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周溃疡性皮肤结核1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关欣 王爱平 +2 位作者 蔡林 涂平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结核 肛周 溃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于阴囊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宏俊 魏瑾 +4 位作者 钱佳丽 潘然 陈定宝 杜娟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报告1例以阴囊多发结节斑块为表现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53岁。因阴囊结节6个月就诊。体格检查:阴囊多发暗红色结节斑块,伴溃疡形成,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瘤细胞偏大,... 报告1例以阴囊多发结节斑块为表现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53岁。因阴囊结节6个月就诊。体格检查:阴囊多发暗红色结节斑块,伴溃疡形成,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瘤细胞偏大,核不规则;免疫病理检查示CD30(+)、CD8(+)、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l(-)。复习相关文献,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国内未见报道,英文文献中仅有2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 皮肤原发性 阴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余进 王爱平 +1 位作者 张建中 李若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5-616,共2页
夫西地酸(fusidic acid)是1962年丹麦利奥公司从梭链孢酸脂球(fusidium coccineum)真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类甾体结构的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易位来干扰延长因子G,从而阻止细菌蛋白的合成。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 夫西地酸(fusidic acid)是1962年丹麦利奥公司从梭链孢酸脂球(fusidium coccineum)真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类甾体结构的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易位来干扰延长因子G,从而阻止细菌蛋白的合成。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短小棒状杆菌高度敏感。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能够很好地渗透进感染灶内部,临床主要用来治疗毛囊炎、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寻常痤疮等四。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无并发症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以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进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细菌性 夫西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外用治愈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宏俊 刘盈 +1 位作者 刘艳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7,共2页
患者女,63岁。囚鼻部暗红色结节1个月于2010年4月6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鼻部无明显诱因出现2个红色米粒大丘疹,此后丘疹渐增大并融合为一红色结节,无不适,发病前否认有蚊虫叮咬或外伤史。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及服药史。
关键词 淋巴瘤 假性 羟氯喹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特应性皮炎108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培 于聪 +2 位作者 窦沅青 高子蕊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08例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疾病严重性及治疗等。结果:108例患者中,男73例(67.59%),女35例(32.41%)。70.37%患者为60岁以后发病。皮损以... 目的:分析老年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08例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疾病严重性及治疗等。结果:108例患者中,男73例(67.59%),女35例(32.41%)。70.37%患者为60岁以后发病。皮损以红斑丘疹渗出性及肥厚苔藓样皮损为主(分别占93.20%和74.76%),泛发者占92.59%;66.67%的患者并发其他特应性疾病,71.30%的患者有特应性家族史;62.92%的患者血清总IgE升高,37.96%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1.95%的患者有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仅16.67%的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与主观过敏物质相符。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积分,33.33%的患者为轻度,26.47%的为中度,40.20%为重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Z=-2.500,P=0.012)。仅43.90%的重度患者使用了指南推荐的系统性药物治疗;根据特应性皮炎控制工具(ADCT)评分,病情越重,控制不佳的比例越高(χ^(2)=12.877,P<0.01),中重度患者控制不佳比例可达80%~90%。结论:老年特应性皮炎以男性多见,晚发型为主,皮损分布广泛,疹型呈多样性,2/3的为中重度,患者存在治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老年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6省雄激素性秃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婷琳 沈佚葳 +16 位作者 周城 王晓燕 丁晓岚 田珊 刘盈 彭光辉 薛树旗 周俊娥 王仁利 孟雪梅 裴广德 白云花 刘青 李航 陈捷 蔡林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雄激素性秃发(AGA)的患病率以及患病类型等数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6个省各选择1个城市进行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7 886人,收回有效问卷15 257份,应答率为85.3%。AGA总患病率...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雄激素性秃发(AGA)的患病率以及患病类型等数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6个省各选择1个城市进行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7 886人,收回有效问卷15 257份,应答率为85.3%。AGA总患病率12.8%,其中男性患病率21.3%,女性患病率6.0%显著低于男性(P<0.01)。AG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秃发混合型最常见,秃发程度Ⅳ级多见。女性秃发Ⅰ级最多见。各地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26.9%的AGA患者家族史阳性。结论:我国人群AGA总患病率12.8%,显著低于高加索人种,男性AGA患病率是女性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发 雄激素性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 被引量:3
7
作者 罗颖 陈柏嘉 +2 位作者 黄海艳 杜娟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9-360,共2页
报告1例伴有先天性色素痣和色素性毛表皮痣的神经纤维瘤病。患儿女,9岁。出生后躯干及臀部即有大片淡褐色斑疹,随年龄增长面积逐渐扩大,呈裤衩样分布。左臀部一鸽蛋大黑色斑块,腰背部深褐色皮损上可见粗密毛发。阴蒂及左侧大阴唇明显肥... 报告1例伴有先天性色素痣和色素性毛表皮痣的神经纤维瘤病。患儿女,9岁。出生后躯干及臀部即有大片淡褐色斑疹,随年龄增长面积逐渐扩大,呈裤衩样分布。左臀部一鸽蛋大黑色斑块,腰背部深褐色皮损上可见粗密毛发。阴蒂及左侧大阴唇明显肥大柔软。左侧肛周一胡桃大肤色柔软包块,表面形成褶皱,其上可见小的颗粒状突起,基底部境界不清。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无明显异常。腰背部皮肤组织病理示:符合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断:伴有先天性色素痣和色素性毛表皮痣的神经纤维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色素痣 先天性 毛表皮痣 色紊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被引量:2
8
作者 罗颖 黄海燕 +3 位作者 杜鹃 戴林 陈定宝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报告1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男,18岁。发现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大4个月,面部、四肢皮疹20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至皮下纤维脂肪层中可见多灶性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小至中等... 报告1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男,18岁。发现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大4个月,面部、四肢皮疹20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至皮下纤维脂肪层中可见多灶性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透明,没有明显异形性。小血管增生,可见血管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诊断为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性尿道旁腺炎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宏俊 王剑磊 +1 位作者 王琪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8-618,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排尿疼痛、尿道口溢脓4d于2012年3月6日至民航总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4d前发现尿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并伴有尿频、尿痛,同时发现尿道外口有针尖大的小孔,挤压后有脓性分泌物自小孔溢出。患者发病前10d有非婚性接触史。
关键词 尿道旁腺炎 淋球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手拇指甲床和甲周肿胀及黑褐色斑——甲下梭形细胞恶性黑素瘤
10
作者 徐宏俊 赵琰 +2 位作者 刘艳 黄海艳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5-446,共2页
患者女,75岁。因右手拇指甲出现黑褐斑2年,拔甲术后2个月,于2010年8月16日就诊。患者2年前因右手拇指甲板出现少许褐色斑,外院以“甲真菌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及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半年前右手拇指甲板黑褐色斑逐渐发展,形... 患者女,75岁。因右手拇指甲出现黑褐斑2年,拔甲术后2个月,于2010年8月16日就诊。患者2年前因右手拇指甲板出现少许褐色斑,外院以“甲真菌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及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半年前右手拇指甲板黑褐色斑逐渐发展,形状不规则,累及甲周,2个月前右手拇指甲板近2/3颜色为黑褐色,外院行“拔甲术”,术后半个月甲床及甲周出现红肿、渗液、出血,伴有明显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梭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ST综合征1例
11
作者 齐焕英 武小红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硬皮病 CRES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