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源源 马志毅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血压控制及白蛋白尿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血压仍>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MAU阳性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 目的观察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血压控制及白蛋白尿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血压仍>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MAU阳性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52例(2.5~5 mg/d)、氢氯噻嗪组42例(1 2.5~25 mg/d),干预12周。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血压控制以及MAU的逆转作用。结果左旋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干预1 2周后,血压达标分别为35例和27例(67.3%vs 64.3%,P>0.05)。MAU转阴率分别为53.8%和1 9.0%(P<0.01);血压<140/90 mm Hg同时MAU下降≥30%的比例分别为80.8%和64.3%(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在血压降低以及达标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联合钙拮抗剂在降低MAU方面明显优于联合利尿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白蛋白尿 肾小球基底膜 血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程度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文 王鸿懿 孙宁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程度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全部患者均经过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23例为血压控制不良组(收缩压≥140 mm Hg或...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程度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全部患者均经过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23例为血压控制不良组(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另23例为血压控制良好组(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作为配对(1∶1)。对2组患者血压、血管弹性功能[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系统血管顺应性(SVC)、肱动脉扩张性(BAD)、系统血管阻力(SVR)]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1)在血压控制良好组cfPWV(m/s)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10.38±1.73比12.83±3.13,P<0.01)。(2)血压控制良好组的SVC(ml/mm Hg)、BAD(%/mm Hg)与血压控制不良组相比增高(1.16±0.23比0.94±0.17,6.01±0.98比4.63±0.71,均为P<0.01)。(3)cfPWV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4、0.416、0.50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fPWV=4.796+0.099×脉压,即cfPWV与脉压成线性关系,提示收缩压及脉压增大加重患者的大动脉功能减退。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弹性功能异常,并与血压控制不良直接相关。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SVC、BAD、cfPWV均有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良好的血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弹性功能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血流动力学特征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可行性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鲁雁 王鸿懿 +3 位作者 顾坚磊 马政 张之瀛 孙宁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索依据血流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药物选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初发未治疗或经治疗血压未达标(≥140/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阻抗心动图(ICG)检查采集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为依据血流... 目的探索依据血流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药物选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初发未治疗或经治疗血压未达标(≥140/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阻抗心动图(ICG)检查采集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为依据血流动力学治疗组(A组,51例)和常规经验治疗组(B组,51例),治疗4~12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两组的诊室血压下降幅度。结果与B组比较,A组收缩压[(19.9±10.7)mmHg比(12.0±11.8)mmHg]和舒张压[(11.3±6.2)mmHg比(4.9±9.9)mmHg]较基线降幅更大,A组达标率更高(66.7%比41.2%)(均为P<0.05)。男性、年龄<50岁、经治、基线收缩压<160 mmHg、基线舒张压≥90 mmHg亚组中,A组血压达标率均高于B组(均为P<0.05)。A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用药后的心排指数较基线显著下降(P=0.044),利尿剂用药后胸腔血容量饱和度显著降低(P=0.001),钙通道拮抗剂使用后大动脉硬化指数(P=0.003)和系统血管阻力指数(P=0.003)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类药物使用后系统血管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01)。结论使用血流动力学检查协助判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能的血压升高机制,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降压药物可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并提高降压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药物治疗 阻抗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估测动脉弹性的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宁玲 王鲁雁 +4 位作者 喜杨 杨帆 陈源源 王鸿懿 崔玉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6-842,共7页
目的:评价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估测动脉弹性的准确性。方法:募集志愿受试者90例,男女各45例,年龄<30岁、30~60岁、>60岁各30例。采用华为智能终端手表采集心电图+脉搏波信号(PPG),估算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并与法国康普乐动... 目的:评价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估测动脉弹性的准确性。方法:募集志愿受试者90例,男女各45例,年龄<30岁、30~60岁、>60岁各30例。采用华为智能终端手表采集心电图+脉搏波信号(PPG),估算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并与法国康普乐动脉硬化检测仪所测得的cfPWV(金标准)对比。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一致性评价,包括:Bland-Altman和AUC、平均绝对误差、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两种检测方法Bland-Altman均值误差一致性分析显示:智能终端手表估测与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cfPWV,均值误差为-0.17 m/s,均标准差为1.21 m/s。AUC为0.897,特异度91.9%、灵敏度87.5%。总的相关系数0.8380、P<0.0001,在不同分层下均是一致性结果。智能终端手表估测与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金标准)绝对均值误差为0.87 m/s(<1.0 m/s)。Log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收缩压是影响cfPWV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与动脉硬化检测仪比较,能较准确评价动脉弹性(cfP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智能终端手表 动脉硬化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盐阈值片与食盐摄入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鸿懿 孙宁玲 +1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 中国控盐血压管理工作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分析咀嚼盐阈值片与钠盐摄入量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来源于2018年1~12月我国21个省市113个高血压中心,可以进行24 h尿钠测定的医疗机构。共入选完整有效高血压患者4208例,1、2、3、4号盐阈值患者分别为867例、1374例、1512例和455... 目的分析咀嚼盐阈值片与钠盐摄入量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来源于2018年1~12月我国21个省市113个高血压中心,可以进行24 h尿钠测定的医疗机构。共入选完整有效高血压患者4208例,1、2、3、4号盐阈值患者分别为867例、1374例、1512例和455例。年龄<45岁938例,45~64岁1981例,≥65岁1289例。所有患者测定坐位血压、24 h尿钠,并咀嚼盐阈值片,分析不同盐阈值与24 h尿钠排泄以及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平均血压(136.7±14.6)/(90.5±8.9)mm Hg(1 mm Hg=0.133 kPa),24 h尿钠(141.2±78.1)mmol/d,相当于食盐量8.26 g/d。1、2、3、4号盐阈值相应钠盐摄入量分别为6.2、7.8、9.2和10.3 g/d。<45岁和45~64岁患者食盐量明显高于≥65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地区和血压因素后,以1号盐阈值作为对比参数,3、4号盐阈值食盐风险明显增高(OR=1.31,95%CI:1.35~4.98,P=0.033;OR=1.33,95%CI:1.28~7.23,P=0.045)。结论咀嚼盐阈值片可反映不同的食盐摄入量,当高血压患者盐阈值片≥3号时需采取积极控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氯化钠 膳食 流行病学 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与中心动脉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伟中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4-886,共3页
高血压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也是脑卒中和慢性肾脏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高血压 氯化钠 膳食 动脉硬化 脉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