 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传导通路 蛋白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6
6
作者 姜俪凡 冯艺 安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镇痛作用及早中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年龄40~78岁,性别不限,术前ASA分级I^II级。根据康复期镇痛方...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镇痛作用及早中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年龄40~78岁,性别不限,术前ASA分级I^II级。根据康复期镇痛方法不同,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40):生理盐水组(NS组,n=40):术后3天内采用股神经周围置管0.2%罗哌卡因连续镇痛,术后4~7天功能锻炼期于康复运动前30 min经股神经置管单次推注生理盐水10 ml;股神经阻滞组(FA组,n=40):术后3天内采用股神经周围置管0.2%罗哌卡因连续镇痛,术后4~7天功能锻炼期于康复运动前30 min经股神经置管单次推注0.2%罗哌卡因10 ml。由未参与患者分组及研究操作的疼痛管理小组成员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康复运动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时,口服泰勒宁1#进行镇痛补救。记录术毕即刻、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7天功能锻炼期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时的VAS疼痛评分,持续被动运动角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8周复查时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KSS)。结果:在术后4-7天关节康复锻炼期,FA组患者持续被动运动的VAS疼痛评分低于NS组,FA组的CPM运动角度明显高于NS组;FA组达到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出院目标角度90度的时间明显短于NS组;两组患者术后8周关节膝关节K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及感觉麻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锻炼期股神经阻滞镇痛可以明显减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期时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增加关节被动运动角度,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明显缩短人工关节达到关节被动运动目标角度的时间,并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功能锻炼期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是否穷途末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鸽 林沈娴 +2 位作者 朱奇 闫琦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急性疼痛的首选药物,但其非镇痛效应,特别是呼吸抑制、潜在成瘾性是困扰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镇痛药物的研究演化成了不同的方向:去阿片化;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使用阿片类药物;开发不良反应更...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急性疼痛的首选药物,但其非镇痛效应,特别是呼吸抑制、潜在成瘾性是困扰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镇痛药物的研究演化成了不同的方向:去阿片化;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使用阿片类药物;开发不良反应更小的新型阿片类药物。随着对阿片受体、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开发不良反应更小的阿片类药物提供了新的线索。新型阿片类药物研发是近年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阐述新型阿片类药物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镇痛 不良反应 阿片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