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非选择性病例的外科临床结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卿 陈彧 +2 位作者 刘刚 陈生龙 董穗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外科治疗结果,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与时机。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9年2月,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非选择性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病例23例,其中男性12例(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外科治疗结果,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与时机。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9年2月,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非选择性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病例23例,其中男性12例(52.2%),女性11例(47.8%),平均年龄(64.26±11.09)岁;接受手术18例,未行手术治疗5例。总结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穿孔发生到手术平均时间为(19.39±13.67)d,其中穿孔1周内手术的共6例(33.3%),2~4周内手术的共6例(33.3%),4周以上手术的共6例(33.3%)。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行急诊手术11例(61.1%),择期手术7例(38.9%)。5例患者(27.8%)采用将室间隔穿孔用补片隔绝于左心室腔外,13例患者(72.2%)采用直接扩大补片修补穿孔。18例手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2例(66.7%)。所有手术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7例(38.9%),相较于生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穿孔发生更早[(1.83±0.75)d vs.(5.22±4.66)d,P=0.019],有更高的急诊手术率(100.0%vs.36.4%,P=0.009)和更低的同期旁路移植手术率(28.6%vs.90.1%,P=0.008)。术后随访中位时间2年(3个月~10年),2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分别于术后2个月死亡,长期院外存活9例(50.0%)。未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中,2例在等待手术期间死亡,3例拒绝手术的患者均在出院后1周内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患者有效治疗方式;最佳的手术时机需通过实时的评估与监测,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决定;术中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室间隔穿孔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危险因素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右心房3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廉波 肖连波 +5 位作者 凌云鹏 万峰 周继梧 安淑芬 宋淑田 张玉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右心房 子宫阔韧带 平滑肌组织 心脏内 子宫肌瘤 下腔静脉 首次报道 病理解剖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韩傲 刘刚 +3 位作者 张韬 史艺 朱光宇 刘永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SimVascular软件重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90%~95%)患者的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模型...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SimVascular软件重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90%~95%)患者的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模型,包括1种乳内动脉原位移植模型(模型1)及3种不同直径桥血管的游离移植模型(模型2为直径2 mm的乳内动脉游离移植模型,模型3和模型4分别为直径3 mm和4 mm的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模型),分析比较上述4种旁路移植方式下左前降支和桥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4种旁路移植方式均可为重度狭窄的左前降支提供充分血供,乳内动脉原位移植模型(模型1)的左前降支血流量稍少。当桥血管为游离乳内动脉时,桥血管血流量较大,壁面剪切应力较高。直径为4 mm的大隐静脉桥血管血流量最大,但壁面剪切应力最低,而直径为3 mm的大隐静脉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好。结论: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估不同桥血管和旁路移植方式对左前降支和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乳内动脉游离移植方案表现出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而直径较大的桥血管移植方案会导致壁面剪切应力下降,可能影响长期通畅率。该研究结果可为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液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生命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琛明 陈彧 +1 位作者 解基严 万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性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和杜克活动问卷形式对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院的27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66例)和对照... 目的评价不同性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和杜克活动问卷形式对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院的27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66例)和对照组(107例)。结果男性患者中,3份生命质量量表,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均优于老年组患者(P<0.05),其中在活动受限、治疗满意程度、疾病的主观感受、精力、疼痛、情绪反应、睡眠、社会孤独感、活动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中,3份生命质量量表,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也均优于老年组患者(P<0.05,P<0.01),其中在活动受限、治疗满意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明显减低,其中男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生活质量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联合应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长林 郭静萱 +6 位作者 张萍 万峰 胡大一 吴明营 杨碧波 高峰 王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冠心病 3支病变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实验组 30例联合应用CABG +TMLR治...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冠心病 3支病变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实验组 30例联合应用CABG +TMLR治疗。观察术后 6个月和 12个月时患者心绞痛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6分钟步行距离 (6MWD)和血浆脑利钠肽 (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随访 1年 ,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的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心绞痛分级、血浆BNP、VEGF水平和 6MWD在随访 6个月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但随访 12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术后半年 ,CABG +TMLR联合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在降低心绞痛分级、增加运动耐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CABG ,但术后 1年时 ,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肌血管重建术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移植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6
作者 赵鸿 万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2-433,共2页
SUMMARY A 6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the history of premi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BG surgery, experienced recurrent unstable angina. Angiography showed triple vessel disease and vein grafts obstruction. The ... SUMMARY A 6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the history of premi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BG surgery, experienced recurrent unstable angina. Angiography showed triple vessel disease and vein grafts obstruction.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re-do OPCAB + TMLR +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BM-MNCs) transplantation on Nov. 8, 2004. BM-MNCs were isolated with standard gravity gradient method and the final implanted cell number was 12.06×108. Peri-operative data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single OPCAB or re-CABG. The patient recovered promptly without recurrence of angina or infarction. Six-minute walking dista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66 m to 493 m). Several imaging examinations reveal improved left cardiac function (LVEF improved from 23.75% to 52% in MRI) and diminished MI are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bone marrow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MLR and OPCAB is safe and might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heart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I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骨髓移植 激光 心肌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搭桥手术TTFM尖峰波形对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赵若琪 韦名慧 +2 位作者 陈凯 赵舟 毛伯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6-366,共1页
目的冠脉搭桥手术中,医生常利用TTFM波形判断桥血管的通畅性。临床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尖峰波形”,本文将研究其对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同时分析其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方法本研究采集了1154例CABG患者数据,包括术中TTFM波形,术后1周冠... 目的冠脉搭桥手术中,医生常利用TTFM波形判断桥血管的通畅性。临床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尖峰波形”,本文将研究其对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同时分析其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方法本研究采集了1154例CABG患者数据,包括术中TTFM波形,术后1周冠脉CTA等。有253例患者于术后1年进行了冠脉CTA的复查。根据桥血管对应的TTFM波形是否符合“尖峰波形”特征将桥血管分为尖峰波形组与非尖峰波形组,获得桥血管的即时通畅性与中远期通畅性情况。构建CABG理想模型,计算并提取桥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动脉桥(LIMA)的尖峰波形的发生率为2.01%,静脉桥(SVG)为25.6%。在即时通畅性方面,LIMA的尖峰与非尖峰波形的不通畅率分别为0和5.13%,SVG的为8.59%和5.79%。在中远期通畅性方面,LIMA的尖峰与非尖峰波形的不通畅率分别为0和12.56%,SVG的为42.47%和16.84%。血流动力学方面,LIMA尖峰波形的RRT和Max OSI(局部最大OSI)显著高于非尖峰波形,SVG尖峰波形的平均OSI和Max OSI显著高于非尖峰波形。结论LIMA中出现尖峰波形的概率很低,而SVG中出现尖峰波形的概率较高。尖峰波形略微降低了SVG的即时通畅性,显著降低了其中远期通畅性,而对LIMA暂时未发现对通畅性有何影响。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具有尖峰波形的LIMA和SVG,桥血管内均存在不良的血流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通畅性 通畅率 冠脉搭桥手术 桥血管 静脉桥 理想模型 LI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低射血分数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万峰 陈竑 +2 位作者 王京生 王新生 陈生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对 32例射血分数小于 0 30的冠心病患者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选择性OPCAB 32例 ,全部经左心室造影测定射血分数在 0 1 6~ 0 30之间 ,平均 0 2 71± 0 0 35。合并心肌梗死史 ... 目的 :对 32例射血分数小于 0 30的冠心病患者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选择性OPCAB 32例 ,全部经左心室造影测定射血分数在 0 1 6~ 0 30之间 ,平均 0 2 71± 0 0 35。合并心肌梗死史 2 7例 ,急性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 1 0例 ,不稳定心绞痛 2 5例。NYHA心功能Ⅱ级 1 3例 ,Ⅲ级 1 5例 ,Ⅳ级 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单支病变 2例 ,双支病变 2例 ,三支病变 2 8例 ,左主干病变 1 0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0~ 6 9mm ,平均 57 3± 4 0mm。  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OPCAB手术 ,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为 3 6± 1 0个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 8例 ,其中 1 3例均在手术中安放。术后死亡 2例 ,分别于术后 8天死于心室颤动和术后 2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有 2例术后出现左心功能衰竭 ,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 4例术后心室颤动 ,有 3例复苏成功。随访远期死亡 2例 ,死因为心功能衰竭 ,另有 3例慢性心功能不良。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 ,心功能良好。  结论 :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 ,而长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左心室功能低下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红 冯艺 +3 位作者 毛银泉 姜燕 陈彧 凌云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8-780,共3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组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用于OPCABG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卿 李辉 +4 位作者 陈生龙 凌云鹏 刘刚 鲍黎明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9至2010-08在我科行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搜集住院期间资料及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验... 目的: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对于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9至2010-08在我科行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搜集住院期间资料及探讨Cleve-land评分和SRI评分,验证上述评分系统对于术后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288例病例,术后AKI发生率19.1%(55/288),分为AKI组,另233例为非AKI组。AKI组Cleveland评分和分级均显著高于非AKI组(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亦提示Cleveland分级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6.850,95%可信区间1.365~34.365,P=0.019]。AKI组SRI分级高于非AKI组;随着AKI分级的提高,Cleveland和SRI评分均呈现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veland评分系统和SRI评分系统对于低风险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无明显预测价值(Cleveland评分C值0.560,95%可信区间0.480~0.640;SRI评分C值0.564,95%可信区间0.477~0.651),但SRI评分对于术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风险有很好的预测能力(C值0.831,95%可信区间0.716~0.946,P=0.023)。结论:Cleveland评分系统和SRI评分系统对于低风险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无明显预测价值,但SRI评分对于术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功能损伤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刚 高俊雪 +2 位作者 陈彧 陈生龙 史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281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左、右乳内动脉的各... 目的:探讨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281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左、右乳内动脉的各项超声检查指标(乳内动脉直径、血流量、搏动指数),并结合患者乳内动脉的使用及手术中乳内动脉桥的超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1例行CABG的患者,男性210例(74.7%),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显示左、右乳内动脉直径分别为(1.95±0.15)mm和(1.97±0.17)mm(P=0.014),血流量分别为(15.4±5.9)ml/min和(18.2±7.2)ml/min(P<0.001),搏动指数分别为4.12±1.40和3.90±1.19(P<0.001)。术前乳内动脉超声发现乳内动脉血流异常3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原位左乳内动脉血流量与直径相关(r=0.319,95%CI:0.205~0.425,P<0.001),原位左乳内动脉直径、血流量与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量不相关(r分别为0.049和0.005,P均>0.05),临床左乳内动脉使用264例,原位使用261例(98.9%);右乳内动脉使用29例,原位使用21例(72.4%)。结论:本研究显示右乳内动脉直径和血流量优于左乳内动脉;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可筛选出不宜原位用作桥血管材料的乳内动脉,右乳内动脉的使用方式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脏的水孔蛋白家族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彧 王京生 李学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9-1092,共4页
Aquaporins (AQPs) is a novel family of membrane protein which is in charge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water across the membranes. It has been testified that AQPs may be related to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pathop... Aquaporins (AQPs) is a novel family of membrane protein which is in charge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water across the membranes. It has been testified that AQPs may be related to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pat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 In lung, 6 subtypes of AQPs were found, 4 of which have been located in certain tissue. AQP1, AQP3, AQP4 and AQP5 are located 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mucus production, bronchial moisturizing and gland secretion. AQP1 and AQP5 are located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and may participate in directing the water movement across the blood-gas barrier. AQPs in natal lung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ccelerate the reabsorption of the lung liquid. In adult, some diseases such as asthma, pulmonary edema,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hich have been considered unbalanced water movement, may be also concerned with AQ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edema and AQPs have not been elucidated in details. It should be verified how AQPs work in more organs and tissues as well as in som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类 肺脏 水孔蛋白 AQPS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妨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进入“快通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刚 董穗欣 解基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国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病人进入"快通道"。方法对680例连续OPCAB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小时内拔管组(组Ⅰ)333... 目的分析影响国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病人进入"快通道"。方法对680例连续OPCAB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小时内拔管组(组Ⅰ)333例,12小时内未拔管组(组Ⅱ)347例。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组间年龄>70岁[25%(84/333)与39%(136/347),χ2=15.148,P=0.000],脑梗死史[14%(46/333)与22%(75/347),χ2=7.068,P=0.008],NYHA分级(χ2=9.382,P=0.025),左室射血分数(LVEF)<40%[3%(8/293)与12%(33/285),χ2=17.164,P=0.000],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3.39±0.76)cm(n=293)与(3.53±0.85)cm(n=285),t=-2.089,P=0.037],左主干病变[17%(56/333)与27%(93/347),χ2=9.900,P=0.002],急诊手术[8%(27/33)与18%(63/347),χ2=14.938,P=0.000],术前、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1%(3/333)与5%(16/347),χ2=8.612,P=0.003;2%(7/333)与7%(24/347),χ2=9.052,P=0.003;0.3%(1/333)与4%(14/347),χ2=10.985,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0岁(OR=2.003)、LVEF<40%(OR=4.305)、左主干病变(OR=1.865)、急诊手术(OR=2.577)、术中或术后应用IABP(OR=3.363和10.979)是术后影响病人进入"快通道"的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部分病人可以及早拔管,高龄、严重冠脉病变、急诊手术、心功能低下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进入"快通道"的危险因素。年轻、心功能良好、非左主干病变,不需IABP辅助的病人可以安全进入"快通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械通气 “快通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凯 万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以及术前肾功能不全对OPCAB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5年1月到2006年7月完成330例OPCAB,根据术前肌苷清除率水平,153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A组),均为非透析依赖性肾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以及术前肾功能不全对OPCAB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5年1月到2006年7月完成330例OPCAB,根据术前肌苷清除率水平,153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A组),均为非透析依赖性肾功能不全;177例肾功能正常(B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以及早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在年龄[A组(69.3±6.2)岁,B组(59.1±8.2)岁,P<0.001]、女性比例[A组:52(34.0%),B组:30(16.9%),P<0.001]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肌苷清除率均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但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肌苷清除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患者使用桡动脉比例[A组31(20.3%),B组91(51.4%),P<0.001]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在术后早期疗效上,肾功能不全组输血量多于肾功能正常组[A组(355.6±337.9)ml;B组(227.7±321.5)ml;P<0.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其它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OPCAB不损害患者围手术期的肾功能,术前肾功能不全对OPCAB术后早期疗效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单支血管病变的比较
15
作者 徐东 万峰 +4 位作者 凌云鹏 江龙 陈生龙 张坚 徐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手术后护理 外科手术 心血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P7/mTORC1信号通路探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
16
作者 丁璐 柳红英 +1 位作者 王卉 范桄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9-2235,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KO小鼠进行预处理。通过脂多糖(LPS)刺激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8建立体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MP7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表达。HE和TUNEL染色评估小鼠的肾损伤。Hoechst 33342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在CLP后6 h肾脏组织中MMP7蛋白表达降低,这种降低趋势持续到48 h。MMP7-KO的CLP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和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显著高于WT的CLP组(P<0.01)。MMP7重组蛋白孵育可很大程度上降低LPS诱导的HKC-8细胞凋亡。LPS诱导了HKC-8细胞的mTORC1表达,而MMP7可以抑制mTORC1表达。MMP7能够明显促进mTORC1降解,产生分子量为18 kD的较小片段。此外,MMP抑制剂II(一种MMP7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MMP7介导的mTORC1降解。接受外源性MMP7的MMP7-KO小鼠CLP后24 h的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和mTORC1蛋白表达均较载体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脓毒症时,小鼠肾脏MMP7的表达降低。外源性MMP7可通过降解mTORC1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X4 m^(6)A修饰在脓毒症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上皮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柳红英 丁璐 +1 位作者 王卉 范桄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59-1666,共8页
目的:分析在脓毒症诱导的小鼠肺上皮细胞系MLE-12凋亡和小鼠急性肺损伤(ALI)过程中铁死亡的作用,并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在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实验1将MLE-12细胞分为对照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 目的:分析在脓毒症诱导的小鼠肺上皮细胞系MLE-12凋亡和小鼠急性肺损伤(ALI)过程中铁死亡的作用,并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在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实验1将MLE-12细胞分为对照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脂多糖(LPS)组和LPS+Fer-1组,以考察铁死亡参与LPS诱导的MLE-12细胞凋亡;实验2将细胞分为:载体组和GPX4组,以考察GPX4对LPS刺激诱导的MLE-12细胞损伤的影响;实验3将细胞分为:si-WTAP+si-NC组和si-WTAP+si-GPX4组,以考察Wilms肿瘤1相关蛋白(WTAP)对GPX4驱动的铁死亡影响。LPS刺激MLE-12细胞建立体外模型,然后将细胞用Fer-1和转染GPX4过表达质粒、WTAP特异性siRNA(si-WTAP)、GPX4特异性siRNA(si-GPX4)进行处理。分别通过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Fe^(2+)水平和Western blot分析GPX4和WTAP表达水平。体内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刺(CLP)12 h组和CLP 24 h组,每组12只。进行H&E染色以评估小鼠的肺损伤,并采用试剂盒法检测肺匀浆中的铁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LPS暴露时间的延长,细胞中ROS水平和Fe^(2+)水平显著增加(P<0.05),铁死亡标志物GPX4的蛋白表达逐渐降低,WTAP蛋白水平以及WTAP/GPX4比例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LPS组,在LPS+Fer-1组中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ROS水平和Fe^(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载体组相比,GPX4组细胞中GPX4表达及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百分比、ROS水平和Fe^(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i-WTAP+si-NC组相比,si-WTAP+si-GPX4组MLE-12细胞中ROS水平和Fe^(2+)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LP 12 h组和CLP 24 h组小鼠肺组织学评分和肺匀浆中铁含量、MDA水平和WT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WTAP介导的m^(6)A修饰可能是GPX4的上游目标,并通过降低GPX4水平以促进脓毒症诱导的MLE-12细胞凋亡和小鼠ALI过程中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上皮细胞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气管插管的SARS病人更换氧气瓶
18
作者 杨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40-540,共1页
在给重症SARS病人更换氧气瓶或者是给呼吸机湿化罐加水等操作时,若断开呼吸机管路,会造成病人胸腔内压力的降低,引起缺氧;同时还会有大量的气体喷出,造成病室内空气的污染.故我们在给重症SARS病人更换氧气瓶时是这样做的:在医生的指导... 在给重症SARS病人更换氧气瓶或者是给呼吸机湿化罐加水等操作时,若断开呼吸机管路,会造成病人胸腔内压力的降低,引起缺氧;同时还会有大量的气体喷出,造成病室内空气的污染.故我们在给重症SARS病人更换氧气瓶时是这样做的: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氧气瓶,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将患者的吸入氧浓度调到100%进行辅助,当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达到99%以上时,快速地更换氧气瓶,之后继续给100%的氧辅助,在确认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满意后,将吸入氧浓度调整到更换之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非典型肺炎 氧气瓶 更换 气管插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