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18F-FDG PET/CT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茜 李囡 +6 位作者 霍力 杨吉刚 艾林 李河北 富丽萍 张建华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T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报告的内容可以体现影像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制订诊疗方案的依据,并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法定证据,用于证明医疗的必要性。因此,重视报告的质量非常必要。由于这种融合成像模式的复杂性,书写一份高质量的18F-FDG PET/CT报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影像诊断医师同时具备多种影像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相关临床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2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敏福 范岩 +6 位作者 李文婵 牛娜 孙晓昕 张卫方 张晓丽 王茜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对影像特征的描述欠准确、信息不完整、诊断结论没有回答临床问题等,降低了MPI应有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髓内及髓外复发的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河北 王茜 +3 位作者 赵赟赟 李原 邱李恒 岳明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复发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髓内复发以骨髓活检为"金标准",分别判断以骨髓多灶性摄取和弥漫性摄取为标准时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急性白血病复发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髓内复发以骨髓活检为"金标准",分别判断以骨髓多灶性摄取和弥漫性摄取为标准时的诊断价值;髓外复发以病理及临床综合判断为"金标准"。结果以骨髓多灶性摄取为髓内复发的诊断标准时,^(18)F-FDG PET/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2.73%、100%和94.64%;以骨髓弥漫性摄取为诊断标准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8.18%、44.44%和39.29%。^(18)F-FDG PET/CT对髓外复发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1%、91.30%和91.07%。^(18)F-FDG PET/CT共检出30例真阳性患者的74个髓外器官或组织病灶,平均SUVmax为6.40;3例假阴性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结论骨髓多灶性摄取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髓内复发的诊断准确度较高;PET/CT对于髓外复发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清晰显示髓外复发病灶的分布范围及FDG摄取程度,对于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患者应该警惕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病 复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在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穆新林 李冉 +4 位作者 周德训 李原 邱李恒 曹照龙 高占成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Zephyr单向活瓣进行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的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方法患者男性,52岁,肺减容术前FEV1占预计值19.3%,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极重度)。胸部CT显... 目的总结采用Zephyr单向活瓣进行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的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方法患者男性,52岁,肺减容术前FEV1占预计值19.3%,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极重度)。胸部CT显示双侧非均质性肺气肿。采用ChartisR系统测定肺旁路通气,结合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测定结果选择肺减容的靶肺叶。采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行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结果于右上叶B1、B2、B3段支气管置入Zephyr活瓣共3枚。术后1和8个月复查肺功能显示FEV1、FVC、DLco增加,RV下降,6 min步行试验由术前的210 m增加到术后8个月的400 m。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局限性肺膨胀不全,右上叶肺容积缩小。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Zephyr单向活瓣的支气管肺减容术是治疗经过严格筛选的极重度COPD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肺减容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心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平 王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连续20例行PET/CT检查发现有心脏或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ET/CT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评价其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连续20例行PET/CT检查发现有心脏或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ET/CT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照,评价其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ET/CT共检出心脏单发病变6例,其中4例为良性;心脏病变伴全身多发病变14例,其中13例为恶性病变。心脏良性病变的SUVmax为0.5~7.6,平均3.4±3.0;恶性病变的SUVmax为2.0~21.9,平均7.5±5.6。PET/CT对心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5.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变FDG摄取与全身分布情况及临床资料结合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卵巢癌治疗后的临床监测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平 王茜 +2 位作者 岳明纲 李河北 李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评价18F-FDG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8例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胸-盆腔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血清CA125和CP2测定。18F-FDG显像以扫描野内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为肿瘤复发依据,CA125和CP2均以≥35U/ml为肿瘤复发指标。依据最终临床诊断评价不同诊断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分析18F-FDG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有无相关性。结果:本组肿瘤复发者为30例。CA12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和100.0%,CP2分别为59.1%和81.8%,18F-FDG显像则分别为93.3%和94.4%。18F-FDG显像与CA125和CP2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72.9%(Kappa=0.494,P<0.001)和69.7%(Kappa=0.409,P=0.012);显像真阳性患者中复发肿瘤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r=0.792,P<0.001)和CP2(r=0.521,P=0.018)水平均呈正相关,但病灶FDG摄取程度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P2对复发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CA125优于CP2;18F-FDG显像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且检出复发病灶总体积与血清CA125和CP2水平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合并Charcot关节病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岳明纲 王茜 李河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9-500,共2页
1 病例简介 男,43岁,以右肩病变入院.体格检查:右肩关节肿胀、活动无受限,无红肿,皮温不高,压痛不明显,触及大小约12 cm×10 cm×10 cm囊性肿块,质软,有波动感.右上肢肌力正常,右肩关节及右侧胸部触觉及痛觉降低,上肢肌肉和... 1 病例简介 男,43岁,以右肩病变入院.体格检查:右肩关节肿胀、活动无受限,无红肿,皮温不高,压痛不明显,触及大小约12 cm×10 cm×10 cm囊性肿块,质软,有波动感.右上肢肌力正常,右肩关节及右侧胸部触觉及痛觉降低,上肢肌肉和大鱼际肌较对侧萎缩.10年前依据症状及颈部MRI诊断为C1~C6水平脊髓空洞症,后根据病史、X线及穿刺活检在外院诊断为Charcot关节病(Charcot's arthrosis,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COT关节病 脊髓空洞症 骨显像 X线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骨肉瘤复发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岳明纲 张彩群 王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患者,男,70岁。半年前在外院行左腹股沟肿物切除,病理示骨外骨肉瘤(EOS),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个月于手术区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左侧睾丸缺如,左腹股沟至阴囊可见长约2.0cm手术瘢痕,该区域内可触及约5.0cm×5.0cm... 患者,男,70岁。半年前在外院行左腹股沟肿物切除,病理示骨外骨肉瘤(EOS),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个月于手术区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左侧睾丸缺如,左腹股沟至阴囊可见长约2.0cm手术瘢痕,该区域内可触及约5.0cm×5.0cm×15.0cm肿物,质硬、无压痛、不随皮肤移动,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骨肉瘤 核素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or综合征肝胆动态显像1例
10
作者 高平 王茜 +1 位作者 岳明纲 李河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27,129,共2页
1病例简介男,16岁,皮肤、巩膜黄染16年,加重1个月余。患者新生儿期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消退慢,出生3个月后皮肤颜色正常,巩膜持续轻微黄染,伴尿色加深。1个月前因劳累、强烈日晒后出现全身皮肤颜色暗黄、巩膜黄染加重,尿色加深。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血糖水平升高与18F-FDG PET/CT显像异常肌肉摄取的关系
11
作者 李原 郭昊 +1 位作者 刘晓任 王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508,513,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血糖短期变化情况,预测^(18)F-FDG PET/CT显像的肌肉异常摄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糖症PET/CT受检者100例,收集检查前3 d内基线空腹血糖(BGL_(基线))、检查前空腹血糖(B... 目的通过评估血糖短期变化情况,预测^(18)F-FDG PET/CT显像的肌肉异常摄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糖症PET/CT受检者100例,收集检查前3 d内基线空腹血糖(BGL_(基线))、检查前空腹血糖(BGL_(检查前))测定结果,计算变化率(K),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K值最佳截止点,通过K值预测患者出现肌肉异常摄取,并将其预测效能与指南中BGL_(检查前)≥11.0 mmol/L的标准进行比较。结果BGL_(检查前)>11.0 mmol/L者出现肌肉异常摄取的比例为56.3%(10/16),BGL_(检查前)8.3~11.0 mmol/L者出现肌肉异常摄取比例为23.8%(20/84)。ROC曲线分析显示,以K值≥20.0%判断PET/CT显像发生异常肌肉摄取,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0.0%(27/30)、87.1%(61/70)、75.0%(27/36)、95.3%(61/64)和88.0%(88/100),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优于指南标准(χ^(2)=18.049、8.715、6.368,P=0.000、0.003、0.012)。结论通过比较患者BGL_(基线)及BGL_(检查前),可以更好地预测PET显像出现肌肉异常摄取的风险,推荐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不同时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动态观察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科技 王茜 +1 位作者 李原 邱李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不同时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动态观察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2次及以上脑血流灌注显像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癫痫发作不同时期致痫灶区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对照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多...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不同时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动态观察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2次及以上脑血流灌注显像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癫痫发作不同时期致痫灶区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对照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多时相显像对致痫灶的定位效能。结果本组患者中,发作期、发作后及发作间期显像分别占34.1%、20.5%和45.4%。16例行2次显像的患者中:11例致痫灶的局部血流灌注表现为发作期或发作后增高或正常,发作间期减低;4例表现为发作间期无异常,发作期或发作后增高;1例表现为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均减低,但患侧基底节增高。4例行3次显像者均显示出血流灌注变化脑区。对照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采用癫痫不同时期显像动态观察的方法对致痫灶的定位准确性达91.7%(11/12)。结论癫痫不同时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动态观察对定位致痫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后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
13
作者 陈卓 李原 +1 位作者 赵赟赟 王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6-1246,1255,共2页
1病例简介男,67岁,主诉:2017年10月口腔操作3周后发热,体温最高39.8℃,伴咽痛、双下肢酸痛及全身乏力。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后体温39.2~39.8℃,病程中临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退热后体温降至36.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73×10... 1病例简介男,67岁,主诉:2017年10月口腔操作3周后发热,体温最高39.8℃,伴咽痛、双下肢酸痛及全身乏力。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后体温39.2~39.8℃,病程中临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退热后体温降至36.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73×10^(9)/L,红细胞沉降率86 mm/h,C反应蛋白197.3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多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相关肝腺瘤的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14
作者 王剑杰 马潞娜 +3 位作者 田智勇 蒲朝煜 杨晖 谭瑞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雄激素相关肝腺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5例,分析其18F-FDG PET/CT表现。结果5例肝腺瘤共25个病灶,平均直径(3.41±1.26)cm;其中8个病灶(直径>3.5 cm)伴瘤内出血,边缘区域FD...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雄激素相关肝腺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5例,分析其18F-FDG PET/CT表现。结果5例肝腺瘤共25个病灶,平均直径(3.41±1.26)cm;其中8个病灶(直径>3.5 cm)伴瘤内出血,边缘区域FDG代谢程度接近或略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中心出血区无FDG摄取;17个无出血肝内病灶呈低密度、FDG代谢程度呈低/等代谢;肝腺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1.96±1.02。结论雄激素相关肝腺瘤的特征性PET/CT表现为易合并瘤内出血,其边缘区域代谢高于肝脏,不伴出血的肝腺瘤表现为均匀性低代谢或等代谢,功能融合影像是增强CT的辅助检查,对病变定性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肝细胞 雄激素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