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英 李君 +4 位作者 冯艺 李水清 李烨 汪偌宁 姜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室,疼痛医学是以诊断和治疗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平台学科。目前我国尚在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疼痛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系统、规范地开展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在调研各附属医... 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室,疼痛医学是以诊断和治疗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平台学科。目前我国尚在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疼痛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系统、规范地开展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在调研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疼痛科现状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培训方案和考核方案,以及对于疼痛学科设置思考等内容,为建立疼痛医学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医学 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君 冯艺 +20 位作者 韩济生 樊碧发 王家双 魏星 刘慧 银燕 吴大胜 刘娜 宫小文 金毅 刘红军 张达颖 章勇 林建 槐洪波 傅志俭 赵序利 杜冬萍 徐永明 阎龙涛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制定并验证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LANSS(LeedsAssessment of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NPQ(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和ID pain。方法:1.制定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两名中文为母语、英... 目的:制定并验证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LANSS(LeedsAssessment of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NPQ(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和ID pain。方法:1.制定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两名中文为母语、英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LANSS、NPQ和ID pain翻译成中文。将这两份翻译版本综合成第一个中文版本。另两名英文为母语、中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第一个中文版本再翻译回英文。然后比较原版LANSS、NPQ和ID pain和翻译成英文的LANSS、NPQ和ID pain。每一个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认真分析,有必要的话修改中文版本得到第二个中文版本。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共十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NPQ和ID pain量表,必要时由调查者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LANSS量表由调查者询问患者并进行填写。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10个研究中心的专家评价,3个量表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的信度好。中文版LANSS和ID pain的效度好。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LANSS和ID pain量表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量表 LANSS NPQ ID P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癌痛控制20年进步与挑战——北京市多中心癌痛状况调查(FENPAI4090) 被引量:104
3
作者 王薇 曹邦伟 +9 位作者 宁晓红 李冬云 王甦 裴文仲 罗健 陈火明 李君 刘端祺 冯威健 李萍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2,17,共9页
目的:通过北京市多中心癌痛状况调查,了解北京市癌痛控制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1家医院的477例患者和217名医师调查。统计分析使用SAS 9.1.3软件、采取双侧检验方法,并与1992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重度癌痛患... 目的:通过北京市多中心癌痛状况调查,了解北京市癌痛控制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1家医院的477例患者和217名医师调查。统计分析使用SAS 9.1.3软件、采取双侧检验方法,并与1992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重度癌痛患者仍有较高比例(65.82%);但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比例已经明显提高(占48.85%);医患双方对癌痛知识的了解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患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主要顾虑是担心"成瘾"。结论:北京地区癌痛控制二十年来有明显发展,包括阿片类药物应用比例升高,医师对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关注度提高等;但针对癌痛控制存在的问题,医师培训和患者教育仍是推动癌痛控制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阿片药物 疼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NGF动态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郑璐 伍源 +1 位作者 李君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6-550,共5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各时间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组,n=10只),溶剂对照组(C组,n=70只)和制模组(T组,n=70只),在制模前及制模后0.5、1... 目的:观察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各时间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组,n=10只),溶剂对照组(C组,n=70只)和制模组(T组,n=70只),在制模前及制模后0.5、1、1.5、2、4、6和8周共8个时间点,称量体重,测量机械痛觉过敏及超敏发生率,以及热痛阈值,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结果:制模后1~1.5周至6~8周T组与C组大鼠热痛阈均较BL组下降(P<0.05),6~8周时T组热痛阈显著回升并高于C组(P<0.05).制模后0.5~8周T组机械痛觉过敏及超敏发生率高于C组及BL组(P<0.05).制模后除4周外各时间点T组背根神经节NGF含量均高于BL组(P<0.05),制模后0.5周至2周C组大鼠背根神经节NGF含量较BL组增高(P<0.05),制模后6周至8周,T组高于C组(P<0.05).分别于制模后1.5周及0.5周T组及C组脊髓背角内NGF含量高于BL组(P<0.05),T组及C组增高趋势分别持续至制模后8周及4周,制模后6周至8周T组高于C组(P<0.05).结论:紫杉醇注射液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各时间点NGF的表达上调,较紫杉醇注射液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CrEL)对疼痛行为及NGF蛋白表达的影响均更为显著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紫杉醇 聚氧乙烯蓖麻油 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飞 姜陆洋 +3 位作者 蔡捷 姜红 邢国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78-783,共6页
目的:研究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drenoceptors,α2-AR)不同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行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手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术后14天测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以PWT≤4 ... 目的:研究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drenoceptors,α2-AR)不同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行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手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术后14天测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以PWT≤4 g为造模成功。通过胞外电生理记录的方法,脊髓表面给予α2-AR三个不同亚型(α2A-AR,α2B-AR,α2C-AR)激动剂和拮抗剂,观察其对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wide-dynamic range neurons,WDR)诱发放电影响。通过连续鞘内给药方法,进一步验证α2-AR特定亚型激动剂对SNI大鼠50%PWT的影响。结果:(1)α2A-AR激动剂可以显著地抑制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P<0.01,n=10),而α2A-AR拮抗剂能够逆转这种作用。(2)α2B-AR拮抗剂、α2C-AR激动剂和α2C-AR拮抗剂对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均无明显的影响(P>0.05,n=9)。(3)鞘内给予α2A-AR激动剂可以显著的提高SNI神经病理性痛大鼠50%PWT。结论:α2-AR激动剂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激动α2A-AR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模型 广动力范围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鸥 刘益明 +2 位作者 田艳会 夏青 李修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14 d后VAS评分(6.58±1.14)分、(4.21±1.18)分、(3.41±0.85)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0(IL-10)、β-内啡肽(β-EP)、环氧化酶-2(COX-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COX-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5.26±2.0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疼痛,调节IL-10、β-EP、COX-2的表达水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龙胆泻肝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睡眠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挺杰 冯艺 +2 位作者 李君 杨进军 钟志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C臂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 l的臭氧5m l,然后再行...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C臂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 l的臭氧5m l,然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分别设定温度为7 5℃和8 5℃,时间各9 0秒。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 4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优良率达8 6.7%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射频热凝 臭氧 髓核化学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紫杉醇诱发的大鼠外周神经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君 冯艺 +1 位作者 王莹 张挺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7-432,共6页
目的:建立紫杉醇诱发大鼠周围神经疾病的模型,研究α-硫辛酸对紫杉醇诱发大鼠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紫杉醇组(P组)、对照组(C组)、预治疗组(AP组)和后治疗组(PA组)。四组分别隔日给予紫杉醇2mg/kg(P组、A... 目的:建立紫杉醇诱发大鼠周围神经疾病的模型,研究α-硫辛酸对紫杉醇诱发大鼠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紫杉醇组(P组)、对照组(C组)、预治疗组(AP组)和后治疗组(PA组)。四组分别隔日给予紫杉醇2mg/kg(P组、AP组和PA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ip,共4次。AP组和PA组分别于D0-D6和D21-D27给予α-硫辛酸25 mg/kg(ip,qd)。D0、D7、D14、D21和D28分别测量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脊髓背角NF-κB的表达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数量、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NF-κB的含量。结果:P组D14和D21的热痛阈显著低于C组,4g和15 g von Frey纤维刺激缩足反应显著高于C组。AP组D14和D21的热痛阈显著高于P组,4 g和15 g von Frey纤维刺激缩足反应显著低于P组。P组脊髓背角中星型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C组。AP组脊髓背角中星型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P组。C组和AP组NF-κB主要在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细胞浆中表达。P组和PA组NF-κB在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同时表达。四组NF-κB在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预防性给予α-硫辛酸对紫杉醇诱发大鼠周围神经疾病模型中的热痛阈下降、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的减少,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和NF-κB异常激活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 紫杉醇 NF-ΚB Α-硫辛酸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司马蕾 樊碧发 +3 位作者 徐仲煌 贾东林 张挺杰 张国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于已使用阿片药物的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随机分成联合组和阿片组。纳入标准:已确诊癌痛并接受阿片药物治疗病人,年龄≥18...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于已使用阿片药物的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病人,随机分成联合组和阿片组。纳入标准:已确诊癌痛并接受阿片药物治疗病人,年龄≥18岁,既往24 h疼痛NRS≥4分,神经病理性疼痛LANSS量表≥12分。联合组在原阿片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瑞巴林(普瑞巴林第一天75 mg,每2~3天增加75 mg,第8天开始150 mg bid,当NRS≤3则无需加量),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酌情减量。阿片组继续增加阿片剂量至NRS≤3。观察周期为两周。评价指标包括NRS、疼痛异常评分、吗啡日剂量、HAMD抑郁评价、病人满意度、30%疼痛缓解率(临床意义)和50%疼痛缓解率(高度临床意义)。结果:第14天联合组和对照组疼痛NRS评分分别下降2.3和1.3(P<0.05)。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感觉异常评分分别下降1.6和0.4(P<0.001)。联合组吗啡平均日剂量158.8 mg/d,低于阿片组206.5 mg/d(P<0.001)。HAMD评分联合组降低4.4,阿片组降低2.4(P<0.001)。病人满意度评价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30%和50%疼痛缓解率两组分别为85.7%和58.9%(与阿片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神经病理性癌痛,在阿片基础上联合钙通道阻滞剂,较单纯提高阿片剂量更有利于疼痛缓解和情绪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癌痛 钙通道阻滞剂 普瑞巴林 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植入髓核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SP和CG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挺杰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对大鼠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机制提供细胞生物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60~280 g)随机分为四组:脂肪+生理盐水组(FS组)、脂肪+胶原酶组(F...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对大鼠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机制提供细胞生物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60~280 g)随机分为四组:脂肪+生理盐水组(FS组)、脂肪+胶原酶组(FE组)、髓核+生理盐水组(NS组)、髓核+胶原酶组(NE组),每组n=6。观察指标:(1)痛阈测定:在手术前、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5天分别测定鼠尾对伤害性机械刺激的反应。(2)SP和CGRP表达:术后第15天取L6-S1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髓核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肽类神经递质SP和CGRP表达的影响。结果:(1)痛阈变化:NS组在术后第7天和第15天对机械刺激表现为痛觉过敏(P〈0.05),而其他组大鼠术后痛阈与术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和第15天NS组与其他组组间比较痛阈显著性降低(P〈0.05)。(2)SP和CGRP表达:术后15天FE组大鼠与F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NS组与F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显著增加(P〈0.05);NE组与N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显著降低(P〈0.05),接近于FS组水平(P〉0.05)。结论: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可引起背根神经节细胞SP和CGRP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大鼠出现痛觉超敏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背根神经节 SP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晓冉 冯艺 张万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8-613,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镇痛剂量氟比洛芬酯对高血压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6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所有病人分为高血压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后镇痛采用... 目的:观察临床镇痛剂量氟比洛芬酯对高血压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6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所有病人分为高血压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后镇痛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具体方案:病人于准备室行单次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术后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静脉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400mg+0.9%氯化钠溶液60ml共100ml,泵注速度为2ml/h。术毕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作为负荷量。记录病人术后第1日(postoperative day 1,POD1)和术后第2日(postoperative day 2,POD2)活动及静息状态下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分别在术前(pre-operation)、术后第2日和术后第5日(postoperative day 5,POD5)抽取静脉血检测病人血清Na^+、K^+、BUN、SCr、CysC以及尿NAG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H组在POD2和POD5的Cys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在POD2CysC高于术前水平且超出临床正常范围的病人明显多于C组(P<0.01)。组内比较:在POD2和POD5,C组的尿NAG活性高于术前水平(P<0.05),H组的CysC水平和尿NAG活性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临床镇痛剂量的氟比洛芬酯可导致潜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对于高血压病人,临床镇痛剂量的氟比洛芬酯不仅能造成明确的肾小管损害,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增加NSAIDs相关肾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高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