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能力本位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洁 贾春玲 +2 位作者 王秋 孙红 郭金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生)在校经过2~4年的校内教育,即将走上临床岗位,需要将获取的知识转化到应用过程中,能力本位教育为急诊科护生的培训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从能力定位、培训模式设置和监督反馈三个方面介绍了我科为护生设计的能力培... 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生)在校经过2~4年的校内教育,即将走上临床岗位,需要将获取的知识转化到应用过程中,能力本位教育为急诊科护生的培训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从能力定位、培训模式设置和监督反馈三个方面介绍了我科为护生设计的能力培训模式。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有据可依,护生有内容可学,提高了护生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激发了护生调动和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参与临床工作,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育 护理专业实习生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急诊科护士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泠 郭金玉 +2 位作者 孙红 周颖 王诗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812-816,共5页
为改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满足急诊科护士的能力发展需求,我院急诊科构建了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急诊科护士岗位培训体系,通过初步实施的全员培训、全程管理和团队学习等措施,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稳定了操作技能水平。护士对培训的总... 为改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满足急诊科护士的能力发展需求,我院急诊科构建了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急诊科护士岗位培训体系,通过初步实施的全员培训、全程管理和团队学习等措施,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稳定了操作技能水平。护士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4.39%,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 岗位培训 临床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涯成功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韩付平 王志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及其对工作环境的评价,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及其对工作环境的评价,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为(31.42±5.60)分,处于中下等水平。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组织外竞争力(3.30±0.61)分、组织内竞争力(2.74±0.81)分、职业满意度(2.66±0.6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参与院外培训次数、参与医院事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是急诊科护士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43.4%。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处于中下水平,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有显著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科护士的工作环境,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以提高其工作生涯成功感,稳定护士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职业生涯成功感 工作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生决策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余剑波 黄文凤 +3 位作者 朱继红 马晓路 陈文 赵礼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4-957,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医生决策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搜集2013年6月—2015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生决策完成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共86例,其中单独由急诊... 目的评价急诊医生决策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搜集2013年6月—2015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生决策完成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共86例,其中单独由急诊医生决策完成者66例,由神经科医生辅助完成者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情况、静脉溶栓的院内时间分布、神经系统功能预后、死亡及重要脏器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86例患者平均rt-PA的用量为58.2 mg;来诊至给药溶栓的平均时间为95 min,短于中国卒中登记处专业卒中团队的平均时间116 min;急诊医生决策组患者来诊至给药溶栓的平均时间较神经科医生辅助组更短〔分别为(87±37)min和(110±45)min〕;溶栓后24 h时,神经系统功能获得改善者56例(65.1%);出院时神经系统功能预后良好者56例(65.1%);死亡5例(5.8%);重要脏器出血15例(17.4%)。结论与神经科医师实施的静脉溶栓相比,急诊医生决策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相对安全有效,重要脏器出血和死亡风险相当,但溶栓治疗开始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诊处理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成人急诊氧疗指南新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家利 袁军凤 +1 位作者 孙红 张素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75,共3页
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简称氧疗)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常规和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具有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氧疗作为一种诊疗方法,既可给患者带来有益的治疗作用,也可能会对... 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简称氧疗)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常规和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具有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氧疗作为一种诊疗方法,既可给患者带来有益的治疗作用,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2018年4月,发表在Lancet的一篇系统评价[1]指出,对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氧疗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和医疗行为,很少有人以严格的医疗行为要求来实施,当前国内氧疗基本处于一种无章可循和随意性较强的状态,存在一些模糊、错误、甚至有害的观念和做法[2]。Girardis等[3]的研究揭示了危重症患者病死率与过度氧疗相关的证据,提示临床工作者应注意合理氧疗、规范氧疗。因此,本文综述近3年国内外氧疗指南、共识、相关规范、相关进展,旨在为我国急诊室氧疗指南的制订、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氧疗 指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急诊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金玉 陈丽娜 孙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988-990,共3页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参与医护决策提供了帮助,急诊科的快节奏要求计算机系统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快速作出正确决策。本文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架构进行介绍,并根据目前急诊诊疗护理工作的需求分析目前临床...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参与医护决策提供了帮助,急诊科的快节奏要求计算机系统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快速作出正确决策。本文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架构进行介绍,并根据目前急诊诊疗护理工作的需求分析目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所应用的功能,以期为急诊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急诊室 医院 病人医疗护理 人工智能 护理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礼婷 郭金玉 +2 位作者 韩玮芬 田丽莎 王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分析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和2018年1—11月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抢救区的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发展性反馈管理,... 目的:分析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和2018年1—11月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抢救区的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发展性反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共2341例患者,干预组共2804例患者。相比对照组,干预组院内获得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P=0.002),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较轻(P=0.021),压力性损伤面积相对较小(P=0.049)。结论:发展性反馈管理有助于预防急诊抢救区患者的院内压力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反馈管理 急诊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责任包干制在急诊抢救区病人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红 赵礼婷 徐国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8期77-78,共2页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病人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各方面需求和疾病治疗与康复需要的护理。其内容涵盖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工...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病人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各方面需求和疾病治疗与康复需要的护理。其内容涵盖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基础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和安全,是护理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护理技术水平、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质量 急诊抢救 护士责任 护理技术水平 治疗效果 应用 干制 医院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现状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迟骋 杨洁 +3 位作者 李龙 伍满燕 朱继红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现状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69757例,其中<60岁患者46 404例(非老年组),60~84岁患者20 122例(老年组),≥85岁患者3231例(高龄组)。2018年9~12...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现状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69757例,其中<60岁患者46 404例(非老年组),60~84岁患者20 122例(老年组),≥85岁患者3231例(高龄组)。2018年9~12月高龄组肌钙蛋白检测313例,其中肌钙蛋白阳性组120例,肌钙蛋白阴性组193例。肌钙蛋白阳性组又分为AMI组47例,非AMI组73例。采集入选患者病史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高龄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肌钙蛋白检测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肌钙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中对AMI诊断的价值。结果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18.5%vs 8.4%、14.9%,P<0.01),且基础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0.10±0.74)μg/L vs (0.03±0.25)μg/L、(0.05±0.39)μg/L,P<0.05]。肌钙蛋白阳性组发病<6h、胸痛、高血压、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阴性组,恶性肿瘤、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肌钙蛋白阴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6h、eGFR、NT-proBNP水平是影响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胸痛、初始肌钙蛋白、空腹血糖与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诊断AMI相关(P<0.01)。高龄组肌钙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72.56%、阳性预测值39.17%,ROC曲线下面积0.65,较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下降。结论高龄患者肌钙蛋白阳性率较高,但其在AMI中的诊断价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生物学标记 发热 呼吸困难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GC-cGMP通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笛鹿 裴源源 +6 位作者 王武超 曹灵杰 杨峰涛 史双奎 周古月 杨焜宇 朱继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2-708,共7页
心力衰竭,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疾病负担正在不断增加。鉴于一氧化氮-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NO-sGCcGMP)信号通路与心力衰竭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最近开发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在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结果... 心力衰竭,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疾病负担正在不断增加。鉴于一氧化氮-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NO-sGCcGMP)信号通路与心力衰竭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最近开发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在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结果方面的显著成效。本综述对该信号通路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通过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该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旨在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信号通路 一氧化氮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环磷酸鸟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急诊护理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国英 薛晓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9期8-10,共3页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在社会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跟进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有效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服务,急诊护理必须了解国内现状、关注国际发展前沿,促进我国急救事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急诊护理工作 国内外 医疗工作 急诊医学 急诊病人 护理服务 急诊救治 国内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单纯购药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杜静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3-1467,共5页
目的调查慢性病患者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单纯购药的原因,对比三级甲等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购药情况的满意度,对社区医疗改革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14年1—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门(急)... 目的调查慢性病患者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单纯购药的原因,对比三级甲等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购药情况的满意度,对社区医疗改革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14年1—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选择500例单纯购药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影响患者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单纯购药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患者对三级甲等医院及社区购药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较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原因以及对社区改进的意见等。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9份,男226例,女243例;年龄以≥60岁为主;职业以离退休人员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家庭年收入以5~〈10万居多;医疗保险类型主要为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56人次(75.9%)认为三级甲等医院药品种类齐全,345人次(73.6%)认为三级甲等医院药品质量有保障,269人次(57.4%)认为医院离家或单位近、方便,160人次(34.1%)长期习惯在该院购药。患者对三级甲等医院购药非常满意53例、较满意236例、一般满意141例、较不满意33例、很不满意6例;患者对社区购药非常满意21例、较满意199例、一般满意203例、较不满意41例、很不满意5例。慢性病患者对三级甲等医院购药不满意的原因:378人次(80.6%)认为排队等待时间过长,132人次(28.1%)认为可购药品时间受限,102人次(21.7%)认为在购药过程中可购药品种类受限。慢性病患者对社区购药不满意的原因:398人次(84.9%)认为社区药品种类不全,316人次(67.4%)质疑社区药品质量,261人次(55.7%)认为单次可购药品时间短。患者对社区满意度的平均秩次(430.65)小于对三级甲等医院满意度的平均秩次(508.35)(u=91 760.500,P〈0.001)。患者对社区改进的意见是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扩大药品种类、改善医疗环境、改进医疗设备、延长单次可购药品的时间、提高药品报销比例。讨论慢性病患者三级甲等医院购药满意度较高,但社区购药满意度一般,为促进慢性病患者选择社区购药,应结合患者医疗需求,适度扩大社区药品种类,健全和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以确保社区药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患者对社区药品的质量信赖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社区卫生中心 医院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急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文凤 许媛媛 +1 位作者 吴春波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1-953,957,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血液系统急症,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本文报道了21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21例均为获得性TTP,其中19例属特发性,首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血液系统急症,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本文报道了21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21例均为获得性TTP,其中19例属特发性,首发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三联症者19例(90.5%),三联症伴肾功能损害者5例(23.8%);10例中9例(9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降低;14例行血浆置换者11例(78.6%)缓解出院,7例未行血浆置换者只1例存活。急诊遇到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即应考虑TTP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神经精神症状者,ADAMTS13检测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是急诊TTP患者良好预后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急救 ADAMTS13 COOMBS试验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5年规范化培训实践和管理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礼婷 徐国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9期20-22,共3页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外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均须经专科培训、持证上岗,而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外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均须经专科培训、持证上岗,而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均没有通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了人、岗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影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急诊护士 护理学教育 管理 急诊护理工作 急救工作 专业培训 临床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急诊应用指导 被引量:1
15
作者 窦丽稳 高伟波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00-2905,共6页
抗凝药物是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但存在治疗窗窄、起效慢、作用时间长、需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诸多临床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因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使其成为除华... 抗凝药物是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但存在治疗窗窄、起效慢、作用时间长、需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诸多临床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因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使其成为除华法林以外的首选药物,目前已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栓塞事件预防。急诊是患者24 h入院的门户,急诊医生更多的面临NOACs所致出血等急症,本文为NOACs的安全应用及急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对NOACs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相互作用、出血风险评估及急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急诊处理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国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急诊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0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85%的急诊科护士长认... 目的:调查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急诊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0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85%的急诊科护士长认为不安全因素是由于“急诊工作紧张身心疲劳”、“查对不严谨”所致;80%认为是由于“先进仪器使用经验不足”所致;认为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急诊环境嘈杂”、“护士数量不够”、“急诊管理监督教育不力”分别是75%、65%、60%、60%。结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急诊科护士的质量与数量及急诊科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其次是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池艳宇 李晓丹 +1 位作者 郭金玉 吴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前期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18名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专家进行2轮咨询,以确定最终课程。结果临床护理...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前期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18名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专家进行2轮咨询,以确定最终课程。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包括一级指标4项(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52。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14、0.478(均P<0.01)。结论构建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合理可靠,经临床护理教学验证后可作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培训 课程构建 DELPHI法 临床教学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华艳 杨继鹏 周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对急诊成人疼痛评估的相关工具、疼痛评估在急诊部门使用现状等进行阐述,提出目前急诊危重患者的疼痛评估并未在急诊病情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类患者的疼痛管理亟待加强。
关键词 急诊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曼彻斯特分诊系统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ainz急诊评分系统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变化规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丽平 李秀淑 +3 位作者 杜钰祯 徐曼 范昌昌 孙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8-60,64,共4页
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 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共纳入43 413例急诊输液室患者,患者输液等待时间为68.00(2.00,171.00) min。在时间分布规律方面,白天的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高于夜间;周一、周六、周日患者流量大,输液等待时间长;12、1、2月(冬季)是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的高峰。结论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在日、周和月方面具有规律性,应根据变化规律调整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输液室 患者流量 输液等待时间 人力资源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王武超 刘思齐 +1 位作者 刘倩倩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72-3377,共6页
背景急性肺栓塞(APE)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近年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存在血栓和出血的双重问题,目前研究主要以成功的病例报道为主,存在一定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研究缺口。目的探讨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 背景急性肺栓塞(APE)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近年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存在血栓和出血的双重问题,目前研究主要以成功的病例报道为主,存在一定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研究缺口。目的探讨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预后,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出血情况分为严重出血组(7例)和轻微/无出血组(14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除肺动脉以外其他部位血栓将患者分为多部位血栓组(7例)和肺动脉血栓组(14例);依据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例)和存活组(1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2±18.9)岁。分析病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3例,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肿瘤相关性血小板减少2例,病因不明3例。19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肺动脉血栓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高于多部位血栓组(P<0.05)。严重出血组男性比例、平均血小板体积低于轻微/无出血组,多部位血栓比例、中心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于轻微/无出血组(P<0.05)。死亡组抗凝治疗比例、血小板计数低于生存组,心率、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值、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存在多血栓事件风险,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依据血小板计数开展抗凝治疗与严重出血事件无相关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其他凝血相关参数有助于血栓负荷、出血风险及临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小板减少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