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我国青春期至成年早期人群中探索自制力与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风险的关联,为将来针对不同风险人群开展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一项长达10年的队列研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纳入2010...目的:在我国青春期至成年早期人群中探索自制力与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风险的关联,为将来针对不同风险人群开展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一项长达10年的队列研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纳入2010年10~19岁、中国标准下处于正常体质量、无抑郁症状、有自制力得分,且2010—2020年至少有两次抑郁症状得分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每个家庭中唯一或年龄最小的608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用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标准化抑郁症状得分和BMI Z评分均处于高水平,或者基于潜分类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ing,LCTM)得到的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的轨迹分类同时属于“风险型”,或者最后一次随访调查时有抑郁症状且超重肥胖三种方式定义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人群。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标准化自制力得分与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风险的关联。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城乡、每周体力活动时长、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超重肥胖和抑郁情况后,无论哪种共病定义方式,当以健康人群为参照组时,自制力得分每升高一个标准差,个体患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的风险降低33%(95%CI:14%~48%,基于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水平)~78%(95%CI:6%~95%,基于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变化的联合轨迹)。此外,自制力得分每升高一个标准差,个体仅患抑郁症状和仅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25%(95%CI:4%~42%,仅基于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水平)和21%(95%CI:1%~37%,仅基于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变化的联合轨迹)。本研究主要结果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标准定义个体是否超重肥胖时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个体自制力越高,患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的风险越低,提示未来可基于自制力开展个性化的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干预。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8至202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的相关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潜在的方向。方法选取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SLE合并妊娠相...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8至202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的相关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潜在的方向。方法选取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SLE合并妊娠相关研究文献,采用VOSviewer软件对选取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66篇文献,其中高频关键词25个。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目前SLE合并妊娠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母体合并症、母婴结局及药物应用等方面,预测因素、自身免疫、免疫治疗及子代远期结局方面研究较少。结论母体合并症、母婴结局及药物应用是目前SLE合并妊娠的热点研究内容,而预测因素、自身免疫、免疫治疗及子代远期结局等方面或可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孕期因素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关系。方法:数据来自一项“中国儿童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的子队列,包括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生的婴儿,根据随访至1岁时有无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分为病例组(CMPA组)和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婴儿及其母亲孕前和孕期的临床资料,分析孕期多因素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78例婴儿,CMPA患儿52例,对照组226例;男性婴儿143例,女性婴儿135例,其中男性婴儿在CMPA组比例(69.2%)高于对照组(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MPA患儿和对照组在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期合并免疫性疾病、贫血者以及孕期存在抗生素暴露者在CMPA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如子痫/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在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PA组与对照组孕期多项血常规指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婴儿、母亲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妊娠合并贫血以及孕期抗生素暴露是CM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婴儿、母亲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妊娠合并贫血以及孕期抗生素暴露是CM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在我国青春期至成年早期人群中探索自制力与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风险的关联,为将来针对不同风险人群开展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一项长达10年的队列研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纳入2010年10~19岁、中国标准下处于正常体质量、无抑郁症状、有自制力得分,且2010—2020年至少有两次抑郁症状得分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每个家庭中唯一或年龄最小的608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用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标准化抑郁症状得分和BMI Z评分均处于高水平,或者基于潜分类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ing,LCTM)得到的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的轨迹分类同时属于“风险型”,或者最后一次随访调查时有抑郁症状且超重肥胖三种方式定义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人群。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标准化自制力得分与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风险的关联。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城乡、每周体力活动时长、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超重肥胖和抑郁情况后,无论哪种共病定义方式,当以健康人群为参照组时,自制力得分每升高一个标准差,个体患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的风险降低33%(95%CI:14%~48%,基于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水平)~78%(95%CI:6%~95%,基于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变化的联合轨迹)。此外,自制力得分每升高一个标准差,个体仅患抑郁症状和仅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25%(95%CI:4%~42%,仅基于整个随访期间平均水平)和21%(95%CI:1%~37%,仅基于抑郁症状和BMI随时间变化的联合轨迹)。本研究主要结果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标准定义个体是否超重肥胖时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个体自制力越高,患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的风险越低,提示未来可基于自制力开展个性化的抑郁症状和超重肥胖共病干预。
文摘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8至202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的相关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潜在的方向。方法选取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SLE合并妊娠相关研究文献,采用VOSviewer软件对选取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66篇文献,其中高频关键词25个。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目前SLE合并妊娠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母体合并症、母婴结局及药物应用等方面,预测因素、自身免疫、免疫治疗及子代远期结局方面研究较少。结论母体合并症、母婴结局及药物应用是目前SLE合并妊娠的热点研究内容,而预测因素、自身免疫、免疫治疗及子代远期结局等方面或可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