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凌云鹏
陈彧
+3 位作者
陈生龙
江龙
沈冬焱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血分数(LVEF≤40%)施行OPCAB,将64例分为2组: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者列为IABP组,共19例;未应用IABP者列为对照组,共45例. 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衰血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IABP组术后需要延长呼吸机带机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8例,对照组3例; χ2=9.429,P=0.002);IABP组术后监护时间延长(超过48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14例,对照组19例; χ2=4.110,P=0.043). 结论在无IABP辅助的情况下,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射血分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彧
万峰
王京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CABG)后监护特点和近期疗效。 方法 比较OPCAB组 (6 0例 )和cCABG组 (6 2例 )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一般监护治疗和恢复情况及近期临床疗效。 结...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CABG)后监护特点和近期疗效。 方法 比较OPCAB组 (6 0例 )和cCABG组 (6 2例 )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一般监护治疗和恢复情况及近期临床疗效。 结果 OPCAB组术后引流量小于 4 0 0ml的例数明显多于cCABG组 (χ2 =7.316 ,P <0 .0 1) ,而大于 80 0ml的例数明显少于cCABG组 (χ2 =13.2 16 ,P <0 0 0 1)。OPCAB组术后未输血例数明显多于cCABG组 (χ2 =37.793,P <0 0 0 1)。OPCAB组使用硝普钠的例数较cCABG组多 (χ2 =12 .0 0 6 ,P <0 .0 0 1) ,而使用多巴胺的例数明显少于cCABG组 (χ2 =32 .198,P<0 .0 0 1) ,且未使用多巴酚丁胺。OPCAB组术后辅助通气 (5 .9± 3.3)h ,心电监测 (4.8± 1.7)d ,术后(18 1± 4 .1)h坐起 ,(15 .2± 5 .0 )h开始进食 ,平均 (2 .3± 0 .9)d拔除引流管 ,均明显短于cCABG组 (t =14 .0 2 5 ,5 .4 71,5 .791,8.95 3,5 .80 0 ,P <0 .0 1)。OPCAB组死亡 1例 ,围术期心肌梗死 1例 ,心律失常 4例 ,使用IABP 1例 ,较cCABG组少 ,但差别均无显著性 (χ2 =1.776 ,1.776 ,1.937,1.77,P >0 .0 5 )。 结论 OPCAB术后循环稳定 ,创伤小 ,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近期疗效
微创外科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
4
3
作者
金新新
袁昕
万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 ,年龄在 75~ 82 (77± 2 )岁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行OPCAB的临床资料。 3支病变 4 4例 ,左主干病变 2 1例 ...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 ,年龄在 75~ 82 (77± 2 )岁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行OPCAB的临床资料。 3支病变 4 4例 ,左主干病变 2 1例 ,前降支近端 90 %~ 10 0 %狭窄 2 5例 ,右冠状动脉近端 90 %~ 10 0 %狭窄 17例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3例。 5 3例OPCAB手术全部成功。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 (3.0± 0 .8)个 ,移植物取乳内动脉 2 9例 ,大隐静脉 5 1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 4例 :其中新发脑卒中 1例 ,2次开胸止血 1例 ,恶性心律失常 1例 ,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7例 ;住院死亡 2例。随访时间 1~ 2 4 (10± 7)个月 ,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非心脏性死亡 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病变
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凌云鹏
陈彧
陈生龙
江龙
沈冬焱
万峰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血分数(LVEF≤40%)施行OPCAB,将64例分为2组: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者列为IABP组,共19例;未应用IABP者列为对照组,共45例. 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衰血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IABP组术后需要延长呼吸机带机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8例,对照组3例; χ2=9.429,P=0.002);IABP组术后监护时间延长(超过48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14例,对照组19例; χ2=4.110,P=0.043). 结论在无IABP辅助的情况下,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射血分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Ejection fraction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彧
万峰
王京生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文摘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CABG)后监护特点和近期疗效。 方法 比较OPCAB组 (6 0例 )和cCABG组 (6 2例 )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一般监护治疗和恢复情况及近期临床疗效。 结果 OPCAB组术后引流量小于 4 0 0ml的例数明显多于cCABG组 (χ2 =7.316 ,P <0 .0 1) ,而大于 80 0ml的例数明显少于cCABG组 (χ2 =13.2 16 ,P <0 0 0 1)。OPCAB组术后未输血例数明显多于cCABG组 (χ2 =37.793,P <0 0 0 1)。OPCAB组使用硝普钠的例数较cCABG组多 (χ2 =12 .0 0 6 ,P <0 .0 0 1) ,而使用多巴胺的例数明显少于cCABG组 (χ2 =32 .198,P<0 .0 0 1) ,且未使用多巴酚丁胺。OPCAB组术后辅助通气 (5 .9± 3.3)h ,心电监测 (4.8± 1.7)d ,术后(18 1± 4 .1)h坐起 ,(15 .2± 5 .0 )h开始进食 ,平均 (2 .3± 0 .9)d拔除引流管 ,均明显短于cCABG组 (t =14 .0 2 5 ,5 .4 71,5 .791,8.95 3,5 .80 0 ,P <0 .0 1)。OPCAB组死亡 1例 ,围术期心肌梗死 1例 ,心律失常 4例 ,使用IABP 1例 ,较cCABG组少 ,但差别均无显著性 (χ2 =1.776 ,1.776 ,1.937,1.77,P >0 .0 5 )。 结论 OPCAB术后循环稳定 ,创伤小 ,恢复快 。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近期疗效
微创外科
临床研究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ff-pump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
4
3
作者
金新新
袁昕
万峰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冠心病微创外科中心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文摘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 ,年龄在 75~ 82 (77± 2 )岁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行OPCAB的临床资料。 3支病变 4 4例 ,左主干病变 2 1例 ,前降支近端 90 %~ 10 0 %狭窄 2 5例 ,右冠状动脉近端 90 %~ 10 0 %狭窄 17例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3例。 5 3例OPCAB手术全部成功。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 (3.0± 0 .8)个 ,移植物取乳内动脉 2 9例 ,大隐静脉 5 1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 4例 :其中新发脑卒中 1例 ,2次开胸止血 1例 ,恶性心律失常 1例 ,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7例 ;住院死亡 2例。随访时间 1~ 2 4 (10± 7)个月 ,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非心脏性死亡 1例。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病变
治疗
老年人
Keywords
heart surgery
coronary diseas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凌云鹏
陈彧
陈生龙
江龙
沈冬焱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期疗效评价
陈彧
万峰
王京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高龄患者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金新新
袁昕
万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