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18F-FDG PET/CT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茜 李囡 +6 位作者 霍力 杨吉刚 艾林 李河北 富丽萍 张建华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T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报告的内容可以体现影像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制订诊疗方案的依据,并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法定证据,用于证明医疗的必要性。因此,重视报告的质量非常必要。由于这种融合成像模式的复杂性,书写一份高质量的18F-FDG PET/CT报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影像诊断医师同时具备多种影像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相关临床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2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核素显像对桥本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3
作者 薛利芳 秦淑玲 +4 位作者 凌广花 马小舟 强沁晨 舒京敏 李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核素及实验室检查对桥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资料 3 1例 ,男 6例 ,女 2 5例 ,年龄2 3~ 75岁 ,平均 44.55± 1 1 .67岁 ,病程半年~ 1 4年。全部为我院 1 996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的住院病人 ,经手术或穿刺... 目的 探讨超声、核素及实验室检查对桥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资料 3 1例 ,男 6例 ,女 2 5例 ,年龄2 3~ 75岁 ,平均 44.55± 1 1 .67岁 ,病程半年~ 1 4年。全部为我院 1 996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的住院病人 ,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桥本病 ;其中 2 0例因甲状腺结节性质待定收入院 ,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根据甲状腺肿大特征分为单纯肿大型 (1 1例 )和结节肿大型 (2 0例 )。Tg Ab或 /和Tm Ab升高者 2 3例。 结果 两组桥本病患者甲状腺均较正常组肿大 (P <0 .0 0 1 )。超声、核素显像均有特异性改变。与正常图像相比 ,超声的敏感性为 1 0 0 %(3 1 /3 1 ) ,核素为 93 .5% (2 9/3 1 )。特异性超声为 77.4% (2 4/3 1 ) ,核素不能明确提示为桥本病 ;Tg Ab或 /和Tm Ab升高者为 88.5% (2 3 /2 6)。若将三种检查结合起来 ,则符合率为 87.1 % (2 7/3 1 )。结论 桥本病的超声、核素影像各有其独特性。在判断桥本病中 ,超声的特异性优于核素 ,若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核素 TG-AB TM-AB 桥本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敏福 范岩 +6 位作者 李文婵 牛娜 孙晓昕 张卫方 张晓丽 王茜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对影像特征的描述欠准确、信息不完整、诊断结论没有回答临床问题等,降低了MPI应有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秦淑玲 薛利芳 +1 位作者 谭庆龄 陈榴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在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炎 )中的表现及其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亚甲炎的核素影像图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32例中 ,双叶及单叶增大者 2 6例 ,不清晰者 8例 ,稀疏者 14例。单叶局部结节者 6例 ,不清晰...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在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炎 )中的表现及其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亚甲炎的核素影像图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32例中 ,双叶及单叶增大者 2 6例 ,不清晰者 8例 ,稀疏者 14例。单叶局部结节者 6例 ,不清晰者 1例 ,稀疏者 2例 ,正常显影者 3例。结论 放射性核素在弥漫肿大性亚甲炎时 ,呈显影不清晰或稀疏 ,局部结节者 ,特异性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扫描 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华 李原 +2 位作者 徐丽玲 白明欣 苏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59,共7页
目的:探索分析^(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 目的:探索分析^(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检查技术在风湿免疫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共486例风湿免疫科的住院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占全院行PET/CT检查总例数的5.30%,其中女性304例(62.55%),男性182例(37.45%),男女比例为1∶1.67,平均年龄(53.21±18.81)岁,45~65岁年龄段患者的比例(227/486,46.71%)最高。风湿免疫科患者行PET/CT检查的主要目的依次为排除肿瘤(55.56%)、协助明确诊断(24.60%)及评估病情(19.84%)。74例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提示恶性肿瘤,327例患者提示风湿免疫病,其中292例对疾病的提示诊断具有参考作用,25例患者提示感染性疾病,6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无明确提示意义。有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在治疗后复查PET/CT进行了随访,缓解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18)F-FDG代谢活性降低以及代谢增高病灶的范围缩小。结论:^(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排除恶性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风湿性疾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断层显像与同机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对诊断脊柱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岳明纲 王茜 +4 位作者 秦淑玲 张彩群 聂玉新 王玉 梁铁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带有低能量CT的99mTc-MDPSPECT骨显像所产生的骨断层、CT及融合图像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评价同机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9例在常规全身骨显像中表现为仅脊柱出现异常核素浓聚灶(病灶数目≤3个)的患者,行局... 目的:探讨带有低能量CT的99mTc-MDPSPECT骨显像所产生的骨断层、CT及融合图像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评价同机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9例在常规全身骨显像中表现为仅脊柱出现异常核素浓聚灶(病灶数目≤3个)的患者,行局部骨断层,同时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均以病理、1个月内磁共振结果或1年以上随诊为最终诊断结果。结果:局部骨断层、同机定位CT和融合图像对49例患者的94个病变椎体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81.4%、86.0%和100%,特异性分别为72.5%、98.0%和96.1%。说明融合图像不但可以对病灶的解剖位置精确定位,而且明显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此外同机定位CT图像在诊断过程中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在细小病变的判断时还应慎重以免造成假阳性;当局部骨断层与同机定位CT在诊断时不一致时,应反复对比图像和相互补充信息,也可以避免一些假阳性产生。结论:局部骨断层与同机定位CT所产生的融合图像对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作为全身骨显像必要的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用于肺栓塞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茜 黄俐俐 +2 位作者 秦淑玲 岳明纲 李河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559-562,共4页
目的:比较通气蛐灌注(V-P)显像和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肺栓塞(PE)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65例疑有PE的患者同时进行了V-P显像和SCTA检查,包括29例PE和36例非PE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评价两种显像对PE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通气蛐灌注(V-P)显像和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肺栓塞(PE)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65例疑有PE的患者同时进行了V-P显像和SCTA检查,包括29例PE和36例非PE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评价两种显像对PE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V-P显像对P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2%,72.2%和78.5%,SCTA分别为79.3%,91.7%和86.2%。非确定性诊断在V-P显像中占受检病例的16.9%,SCTA占4.6%。V-P显像的非确定性诊断多出现于既往有其它心肺疾患的患者,如将非确定性诊断病例去除,则V-P显像的各项诊断参数均较SCTA呈增高趋势。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法,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可提高到93.1%,94.4%和93.8%。结论:总体上SCTA对PE诊断的准确性优于V-P显像,应作为首选检查法;如果对受检病例作适当的选择,V-P显像的诊断价值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联合应用两种显像是目前最为理想的PE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河北 张颜秋 +4 位作者 苟淑芹 刘春义 张秀华 逯亚平 王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2-163,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诊断的差别。结果①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BMD值均高于侧位值;②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别;③当大于50岁时,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质疏松诊断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腰椎侧位对女性患者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的诊断(>50岁)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髓内及髓外复发的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河北 王茜 +3 位作者 赵赟赟 李原 邱李恒 岳明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复发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髓内复发以骨髓活检为"金标准",分别判断以骨髓多灶性摄取和弥漫性摄取为标准时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复发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髓内复发以骨髓活检为"金标准",分别判断以骨髓多灶性摄取和弥漫性摄取为标准时的诊断价值;髓外复发以病理及临床综合判断为"金标准"。结果以骨髓多灶性摄取为髓内复发的诊断标准时,^(18)F-FDG PET/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2.73%、100%和94.64%;以骨髓弥漫性摄取为诊断标准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8.18%、44.44%和39.29%。^(18)F-FDG PET/CT对髓外复发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1%、91.30%和91.07%。^(18)F-FDG PET/CT共检出30例真阳性患者的74个髓外器官或组织病灶,平均SUVmax为6.40;3例假阴性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结论骨髓多灶性摄取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髓内复发的诊断准确度较高;PET/CT对于髓外复发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清晰显示髓外复发病灶的分布范围及FDG摄取程度,对于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患者应该警惕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病 复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131)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团峰 王丽 +4 位作者 李原 程敏 焦劲松 王茜 郭淮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49-354,共6页
研究背景由于^(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可作为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并初步探讨该项检查方法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 研究背景由于^(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可作为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并初步探讨该项检查方法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共21例帕金森病患者(早期16例、晚期5例)和9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和Hoehn-Yahr分级评价病情严重程度,静脉注射^(131)I-MIBG 3 m Ci后于不同观察时间点(15 min、4 h、24 h)采集胸部前位平面像,计算^(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组患者注射药物后15 min(1.67±0.38)、4 h(1.53±0.47)和24 h(1.35±0.42)^(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降低(P=0.000,0.000,0.000);且随着时间的推移,^(131)I-MIBG心肌摄取率亦降低(P=0.002,0.000,0.00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早期和晚期帕金森病组患者注射药物后15 min[(1.73±0.40)和(1.50±0.30)]、4 h[(1.58±0.51)和(1.37±0.31)]、24 h[(1.39±0.46)和(1.24±0.29)]^(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降低(早期:P=0.000,0.000,0.000;晚期:P=0.000,0.000,0.000);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亦降低(早期:P=0.012,0.000,0.000;晚期:P=0.039,0.001,0.024)。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心脏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且病情早期出现,^(131)I-MIBG心肌显像可能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3-碘苄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肌 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心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平 王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连续20例行PET/CT检查发现有心脏或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ET/CT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评价其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连续20例行PET/CT检查发现有心脏或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ET/CT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评价其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ET/CT共检出心脏单发病变6例,其中4例为良性;心脏病变伴全身多发病变14例,其中13例为恶性病变。心脏良性病变的SUVmax为0.5~7.6,平均3.4±3.0;恶性病变的SUVmax为2.0~21.9,平均7.5±5.6。PET/CT对心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5.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变FDG摄取与全身分布情况及临床资料结合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卵巢癌治疗后的临床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平 王茜 +2 位作者 岳明纲 李河北 李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像以扫描野内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为肿瘤复发依据,CA125和CP2均以≥35U/ml为肿瘤复发指标。依据最终临床诊断评价不同诊断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分析18F-FDG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有无相关性。结果:本组肿瘤复发者为30例。CA12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和100.0%,CP2分别为59.1%和81.8%,18F-FDG显像则分别为93.3%和94.4%。18F-FDG显像与CA125和CP2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72.9%(Kappa=0.494,P<0.001)和69.7%(Kappa=0.409,P=0.012);显像真阳性患者中复发肿瘤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r=0.792,P<0.001)和CP2(r=0.521,P=0.018)水平均呈正相关,但病灶FDG摄取程度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P2对复发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CA125优于CP2;18F-FDG显像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且检出复发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甲状旁腺腺瘤1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明纲 聂玉新 梁铁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肿瘤 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显像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河北 王茜 +2 位作者 秦淑玲 王玉 黄俐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评价ECToolbox软件测量门控心肌显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患者接受静息态门控心肌显像,用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并与一周内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结果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用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 目的评价ECToolbox软件测量门控心肌显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患者接受静息态门控心肌显像,用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并与一周内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结果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用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的相关性为r=0.699(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DV<70ml组患者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无相关性;前者高于后者(P<0.05)。EDV≥70ml组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呈强相关(r=0.834,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CToolbox软件测量值对左室收缩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无差别(P>0.05)。结论用门控心肌显像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相关性好且结果准确,但EDV<70ml时会高估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血池显像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时相骨显像诊断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原 李虎 +2 位作者 王茜 崔浩然 王白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7-1532,共6页
目的评价三时相骨显像(TPBS)对人工关节置换术(AJR)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324个关节)AJR后患者的TPBS资料,包括PJI组120个关节(48髋,72膝)、无菌性松动组119个关节(75髋,44膝)及对照组85个关节(28髋,57膝... 目的评价三时相骨显像(TPBS)对人工关节置换术(AJR)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324个关节)AJR后患者的TPBS资料,包括PJI组120个关节(48髋,72膝)、无菌性松动组119个关节(75髋,44膝)及对照组85个关节(28髋,57膝)。以视觉和半定量法分析假体周围显像剂摄取;依据最终临床诊断评价不同视觉判断标准诊断PJI的价值;以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池相摄取差异,得到最佳诊断阈值,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以血流、血池显像发现异常摄取诊断髋关节感染的准确率高于膝关节(92.68%vs 65.51%,P<0.001)。半定量分析显示,PJI组髋关节靶/本底比值(TBR)高于无菌性松动组和对照组(P均<0.001),无菌性松动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I组膝关节TBR高于无菌性松动组和对照组(P均<0.001),无菌性松动组高于对照组(P<0.001)。以TBR≥1.44为阈值,诊断膝关节感染的准确率为91.38%。结论TPBS可用于诊断PJI;对髋关节假体感染通过视觉判断即可获得较高准确率,对膝关节假体感染则应结合半定量分析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人工关节周围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瘦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杰 苗懿德 苟淑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891-893,890,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老年男性原发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瘦素(Lep)浓度,骨钙素(BGP)、I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同时计算体重... 目的探讨瘦素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老年男性原发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瘦素(Lep)浓度,骨钙素(BGP)、I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并分析瘦素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水平(4.137±2.439μ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142±2.869μg/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显著正相关(Pearson s相关系数r=0.470,P<0.001),亦与L1-2,L4的BMD及BGP正相关(r分别为0.356,0.315,0.307,0.241,P<0.05),但在校正BMI后,瘦素与L2的BMD及BGP的正相关关系消失,与L1(r=0.193,P<0.05)和L4(r=0.212,P<0.05)BMD的正相关关系亦有所减弱。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推测瘦素可能通过外周局部作用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河北 王茜 +2 位作者 赵赟赟 岳明纲 李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AL髓外复发患者的PET/CT,观察髓外受累的器官或组织类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及骨髓FDG摄取,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AL髓外复发患者的PET/CT,观察髓外受累的器官或组织类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及骨髓FDG摄取,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差异。结果 16例ALL累及45个髓外器官或组织,14例AML累及29个髓外器官或组织;前者髓外病灶的平均SUV_(max)为7.38±4.46,高于后者的4.87±2.66(t=3.022,P=0.003)。ALL患者累及淋巴结及软组织的病例数均为10例,平均SUV_(max)分别为6.38±3.55和10.12±5.48;AML患者累及淋巴结及软组织的病例数均为6例,平均SUV_(max)分别为4.82±1.43和6.60±4.58(P均>0.05)。5例ALL髓内复发者骨髓均为多灶性摄取,5例AML髓内复发者3例为弥漫性摄取,2例为多灶性摄取。结论 AL髓外复发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ALL及AML的常见髓外复发部位均为淋巴结和软组织;ALL复发病灶FDG代谢活性较高;骨髓多灶性摄取对髓内复发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髓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131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丽 杨团峰 +7 位作者 程敏 李原 王茜 焦劲松 顾卫红 王康 金淼 郭淮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通过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静脉注射131I-MIBG 3 mCi后于不同测量时间点(15 min、4 h和24 h)采集胸部前位平面像,计算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注射131I-MIBG后15 min和4 h,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5 min:1.90±0.41对2.38±0.32,P=0.017;4 h:1.96±0.63对2.60±0.55,P=0.039)。结论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多系统萎缩可以发生心脏交感神经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交感神经系统 ^131I-间碘苄胍(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骨肉瘤合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明纲 张彩群 王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6-936,共1页
关键词 骨膜骨肉瘤 并发症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CT平扫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