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亲子感知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泽昆 闫翔宇 +3 位作者 李永杰 王廉皓 彭春晓 贾忠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与家长的感知差异情况。方法于2020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等地的128所小学的11 814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得到疫情期间居家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与家长的感知差异情况。方法于2020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等地的128所小学的11 814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得到疫情期间居家封闭环境下小学生学习、休闲与体育锻炼、人际交往、疫情认知及心理状况,采用Kappa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亲子感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孩子开始上网课(Kappa=0.82,P <0.05)及最常联系的外人(Kappa>0.78,P <0.05)上亲子感知一致性较好;但家长低估了孩子的锻炼水平及对疫情的正确认知能力(P<0.05);在报告溺爱型(家长:37.66% vs孩子:25.79%)、严厉型(10.13% vs13.95%)及"常利用不同情境,培养孩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37.46% vs 33.16%)相处模式上,家长和孩子存在显著感知差异(P <0.05)。小学生在疫情结束后的需求包括学习、娱乐及社交,其中娱乐分为饮食、运动及游玩三小类主题。结论小学生及其家长在疫情期间存在感知差异,家长应与孩子加强沟通,增强对其生活、学习的关注与了解,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小学生 亲子感知 亲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率特征
2
作者 陈欣 杨君婷 +6 位作者 郭金鑫 李淑雅 刘志科 朱颖靓 李奉娟 詹思延 郭娟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分析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两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青岛市全民健... 目的:分析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两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青岛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纳入2022—2024年确诊的HT和GD病例,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HT和GD的三年患病率和年度患病率,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年度患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不同的年龄组和地区HT和GD三年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的HT患病总数为40362例,在不同年龄组中30~34岁HT患者构成比最高(19.83%),在各区县中黄岛区HT患者构成比最高(17.72%)。HT三年患病率为1206.53/10万,2022—2024年HT的年度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1),由2022年的385.32/10万增长至2024年的1206.32/10万。HT三年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5~29岁(2354.44/10万)和35~39岁(2022.20/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呈双峰分布;HT三年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市南区最高(2392.90/10万),其次为李沧区(1492.41/10万),莱西市最低(659.94/10万)。GD患病总数为2095例,在不同年龄组中35~39岁GD患者构成比最高(15.42%),在各区县中即墨区GD患者构成比最高(12.27%)。GD三年患病率为62.63/10万,2022—2024年GD年度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由2022年的20.33/10万增长至2024年的62.63/10万。GD的年龄别三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5~29岁年龄组的GD三年患病率达到最大值(98.90/10万),其次是35~39岁(85.21/10万),而10~14岁最低(14.43/10万);GD三年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崂山区最高(107.58/10万),其次是市南区(97.83/10万),黄岛区最低(28.92/10万)。结论:2022—2024年青岛市10~59岁女性HT和GD三年患病率水平较低,但年度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5~39岁女性的HT和GD三年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需要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筛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格雷夫斯病 患病率 女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4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点
3
作者 杨子铭 李淑雅 +6 位作者 李肖彤 沈鹏 孙烨祥 林鸿波 江志琴 詹思延 刘志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算阳性率、阳性人次和构成比,并从年度、性别、年龄组、季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期等亚组分别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共纳入77531例肺炎患者,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验492696人次。鄞州区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验和阳性人次呈上升趋势。34.63%肺炎患者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病原体未检出率由2015年的79.44%下降至2024年的58.38%。总体病原体阳性率为9.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阳性率有所下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尚未回升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水平。6~17岁儿童阳性率最高(13.99%),60岁以上老年人最低(4.16%)。病原体阳性人次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病原体检验阳性率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25.26%)、鼻病毒(12.02%)和百日咳鲍特菌(11.66%)。男性病原谱构成比与女性基本相似,仅表现出更高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略低的肺炎支原体感染(P<0.001)。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感染更多见于儿童,而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则更多见于成人和老年人(P<0.001)。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多发于冬季,鼻病毒和百日咳鲍特菌多发于春季,肺炎支原体则相对多发于秋季(P<0.0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感染构成比明显升高,分别达到7.53%、4.26%、2.25%,而乙型流感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构成比则分别降低至4.14%和2.80%(P<0.001)。结论:近十年间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规模明显扩大,并存在年度、性别、年龄、季节上的分布差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谱具有多样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征 公共卫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0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流行特征
4
作者 唐孟利 刘扬 +2 位作者 秦冉 郭欣 李宏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10省或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近视和配置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我国10省21个地级市幼儿园,对其中5~6岁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 目的:描述我国10省或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和近视前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近视和配置相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我国10省21个地级市幼儿园,对其中5~6岁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近视、近视前期流行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男女生近视和近视前期的分布差异,双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幼儿园5~6岁儿童12926名,近视率为5.5%,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为43.4%。男女生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vs.5.2%),但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46.4%vs.40.1%)。按省分层发现,8省男生近视率均略高于女生(P>0.05),10省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均高于女生,其中5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省调查地区按人均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和相对较低两类,近视率在2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高,在2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高,在另外6省两类地区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在3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高,在3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高,在另外4省两类地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园5~6岁儿童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较高,男生近视及近视前期总的发生率略高于女生,近视率无明显差异,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近视及近视前期的发生率均未呈现统一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近视 近视前期 散瞳 屈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杨昕昱 张云静 +6 位作者 周虎子威 巩泉泉 王鑫宇 张骁彧 李志霞 李仕明 王胜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1,共9页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施工人员11132名,通过医疗记录数据获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眼表疾病发病情况,研究对象的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的海拔高度从公开资料网站中获取(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legal/)。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17±10.48)岁,其中男性占比95.33%(10612名),中位随访时间为1.53年,户籍所在地和工作环境海拔分别为(1954.77±940.64)和(4535.09±232.71)m。计算按不同基线特征分组的眼表疾病的发病率。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眼表疾病发病的差异变量;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眼表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内眼表疾病发病率为9.27%(1032例),其中结膜炎和角膜炎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58%(733例)和1.80%(200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户籍所在地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 m,发病风险降低15%[风险比(HR)(95%CI):0.85(0.80~0.91),P<0.001];工作环境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发病风险升高4%[HR(95%CI):1.04(1.01~1.07),P=0.006]。可闻及肺干啰音[HR(95%CI):1.53(1.12~2.09),P=0.007]、心脏杂音[HR(95%CI):4.44(1.43~13.83),P=0.010]和血氧饱和度降低[HR(95%CI):1.09(1.02~1.16),P=0.007]为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原电网施工人员眼表疾病发病率不容忽视。高海拔工作环境、低海拔户籍所在地、肺干啰音、心脏杂音和低血氧饱和度是眼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角膜炎 发病率 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 眼表疾病 高原作业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环境与关键要素
6
作者 潘子奇 苗权 +2 位作者 邱凌志 刘志科 詹思延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以医疗健康领域真实世界数据交易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现有关于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并对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关键要素包括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模式、数据交易规则、数据交易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真实世界研究 数据政策 数据交易 数据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东某县1951年以来出生女性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长期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伟 穆英超 +4 位作者 郭振宇 周玉博 张勇 李宏田 刘建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2-510,共9页
目的:描述中国山东某县女性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长期趋势。方法:应用研究地区婚前医学检查及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资料,研究1951—1998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及1951—1975年出生女性绝经年龄长期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确定初潮年龄... 目的:描述中国山东某县女性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长期趋势。方法:应用研究地区婚前医学检查及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资料,研究1951—1998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及1951—1975年出生女性绝经年龄长期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确定初潮年龄长期趋势有无拐点以及拐点年份,采用多因素加权Cox回归估计不同年代出生女性较早绝经平均风险比(average hazard ratios,AHR)。结果:1951年和1998年出生女性平均初潮年龄分别为(16.43±1.89)岁和(13.99±1.22)岁,城镇女性低于农村女性,教育水平越高女性平均初潮年龄越低;Joinpoint回归发现1959年、1973年和1993年三个拐点年份,1951—1959年、1960—1973年和1974—1993年出生者初潮年龄分别年均减小0.03岁(P<0.001)、0.08岁(P<0.001)和0.03岁(P<0.001),1994—1998年出生者初潮年龄维持平稳(P=0.968)。与1951—1960年出生女性相比,1961—1965年、1966—1970年和1971—1975年出生者较早绝经风险总体上逐渐降低,绝经年龄呈现延迟趋势;分层分析显示,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者较早绝经风险逐渐降低,绝经年龄呈现明显延迟趋势,但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者这一趋势并不明显,其中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者较早绝经风险先降后升,相应的AHR依次为0.90(0.66~1.22)、1.07(0.79~1.44)和1.14(0.79~1.66)。结论:1951年以来出生女性初潮年龄逐渐下降,至1994年趋于平稳,40余年下降近2.5岁;1951—1975年出生女性绝经年龄总体上随时间推移而延迟,但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人群呈现先延迟而后提前的趋势。在婚育年龄推迟与人群生育力下降的双重背景下,应加强女性基础生殖健康状况尤其是较早绝经风险的评估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初潮 绝经 年龄 妇女卫生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