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玮 高承志 谢盼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3-663,679,共2页
分析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后,指出目前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培训进展缓慢、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强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建设,要提高职业道德,加强口腔社会医学教育,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 分析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后,指出目前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培训进展缓慢、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强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建设,要提高职业道德,加强口腔社会医学教育,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材和设备建设,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为社区卫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口腔卫生 人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临床医生与患者目视比色的差异对比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华 王新知 高承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 :研究金属烤瓷冠修复的临床医生与患者目视比色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PR650型分光光谱测色仪 ,在离体黑背景下 ,对本院修复科门诊前牙镍铬金属烤瓷冠修复的 69例患者中 ,医生与患者所选Vita比色板色样的色度值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 目的 :研究金属烤瓷冠修复的临床医生与患者目视比色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PR650型分光光谱测色仪 ,在离体黑背景下 ,对本院修复科门诊前牙镍铬金属烤瓷冠修复的 69例患者中 ,医生与患者所选Vita比色板色样的色度值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用CIE1976L a b 系统表示。结果 :医生选色比患者平均明度偏亮、平均红绿色品偏红。医生选用Vita比色板A系列色样的占 65.2 % ,尤其A2、A3较多 ,而患者选色各系列较为平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临床医生 比色 金属烤瓷冠 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鹏 许永伟 吴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拔牙术时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心电监护拔牙的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1969例。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在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记录并统计分... 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拔牙术时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心电监护拔牙的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1969例。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在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记录并统计分析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口腔麻醉后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者血压、心率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165/95 mmHg(1 mmHg=0.133 kPa)、95次/min。在麻醉前血压≥165/95 mmHg的患者和<165/95 mmHg的患者中,分别9.9%(21/212)和0.4%(7/1757)的患者麻醉后血压≥180/110 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28例(1.42%)患者麻醉后血压≥180/110 mmHg,其中17例患者休息后复测血压仍未下降,终止拔牙治疗。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患者的平均心率显著升高[73(四分位数间距=16)次/min vs 74(四分位数间距=17)次/min,P<0.01]。结论:对于心血管病得到有效治疗且病情稳定的中老年患者,口腔麻醉安全、有效。建议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血压<165/95 mmHg、心率<95次/min的情况下,接受全身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口腔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麻醉 心电监护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黏膜炎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玮 孙于谦 高承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口腔黏膜炎(OM)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行HSCT的166例患者中发生OM的7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OM的愈合率为95.77%,平均愈合时间为移植后(17.61±8....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口腔黏膜炎(OM)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行HSCT的166例患者中发生OM的7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OM的愈合率为95.77%,平均愈合时间为移植后(17.61±8.36)d。患者性别、年龄、HLA配型及预处理方案对OM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性别、年龄、HLA配型及预处理方案对OM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通过及时有效的口腔处理,可降低OM发生率,即使重度OM也可良好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影响因素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心理因素与唾液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莫珩 高承志 王少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量表评分与唾液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的关系,阐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71例OLP患者[其中充血糜烂型OLP(EOLP)患者31例,非EOLP患者40例]和31例对照组受试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量表评分与唾液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的关系,阐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71例OLP患者[其中充血糜烂型OLP(EOLP)患者31例,非EOLP患者40例]和31例对照组受试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在早晨采集唾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唾液DHE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焦虑、抑郁心理量表评分与唾液DHE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EOLP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EOLP组(P<0.01),唾液DHEA浓度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EOLP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和唾液DHE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OLP组患者唾液DHEA水平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948,r=-0.966),非EOLP组患者的唾液DHEA水平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亦呈负相关关系(r=-0.962,r=-0.971)。结论:EOLP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唾液DHEA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焦虑 抑郁 唾液 脱氢表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3C通过激活Akt促进口腔鳞癌细胞活力 被引量:4
6
作者 迟毓婧 李玫 +3 位作者 禹祎萌 刘爱禹 郁卫东 莫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FAM3C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 member C)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口腔鳞癌癌前病变细胞DOK和口腔鳞癌细胞WSU-HN6中FAM3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WSU-HN6细... 目的:探讨FAM3C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 member C)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口腔鳞癌癌前病变细胞DOK和口腔鳞癌细胞WSU-HN6中FAM3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WSU-HN6细胞中分别使用siFAM3C和抗FAM3C抗体处理,在DOK细胞中使用腺病毒过表达FAM3C,分别在处理后24、48和72 h使用CCK-8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AM3C对细胞活力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激活的影响。结果:(1)与DOK细胞相比,WSU-HN6细胞中FAM3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siFAM3C在转染后48 h和72 h均可抑制WSU-HN6细胞的活力(P<0.05),同时抑制Akt的激活(P<0.05);(3)抗体封闭FAM3C蛋白48 h和72 h也能抑制WSU-HN6细胞的活力,并抑制Akt的激活(P<0.05);(4)过表达FAM3C 48 h和72 h可促进DOK细胞的活力,并激活Akt(P<0.05)。结论:FAM3C可能通过激活Akt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3C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活力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激光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帆 高承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57-216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铒激光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口腔科治疗的口腔黏液囊肿患者63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铒激光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术... 目的观察应用铒激光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口腔科治疗的口腔黏液囊肿患者63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铒激光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无出血,术后出现水肿及瘢痕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SAS评分及焦虑抑郁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SAS评分及焦虑抑郁人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铒激光在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与传统手术治疗相近的情况下,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液囊肿 铒激光 传统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CD24的表达、作用和治疗靶点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莫珩 高承志 +3 位作者 王少杰 李玫 董建强 郁卫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明确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中黏液素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24的表达模式、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明确CD24在78例人口腔组织标本和59例动物模型金地鼠(Hamster bucc... 目的:明确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中黏液素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24的表达模式、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明确CD24在78例人口腔组织标本和59例动物模型金地鼠(Hamster buccal)颊囊组织标本,以及口腔癌前病变上皮细胞DOK4、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中的表达模式;以CAL-27和WSU-HN6细胞为模型,明确在常规和无血清成球培养条件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CD24抗体对CAL-27和WSU-HN6细胞及肿瘤球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它们是否影响这两种细胞中CD24的表达。结果:人和金地鼠组织的免疫组织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单纯增生组织、轻度/中度异常增生组织、重度异常增生和鳞癌组织中均依次呈现CD24表达递增的现象(P<0.05);与DOK细胞相比较,CAL-27和WSU-HN6口腔鳞癌细胞中CD24表达上调(P<0.05)。相对于癌前病变细胞DOK,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肿瘤球成球的潜能(P<0.05)。ATRA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两种口腔鳞癌细胞的CD24表达、体外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能力(P<0.05),而CD24抗体虽然也一样能够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P<0.05),但却不影响其CD24的表达。结论:CD24在口腔鳞癌中表达上调,具有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作用,维甲酸和CD24抗体皆能以CD24为靶点有效地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抗原 CD24 维甲酸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情绪障碍与唾液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水平的相关性
9
作者 莫珩 高承志 +1 位作者 王少杰 曲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情绪障碍与唾液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非糜烂型OLP组(40例)、糜烂型OLP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在早...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情绪障碍与唾液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非糜烂型OLP组(40例)、糜烂型OLP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在早晨采集唾液,通过放射免疫法对受试者的唾液皮质醇和DHEA水平进行测定,分析量表得分与唾液皮质醇和DHE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的HAMA得分、HAMD得分、唾液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92、4.876和14.375,P<0.05),糜烂型OLP组HAMA得分、HAMD得分、唾液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糜烂型OLP组(P<0.05)。糜烂型OLP组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A得分和HAMD得分(r=0.965、0.923,P<0.001)呈正相关,而唾液DHEA水平与HAMA得分和HAMD得分(r=-0.948、-0.966,P<0.001)呈负相关。非糜烂型OLP组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A得分和HAMD得分(r=0.963、0.957,P<0.001)呈正相关,而唾液DHEA水平与HAMA得分和HAMD得分(r=-0.962、-0.971,P<0.001)呈负相关。结论:糜烂型OLP的发生、发展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应激反应导致糜烂型OLP患者的唾液皮质醇水平升高,但是否与唾液DHEA水平的降低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焦虑 抑郁 唾液皮质醇 唾液脱氢表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牙周病口腔蝇蛆病病案报告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德海 王泽 +1 位作者 于鑫玮 季丽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9-620,共2页
口腔蝇蛆病非常罕见,曾用去除蝇蛆辅以抗炎的方法治愈1例口腔蝇蛆虫病患者。
关键词 蝇蛆病 牙周病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锥形束CT牙齿分割及牙位标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薄士仕 高承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0,共6页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体素数据的牙齿实例分割和牙位标定。方法:本文所提出的牙齿算法包含三个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架构以Resnet为基础模块,首先对CBCT图像进行降采样,然后...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体素数据的牙齿实例分割和牙位标定。方法:本文所提出的牙齿算法包含三个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架构以Resnet为基础模块,首先对CBCT图像进行降采样,然后确定一个包含CBCT图像中所有牙齿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通过训练模型,ROI利用一个双分支“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网络,预测输入数据中每个体素所对应的相关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后实现牙齿的实例分割。牙位标定则通过另一个多类别分割任务设计的U-Net模型实现。随后,在原始空间分辨率下,训练了一个用于精细分割的U-Net网络,得到牙齿的高分辨率分割结果。本实验收集了59例带有简单冠修复体及种植体的CBCT数据进行人工标注作为数据库,对牙齿算法的预测结果使用实例Dice相似系数(instance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IDSC)用来评估牙齿分割结果,使用平均Dice相似系数(the average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ADSC)评估牙齿分割及牙位标定的共同结果并进行评定。结果:量化指标显示,IDSC为89.35%,ADSC为84.74%。剔除了带有修复体伪影的数据后生成了有43例样本的数据库,训练网络得到了更优良的性能,IDSC为90.34%,ADSC为87.88%。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牙齿算法不仅可以清晰地分割出CBCT中牙齿的形态,而且可以对牙齿的分类进行准确的编号。结论:该牙齿算法不仅可以成功实现三维图像的牙齿及修复体分割,还可以准确标定所有恒牙的牙位,具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锥形束CT 牙齿实例分割 牙位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3年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智 高承志 +1 位作者 许永伟 徐菁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患者的126颗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进行观察,按照牙体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缺损和重度缺损,使用铸造陶瓷高嵌体或石英纤维桩加烤瓷冠修复。观察36个月,比较不同组... 目的评价使用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患者的126颗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进行观察,按照牙体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缺损和重度缺损,使用铸造陶瓷高嵌体或石英纤维桩加烤瓷冠修复。观察36个月,比较不同组别之间成功率和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在36个月观察期结束时,桩核冠修复组轻度缺损前磨牙的成功率为96.3%,存活率为98.1%,重度缺损前磨牙成功率为88.5%,存活率为96.2%;高嵌体修复组轻度缺损前磨牙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均为96.6%,重度缺损前磨牙成功率为94.1%,存活率为100%。不同组别之间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本次观察而言,采用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是非常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铸造陶瓷 根管治疗 前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郭惠杰 田绮 高承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比较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感染状态并分析临床表征与特殊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90例,包括未治疗患牙和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各4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疼痛组、窦道组和无... 目的:比较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感染状态并分析临床表征与特殊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90例,包括未治疗患牙和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各4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疼痛组、窦道组和无症状组。详细记录患牙的临床表征并拍摄X线片。经根管内取样、接种、培养后检测根管内的细菌种类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未经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均表现为混合感染状态,以革兰阴性厌氧菌为主,中间普雷沃菌的检出率最高;根管治疗失败的根尖周炎根管内多表现为混合感染状态,以革兰阳性厌氧菌为主,粪肠球菌的检出率最高,二者根管内的细菌种属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在临床症状的构成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中间普雷沃菌与疼痛、粪肠球菌与窦道分别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未经治疗与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菌菌丛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种属细菌的联合作用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感染根管内中间普雷沃菌和粪肠球菌的检出与临床表征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失败 感染根管 临床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玮 余占海 +2 位作者 李秀兰 杨倩 高承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0,554,共4页
目的:检测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治疗牙周炎的机理。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g Wistar大白鼠,... 目的:检测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治疗牙周炎的机理。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与F组同时处死。B-J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B-E组:人参皂甙Rg-1治疗组,给药后第1、2、3、4周末处死。F-J组:牙周炎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第0、1、2、3、4周末处死。取大鼠上颌磨牙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组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牙周炎组(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可以抑制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具有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牙周炎模型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充填深楔状缺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智 许永伟 高承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深楔状缺损的2年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左右成对深楔状缺损(深度>2 mm)前磨牙的患者50名,共85对前磨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充填固化,对照组使用传统树... 目的:观察新型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深楔状缺损的2年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左右成对深楔状缺损(深度>2 mm)前磨牙的患者50名,共85对前磨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充填固化,对照组使用传统树脂分层充填固化,比较2组患牙充填后1周牙齿敏感发生率及充填后2年充填体脱落率及边缘染色/继发龋发生率。结果:2组患牙在充填后1周牙齿敏感发生率、充填后2年充填体脱落率、边缘染色/继发龋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一次固化充填深楔状缺损可达到与传统树脂分层充填相媲美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层充填 分层充填 流动树脂 楔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研究上颌窦形态及其与上颌后牙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晟楠 高承志 +1 位作者 杨咪咪 刘文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应用CBCT研究人群中上颌窦的一般形态差异,为上颌后牙种植术及拔除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临床403例CBCT影像,测量并统计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的最小距离,上颌窦间隔,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以及牙根突入窦腔的例数;结果:窦底与牙槽嵴... 目的:应用CBCT研究人群中上颌窦的一般形态差异,为上颌后牙种植术及拔除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临床403例CBCT影像,测量并统计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的最小距离,上颌窦间隔,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以及牙根突入窦腔的例数;结果:窦底与牙槽嵴顶最小间距为8.3 mm,左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窦间隔出现几率为98.6%,黏膜增厚与牙根突入几率分别为31%与47%,其中牙根尖病变相关的窦底黏膜增厚为56.3%,男女及左右对比均无差异。结论:上颌窦形态差异较大,上颌窦慢性炎症与上颌后牙根尖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锥形束CT(CBCT) 上颌窦间隔 黏膜增厚 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和抗折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智 王新知 +1 位作者 高承志 IVO Krejci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8颗牙齿,分别用4种桩核修复,第1组: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第2组:预成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核;第3组:铸造金合金桩核;第4组: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使用化学固化的树脂粘接剂Superbond C&B将制作完成的桩核粘入到预备后的根管中,为每个牙齿制作氧化锆全冠并使用Superbond C&B粘接。使用加成型硅橡胶模拟牙周膜后把制作完成的试件固定到专用的咀嚼模拟器上,以1.67 Hz的频率在5℃和50℃每2 min交替一次的水浴中沿牙体长轴45°角,用49 N的力在牙冠舌侧加载1.2×106次,再将试件用力学测试机沿牙体长轴45°角加力将桩核折断,记录抗折强度,观察折断模式。结果:咀嚼模拟结束时,预成石英纤维桩组有4个样本的牙冠脱落,剩余样本中未观察到破坏;在抗力测试中,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组和铸造金合金桩核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441.5±103.2)N和(462.9±170.0)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都高于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组[(284.1±99.0)N]和预成石英纤维桩组[(315.4±112.3)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3,P<0.05)。结论:漏斗状根管使用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或铸造金合金桩核修复可能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管制备 桩核技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异常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勇 刘畅 +4 位作者 陈彬 陈帆 段晋瑜 张孟钧 焦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171例患者进行牙周检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牙周病学会制定的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171例患者进行牙周检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牙周病学会制定的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检测各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糖化血红蛋白)及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比例),对混杂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肥胖、吸烟等)进行校正后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糖代谢指标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糖耐量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显著增加(OR=1.39,95%CI:1.01~1.98;OR=1.64,95%CI:1.17~2.40);随着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升高,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也显著增加(OR=1.36,95%CI:1.04~1.76;OR=1.72,95%CI:1.23~2.41);随着糖耐量水平的升高,患有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显著升高(OR=1.65,95%CI:1.21~2.26)。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与牙周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慢性牙周炎 糖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根管内细菌定植状态的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惠杰 岳林 高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细菌感染状态,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采用组织学与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不能保留的7例慢性根尖周炎患根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将新鲜拔除的患根沿牙长轴近、远、中向劈为两半,一半做组... 目的:了解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细菌感染状态,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采用组织学与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不能保留的7例慢性根尖周炎患根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将新鲜拔除的患根沿牙长轴近、远、中向劈为两半,一半做组织学切片,采用Brown&Brenn染色观察,另一半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切片细菌特染显示,大量细菌附着于根管壁表面并定植于根管壁牙本质小管深部,用测微尺测量细菌侵入深度为140~1 000μm,根尖1/3段感染较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根管壁表面可见到致密、半封闭状态的网状细菌膜结构,大量球菌、杆菌和/或丝状菌镶嵌于无定形的基质中,集中于根尖1/3段。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内细菌以生物膜形式定植在根尖1/3区,并侵入牙本质小管深部,形成感染难以清除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牙髓腔 生物膜 牙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惠杰 高承志 +2 位作者 林斐 刘伟 岳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树脂间的粘接效果以及唾液污染界面后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AP-X和P60两种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用SE-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将AP-X树脂固化后打磨表面,根据界面处理方式不...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树脂间的粘接效果以及唾液污染界面后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AP-X和P60两种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用SE-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将AP-X树脂固化后打磨表面,根据界面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直接粘接组、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对照组为在固化的AP-X树脂表面即刻分层充填、光固化P60树脂后形成的整块树脂材料。将上述树脂块切成数条1 mm×1 mm×14 mm的试样,每组选取15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样侧面两种树脂的粘接界面,另取15条测定其微拉伸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整块树脂材料APX与P60紧密地嵌合在一起;3个实验组中,直接粘接组的两种树脂AP-X与P60紧密结合无缝隙,唾液污染组中的两种树脂粘接面存在明显的缝隙和陷窝,唾液污染后经75%乙醇擦拭后两种树脂的粘接面仍有大量间隙存在。各组复合树脂试样微拉伸强度分别为:对照组(84.07±1.57)MPa;实验组中3个亚组:直接粘接组为(76.08±2.42)MPa,唾液污染组为(70.98±2.33)MPa,75%乙醇擦拭污染组为(71.08±2.33)MPa,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直接粘接组的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结论: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不但可以结合,而且可获得较大的内聚强度;树脂界面打磨后仍可粘接,但微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唾液污染粘接界面明显降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75%乙醇擦拭并不能消除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污染 复合树脂类 拉伸强度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