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产妇术后疼痛、促进产妇术后快速恢复以及保障婴儿健康,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案一直在不断完善。其中多模式镇痛是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esarean,ERAC)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是十分...为了减少产妇术后疼痛、促进产妇术后快速恢复以及保障婴儿健康,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案一直在不断完善。其中多模式镇痛是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esarean,ERAC)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是十分必要的。为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非阿片类药物与区域阻滞的应用逐渐增多,多模式镇痛方案也在逐步完善。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仍存在争议,尚无最佳方案出现。本文总结了目前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并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发展提供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结局,采用Troyer、Weinstein、Flamm、Gonen、Smith、Grobman、Torri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t检验比较应用每种模型预测VBAC失败组与成功组的分值。对成功组及失败组的评分进行分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每种评分对于成功率预测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分辨力。结果:53例产妇中,VBAC成功者44例,失败者9例,成功率83.0%。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分值在Weinstein及Grobman预测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预测模型无明显差异。评分经分层后,VBAC的成功率在各层与原文献中各模型的预测相符,各层间的成功率差异仅在Weinstein预测模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Weinstein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最大(0.746),但各预测模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7种预测模型中,Weinstein对本研究人群VBAC成功率的预测优于其他6个模型,但仍需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VBAC预测模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第10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第10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信息、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癌病例中ER、PR、PTE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85.5%、82.1%和49.2%;Ki-67在癌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9%±24.7%。(2)妊娠次数与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1,P=0.007),而发病年龄、分娩次数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4,P=0.041;r=0.255,P=0.004)。(3)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R、PR、p53阳性率与其他类型内膜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176,P=0.013),其中Ⅰ期患者的ER阳性率高于Ⅱ期及以上患者(P=0.015)。(5)ER、PR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217,P=0.002;r=-0.317,P=0.000),但p53、Ki-67表达与其呈正相关(r=0.327,P=0.000;r=0.465,P=0.000);组织学Ⅲ级的ER、PR、p53、Ki-67表达与其他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ER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142,P=0.047),有或无深肌层浸润两者比较,ER、PR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R表达的差异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术前对诊断性刮宫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除PR外,ER、PTEN、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意义较小。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减少产妇术后疼痛、促进产妇术后快速恢复以及保障婴儿健康,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案一直在不断完善。其中多模式镇痛是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esarean,ERAC)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是十分必要的。为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非阿片类药物与区域阻滞的应用逐渐增多,多模式镇痛方案也在逐步完善。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仍存在争议,尚无最佳方案出现。本文总结了目前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并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发展提供思路。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国外文献报道的7种预测模型在国内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共5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产妇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结局,采用Troyer、Weinstein、Flamm、Gonen、Smith、Grobman、Torri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t检验比较应用每种模型预测VBAC失败组与成功组的分值。对成功组及失败组的评分进行分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每种评分对于成功率预测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分辨力。结果:53例产妇中,VBAC成功者44例,失败者9例,成功率83.0%。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分值在Weinstein及Grobman预测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预测模型无明显差异。评分经分层后,VBAC的成功率在各层与原文献中各模型的预测相符,各层间的成功率差异仅在Weinstein预测模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Weinstein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最大(0.746),但各预测模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7种预测模型中,Weinstein对本研究人群VBAC成功率的预测优于其他6个模型,但仍需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VBAC预测模型。
文摘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第10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信息、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癌病例中ER、PR、PTE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85.5%、82.1%和49.2%;Ki-67在癌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9%±24.7%。(2)妊娠次数与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1,P=0.007),而发病年龄、分娩次数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4,P=0.041;r=0.255,P=0.004)。(3)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R、PR、p53阳性率与其他类型内膜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176,P=0.013),其中Ⅰ期患者的ER阳性率高于Ⅱ期及以上患者(P=0.015)。(5)ER、PR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217,P=0.002;r=-0.317,P=0.000),但p53、Ki-67表达与其呈正相关(r=0.327,P=0.000;r=0.465,P=0.000);组织学Ⅲ级的ER、PR、p53、Ki-67表达与其他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ER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142,P=0.047),有或无深肌层浸润两者比较,ER、PR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R表达的差异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术前对诊断性刮宫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除PR外,ER、PTEN、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意义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