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健玲 李小鹰 +3 位作者 郭继鸿 刘鹏 张萍 易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窦房结、房室结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麻醉后气管插管,开胸并缝合电极,伊布利特按0.10 mg/kg静脉推注给药(10 min缓推,给药30 min后按照0.0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给药前后心率、窦房结和...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窦房结、房室结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麻醉后气管插管,开胸并缝合电极,伊布利特按0.10 mg/kg静脉推注给药(10 min缓推,给药30 min后按照0.0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给药前后心率、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的变化。结果伊布利特对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的高峰时间在给药后20~30 min,2 h后心率基本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1只犬在给药后出现长达5 s的窦性停搏;试验中,1只犬在给药后5 min出现房室结2:1下传,给药后20 min该现象自行消失。结论伊布利特可明显减慢窦性心率,对窦房结的自律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房室结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房室结 伊布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健玲 李小鹰 +2 位作者 郭继鸿 张海澄 张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终止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68例发作持续时间<90 d的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静脉应用(1~2次,每次10 min推注)伊布利特(1.0 mg和1.0 mg)和普罗帕酮(70.0 mg...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终止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68例发作持续时间<90 d的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静脉应用(1~2次,每次10 min推注)伊布利特(1.0 mg和1.0 mg)和普罗帕酮(70.0 mg和70.0 mg)。结果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成功率分别为67.6%(46/68)和92.4%(61/66),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房扑的成功率分别为32.5%(26/80)和29.6%(16/54)。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27±13)min,转复窦性心律时平均使用量为(1.5±0.4)mg。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39±7)min,转复窦性心律时平均使用量为(134.1±6.4)mg。房颤的转复率与左心房直径呈负相关,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明显高了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房扑持续时间可作为房扑终止的预测因子。扑动波周长延长是伊布利特终止房扑的主要特征。结论伊布利特作为一种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在监测的条件下,能迅速、安全、有效地终止房颤/房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伊布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运动负荷的反应
3
作者 孙健玲 李小鹰 +3 位作者 郭继鸿 李孝华 张宇 赵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及在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中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经TET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0例。按年龄分为2组:年龄>75岁为老年组(50例),年龄<60岁为对照组(60例)。结果 (1)在TET阳性患者...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及在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中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经TET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0例。按年龄分为2组:年龄>75岁为老年组(50例),年龄<60岁为对照组(60例)。结果 (1)在TET阳性患者中,增龄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冠心病的诊断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在TET阴性患者中,两组对冠心病的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的总运动时间、峰值心率、ST段下移出现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在TET中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运动负荷的耐受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运动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